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帕奥禅师:入出息念 第十节 平衡诸根 |
 
帕奥禅师:入出息念 第十节 平衡诸根
根,巴厘语indriya,意为主导,支配,控制。五根是指在其范围内能执行支配作用的五种心所。它们分别是: 1、信根(saddhindriya); 2、精进根(vãriyindriya); 3、念根(satindriya); 4、定根(samàdhindriya); 5、慧根(pa¤¤indriya)。 其中,信根能起胜解(决定)的作用,精进根能起策励的作用,念根能起专注的作用,定根能起不散乱的作用,慧根能起觉知的作用。 这五根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信根和慧根; 第二组:精进根和定根。 然而,无论是在信根和慧根组,还是在精进根和定根组,念根适用于一切处,正念始终都很重要。 什麽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心沉入所缘,心于当下对所缘保持清楚的专注,不忘失。正念是把心固定在所缘上,犹如石头沉入水中,而不是像浮萍般随波逐流。 在这裡,先来讲如何平衡信根和慧根。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成就止观,必须先使信根和慧根达到平衡。信根和慧根,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关係。 《清淨道论》中说: “信强而慧弱则成迷信,信于不当之事。慧强而信弱则偏于虚伪一边,犹如由药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药。唯有两者平等,才能信于正当之事。”(Vm.1.62) 假如一个人信根太强而慧根太弱的话,他容易流于迷信。由于缺乏智慧的分辨能力,他会盲从、迷信一些宗教导师,或者盲信别人、传说、流言,甚至导致宗教狂热。所以,感情太丰富,过于感性的人容易迷信,别人怎麽说,他会不加分辨、不加分析就认为是对的,缺乏理性,依人不依法。这种人是信根过强而慧根偏弱。 假如一个人慧根太强而信根偏弱,就会像吃了过量的药一样,喜欢批评。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对,好像只有自己最聪明,“老子天下第一”。就像时下有些研究佛教的专家学者,看了几部经典,就对佛教评头品足,甚至评论起佛陀来。你想叫这种人禅修,他有可能静下心来禅修吗?他的心整天都陷在名相、思辩、对错上,对三宝没有信心,或者有点信心也很澹薄。由于理性太强,逻辑思维太强而陷于奸邪、狡黠。即使有机会遇到好的导师,他都喜欢评判、批评导师;遇到好的禅修方法,他也会保持一段距离,不肯老实信受,不肯依教奉行。也就是说,即使解脱的大门向他敞开了,他都不肯踏进一步,始终徘徊在门外,宁可做一个门外汉。就如有些学者一样,明知佛教很好,佛教是人生的智慧、生命的昇华,但就是喜欢说食数宝,不肯去踏实修行。 这两种都是极端,太过感性不行,太过理性也不行。对于大多数的现代人来说,往往会偏于理性。对于某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往往会偏于感性。 在修行止观的过程中,信根和慧根在不同的时期还是可以有所侧重的。在修习止的阶段,信根强一点也可以;在修习观的阶段,慧根强一点也可以。 我们可以举一些真实的例子来说明:缅甸人生长在一个很传统、保守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从小父母就带他们到寺院裡面去礼敬三宝,听闻佛法,供养僧团。他们一见到出家人就懂得礼敬。他们在一种悠閒自在的生活环境当中成长,对三宝拥有信心。大多数缅甸人生活淳朴、性格善良,心地单纯,只要西亚多们、长老们教他们做什麽,他们就会按照要求去做,不会怀疑,所以缅甸人禅修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相反的,受过现代西式教育的外国人,内心越複杂,禅修起来问题就越多、越麻烦。最明显的例子是,如果帕奥禅师向缅甸的信众讲经,经讲完之后,缅甸人说三声:“萨度! 萨度! 萨度! ”然后就散会了,没有问题。然而,如果禅师向外国人,特别是向西方人讲经的话,答问的时间会往往会比讲经的时间还要多。假如开示时间原来安排为两个小时,一个小时用来讲经,另一个小时是答问,那麽,回答问题的时间通常都会超过一小时。而且,西方人所提的问题在我们东方人听起来有许多是很幼稚、很可笑的。为什麽呢?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思维模式跟东方人有所不同。 同样的,华人跟缅甸人比起来,缅甸人单纯很多,在禅修上就得力很多。因为缅甸人很单纯,所以修定就轻鬆许多,修行成功的比例也大很多。然而,华人跟西方人对比,华人又有优势。虽然现在华人的教育方式想跟着西方尾巴学习,但华人的思维模式还不够西洋人複杂。西方人爱鑽牛角尖,爱打破沙锅问到底。正是因为这样,西方人禅修成功的例子很少听见,但是投诉、抱怨却从未间断过。这也是信根和慧根不平衡、感性跟理性不协调的一个例证。 所以,在修止的阶段,不要自设太多问题。我们禅修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找问题!不要没事找事、自找麻烦。 什麽是定呢?在52种心所裡面,定是“心一境性”心所。什麽是“心一境性”呢?心只有一个物件,只有一个所缘,或者心和所缘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叫做心一境性。对于修习入出息念,心的境就是呼吸,而且只应当是呼吸这一个所缘。在修定的阶段,心一定要单纯,不要把自己弄得很複杂,不要自以为很聪明。能够心一境性,心不二缘,那是很好的。 另外一组是精进根和定根的关係。什麽是精进呢?精进就是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努力。什麽是定呢?定就是心持续地保持在一个所缘上。精进根和定根,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动态和静态的关係。 精进根和定根也必须达到平衡。精进根和定根的平衡,也可以跟七觉支联繫起来。 是哪七觉支呢?它们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这七觉支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第二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第一组与精进根相应,偏于动态;第二组与定根相应,偏于静态。这两组也必须达到平衡,如果不平衡,禅修就会出现问题、出现障碍。 然而,在这七觉支当中,念觉支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一切时、一切处都应当保持正念。 应当如何平衡七觉支呢?换而言之,应当如何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呢? 《清淨道论》中提到:在应当策励心的时候,那时就要策励心;在应当抑制心的时候,那时就要抑制心。(Vm.1.64-5) 什麽时候应当策励心呢?当心昏沉的时候,应当策励心。什麽时候应当抑制心呢?当心掉举、散乱、不能平静的时候,应当抑制心。 当心昏沉的时候,应当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以及喜觉支,不应当去注意轻安觉支、定觉支跟舍觉支。 举个烧火的例子:如果火快要熄灭了,但我们却放一些湿的草、湿的柴,甚至洒水、撒尘土下去,想要让火苗燃烧起来,有可能吗?不能!同样的,当心昏沉的时候,不应当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跟舍觉支,而应该让心动起来、活跃起来。这时应当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跟喜觉支。 应如何实际操作呢?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心陷于迟钝,昏昏欲睡,或者感到软弱无力,那麽,我们可以思维其他的法。为什麽呢?因为心软弱无力、变得迟钝的时候,很可能是心对所缘失去了兴趣。比如禅修者一直都在专注呼吸,久而久之可能对呼吸感到枯燥、单调、无聊。因为心对呼吸缺乏兴趣,心就会慢慢地变得迟钝、软弱。 在这个时候,应当让心活跃起来。使心活跃有很多种方法,他可以修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如果他是一位佛弟子的话,那麽,他一定会对佛陀有信心和恭敬心。当一个人面对恭敬的所缘时,他不可能掉以轻心。正如你站在一位非常恭敬的导师身边,你会不会漫不经心呢?你会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同样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呼吸失去了兴趣,可以把所缘换成佛陀,忆念佛陀的功德。只要你对佛陀有恭敬心、有信心,就可以暂时地替换一下所缘,忆念佛陀的功德: ß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 sammàsambuddho, vijjàcaraõ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å, anuttaro purisadamma-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 buddho, bhagavà'ti.û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当你的心取佛陀的相、忆念佛陀的种种功德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动起来,体验到那一份恭敬、那一份喜悦。当你的心喜悦了,对所缘有兴趣了,就能提升喜觉支。喜觉支提升了,精进觉支也跟着被提升起来。 而且,这个时候择法觉支也很重要。因为心暗钝时,想注意呼吸是办不到的。心处于昏沉状态,坐在那裡变成点头哈腰睡着了。应当明白,在这种状态下继续注意呼吸是不适合的,可以选择暂时转换一种业处,比如专注佛陀的功德等等。为了让心动起来,让心对所缘有兴趣,选择转换一个适当的所缘,就是择法觉支在起作用。 当我们想让火燃起的时候,不应当放湿草、湿柴、洒水、撒尘土,而应当放乾草、乾柴、干牛粪,用风吹吹,火就能够燃烧起来。同样地,当心昏沉、软弱无力的时候,应当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以及喜觉支,让心对所缘有兴趣,让心活跃起来、动起来。 当禅修者的心无法平静,掉举、散乱、躁动不安的时候,他就不应当去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而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跟舍觉支。就好像想要把一堆熊熊燃烧着的火熄灭掉,如果添加乾草、乾柴,再用风吹,它只会越烧越旺。同样的,如果心散乱不安,一直在打妄想,就应当抑制心,通过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让心平静下来。 许多禅修者的心很难平静,特别是那些受过西式教育的人,以及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人。为什麽会这样呢?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是紧张的,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个计画。例如做保险的人,他们要预定这个月要创多少业绩,这个星期要完成多少任务。为了完成计画,他们一天到晚都在忙,生活在很大的压力之中。即使他们有机会来参加禅修营,也会把这种习气带到禅修营中来,给自己製造压力。他们甚至会计画:“我要在这个禅修营中证得禅那!在十五天之内要证得四禅……”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应该面对现实。 虽然说个别人真的有可能在禅修营当中证得禅那,但是,我们不要给自己的禅修加期限。这样的话,无形中会给自己施加没必要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禅修的障碍,它会让心紧张,让心难以平静下来。须知我们禅修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是为了断除贪瞋痴。然而,你抱着贪欲的心来禅修,你的心态就跟禅修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如果你有这样想法:“我禅修想要得到什麽,想要证得什麽,想要达到怎麽样的境界,想要证得怎样的成就……”那你的动机错了! 禅修并不是为了得到什麽。所谓的证果,并不是有一个什麽样果可以得。圣果的“果”不是苹果、不是芒果,所谓的证果,只是哪些烦恼被断除了,哪些烦恼永远不会在心流裡生起。只是这样而已,并不是有什麽东西可得!请记得:我们禅修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不要抱着贪欲的心、有所得的心来禅修!假如抱着一颗有所得的心,想要在短期内如何这般的话,往往会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欲速则不达”,还有一句成语叫“揠苗助长”,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吧!如果你抱着有所得的心来禅修,就是在揠苗助长。为什麽呢?因为我们禅修的进步、定力的提升、观智的培养,需要有很多内缘、外缘的助成。并非说只需要精进就可以达到,还必须得依靠很多的缘。其中,内缘最重要的是自己过去生所累积的巴拉密,此外还有自己的禅修态度、精进、戒行、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性格等等;外缘则有导师、气候、环境、食物、法友、外护等等。所有这些缘都很重要。如果任何一种缘欠缺了,禅修就很难进步。 所以,不要有太多的期待。这一堆的五蕴在轮回当中已经够沉重了,现在有机会来禅修,就不应当再 给自己另外加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大家应该学会放下包袱。禅修应当像种树一样,只要你老老实实地禅修,踏踏实实地实践,能做几分就几分,禅修自然而然就会有进步,定力就会提升,观智就能培育起来。如果总是抱有过高的期望,自己给自己施压,那麽心会变得躁动不安,造成精进根过度而定根不足。 在经律裡面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在《律藏•大品•皮革篇》中记载:王舍城有个长者子名叫Soõa koëivisa(北传翻译为二十亿耳)。他的脚底天生就跟其他人的不一样,就像身上的皮肤一样长毛,很柔软。当佛陀住在王舍城鹫峰山时,他前往闻法并证得初果,随后即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库。他出家之后住在寒林(Sãtavana,尸陀林)非常精进地禅修。在经行时,他的脚皮给磨破了,血涂满了经行道,就好像屠牛场一样。因为过度精进,他的心没办法平静下来,也没办法证得任何更高的果位。此时,他生起了这样的念头:“在世尊所有住于勤奋精进的弟子当中,我也是其中之一。然而我的心仍然不能从诸漏中无执取解脱出来。我的家拥有财富,既可以自己享用又可以做功德。我不如还俗,既享用财富,又可以做功德。”佛陀知道他生起这样的心念,就去到他禅修的地方,用弹琴的譬喻开示他:如果琴弦绷得太紧,很难弹出美妙的声音;如果琴弦太松,也不能弹出美妙的声音;唯有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才可以弹出美妙的声音。琴弦比喻我们的心态,过紧是精进过度,太松是精进不足。精进过度心易掉举、烦躁不安,精进不足心易放逸、懈怠。唯有诸根平衡,烦恼才能够断除,圣道圣果才能够证得。 另外一个是阿难尊者的例子。阿难尊者在出家后的第一个雨安居(vassa)时,听了本那满答尼之子(Puõõa mantànãputta,富楼那)尊者的说法即证得初果,但在此后的43年中却没有证得任何更高的果位。后来他成为佛陀的侍者,随侍佛陀25年,直到佛陀入般涅槃时,他仍然还是初果圣者。 佛陀入灭当年的雨安居,当第一次圣典结集大会即将召开的时候,他还热衷于向其他人说法。当时,参加第一次结集大会的五百位比库已经选出来,其中499位都是阿拉汉,只有他一位是初果圣者。在选出的比库当中,他听到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比库僧团当中,还有一位比库散发着臭味行走。”他听了这句话之后,心想:“在这比库僧团当中,并没有其他散发着臭味行走的比库,这的确是针对我而说的。”这裡所说的臭味是什麽意思呢?是指烦恼。因为其他499位比库都已经没有任何的烦恼了,当时只有阿难尊者还是初果,贪欲、瞋恚、愚痴都还没有断除。他听了这句话之后,感触很深,生起了悚惧感。那天晚上,他开始精进地禅修,彻夜经行,修行身至念。然而,由于精进过度,还没办法证得更高的圣道圣果。到了快要天亮时,他感觉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了,于是从经行道下来,进入房间想要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在他脚已离地、头未至枕的那一刹那,证得了阿拉汉果,断尽了一切烦恼。这是在佛陀教法当中有记载的唯一不是以行、住、坐、卧四种姿势证得极果的例子。阿难尊者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名正言顺地有资格参加第二天的圣典结集大会。 阿难尊者在证悟阿拉汉果的那一夜晚,也是由于精进过度,因此没办法达到更高的成就。然而,当他想要躺下来休息的时候,稍微减弱了精进根,于是和定根达到了平衡。因为精进根和定根平衡的缘故,所以阿难尊者就在这个时刻证得了阿拉汉道果。 同样的,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也应当这样:如果精进根太强,应该培育定根。如果一个人压力太大,过度紧张,他应当放鬆自己,让心平静下来,不要只懂得用一股蛮劲往前冲。惟有这样,才能达到了身心的轻安、身心的平衡和内心的平静。心的平静就是定。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太过计较自己禅修的好坏。放下得失,保持中舍,就是舍觉支。 当一个人想要灭火的时候,他应当在熊熊的大火上加湿的草、湿的柴,洒些水或者撒些沙土,这样就能够把火灭掉;同样的,当心掉举的时候,他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是不适合的,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在禅修的整个过程中,平衡都是很重要的。信根与慧根要达到平衡,精进根与定根也要达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用中道的心态来禅修才是正确的禅修心态。不要走极端,任何的极端只会对禅修造成障碍、造成干扰。所以,一定要行于中道,禅修的心态一定要达到平衡。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