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宣化上人:佛遗教经浅释 甲、序分 |
 
宣化上人:佛遗教经浅释 甲、序分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洛杉矶金轮寺 “佛遗教经”,是佛临终顾命的遗嘱。此经是佛将入涅槃时,垂示嘱咐弟子之教诫,也就是嘱咐现在你、我、他及未来的诸弟子们,告诉我们怎样依教奉行方堪称佛子。为人子女者,应当遵守父母的遗训,不违慈尊,俾能显扬家业。为佛弟子者,应当依佛的遗嘱奉行,承继如来家业,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遗教”三字是别名,“经”字是通名。在别名中佛字为能说法的人,遗教两字是所说之法,经题是人法双标。佛是梵语之简称,具足是佛陀耶,译为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备。” 此经又名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是佛将入涅槃时为其弟子作最后训示之语,内容以端心正念为首,特阐持戒之要,为禅定智慧之源。若要息灭三毒,必须由远离开始,次而精进修道参禅,生定而后发慧。佛之悲心切切,凡发心修学佛法者,必须将此经深入研究。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是国号,因昔时有秦始皇之嬴秦,当时有符坚之符秦。本经之姚秦,乃姚兴之国号,为拣别起见,故以姚秦称之。相传在符坚时代,首都长安,国强势大,闻西域龟兹有位圣人,名鸠摩罗什。遂遣派大将吕光率兵,前往迎求什师。但龟兹国国王,不肯相让,可是动武兵败,无奈只好忍痛将什师交与吕光请来。吕光尚未返抵国门之时,符坚因伐东晋,败于淝水,部下分裂,符坚被弑。后姚苌平定内乱,其子姚兴嗣位。吕光闻符坚被弑,遂不归京,即自立于凉州(今甘肃省),什师也被留在凉州。姚兴遣使至后凉,欲请什师。此时吕光之子吕隆,承继父位,双方发生战争。吕隆战败,姚兴乃迎接什师入长安,尊为国师。由此可知,迎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师到中国,确非易事,几经波折才能成功。而中国佛经,早有译本,唯有什师所译,最为流通。 “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法师”以佛法为师,以佛法为教导人之师。又能精通三藏之法,故称为三藏法师。因当时是姚秦时代,故称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华译为童寿,因童年有耆德所以称为童寿。祖居于印度,师生于龟兹,七岁出家,后随母学法,能日诵千偈。长大后精通大乘经论,年轻便会讲经,在其国说法时,国王恭敬异常。每当师登法座时,国王跪地,而什师则踏其肩膀而登上法座。由此可见什师在龟兹时,乃是至尊国宝。西元四○一年,什师到中国长安逍遥园翻译经典,凡三百八十余卷。西元四一三年圆寂长安,火化舌头不烂,以证其所翻译之经典绝无错误。法师曾为七佛译经之师,故凡所译之经,均上契佛旨,下合群机,言简意精,文辞尤为优美庄严。 甲、序分 每一部经都分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先讲“序分”,序者叙也,即叙述一部经内容的概要文章。这序文有经前序和经后序之分。本来,佛说此经时没有序文,是后者记录时加上。安在经文之前称经前序;安在经文之后称经后序;此称序分,分是分门别类之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是梵语,译为“能仁”、“寂默”。能仁是佛之姓,寂默是佛之名,而释迦牟尼四字合起来是佛之别名。佛是梵语“佛陀耶”之简称,译为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个个可以成佛。”只要能依教奉行,每人都能成佛。因此佛字是通名,亦称总相。释迦牟尼是别名,因各佛名号不同,所以说别名,又称别相。佛成道后最初到鹿野苑,先度五比丘。这五比丘曾经侍奉他:即阿湿婆此翻马胜、跋提翻为小贤、拘利或名摩诃男,这三位是佛的父族人。憍陈如翻为火器、十力迦叶或名婆敷,这两位是佛的母族。在这五人中,以憍陈如最先开悟,故经中只指出憍陈如。佛初度五比丘,初转法轮,后又重复说三次,故称为三转四谛法轮。兹略释如下: 初转示相: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人生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交煎,实是迫逼性。集是由自身的愚痴无明,及贪瞋的烦恼煽动而成。为非做恶,结果招集种种恶的苦报,所以说招感性。灭是灭除烦恼,而证入寂灭的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此是苦恼众生应求究竟归宿的真理,因此说可证性。道,说明我人要修八正道,才能证得涅槃真理。故说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 第二次转劝修,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这个苦,你也应该知道。这个集,是由招感而来的烦恼。在楞严经上讲的集,是一种客尘,非主人,是从外来,非自性里实有。汝应当断!这个灭,能除烦恼而可证入寂灭涅槃的常乐我净四德。汝应去证吧!这三十七道品,汝应该修习,信受奉行。 接下来是三转作证,对钝根人说:佛恐其仍不能信解,于是将自己已证告之,令彼明白是实事,使其破除疑惑。所以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当释迦牟尼佛初说四谛法,憍陈如当下证果,明白这客尘,非实在常住,非主人翁,即时开悟,故称他为最初解;又叫解本际,是明白本体之意;又叫空,因他先悟空理。佛先对憍陈如是初转,后又重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四谛法轮。 为什么憍陈如会先开悟呢?可说是释迦牟尼佛帮助他开悟。诸位都知道金刚经上所载的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在某一段,佛告须菩提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段经文叙述佛在往昔为忍辱仙人,修忍辱行,在山上修道。适逢歌利王带领文武官员及宫女妃嫔到山上游玩打猎。这些宫女在山各处游玩,看见一位老修行在树下坐,好久都不动弹,觉得奇怪,便问他道:“你在这里坐着做什么?”答:“在修持佛法。”宫妃们从未闻过佛法,非常好奇,乃不约而同都来围着他问东问西。正在这时,歌利王回来,不见他的妃嫔,便到处寻找。发现众妃嫔围着一位长发老人,在那里聊天,便生妒忌心,以为这老人引诱她们,于是忿怒地责问他说:“你在这里干什么?为何引诱她们?”老修行答:“我在这里修行,和她们讲佛法而已。”又问:“修什么行?”答:“修忍辱行。”问:“什么叫忍辱行?”答:“人们对我怎样不好,虐待我,我都要忍。”王说:“真的吗?你不瞋恨,不反抗?”答:“若我起瞋心及反抗,那就不是修忍辱行。”王不信:“好!你能忍辱,那我倒要先试试你。”说时即取出宝剑,将其耳朵割下,问道:“你是否能忍?”答:“能忍。”王又再将其鼻子割下,也说:“能忍。”王问:“你真的不生瞋恨心?”答:“绝不生瞋恨。”王更不信,索性再割下其四肢。忍辱仙人仍旧说:“不生瞋恨。”王很不相信,忿怒道;“我真不相信,你真能忍,用什么来证明你没有瞋恨心?”于是忍辱仙人即发誓说:“如果我有丝毫瞋恨心,则我的耳鼻四肢永远残废。若我没有瞋恨心,则我的耳鼻四肢,即刻复原。”说毕,果然即刻恢复如初。王一见大惊,以为是妖法,正想用宝剑乱斩,却触怒了护法天神,顿现狂风暴雨冰雹,一齐下来打歌利王。忍辱仙人即时又发愿说:“愿护法神息怒,不要责罚他,待我成佛时,一定先度他!” 此时歌利王生大惭愧,说道:“唉呀!我真罪过!我怎么能欺侮一个修道人,真不应该!”这一忏悔之下,天龙八部诸护法神息怒,风雨冰雹顷刻即散。而忍辱仙人就说:“好了,你虽然这么狠来试验我,我不但不恨你,将来我成佛之后,一定先度你。” 当时的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歌利王就是现时的憍陈如。因有此宿缘,佛成道后先到鹿野苑,履行在往昔所发的愿,先度憍陈如。也顺便告诉各位,佛初转四谛法轮: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消息即刻传遍了梵天。为什么呢?当佛说苦,就有山神传、地神驰,乃至梵天都言知;说集,也是山神传、地神驰,乃至梵天都言断;说灭,又是山神传、地神称,乃至梵天都言证;说道,更是山神传、地神酬,乃至梵天都言修。所以我们修道的人,要老老实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处处都要谨慎,亏心事莫做。须知有谚云:“抬头三尺有神明”,又说:“天知地知,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愿各位时时警惕!来听闻佛法,就是要改过自新,不但要自己改过自新,也要将真理向亲友推广劝善,令大家共同走上正道。人民和谐,国家安泰,世界和平,佛教兴盛,这都须赖我们四众弟子,能以身作则,努力推行佛法,才不辜负佛陀的一片苦心。
----------------------------------------------------------------------------------------------------------------- 更多宣化上人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