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 健康蔬菜 水果大全 坚果大全 五谷杂粮 茶类大全 素食人生 疾病食疗 药膳大全 养生知识护持
 
 

生地的作用和功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地的作用和功效及食用的方法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生地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生地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什么是生地?

  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黄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性味归经: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与用量 鲜地黄 12~30g 。 生地黄 9~15g。

  生地和熟地的功效和区别:

  姜汁浸则不泥膈。酒制则不妨胃。鲜用寒,干用凉。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每年10—11月采集,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临床医生和消费者切记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著名的补肾良药,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可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曾有一位著名老中医常用六味地黄汤随症加肉桂、五味子治疗糖尿病、尿崩等症获得良效。专家研究还发现,六味地黄丸对人体食管癌前病变有一定疗效,并具有降低致癌剂诱发肺癌和胃鳞癌的作用

  生地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养阴生津:生地、玄参、麦冬各15克,水煎服,逐日1剂,逐日2次。

  补气养心,抗朽迈:取党参15克,茯苓30克,生地100克,蜂蜜适量,水煎三药,成汁后加进等量的炼蜜,再煎沸,每次食用1~2匙。

  治阴虚火旺失眠:麦冬6克,生地、夜交藤各10克,水煎温服,一日两次。

  治牙痛:细辛3克,生石膏、胆草各10克,生地、元参各30克,以水煎煮,取汁温含,片刻后饮下。此方可以有效地减轻牙痛症状。

 
 
 
前五篇文章

地黄饮子可治不孕

胃不好喝杯薄荷茶

薄荷佩兰竹叶煮水饮用可增进食欲

夏季酸梅汤薄荷茶提神效果好

薄荷糖不如口香糖提神好

 

后五篇文章

黄芪黄精枸杞西洋参养生茶

神仙余粮妙黄精

黄连苏叶汤

芍药黄连汤

黄连二陈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