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五、五比丘 |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五、五比丘 在此想为各位介绍在《转法轮经》与《无我相经》中提到的五比丘。他们都曾在过去生中积累波罗蜜。首先我想讲述憍陈如尊者的波罗蜜。 憍陈如尊者(Abbasi Kondabba Thera) 在胜莲华佛(Buddha Padumuttara)的时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见到佛陀宣布一位比丘为戒腊最高的长老,他发愿自己也能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样的荣衔。为了达成这个心愿,他做了许多虔诚的善业,其中一项就是建造一座金色的房舍以供奉佛陀的舍利;并且他在十万年当中一有机会就修行止禅与观禅。根据《譬喻经》(Apadana),他是在胜莲华佛成佛之后第一位供养食物给佛陀的人。 在毗婆尸佛(Vipassi Buddha)的时代他也是在家居士,名叫摩诃迦拉(Mahakala大黑)。他将农作物收成之后九种最初的成果供养给佛陀。 在他的最后这一生,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Kapilavatthu)附近的头那瓦吐(Donavatthu),生为一个非常富有的婆罗门之子。他比乔达摩佛更早出生。人们以他的族姓──憍陈如──来称呼他。他博通三部吠陀,尤其精通于看相学。我们的菩萨出生为悉达多太子之后,他就是被邀请到王宫为太子看相的八位婆罗门当中的一位。虽然他在吠陀典的研究方面还只算是年轻的新学,但是他是唯一肯定地宣称太子将会成佛的婆罗门。为太子看相之后,他就与四位同伴──跋提迦、卫跋、摩诃那摩、阿说示──出家去了。为的是要等待太子出家、成道,以便亲近、学法、证悟。他们被称为「五比丘」(Pabcavaggiya)。 菩萨悉达多太子出家后不久,就在优楼频罗(Uruvela)修行各种苦行,其艰难程度从未有人达到,时间长达六年之久。那时五比丘伴随着他。有一天太子晕倒在地,有一位天神就去通知他的父亲净饭王(King Suddhodana)说太子已经死了。然而净饭王深信阿私陀仙人的预言,而不相信天神所说的消息。太子的母亲投生为兜率天的天子,这时就前来鼓励太子。后来太子了解到极端苦行是愚蠢的行为,决定要放弃,于是开始正常地取用食物。五比丘因此对太子感到失望,就离开他而前往仙人坠处(Isipatana)去。 证悟之后,佛陀前往仙人坠处去为五比丘开示《转法轮经》。听完经之后,憍陈如与一亿八千万位梵天神都证得初果须陀洹。由于他是第一位了悟佛法──四圣谛──的人,因此佛陀称赞他说:「憍陈如已经明白了,憍陈如已经明白了。」从此憍陈如就被称为「明白的憍陈如」(Abbasi Kondabba)。他是第一位受比丘戒的人,受戒的方式是经由佛陀说:「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坚持梵行以究竟离苦。」五天之后他听闻《无我相经》而证得阿罗汉果。后来在祇园精舍(Jetavana),佛陀在比丘大众中宣称他是最先见法第一的大弟子;他也被宣称为耆宿(rattabbu年长)第一的大弟子。 在僧团中,憍陈如坐在跟随佛陀转法轮的两位上首弟子(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后面。他们礼敬佛陀之后,也礼敬憍陈如尊者。如此他觉得留在佛陀身边对自己与他人都不太方便。他还发现他的外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unna-Mantaniputta)在佛教里出家后将成为说法第一的大弟子。于是他去找他的外甥,剃度他之后要他去亲近佛陀。憍陈如本人则在征得佛陀的允许之后,前往六牙森林(Chaddanta Forest)曼达奇尼(Mandakini)岸边,在那里住了十二年。 当我们的菩萨出生时,憍陈如已经三十五岁;菩萨成佛时,他已经七十岁;然后他在森林里住了十二年,森林里的大象轮流供养食物给他,并且侍候他。十二年后他回来向佛陀致上最后的礼敬,并且向佛陀辞行,准备般涅盘,那时他已经八十二岁。告别佛陀之后,他回到六牙森林,在那里般涅盘(最后的寂灭)。据说住在喜马拉雅山的一切众生都为此而流泪。他的火葬礼由那伽达多天神(Deva Nagadatta)所领队的八千头大象隆重地举行。从最低的天神到最高的梵天神全部都参加葬礼,每位天神供养一枝檀香木。由阿那律尊者(Venerable Anuruddha)为首的五百位比丘也在场。火化后的舍利被送到竹林精舍(Veluvana),交给佛陀。佛陀亲手将舍利安放在从地涌出的银塔中。大论师觉音尊者(Venerable Buddhagosa)说那座银塔在他的时代还存在。 《长老偈》中有几首憍陈如尊者所说的偈颂,劝勉同修坚持梵行,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在此,梵行(brahmacariya)是指「教梵行」(sasana-brahmacariya)与「道梵行」(magga-brahmacariya)。「教梵行」即戒、定、慧三学。「道梵行」即四种圣道。三学是禅修者证得各阶圣道的支助因素。 有一次憍陈如尊者接受帝释天王(Sakka)的请求而开示。帝释天王闻法之后表示自己非常欢喜,因为那开示就像佛陀亲自所说的那样殊胜。婆耆舍尊者(Venerable Vavgisa)有一次在佛陀面前以偈颂赞叹憍陈如尊者的德行。他说: 继佛陀之后而开悟, 精进的憍陈如尊者, 是获得安乐住处者, 是常处于闲静处者。 修行导师教法者, 所能体验证悟的, 皆已被勤学的他, 完全无余地证得。 具足三明的大威德者, 精通于了知他人之心, 憍陈如为佛陀之真子, 虔诚顶礼于导师足下。 跋提迦尊者(Bhaddiya Thera) 跋提迦是迦毗罗卫城一户婆罗门人家之子。当我们的菩萨出生之后,跋提迦的父亲就是被请去为菩萨看相的八位婆罗门当中的一位。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太老了,无法出家等待菩萨成道。当阿私陀仙人(Asita, Kaladevila)宣布悉达多太子将会成佛时,跋提迦及以憍陈如为首的其它四位婆罗门就出家等待悉达多太子。当太子在优楼频罗六年苦行时,跋提迦也随侍在身边。后来由于见到太子开始正常地取用食物,对太子感到失望,跋提迦就与其它同伴离开太子,前往仙人坠处去。佛陀成道后在仙人坠处为他们开示《转法轮经》。跋提迦在下弦月的第一天,亦即开示《转法轮经》的隔天证悟须陀洹果,成为人间的第二位须陀洹。他在听闻《转法轮经》后第五天,听闻《无我相经》之时与其它四位比丘一起证得阿罗汉果。 卫跋尊者(Vappa Thera) 卫跋过去世在胜莲华佛时代就发愿要成为佛陀的最初弟子之一。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积累波罗蜜,如布施、持戒、修行止禅与观禅。他曾经当国王十六次,名叫摩诃敦度比(Maha- dundubhi)。 在他的最后一生中,他是五比丘之一。他的父亲名叫瓦些塔(Vasetha),是迦毗罗卫城的婆罗门。当阿私陀仙人宣布悉达多太子将会成佛时,卫跋及以憍陈如为首的四位婆罗门一起出家。太子六年苦行时卫跋也随侍在侧。后来由于太子放弃苦行而对太子感到失望,于是离开太子而前往仙人坠处。佛陀成道后为他们开示《转法轮经》。开示后的第二天卫跋证得须陀洹果。第五天卫跋与其它同伴都在听闻《无我相经》之后证得阿罗汉果。 摩诃那摩尊者(Mahanama Thera) 摩诃那摩尊者也是五比丘之一。他在听闻《转法轮经》之后第三天证得须陀洹果。第五天听闻《无我相经》之后证得阿罗汉果。有一次他来到马奇迦山达(Macchikasanda)。吉达居士见到他托钵,对他的威仪举止感到欢喜,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供养他饮食并且听他开示。吉达居士对摩诃那摩尊者所开示的法感到非常喜悦,于是将自己的一座优雅的林园──安般达迦林(Ambataka- vana)──供养给摩诃那摩尊者,让他将那林园献给僧团,吉达居士并且在林中建造一座大寺院。后来,吉达居士听闻摩诃那摩尊者开示《六处细说》(Salayatana-vibhatti)──详细解释内外六处──之后证得阿那含果(不还;不会再投生于欲界的圣者)。 阿说示尊者(Assaji Thera) 阿说示尊者是五比丘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佛陀开示《转法轮经》之后,他是五比丘当中最后一位证得法眼者(开示后第四天)。在摩诃那摩与阿说示尚未证得须陀洹果的期间,佛陀必须教导他们如何修行,而其它三位比丘则外出托钵以供六人食用。阿说示尊者在听闻《无我相经》之后证得阿罗汉果。后来阿说示的一席话令舍利弗与目犍连开悟:那是有一次,当阿说示尊者在王舍城里托钵时,四处寻找不死之法的舍利弗见到他,对他的威仪举止而感到很欢喜,就跟随着他,直到他托完钵。等到适当的时机,舍利弗就请问阿说示尊者他的老师是谁及遵循何种教法。阿说示尊者起先不愿意回答,因为他认为自己才刚出家不久。然而舍利弗敦促他依照他自己所了知的说出来。阿说示尊者所说的那首偈颂从此广为人知,被认为是佛陀教法的主旨。他说: “ye dhamma hetuppabhava tesam hetum Tathagato aha, tesabca yo nirodo, evamvadi Mahasamano.” 「诸法从因生,如来说其因;彼亦从因灭,此大沙门说。」 意即:「如来教导苦谛法及其因(集谛),也教导彼二者(苦谛与集谛)的无余寂灭与导致寂灭之道。佛陀大沙门就是教导如此的法。」 舍利弗听了立刻明了,证悟须陀洹果。然后赶紧将自己已经找到真理的这个喜悦讯息告诉目犍连。 舍利弗尊者非常尊敬阿说示尊者。据说从第一次见面的那天开始,只要他听说阿说示尊者住在那一处,他就向那个方向恭敬地合掌,躺下来睡时也将头朝向那个方向。这正是圣者感恩的美德。 这五位比丘证得阿罗汉果时也成就了四无碍解智,因此他们肯定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累积充分的波罗蜜。如果你想证得阿罗汉果,就应当学习他们为了彻悟四圣谛而付出的精勤修行。 愿大家尽早彻悟四圣谛!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