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一讲 欲界心 三、八大欲界善心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一讲 欲界心 三、八大欲界善心
欲界善心(kàmàvacara-kusalacittàni)也有八种,与八种贪根心有点类似,不过善心的素质与不善心的素质截然相反。这八种欲界善心分别是: 1、悦俱智相应无行心; 2、悦俱智相应有行心; 3、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4、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5、舍俱智相应无行心; 6、舍俱智相应有行心;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这八种善心仍然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区分: 第一、悦俱或舍俱——欢喜地生起还是中舍地生起。 当心没有受到贪嗔痴污染的时候,生起的是善心。依其感受有两种:1、乐受,2、感受平平的舍受。 当我们做善事时,例如布施、供僧,有时候会很欢喜、开心地做,但有时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中舍地做。对于持戒也是如此,每当想到自己持戒清净,心中感到欢喜,但有时要面对外面太多的诱惑,又会觉得持戒真的很难,因此在省思时较难生起对持戒的欢喜感受,这是舍受。 第二、智相应或智不相应——是否拥有智慧。智慧有不同的层次,从最基本的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进而相信因果、业果法则,相信造善行会带来善的果报,这是业果智。在持戒时需要智慧,禅修时也需要智慧。修观时,观照名色法、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这是更殊胜的智慧——观智(vipassanà ¤āõa)。当然,最高的智慧是出世间智,即道智和果智。除了出世间智以外,观智是欲界最殊胜的智。 例如:在布施时,观照没有所谓布施者,也没有受布施的人,同时,所布施的物品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里的“没有”并不是“空无”的意思,而是其本质是无常、苦、无我的。一生即灭为“无常”,一直受生灭的逼迫为“苦”,没有实质、没有灵魂、没有主宰故“无我”。 当然,对于还未修到观智的禅修者或者普通人来说,相信所做的善行可以带来善的结果,这已经足够了。或者当你所供养的对象是增上的所缘,例如佛陀、僧团,那时只要伴随着恭敬心,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也很可能会有智的生起。 假如内心糊里糊涂,或是遵循风俗、赶赶潮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并没有清楚的认识,甚至不知是善还是不善,这时生起的心是没有智慧的。例如,许多人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求平安、求保佑、求财、求学业,虽然夹杂着贪求之心,但还是属于善行。不过这种善行没有智慧,比较低劣。 第三、无行或有行——主动还是被动。例如大家现在来听阿毗达摩课,有机会学习佛法,有些人是主动来的,但有些人可能是被别人劝说才来的,这种情况就是被动。 所以,欢喜地做,或感受平平地做;有智慧地做,或没智慧地做;是主动地做,或被动地做,这是八种善心的区别。 我们用八个例子来说明这八种善心: 一、悦俱智相应无行心:一位拥有业果智的女人自动且欢喜地去佛塔供鲜花。欢喜地做是悦俱;对业果有信心是智相应;主动供花给佛塔是无行。 二、悦俱智相应有行心:有一位拥有业果智的少女被同伴说服之后,欢喜地前往聆听佛法开示。对业果有信心,欢喜地聆听佛法,是悦俱智相应;由于她是被同伴说服才去听,因此是被动的,这时生起的是有行心。 三、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有一位不懂业报的男孩自动且欢喜地布施钱给乞丐。欢喜地布施是悦俱。他不知道布施、帮助穷人这种行为能带来好的果报,不明白业果法则,是智不相应;但他是主动的,所以是无行。 四、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有一位不懂业报的男孩,在校长的促请之下欢喜地捐了一百块钱。欢喜地捐钱,这是悦俱;但是他并不懂得业果法则,这是智不相应;由于校长下命令要捐钱,他才捐钱,这是有行心。 五、舍俱智相应无行心:有个女孩感受平平地扫地,但知道扫地是善业。 六、舍俱智相应有行心:有个男孩在一位比库的暗示下中舍地砍柴。虽然知道是善事,但他并不是欢喜地做,这是舍俱;知道帮寺院做服务是善事,这是智相应;由于他是在比库的暗示之下才去做,所以是有行的。 七、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有个不懂业果智的女人主动地阅读佛书,但是不明其理。感受平平,是舍俱;她不明其意,也不懂业果智,是智不相应;但她是主动地去看佛书,这是无行心。 八、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有个女孩在母亲的要求之下,无喜且不思业果地帮母亲洗衣服。没有感到高兴,这是舍俱;没有思惟业果法则,是智不相应;在母亲的要求下才做,这是有行心。 是不是做善事时一定要先思维业果法则才会有智相应呢?并不是!只要我们做事时相信这种善业、善行能够带来善的果报,这就是业果智。了解业果智并不是要我们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反而可能是贪求心。我们只需相信业果法则、因果规律就足够了,而不是说我现在布施了多少钱,以后要一定拿回多少的回报,假如这样会变成功利主义,你的布施已经被动机所污染,是夹杂了贪爱的布施。做善业时相信业果法则,相信我做了这件善事,生起的是善心,造的是善业因,当这种业因在因缘成熟时能带来善的果报,这就足够了。 在做布施、持戒、服务等的时候,相信业果法则,相信通过布施、持戒、服务等能带来好的结果,知道这些是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种智慧。 在上座部佛教传统中,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机会来到寺院、亲近僧众,就应当习惯受持五戒。在受戒时表白说:ßsikkhàpadaü samàdiyàmi.û 意思是:“我受持这学处,我接受这种训练规范。”假如后来因为做不到而犯戒了,那么你的戒行就被你的过失行为破坏了。如果想重新受戒的话,应该重新受持皈戒,此时你的戒又成立了。因此大家有机会应当多多持戒,即使一时做不到很好,也不应该放弃受戒持戒的机会。 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个猎人靠猎鹿为生。他有位朋友是佛弟子,出于悲悯而经常劝阻他:“你不要再造恶业了,不要因此堕落恶趣。假如你希望死后快乐,要自制不杀生。”但是这个猎人不听,他的朋友仍然锲而不舍地劝阻,最后使他勉强答应在夜晚远离杀生,受持功德。不过,白天他仍然扛着弓箭去打猎。后来,这个猎人死后投生为王舍城附近的天宫鬼(vemànikapeta)。拥有天眼的那拉达白天遭受着各种刑长老(Nàradatthera)看见这只奇怪的鬼:具的杀戮与折磨,并被无数条大狗追逐、围绕着撕咬,把他的全身只吃剩一堆骨头。但一到夜晚,这只鬼便具足五欲功德,被天子、天女们围绕服侍着,享受着各种欲乐。长老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由那个猎人投生的。 由于猎人白天杀生的恶报,他遭受各种痛苦,又由于晚上持戒的功德,他享受殊胜的欲乐。这故事记载于《鬼故事•猎鹿鬼的故事》(Migaluddakapetavatthu)。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起短暂的善心,也是有功德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持戒!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