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
 
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上章讲正视女色,虽遇妇女,决不染着。这章重申情欲多害,须当远离。佛用干草比喻修道人,情欲犹如烈火,干草近烈火,一触即发,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对星星之火,也要回避。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佛说修道的人,无论出家或在家,都要收摄六根,远离诸欲,六根比喻干草,火喻六尘一切境界。凡夫对外境,如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起贪瞋痴,心被污染,尤其是在情欲方面,能把人迷得醉生梦死,就像干草近猛火,触火即烧,佛陀特别强调男女之间的情欲,最容易被染着,障道最深,就是情欲,必须回避,难怪佛陀一再教诫:“道人见欲,必当远之。”修道的人,对于情欲,应当远离。于第二十八章,已经说得很清楚,还没有证阿罗汉果,见思二惑未断尽,对世间之情欲,还是未尽断除。因为心对着境时,不能空掉,所以说,在未修到心境两空之时,必须要远离情欲,要避免他染污,因为把握不到自己的心猿意马,只好与诱惑背道而驰。 什么是心境两空呢?守护六根,不被六尘所缚,观察起心动念,这虚妄分别心不可得,一切境也自然不生,如是心境双亡,悟入平等法性。唐代之诗人白居易,曾任杭州太守,当时有位道林禅师,九岁出家,遍参南北名师,后在秦望山的松树上做了一个安乐窝,住在其中几十年如一日,鸟巢禅师之名由此而得,很多人慕名而来,白居易也去拜会问禅师说:“你在树上居住,不危险吗?”道林禅师竟然回答:“太守比我更危险啊!”白居易不明白,又问其意:“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禅师慈悲,为他开示:“薪火相交,识情不止,非险而何?”禅师说的薪火,亦即是佛陀在这里所说的草火一样。道林禅师指白居易,身任高官,无时无刻,都有草遇火之危机,反而禅师住在树上,不及为高官者之危险!当官者好比男女之间的情欲,若恣情不止,非常危险,为官纵欲,可以身败名裂,可以累及家眷,更可以染病身亡,这不是对白居易,敲响了警钟,提醒他要悬崖勒马。修行者亦然,应洁身自爱,面临欲境,当迅速远离,否则今生之修行,又要付之一炬,可惜又可怜。 叮咛语: 古人一直强调“男女有别”,是有很深的道理。男女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距离,再亲近的人,也不可以逾越这个界限。因为它的后遗症非常严重,甚至惨绝人寰,干草近猛火,烧死的都是自己的亲人。社会上发生过很多这种状况,可以说到处都是,值得世人警戒。
----------------------------------------------------------------------------------------------------------------- 更多衍慈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