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三、《除妄念经》序言 |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 三、《除妄念经》序言 今晚要和大家讨论《中部 Majjhima Nikaya》里的一部经,叫做《除妄念经》或《除寻经 Vitakkasanthana Sutta》。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城(Savatthi),祇树给孤独园(Jeta’s Grove, Anathapindika’s Park)。佛陀称呼比丘们说:「诸比丘。」比丘们回答说:「世尊。」佛陀说: 「诸比丘,当比丘致力于开展增上心时,有时候,他必须注意五种法。是那五种法呢?」 在上述这段经文中,「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佛陀入涅盘之后,五百位阿罗汉在王舍城(Rajagaha)举行第一次三藏圣典结集,那时就是由阿难尊者背诵出巴利经藏。 所谓「比丘致力于开展增上心」指的是什么呢?在这里,和修行十善业道(dasa-kusala-kamma-patha)相关的心只能称为善心。比这些善心更殊胜的心乃是作为观禅基础的八定之心,这种殊胜的心就是增上心。有人说:与观智相应的心是增上心。「比丘致力于开展」意味着:比丘勤勉地从事于培育增上心。 「五种法」指的是五种实修的方法,或合理的方法。「有时候」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之下。关于这一点,禅修者不是应当时时专注于他所修行的法门,片刻也不应舍离吗?为什么在这里佛陀说:「有时候」呢? 在经典中,将修行禅定的方法归类成三十八种,比丘依照自己的兴趣而选择其中一种之后,开始静坐修行。只要他的心中还没有任何烦恼生起,他就还不需要思惟这五种法;一旦有烦恼生起时,比丘就必须借着这五种法来将烦恼赶走。因此佛陀说「有时候」,来指出这一点。 一、作意其它对象 在经中,佛陀继续开示说: 「诸比丘,当比丘注意(作意)某种对象时,由于该对象的缘故,比丘心中生起与贪、瞋、痴相关的邪恶念头。这时,他应当注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当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就好像善巧的木匠或木匠的徒弟,能够用细的木钉将粗的木钉打掉、移除、取出。同样地,当比丘注意(作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的心就能够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注疏解释上面这段经文如下: 「与贪相关」指的是与贪欲相应。我们必须了解与贪、瞋、痴相关的三种妄念的起源(khetta 田)及对象。 与贪相关的妄念的起源是:与贪欲相应的八种心。与瞋相关的妄念的起源是:与瞋恨相应的两种心。与痴相关的妄念的起源是:所有十二种不善心。 这三种妄念都以有情众生及无生命物作为对象,因为这些妄念之所以生起,乃是由于对有情众生与无生命物喜爱或厌恶的偏见所造成的。偏见乃是透过无知地以世间方式来看待事物,而用不如理作意(迷惑的注意)来执取对象。什么是「用不如理作意来执取对象」呢?如果认为有男人、女人、金、银等等真实存在,这就是不如理作意。为什么呢?因为就胜义谛(paramattha-dhamma 究竟真实法)而言,只有名与色,没有男人、女人、金、银等等,所以说,如果还注意到有男人、女人、金、银等等,就是无知地以世间方式来看待事物的不如理作意。 「他应当注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这句指的是:他不应继续注意会引起恶念的对象,而应注意该对象以外,与善法相关联的对象。 在这里,针对「其它对象」这个用词的解释如下: 当心中生起对有情众生的贪念时,不净观(asubha-bhavana)就是「其它对象」。当心中生起对无生命物的贪念时,了解无常就是「其它对象」。 如果对有情众生的贪爱以这样的念头生起:「这个人的手真美!」「这个人的脚真美!」禅修者应当以不净观的方式如此思惟:你在贪爱什么?你贪爱他的头发吗?还是他身上的毛?还是指甲、牙齿、皮……乃至尿? 这个身体由三百块骨头所架构、由九百条神经线所缠绕、黏上九百块肌肉、用潮湿的皮完全包裹起来、再以表皮的颜色加以覆盖,身上的九个疮孔和九万九千个毛孔经常流出肮脏的液体。身体是一堆骨头的组合,是臭秽、低贱、可厌恶的,是三十二个部份的总合。身体中没有实质,也没有殊胜之处。如此思惟身体不清净的本质之后,就能够驱除对有情众生的贪爱。所以,这里的「其它对象」就是以身体的不净观来思惟会引起贪念的对象。不净观可分为两种:止禅的不净观及观禅的不净观。止禅的不净观又分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及无生命体的不净观。有生命体的不净观就是照见自己身体内在的三十二个部份,以及外在他人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观察它们都是不清净、可厌恶的,如此就能去除对有情众生的贪爱。无生命体的不净观就是观察尸体的不净,先观察外在尸体的不净可厌,当定力加深,能够清楚地检查到禅支之后,再观察自己内在,省思: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死亡,死后就像外在这具尸体一样。定力加深时,就能见到自己的尸体。能够如此观察内外尸体的不净之后,就能观察自己所贪爱的有情众生之尸体,于是就能去除对有情众生的贪爱。观禅的不净观是分析到究竟的色法之后,省思这些色法都与不净可厌的颜色、声音、气味等相关联;再者,身体中充满了各种虫,身体是虫的厕所、虫的医院、虫的坟场。如此观察内外的不净之后,就能去除对有情众生的贪爱。 当心中生起对无生命物如:钵、袈裟等的贪念时,借着两种去除对无生命物执着的思惟,禅修者得以驱除贪念。这两种思惟就是:无主宰的思惟及无常的思惟。在《念处经 Satipatthana Sutta》的注疏里,讲到觉支的部份有这两种思惟的说明: 「这个钵将会逐渐褪色、变旧、产生裂缝、穿孔而最后变成碎片,或因为碰撞而粉碎。这件袈裟将会褪色、穿破,然后用来作擦脚布,最后只好丢弃。如果这些东西有一个主宰的话,祂一定不会让它们毁坏。应当如此作无主宰的思惟。并且应当思惟这些东西不能持久、短时间内就会坏灭,如此作无常的思惟。」 因此,对引起贪念的对象作无常的思惟就是这里的「其它对象」。 当心中生起对有情众生的瞋念时,慈心观(metta-bhavana)就是「其它对象」。当心中生起对无生命物的瞋念时,四大分别观就是「其它对象」。 当心中生起对有情众生的瞋恨时,应当修行慈心观,依照《降伏瞋恨经》、《锯子譬喻经》等的开示来修行。禅修者修行慈心观时,瞋恨就会消失无踪。因此,对引起瞋念的对象而言,慈心观就是「其它对象」。 《增支部 Avguttara Nikaya》里《降伏瞋恨经》的开示如下: 「诸比丘,有五种降伏瞋恨的方法。当比丘心中生起瞋恨时,他必须以这五种方法来将瞋恨彻底降伏。是那五种方法呢? 心中生起瞋恨时,他应当修行慈心观……应当修行悲心观……应当修行舍心观……应当察觉自己对引起瞋恨的对象没有保持正念与反省……应当思惟每个人必须承受自己所造的业报……他应当如此降伏瞋恨。这就是降伏瞋恨的五种方法。每当比丘心中生起瞋恨时,他必须将瞋恨彻底降伏。」 再者,当比丘对树椿、尖刺、草或叶生气时,他应当问自己:你在对谁生气?你在对地大生气呢,还是在对水大生气?或者问自己:是谁在生气?是地大在生气呢,还是水大在生气? 思惟地、水、火、风四大时,对无生命物的瞋恨就会消失无踪。因此,对于引起瞋恨念头的对象而言,思惟对象的四大就是所谓的「其它对象」。 当心中生起对有情众生或无生命物的愚痴念头时,与佛法相应的五项依止就是「其它对象」。 五项依止是: 一、依照导师的指导而生活起居; 二、学习佛法; 三、研究佛法的义理; 四、在适当的时候听闻佛法; 五、探讨什么是因,什么不是因。 依靠这五项,或运用这五项善巧的方法,就能去除愚痴。 比丘也可以运用下列的方法来去除愚痴: 在比丘学习佛法时,可透过这样的思惟来使自己积极进取,他这样想:导师会处罚在应当学习的时间不来学习的人、不好好背诵的人、以及不背诵的人。 前往拜见道德崇高的比丘,请问他们说:「尊者,这个法的道理何在?这个法有什么含义?」如此能够去除疑惑。 前往大众听闻佛法的地方,细心地聆听佛法,渐渐就能明了许多经文的义理。 他渐渐能精通于辨别什么是因,什么不是因。他能够分辨:「这是某某现象的因,那不是某某现象的因。」例如:他了解眼根、色尘、光明和作意是眼识生起的原因,而不是耳识生起的原因。 再者,修行三十八种法门当中任何一种的人,固然能够去除恶念。然而,借着贪、瞋、痴的克星、死对头──也就是五种法或五种实修法──来去除贪、瞋、痴时,乃是将贪、瞋、痴彻底地去除。 就好像:用火把、泥土和树枝来打火,固然可以将火扑灭;然而,如果用火的克星──水──来灭火时,就能将火彻底地扑灭。同样的道理,用这部经开始时谈到的五种法来去除贪、瞋、痴时,就能将贪、瞋、痴彻底地去除。 关于经文中提到的「就像善巧的木匠或木匠的徒弟,能够用细的木钉将粗的木钉打掉、移除、取出。」细的木钉是心木做成的木钉,它比木匠要从木板中拔出来的那根木钉更细。粗的木钉是心木板或檀香木板中一根不调和的木钉。 比丘致力于开展增上心,他的心就像那块心木板;邪恶的念头就像那根不调和的粗木钉;而对不净观等修行对象的如理作意就像那根细木钉;借着思惟不净观等其它对象来去除恶念就像以细木钉来去除粗木钉一样。 这是注疏里的解释。 难陀尊者的故事 接着,我想讲述难陀尊者(Venerable Nanda)的故事,来解释以细木钉去除粗木钉的方法: 难陀尊者出家之后,不喜欢梵行的生活,因为他的妻子国美王妃(queen Janapadakalyani)的话一直在他的耳边回绕:「亲爱的,赶快回到我的身边。」佛陀知道难陀尊者的苦恼,为了立刻舒解他的烦闷与绝望,佛陀告诉他:「来吧,难陀,我们到天界去看看。」难陀回答说:「世尊,有神通的人才能去天界,我怎么能够去呢?」佛陀说:「你只要发个愿要去天界,就能够去,并且能看见天界的景物。」 佛陀的目的是要以善巧方便来平息难陀尊者心中因贪欲而生起的剧烈痛苦。于是,佛陀握住难陀尊者的手,以神通力带着他到忉利天。在前往天界的路上,佛陀让难陀尊者看到一只衰老的母猴子。这只母猴坐在被火焚毁的农场中一个烧焦的树桩上,牠的鼻子、耳朵和尾巴也都被烧坏了。 到了忉利天,佛陀让难陀尊者看见侍候帝释天王的那些天女,那些天女粉红色的脚就像鸽子脚上的颜色一样。然后佛陀问说:「难陀,你看到具有鸽子脚上颜色那般粉红色脚的五百位天女吗?」 「看见了,世尊。」 「现在,老实地回答我的问题。你认为如何:是这些天女比较美丽动人,还是你以前的妻子国美王妃比较美丽动人?」 「世尊,和这些天女比较起来,国美王妃就像我们在路上看到的那只衰老的母猴子一样,她甚至还算不上是个女人,她完全不能和这些殊胜的天女相提并论,这些天女远比她美丽动人多了。」 「难陀,好好地奉行比丘的责任,使自己乐于佛陀的教法吧。如果你这么做,我保证你将能拥有这样的五百位天女。」 「世尊,既然世尊保证我能够拥有这些粉红色脚的可爱天女,我愿意跟随世尊,使自己乐于佛陀的教法。」 然后,佛陀就带他回到祇园精舍。自从他回到祇园精舍以后,为了得到天女,难陀尊者就很努力地奉行比丘的责任。同时,佛陀交代比丘们到难陀尊者修行处所的附近去谈论这些话:「据说某位比丘得到世尊的保证,为了拥有天女而努力地奉行比丘的责任。」比丘们答应说「是的,世尊。」于是,他们来到难陀尊者耳朵可以听见的范围内,谈论道:「听说难陀尊者为了拥有天女而努力地奉行比丘的责任。据说世尊已经保证:具有粉红色脚犹如鸽子脚上颜色的五百位天女将是难陀尊者努力的奖品。」 「哦,难陀尊者真是个唯利是图的比丘!」 「哦,难陀尊者实在是个高贵的买主!」 当难陀尊者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冠上了「唯利是图」、「高贵的买主」这些尖酸的绰号时,他感到非常焦虑不安:「啊,我真是大错特错了,我真是不符合比丘的身份啊!由于不守护六根之门,我已经成为同参比丘们嘲笑的对象了。我必须严格守护自己的根门才行。」从那时候开始,难陀尊者训练自己对所看见的一切事物保持正念与明觉:不论他看向东、西、南、北、上、下、横向、或其它任何方向,他不让任何贪、瞋等恶念因为他所看的东西而生起。由于他在根门方面非常严格地约束自己,不久,他完成了比丘最终的责任——证悟阿罗汉果。 在这个故事里,天女的诱惑就好比细的木钉,去除了难陀尊者对他以前的妻子的贪着——粗的木钉。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前妻是他曾经拥有过的欲乐对象,对这种欲乐对象的贪着是粗的,而且是很难拔除的;相反地,众天女是他所未曾拥有的欲乐对象,她们只是他的想象中未来将要拥有的对象,对这种欲乐对象的贪着比刚才那种还要细微。 再者,同参比丘们的轻视就好比细的木钉,去除了难陀尊者对天女的贪着——粗的木钉。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对天女的贪着比他对前妻的贪着更细微,但是却比同参比丘们的轻视更粗糙。如此,佛陀逐一地先以细的贪着去除他粗的贪着,再以轻视去除他细的贪着。 二、思惟恶念所带来的危险 在《除妄念经》中,佛陀又说: 「当他注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如果贪、瞋、痴的邪恶念头仍然在他的心中生起,他应当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这些念头是邪恶不善的、是应该指谪的、它们会导致痛苦的果报。』当他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就好像喜欢打扮的青春少男或少女,如果有人把蛇的尸体、狗的尸体、或人的尸体挂在他的脖子上,他会感到恐怖、耻辱、厌恶;同样地,当比丘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时……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对于上述这段经文,注疏解释如下: 就好像一个人的冤家把拿来的尸体挂在他的脖子上时,这个人会感到震惊;同样地,如果禅修者自己能够以种种方式,理智地思惟这些恶念是应当受到指责的、是痛苦的来源,那么他就能去除心中的恶念。 这些恶念是应当受到指责的、是痛苦的来源:因为它们透过不如理作意而产生、因为它们和如理作意相对立、因为它们受到世俗贪欲病所苦恼而变得不健全、因为它们是智者所谴责的、因为它们是可厌恶的、因为它们会产生痛苦的结果、因为它们的本质是不会带来任何快乐。 然而,对于无法自己如理思惟的人,他应当去拜见自己的导师,向导师报告自己在修行上所遭遇到的困扰。或者他应当求助于自己的戒师、或有德行的同参比丘、或僧团中的长老。甚至他应当敲钟集合僧团,将自己的困扰报告僧团。因为在众多比丘参与的集会当中,必定有多闻的比丘,能够为遭遇困扰的比丘解释说:「你应当如此了解这些恶念的祸害。」或者他能够借着谈论去除对身体的贪爱等言论,来制止受困扰比丘的恶念。 这是注疏里的解释。 阐陀尊者的故事 在这里,我要引述阐陀尊者(Channa Thera)的故事:佛陀入大般涅盘之后,僧团依据佛陀的指示而对阐陀尊者施行梵罚(brahmadanda)。接受梵罚之后,阐陀尊者就精进地修行,他能够正确地照见名法与色法,换句话说,就是照见五蕴。他能以观智清楚地了解每一蕴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当他照见五蕴的无常及无我本质时,他心里想:「哦,一切都是无常与无我,但是这些无我的法却造作了善业和恶业,那么,是谁要承受这些善恶业的果报呢?是否没有人承受这些善恶业的果报?」 如此,他无法去除断见和常见。「谁要承受善恶业报?」这种想法是常见;「既然一切都是无常,那么就没有人承受善恶业报。」这种想法是断见。 于是,阐陀尊者去见阿难尊者,讲述自己所遭遇的困扰。阿难尊者教他《迦旃延经 Kaccanagotta Sutta》,这部经彻底地显示修行缘起的方法。听完这部经之后,阐陀尊者证悟了初果须陀洹,因为这种对缘起的正见能够去除种种邪见。所以,无法自己如理思惟的人应当求教于自己的导师,向导师报告修行上的困扰。贤明的导师会指示他去除烦恼的方法。 三、忘掉恶念 在经中,佛陀又说: 「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之后,如果贪、瞋、痴的邪恶念头仍然在心中生起,他应当努力忘掉这些念头,不应继续注意它们。当他努力忘掉这些念头,不再注意它们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就好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当他不想看见进入他视力范围内的事物时,他可以闭上眼睛,或看向其它地方;同样地,当比丘努力忘掉这些念头,不再注意它们时,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关于「应当努力忘掉这些念头,不应继续注意它们」这句话,注疏解释说:不应回忆、不应想着这些邪恶的念头,应当从事其它的事情。 就像当一个人不想看到某一件事物时,他会将眼睛闭上;同理,当比丘正在重复地修行某一种禅修法门时,如果邪恶的念头在他的心中生起,他应当使自己忙碌于其它事情。如此,他能够去除心中邪恶的念头。恶念去除之后,他应当再回来静坐,继续修行他一再勤修的法门,专注于该法门的预备相。 万一还是无法去除恶念,他应当高声朗诵以前背诵过的批注佛法的文章。万一这样忙碌于其它事情时,恶念还是无法去除,若他的袋子里携带着记载佛陀与佛法功德的手册,他应当拿出来读诵,以便使心忙碌于(恶念以外的)其它事情。 万一还是无法去除恶念,他应当从袋子里拿出一对取火用的木条之类的东西。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东西上,说道:「这是上面的木条,这是下面的木条。」等等,以便使心忙碌于(恶念以外的)其它事情。 万一还是无法去除恶念,他应当拿出装盛器具用的容器,如此注视那些日常用品:「这是锥子,这是剪刀,这是指甲剪,这是针。」以便使心忙碌于(恶念以外的)其它事情。 万一还是无法去除恶念,他应当借着缝补袈裟的破洞来使自己忙碌。只要恶念还没有去除,他就应当借着从事各种需要技巧的工作,以便使自己忙碌起来。一旦恶念去除之后,他应当再去静坐,修行自己的禅修法门。 但是,他不应当开始从事建筑工作。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开始建筑之后,即使心中的恶念去除了,禅修者还是没有时间修行。不过,古代确实也曾经有智者借着建筑来去除恶念。 底萨沙弥的故事 以下是有关建筑工作的故事:以前有一位沙弥,名叫底萨(Tissa),他的戒师住在锡兰东南部底萨市的大寺院(Tissamahavihara)。 有一天,底萨沙弥报告他的戒师说:「尊者,我不喜欢修梵行。」戒师了解沙弥的内心倾向及适合他的修行方法,他告诉沙弥说:「这个寺院里洗澡用的水不够,带我到吉达拉山(Cittalapabbata)去吧。」沙弥就遵照命令而行。到了吉达拉山,戒师对沙弥说:「寺院是全体僧团共享的僧物,使用僧物的责任重大。替我弄一个私人用的住所吧。」 沙弥回答说:「好的,尊者。」于是,戒师吩咐沙弥同时从事三件事情:一、从头开始学习《相应部》经典;二、清理山上的一个山洞;三、开始修行火遍处。当他学完了《相应部》经典、将山洞清理完成、并且修行火遍处达到禅那时,他报告戒师说他已经完成了任务。他的戒师说:「沙弥,那个山洞是你辛辛苦苦清理出来的,今天你自己先在那里住一晚吧。」 当天晚上沙弥就住在那个山洞里。山洞里的气候条件很适合修行,于是沙弥修行观禅,证悟了阿罗汉果,并且就在那里进入般涅盘。 人们将他的遗体火化之后,建塔供养他的遗骨舍利。一直到今天,人们将这个塔称作「底萨长老塔」。 四、作意于去除恶念的来源 在《除妄念经》中,佛陀继续说: 「当他努力忘掉那些念头,不再注意它们时,如果贪、瞋、痴的恶念仍然在他的心中生起,他应当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当他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就好像一个快速行走的人,他心里想:『我为什么要走这么快呢?何不慢慢地走?』于是他慢慢地走。然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呢?何不停下来站着?』于是他停下来站着。然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站着呢?何不坐下来?』于是他坐了下来。然后他又想:『我为什么要坐着呢?何不躺下来?』于是他躺了下来。如此,他逐渐地用比较细的姿势来取代比较粗的姿势。同样地,当比丘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关于上述这段经文,注疏里解释如下: 禅修者应当如此思惟恶念的来源,以及来源的来源:「这个恶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助缘是什么?是什么理由造成它生起?」 他追查:「基于什么理由或原因,我须要走这么快?」并且他思惟:「走这么快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应当慢慢地走。」等等。 「一个快速行走的人」比喻比丘陷入邪恶的念头之中;「慢慢地走」比喻切断了邪恶的念头;「停下来站着」比喻切断邪恶的念头之后,比丘的心安住于禅修的法门;「坐下来」比喻透过修行观禅而证悟阿罗汉果;「躺下来」比喻他进入果定而度过了一天,果定是以涅盘作为对象而生起的。 当禅修者寻找邪恶念头的来源,及该来源的来源时,他如此追查:「邪恶的念头是具备什么原因,由于什么助缘而生起的呢?」这时他心中的恶念就会变弱。当恶念减到最弱时,恶念就会完全瓦解。 达塔帕本生经的故事 透过《达塔帕本生经Daddabha Jataka》的启示,我们可以了解上文的意义: 有一天,在森林里,一只兔子在北路瓦树下睡觉。有一粒北路瓦果实成熟了,与果柄分离而掉下来,打在靠近兔子耳朵旁边的土地上,发出很大的声响。兔子从睡梦中惊醒,它心里想:「世界就要毁灭了!」于是牠惊慌地逃跑。其它野兽看到兔子逃跑,也都飞快地逃跑。 那时候,我们的菩萨生为一只狮子,牠心里想:「世界只在大劫的末端才会毁灭;在劫初和劫末之间的时期世界不会毁灭。现在我要一层一层地追查消息来源的来源,以便找到真相。」 这只狮子就个别地询问每一只动物,从大象开始问起。轮到兔子时,他问道:「小兔子,你确实看到世界就要毁灭了吗?」兔子回答说:「是的,大王。」狮子说:「来,带我去看。」兔子说:「我不敢去,大王。」狮子说:「来吧,不用害怕。」狮子以柔和的言语及坚定的言语交替并用,带着兔子一起前往现场。 走到距离北路瓦树不远的地方,兔子停下来,指着那棵树下说:「愿神保佑你!在我刚才躺卧的那个地方,大地发出回荡的声响。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地会发出回荡的声响。」 菩萨告诉兔子说:「你在这里等一下。」然后牠自己向前走到树下。牠看到兔子本来躺卧的地方、看到地上成熟的北路瓦果实、并且抬头看到本来连接北路瓦果的果柄,于是牠作了这样的结论:「当这只兔子在此睡觉时,听到北路瓦果掉在牠耳朵旁边所发出的声响,牠心里生起这样的念头:世界就要毁灭了。」然后,他回来询问兔子,以便验证自己所发现的是否符合事实的情况。兔子回答说:「正是如此,大王。」证明狮子的结论是正确的。于是狮子说出了以下的偈子: 「闻落果声,兔儿飞奔;听信兔言,群兽逃命。」 然后狮子安慰众野兽说:「不用害怕。」 如此,当禅修者一层层地追查来源的来源时,就能去除心中的恶念。 这是注疏里的解释。 五、以决心击败恶心 在《除妄念经》中,佛陀又说: 「当他注意去除恶念的来源时,如果心中仍然生起贪、瞋、痴的邪恶念头,他应当咬紧牙关、舌头抵住上颚,以决心来击败、强迫、摧毁恶心。当他咬紧牙关、舌头抵住上颚,以决心来击败、强迫、摧毁恶心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就好像强者能够捉住弱者的头或肩膀,如此来击败他、强迫他、摧毁他;同样地,当比丘咬紧牙关、舌头抵住上颚,以决心来击败、强迫、摧毁恶心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关于上述这段经文,注疏解释如下: 就好像一个身强体壮的人,借着捉住比他弱小者的头或身体,就可以控制、降伏、击败弱小者,使弱小者疲乏、衰竭、软弱;同样地,比丘应当与邪恶的念头搏斗、战胜它们、止息它们。他对恶念说:「我是谁?你是什么东西?」他发起勇猛精进的心,说:「即使身上的血与肉干枯,只剩下皮、腱和骨,我也要战胜恶念。」佛陀举出强壮者的比喻,以便指出上述的意义。 结论 在经中,佛陀又说: 「诸比丘,当比丘注意某种对象时,由于该对象的缘故,比丘心中生起与贪、瞋、痴相关的邪恶念头。这时,当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当他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时……当他努力忘掉这些恶念,不再注意它们时……当他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时……当他咬紧牙关、舌头抵住上颚,以决心来击败、强迫、摧毁恶心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这时,该比丘就可以称得上是念头的主人,他能够使自己想要的念头生起,使不想要的念头不生起。他已经断除了贪爱、摆脱了枷锁,并且透过彻底地洞察我慢,他解脱了一切痛苦。 世尊如此开示之后,诸比丘对世尊的教导欢喜信受。」 注疏将上述这段经文称为结论的部份。 就好像一位教导箭术的老师,教导从外国来的王子使用五种武器的方法,然后,他激励王子说:「回去掌握贵国的统治权吧!」他指示王子如何运用五种武器,说道:「如果强盗在路上拦劫你,就使用弓箭;万一弓箭无效,就使用长矛、宝剑等等,然后就能够逃脱。」王子照着实行之后,回到他的国家,取得了统治权,享受治理国家的福报。 同样地,佛陀教导这五种方法,激励比丘开展增上心,以便证悟圣人的果位。 努力开展增上心的比丘在禅修当中,如果会引发恶念的对象在心中出现,借着注意其它对象的教法,他能够止息恶念,并且在修行观禅之后,能够证悟圣果。若无法如此做到,他能够借着思惟恶念所带来危险的教法,来证悟圣果。若无法如此做到,他能够借着忘掉恶念,不去注意恶念的教法,来证悟圣果。若无法如此做到,他能够借着追查恶念来源的教法,来证悟圣果。若无法如此做到,他能够借着强力控制的教法,来止息恶念,修行观禅,证悟圣果。 关于「该比丘就可以称得上是念头的主人」这句话,注疏里解释如下: 比丘可以称得上是善巧于控制念头转动过程的人,精通于控制念头转动过程的人。 以前,他无法使自己想要的念头生起,使不想要的念头不生起。现在,由于他已经熟练于控制念头,他能够在起心动念上作得了主。所以说:「他能够使自己想要的念头生起,使不想要的念头不生起。」于是,他断除了一切的贪爱。 所以,当心中生起任何邪恶的念头时,你应当以本经所教导的五种方法来将恶念去除;如此,你就能避免造作恶业,纯粹只奉行善业,并且能使你的禅修日渐有功。
---------------------------------------------------------------------------------------------------------------- 帕奥禅师菩提资粮有声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