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余池明:略述《印光法师文钞》学习方法 |
 
余池明:略述《印光法师文钞》学习方法 当代净宗大德传印长老常对弟子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看,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以不看。”对《印光法师文钞》的学习强调到了极点。为什么这样强调?这是长老的一片悲心所致。学佛的目的是了分段生死,而如何即生决定了生死,就由《印光法师文钞》告诉你了。换句话说,《印光法师文钞》是当代最契合念佛人学习的教材,修学的指南。大藏经一般人受持不了,但是《印光法师文钞》一般人能够受持。 如何学习《印光法师文钞》,印光祖师本人及诸大德都有开示,这里把相关开示汇集起来,作为学习《印光法师文钞》的路径和指南。 一、学习文钞的意义 印光大师曾开示学习文钞的意义:“欲知禅净之所以然,非博览禅净诸书不可。即能博览,倘无择法智眼,亦成望洋兴叹,渺不知其归著。是宜专阅净土著述。然净土著述甚多,未入门人,犹难得其纲要。求其引人入胜,将禅净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无疑滞。语言显浅,意义平实,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导者,其印光文钞乎。祈息心研究,当自知之。”(增广卷二复何槐生居士书) 月轮穿水师兄将此段六个要点总结得很好,引述在这里: 1、这部文钞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引人入胜的倾谈。 2、许多人喜究禅理,空腹高心,对净土却认识模糊,这部文钞把禅与净的区别,彻底分析明白。 3、许多人搞不清什么是佛力(他力),什么是自力,对净土法门的理解,存在自他混乱的误区,这部文钞把佛力(他力)和自力阐述清楚,绝不拖泥带水。 4、这部文钞的语言风格适合一般大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理解,文字很显浅。 5、不谈什么大道理,尽量避免深奥的学术名相,面向老百姓,走平实之路。 6、这部文钞是进入净土法门的向导,为进一步研究古德著述打好基础。 而梁启超先生给《印光法师文钞》的题词也提出文钞的向导作用:“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 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诵此后,更进以莲池,憨山,紫柏,蕅益诸集,培足信根。庶解行证得,有下手处。启超具缚凡夫,何足以测 大师。述所受益,用策精进云尔。庚申四月八日梁启超敬题” 二、学习文钞怎样入门 印光祖师本人、弘一大师、李圆净居士各整理了应该先行阅读学习的篇目,以便初学者容易入门。 (一)印光大师指定的文钞入门篇目 大师在三编卷三复某某居士书中开示:“若欲易了,先看与徐女士书。次看与高邵麟书,陈锡周书。然后再看与永嘉某居士二十余书,自可备知。” 与徐女士书即与徐福贤女士书,与陈锡周居士书,这两篇的特点是系统开始净土法门宗要信、愿、行;与高邵麟书四篇的特点是对净土法门还没有入门的人的基础开示,同时有十分重要的十念记数摄心念佛方法; 与永嘉某居士二十余书的特点是对信、愿、行,往生四土,念佛三昧修法、处世、子女教育等比较细致的开示。 以下为大师指示篇目的简略提要: 增广文钞卷一部分 1、与徐福贤女士书:系统开示信愿行、应读净土经书和自誓受戒法 2、复高邵麟居士书一:讲改过迁善 3、复高邵麟居士书二:讲拜经方法和主敬存诚 4、复高邵麟居士书三:开示净土宗旨、寡过、发愿、普劝等 5、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开示烦恼预防方法、净土宗要、摄心念佛、十念记数念佛和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6、与陈锡周居士书:比较通途法门和净土法门难易,系统开示净土信愿行,念佛功课,晨朝十念,发愿回向。 7、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开示善导专修法门、念佛与持咒关系、普劝念佛 8、复永嘉某居士书一:讲自反才能入道,开示启发信愿之法 9、复永嘉某居士书二:开示弥陀衷论和会集本不可流通,赞叹弥陀要解 10、复永嘉某居士书三:开示弥陀经当依蕅益要解,受持读诵,为佛门始终正行。看经要具圆顿眼。 11、复永嘉某居士书四:讲解他心通和神通,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 12、复永嘉某居士书五:开示念佛三昧修法,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讲解四土、悟二空理,证实相法以及蕅益大师示居名字,智者示居五品,南岳示居十信。开示读经方法。开列学佛参考书。 13、复永嘉某居士书六:再示智者大师所证,于家庭委曲方便 14、复永嘉某居士书一: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初发心菩萨的含义 复永嘉某居士书二:净土法门,修有专圆 15、复永嘉某居士书三: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于一切时一切处,常蒙覆被 16、复永嘉某居士书四: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具体方法 17、复永嘉某居士书五:专修净土 18、复永嘉某居士书六: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19、复永嘉某居士书七:讲从乩违教之失 20、复永嘉某居士书八:不可执理废事,拨无因果,当仗此心佛因果不二之理,切实修持信愿行法 21、复永嘉某居士书九:老实念佛 增广文钞卷二部分 22、复永嘉某居士书一: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佛教虽统名为出世之法,实具足乎经世良谟 23、复永嘉某居士书二:谈师寿不宜出家(可不选) 24、复永嘉某居士书三:谈教子女之法有体有用 25、复永嘉某居士书四:谈劝家属念佛 26、复永嘉某居士书五:谈教子女的根本 27、复永嘉某居士书六:谈夫妇相处之道和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28、复永嘉某居士书七:谈善教子女的意义和方法,净土仗佛力 29、复永嘉某居士书八:谈普敬僧尼,居心通皆恭敬,行事则亲贤远愚 30、复永嘉某居士书九:以病为药,则病不为累,三种回向 31、与永嘉某居士书:开示求子之道 大师上述指定篇目的开示应该在文钞续编出版之前,如果根据大师续编和三编,那么至少还应该加上《一函遍复》和《临终三大要》、《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等。 (二)弘一大师确定得学习文钞次序 弘一大师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印光法师文钞(民国十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文钞分为先读、次之、又次之和最后读四类。下面抄录大师确定的先读的篇目: 佛教以孝为本论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南浔极乐寺放生池疏 安士全书序二 潮阳佛教会演说一 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复卫锦州居士书 复林介生居士书一 复林介生居士书二 复广东许豁然居士书 与某居士书 与海盐某夫人书 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复周群铮居士书 复弘一法师书 复无锡尤锡阴居士书 (三)李圆净居士编辑的《印光法师嘉言录》 《印光法师嘉言录》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的分散的开示和教理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其十门大纲为印光祖师审定,可以代表印光祖师净土教义的体系。同时书后附有选读篇目,可以作为学习的顺序。 (四)弘化社编辑的《印光法师文钞入门读本》 弘化社综合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所列阅读篇目,选编了《印光法师文钞入门读本》,将印光大师代表性的书信、开示、演讲纳入其中,也是很好的学习教材。 三、从印光祖师文钞到历代祖师著作 在把握印光法师文钞基本教义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历代祖师的净土著作。印光大师推荐最力的是以下三本著作: 一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印光大师说:“若欲研究,阿弥陀经有蕅益大师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谛信受。”进一步应按照蕅祖指示,净宗的旨意,全在妙宗一书,即四明知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妙宗钞》 二是彻悟祖师语录。印光大师开示说:“若欲即俗修真,以有限光阴,兼营世事,又期即生定了生死者。则光不妨以闻于古人者,转以告阁下也。梦东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的为净宗指南。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倘能于此二书,死心依从。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增广卷一复尤弘如居士书) 三是观经善导疏。印光大师开示说:“观无量寿佛经有善导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约事相发挥。至于上品上生章后,发挥专杂二修优劣,及令生坚固真信,虽释迦诸佛现身,令其捨此净土,修余法门,亦不稍移其志。可谓净业行者之指南针也。若夫台宗观经疏妙宗钞,谛理极圆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钝均益也。”(增广卷一与徐福贤女士书) 以上学习路径和方法乃对一般人,中等根器人欲系统学习掌握净土宗教义者的可行之法。对于上等根器的人,如何学净土,印光大师也有开示,大师复邓新安居士书说:“居士当以研究大乘经论开圆顿解为先导,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为正行。至于居心行事,或恐过起于不知,福消于不觉。当详阅安士全书,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头头,有所取则。心心念念,无或逾越矣。倘尤恐鉴察不及,当取孚佑帝君功过格著实行去,则超凡入圣,断惑证真,于震旦国中,当推君为第一矣。” 其实,学习之法,本无一定。文钞篇篇圆满,如如意珠,从一篇契入者,也可了生死。精读少数篇目也好,通读全部文钞也好,随各自时间精力领解能力而定。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若能昼夜十万弥陀,下愚人老实守愚念佛,也不需要这些曲折。不上不下者则不得不依照祖师大德指出的路径老实学习也。
------------------------------------------------------------------------------------------------------------------ 更多余池明先生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