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惟贤法师:般若与人生 般若与人生佛教 第一部分 《大般若经》之精华 四、般若要义 |
 
惟贤法师:般若与人生 般若与人生佛教 第一部分 《大般若经》之精华 四、般若要义
我将把“般若”的要义分五小段来作一个略说。 第一,般若之体。般若以什么为体? 第二,般若之相。这个相是相貌之相,就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般若之行。根据般若这种精神,我们在修行方面,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提高; 第四,般若中道。为什么说般若是中道?不偏不倚,远离二边,就是既不是讲“常有”,也不是讲“断无”,而是讲亦有亦空,非有非空。这就称之为“中道”。 第五,般若之果。我们修般若行,能证得什么果报? (一)般若之体 “般若”,在第一天讲了的,中国翻译叫“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知识,也不是一般所谓的聪明,头脑很灵敏、很灵光啦,可不是指的这些,而是指一种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认识。何谓“智慧”呢?在佛家来讲,“智”就是能通达世俗谛,通达因果缘起,我们一个人能够真正通达因果缘起,就是有“智”。“慧”就是能够观察一切空性,从现象透视本体,万法皆空,就是真如性、法性,这叫做“慧”。 从这点来看,学佛的人是最重理智的。所以很多人讲,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家(像马克思、恩格斯、尼采、罗素、爱因斯坦;孙中山、梁启超、鲁迅等等),佛法不是一般的宗教,他是有文化性的、哲理性的,是一种理智的宗教。那就不是像一般人误会的那样——是迷信、是崇尚神权的。佛法不讲这一套,我们绝对不迷信,只有巫婆神汉才讲这一套的。 我们不崇拜神权,因为佛法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与众生平等。《金刚经》里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者,并不崇拜一个万能的神。所以,有人说佛教讲神权,那他从根本认识上就犯了错误。佛法是崇尚理智的,是讲智慧的。一切的一切,首先要问个为什么?从现量来证,从比量来推,这是“因明学”上的一种方式。所以,佛的这种境界,都是实证境界,佛说法是真实的,所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佛在《金刚经》里讲的。 那么,这个智慧的体性——般若之体是什么呢?就是以有漏、无漏的善慧为体。 在修行过程中,有三个阶段。最初学佛,你信仰“三宝”(佛、法、僧),“三宝”里有个“法宝”,“法宝”就是“般若”。对于“法宝”(一切经典),我们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要听闻熏习,要如理思维,要结合修持。“闻、思、修”三慧,是每一个学佛人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在皈依以后,读经典、研究经典、依之行持,都是一个“闻、思、修”的过程。 后面还要讲“十法行”。“十法行”是佛在《大般若经》里讲的。这个很重要的,希望大家学佛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能够实际经过“闻、思、修”,逐步逐步定力就深了。我们在积聚资粮(福德和智慧二种)过程中,必须要加功用行,逐步对般若中道实义有所理解,有所领悟,就进入“加行位”,当下具有的智慧就叫做“加行智”。 大家多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就已经初步踏入般若智,第二、第三阶段就相当于禅宗的“过三关”。初关大死一翻,二关证见本来,三关洞察法相,由证“根本智”到“后得智”,获得开悟。 欲达此境,你就必须要加功用行,要“闻、思、修”,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开悟。开悟阶段,在大乘经讲,就是已经要入初地位(登欢喜地)菩萨。初地菩萨就是经过见到“般若中道”而入地的。见道即真见道,这个时候就开悟。开悟,就是自己内心的智慧与空观空性契合了,冥证了。所谓“直指明心,见性成佛”了,这个智慧叫“根本智”。由“根本智”而产生的叫“后得智”。“根本智”就彻证空性,“后得智”就洞察缘起。从初地以后到十地,再经过十地金刚道,逐步逐步修,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如,分分断,分分证。得了“根本智”,“后得智”就逐步深化,逐步提高,到金刚道以后,彻底斩断烦恼障、所知障。 什么叫“金刚道”呢?就是说坚定地、彻底地、完全地把两种障碍(烦恼障、所知障)消灭。这个时候就证二空——我空、法空。到了如来的境界,就圆满的完成根本智、后得智,这是佛的最高境界,最高的智慧境界。这就是我们修行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所以,这个位次,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这个次第很明确。 那么,般若的体是什么呢?就是能够观察本体和现象的一种智慧之体——就是般若之体,观察的什么呢?空性! 这一点,可能有些人不完全了解,所以,我想再补充讲一下。主要是讲观察空性的智慧,由真空到妙有的智慧,这种智体,也就是般若体。 什么叫“空”呢?一般人不了解,比如说出家人,你们四大皆空了,那么什么都可以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那个是错解的。这个“空”,第一,不是空洞的空,不是 “一个东西都没有了”的那个空,那是错解的;第二,也不是说一切事物消灭了,这个人的生命消灭了、没有了,这种断灭空也不对。“断灭空”,就是“断见”。有断见的人具有邪见,拨无因果,那是最可怕的呀!你看世间上那些造业、造罪的人,他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后世,认为一个人,一期生命没有了就算永远没事了。那么,现在就可以为非作歹,损人利己。罪恶就这么来的。这个空,既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断灭的空。 怎样认识这个“空”呢?我来讲三点: 第一,从认识方面来讲。我们佛教讲,这个“认识”,不出“现量”和“比量”。“现量”呢,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呢,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已知到未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叫“比量”。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宇宙现象、自然现象,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你们大家想一想,哪样不变呢?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正所谓“花不常好,月不常圆”,哪样不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实体。所以,宇宙现象没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从现象上去寻求一个实体是不可得的,找不到的。这是第一点要晓得哟! 第二,从现象的存在来讲。以我本身来讲,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我。从你本身,哪里去找个实在的我呀?身体是个假躯壳,是五种“元素”(即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结合成的,这中间哪有个“我”?我在哪里?没有个实体的我。从万法来讲,没有个实体的万法。那么,一切现象随缘生灭,既无“我”的实体,也无“法”的实体。我们不过是从名言安立方面来了解一切。安些名字,都是假的,可以变的。一个事物,中国是这样称呼,在外国就那样称呼,你汉族这样称呼,藏族的称呼又不同。你能把名字执着为真吗?都是假名安立。所以,从存在的本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这是第二点。 第三,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重点在破除内心的无明愚痴。断除了无明愚痴才没有烦恼,因此要把内心打扫干净。如何打扫干净呢?就必须有真知真见,不能有邪知邪见。邪知邪见呢,一个是“断见”,一个是“常见”。能够破除“断见、常见”这两种邪见,我们内心才能清净,才能具足“无我慧”,这种慧就是“空慧”。这是从修证来讲。所以这个“空”,我们了解以后,就知它具备两重意思:一重是因缘生法,一切现象如幻如化,所以叫“空”;二是它既是如幻如化,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实体,你就不要执着,破除对“我”的执着,对“法”的执着。破除了以后,内心无一点障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叫做“空”。所以,具体要讲,这种慧叫“空慧”,再具体讲,这叫“无我慧”。达到这个境界,真正是有智慧,见到“空”了。 唐代有个神秀禅师,他为了承接五祖的法座,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就代表要达到获得的菩提果报,必须把我们的肉身变为法身,证得菩提,修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必须靠心,“心如明镜台”,靠明镜台的心。明镜台的心是什么呢?般若的智体,能够观察事物的智体。这个心台,必须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才能进行观察。这个靠修“定”,修定修好了,就像一潭水静下来了——水清月现,水不清,月不现。 水清的境界,在于能够善于观察,这就是般若智体。如何达到这个境界呢?那就靠我们修行的功夫——“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怎样勤拂拭呢?要修戒、修定、修慧,不要沾染“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缘的境界),惹起烦恼。这就是神秀大师的一首偈子。“心如明镜台”,就是般若智,就是这个智体。 慧能大师写的就深一层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真空的境界了。在真空的境界中,既要遣除世俗法,也不要执着胜义法(胜义法包括菩提果、般若因),熏修般若,而不执着般若,虽证菩提而不执着菩提。所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心、真空,本来就没有什么是是非非、相对的东西,什么都没有,惹个什么尘埃呀?到了真心境界,就空除一切虚妄分别,一无所着,慧能大师就高这么一点。 我引这两首偈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叫般若之体,大家要明确,即以观察空慧为体。所以,修空观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祖师也教导:学佛的人要看得淡,要放得下。看得淡、放得下,才能得到自在,若看不淡、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 在座的居士们,每个人都有本家庭经。这个家庭经是念不完的,学了佛以后,你就会观察了,如幻如化,随缘而聚,随缘而散,你还有什么看不淡的呀?看淡、放下,心胸就广阔,心胸广阔,就无挂无碍,可以得到自在。这就是“空”的境界。学佛真要想有进步,就应检查这一点。念佛,你念不念得好,也要检查到这一点。假如你一边念佛,一边遇到事情了又发火,或者骂人,或者打人,说明你念佛还没得到进步,内心一点都不空,遇事情放不下。这就是空的实用境界。 弥勒佛殿前有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到了这个境界,就像心如虚空,容量很大,才能够慈悲摄受众生,真正具足智慧,这种慧就是“空慧”。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公案。唐代慧能大师门下,有两个著名的禅师,一个是马祖道一,一个是百丈怀海。马祖是四川什邡县人,他参禅悟道,开悟以后在江西一带弘法,很出名。 当时,有个庞道玄居士。庞道玄有个女儿,叫庞灵照。庞道玄是个文人,学佛人,是讲修行的人。他很清高,有学问,不愿意当官。过去,有些清高的人讲:书可读而官不可做。做了官很危险的,升得高,爬得快,也跌得快,跌得很惨。古今中外很多做官的都是这样子。这个庞道玄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做官,所以,他生活很清苦。他的生活怎样维持呢?他女儿有一双手会编篾货(指四川的竹器),住到茅屋里头,整天编篾货,同时参禅求道。 庞居士拜马祖为师,有一天他问马祖(那时他还没开悟),师父呀,我问你一句话。马祖说,你问嘛。就问:禅宗经典讲,修行人不要与万法为伍,什么叫“不与万法为伍”呢?在万象森罗之中,不与万法为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不理解!马祖说,我等你一口将西江水喝尽,就给你讲。“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才给你说”。那么大家想一想,西江水有那么多,怎能一口喝尽?即使一碗水,喝得快都要呛,何况西江水呀!那就要大肚子,像虚空一样的大肚子,或者像大海一样。大海能纳百川嘛,要有那么大。所以,待你一口喝尽西江水,我才给你讲。就在这一句话的点化下,庞居士悟了,他证得“空”的道理。这种境界:心如太虚,量周沙界。 他感悟后写了两首诗。第一首:“十方同一会,各各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首偈子在有些丛林法堂上都贴着。我们修行人同在一起,为了什么?是为了学无为法、无漏法,达到空慧的境界,能够见诸法皆空。我们在念佛、参禅悟道的地方,就是“选佛场”。你要高中“举人”的话,你必须要“空”。你见了空性了,就考上了。这叫“心空及第归”。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悟道。 在丛林、在念佛堂、在佛学社或者在讲经堂,大家聚在一起,为了什么?能够聚在一起,都是有法缘。有这个因缘听法,为了什么?为了学无为法、学无漏法,要证空慧,要破除我执、法执,消除无明烦恼,这是最终目的。所以,他的偈子就这个意思。希望你们学佛、念佛不要空过。要达到悟的境界,必须要空。在物质上、生活中,要看得淡、放得下,看不淡、放不下,无明烦恼一生起,你就空不了。这是他第一首偈。 第二首偈,形容他的家,形容他们的生活:“家内空空空,空空无有货,日出空里行,日落空里卧(白天在空中走路,晚上在空中睡觉)。空坐空吟诗(我偶然吟诗,结果还是空的),诗空空相合(父亲吟诗,女儿附和,一个吟,一个和,都是空的,不要有所执着,过了就忘了)。莫怪纯用空,空是诸佛座(他说我这首诗,完全用了空,你不要怪啊!你要晓得空的道理很高。空,是十方如来的宝座)。 《法华经》里讲,我们学佛要“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升如来座”。“入如来室”,你必定要持戒,不持戒你入如来室干什么?如来室就是讲持戒清净。“著如来衣”,如来衣是什么呢?忍辱波罗蜜衣,就要无诤,无诤就是三昧,《金刚经》里讲的“无诤三昧”。你能够无诤,就披起了如来的衣服了。“升如来座”,你就必须见真空,得“真空慧”,就可以升如来座。这三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庞居士的诗讲“莫怪纯用空,空是诸佛座”。我们冥契了空境,悟得了空理,就具足了空慧,就快要登上如来的宝座了。 这里引用庞道玄的两首诗,就是为了说明,证得般若不单是出家人,居士也可以证般若。开悟,不单是出家人可以,居士也照样可以,这个是平等的,不分在家出家。 关于“空”的解释,在《大般若经》里,讲“十八空”。“十八空”就是“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本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有性空、无性有性空”。一句话,无论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都不能执着。不执着就叫做“空”。 昨天我讲过,“空”是夺情不夺法。“夺情”是什么呢?是去除虚妄之情、分别之情。“法”呢?就是一切现象和事物的因果缘起是存在的,净土是存在的,如来的境界是存在的,佛的五眼六通是存在的呀,并不能否定其存在。但是对于这些存在的,有为的、无为的现象,你不能有一点执着。执着就心胸狭隘,就有烦恼,那就不空。 另外,《大般若经》里有108句,108句就是108个法相。其中属于杂染心的有53法,属于清净心的有55法,总共108法。修行者对于污染法都要空,对修清净善法而有所执着也要空。有所执着,就是有污染,如天空有云,就不能现太阳。 (二)般若之相 行为不浮躁,四大调柔,内心很安静,行住坐卧经常在定境中,得到轻安,这是什么相呢?静相。很明显,有具体内容,就有其相。我内心清净,我的表现就是很清净的,即寂灭之相、无相之相、般若之相,犹如虚空广大。虚空能含藏无边色相,无边色相又由虚空所显,故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由于虚空广大,可以包罗万象,所以,从这方面来譬喻无相而无不相。一方面是静、是无,一方面是有、是幻有,宛然而有。一方面是真空之相,一方面是妙有之相。真空妙有之相就是般若之相。 我刚才打了个譬喻,一个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很静,静中带智慧。虽然他有举止行动,却是一种方便之动,与普通人的动不同,这就是有智慧的表现,有定力的体现,这就是般若之相。这个譬喻是很好的。实相而无相,犹如虚空,含藏无边色相。这些无边色相,也是由虚空所显,而它的本性是清净的。真如也是这样,不即诸法,不离诸法(又在一切现象之中体现真如境界,体现空的境界,不是离开一切现象,一切现象就是妙有,表现出空的内容,就是真空,所以不即诸法,不离诸法)。法与真如,皆无漏自性空,空无所有。这就是一种般若妙相,修行达到这个境界就很好了。 我们佛陀,常处于真如境界,体大、相大、用大。什么叫“体大”呢?如来的法身,充满十方,无处不遍,叫体大。“相大”呢?如来相,妙好庄严,福德圆满,叫“相大”。什么叫“用大”呢?如来为了慈悲众生,现应化身、千百亿化身,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救度众生,这就是真如的妙用,真如德相的妙用,就是“用大”。这一点,就是说明般若之相。 所以般若之相,一方面讲,实相而无相,纯粹的空境。另一方面讲,无相而无不相,从静到动,从空到有,从真空显妙有,即为无相而无不相。 “无相”,在《大般若经》里面,有些名词来描述它,叫“不取、不住、不染、无着、无受、无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叫做“无相”。“无不相”是什么呢?就是幻化之相,妙有之相,体现在一切因缘生法,如来就体现在一切化身,现五眼六通,这都是无相无不相的表现。总起来讲,这叫做般若之相,一种是实相无相,一种是无相而无不相。 (三)般若之行 “行”就是行动,亦即修持。如何求得般若?如何证得般若?如何由般若断生死?如何由般若行菩萨道?这就包括在“行”里面。 “行”,又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修十法行;第二,修解脱行;第三,修菩萨方便行;第四,菩萨四真实行。 1.修十法行。 学佛要分清两种行,一种是随信行,二种是随法行。 随信行是什么样呢?学佛要具备正信,坚定信仰,信仰三宝的功德,信仰因果的真实道理,信仰修善积德必定有好果。务必要具备这个信仰。一个学佛的人,连这个信仰都没有,就不叫学佛。有些人研究经典,如世间的研究院、研究所都在研究经典、研究佛学,大学里面也有专科在研究,我们只能说他是研究佛学者,而不是学佛者。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的脚还在山门外,还没踏到山门内。尚未具备信仰,尚未皈依三宝,你不能说他是学佛的,不能说他是三宝弟子呀! “信”,就是要信仰三宝、皈依三宝,深信因果,相信修善积福的功德。那么修一个善,积一分功德,不会落于虚空。要注意到,你们到庙上来,哪怕你磕一个头、插一炷香、供一杯水、供一束花,或者在庙上扫一下地,你的功德不会落虚空。要有这个坚定的信仰。“信”,就要信这些。 但是,除了“信”以外,还要“随法行”。“法”是什么?就是佛法,就是法宝。要依佛说的教授、教诫而身体力行。在行动上,能够依教授教诫、依佛法行持,就叫做“随法行”。 下面讲十种法行。这十种法行,就是针对法宝我们如何学习、如何修持。“十法行”,在《大般若经》里提到,就是般若的资粮。 第一,书写经典。书写经典的功德是很大的。过去的大祖师、大居士都要写经。明代藕益大师,为了报母亲的恩,每天滴血写《华严经》。因为这是如来的言教,法宝流通、正法住世,就是人天眼目,是指路明灯,所以功德很大。 第二,供养。供养三宝,不单供养佛和僧宝,而且要供养法宝,就是对于经典,你不能亵渎,要放在清净的地方,而且要礼拜供养,尊重法宝。有些居士懂这个道理,见到经,就要礼拜。读《大般若经》,就拜《大般若经》,读《华严经》就拜《华严经》,而且要修供养。 第三,施他。什么叫“施他”呢?就是以经书法宝流通,使别人也能够读,叫“施他”。过去文殊院不是在印书吗?印了书就供给其它的寺院,或者用来结缘。这个功德很大的呀! 第四,谛听。有法师、善知识讲经,你要认真去参加听讲。在家菩萨戒有一条,四十里路以内有法师讲经,不去听讲,就犯戒。所以,一定要听经、听法,维持慧命,对自己大有好处。 第五,披读。什么叫“披读”呢?自己要经常阅读经典。 说到这里,顺便给你们讲一讲,现在出现了个什么“本愿法门”。“本愿法门”是日本真宗传出来的。佛教在日本已经是基本变了,日本的出家人,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娶妻食肉的,可能你们有些晓得,有些还不晓得。娶妻子、生儿女、喝酒吃肉,日本和尚就是这样的。穿西装,而且日常生活都穿西装,打领带。日本真宗的创立者就是亲鸾,他们喊的亲鸾大师。这个亲鸾最初接受中国净土宗,提倡念佛的,念佛生西方呀,后来变了,结了婚,娶了两个夫人,生了儿女。所以净土宗,由他来传就变质了。 净土宗的经论过去是“三经一论”,现在是“五经一论”。三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叫《往生论》。三经是佛说的,论是印度天亲菩萨(又叫世亲菩萨)解释三经时写的,后来加了两部进去,清代学佛居士龚自珍加了一部,就是《普贤行愿品》,因普贤发十大愿,最终是回向往生西方,所谓“临终愿生安乐国”,所以就把《普贤行愿品》加进去了。到了印光法师,又把《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加进去了,合起来就是净土五经。我们研究净土宗,当从“五经一论”下手。 但是亲鸾违反净土宗的教义,曲解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之中,他只是承认一愿,就是第十八愿,这第十八愿只是讲十念往生,哪怕最恶的人,十念都可以往生,他只是着重这一点,至于三经一论的其它内容,他就不讲了。其它还讲了些什么呢?广大心、深心、正直心。广大心就是慈悲心;深心就是善法心;正直心就是佛心、清净心。念佛人要以此三心念佛,有这三个心,就有功夫,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没有这三个心,你光是嘴巴念佛,哪怕念得唇焦舌烂也起不了作用啊! 念佛的人,要修三福业,要修九品善。“三福业”叫净业,“九品善”合为三品:上品、中品、下品。你修人天善,你原在人间造恶,晓得念佛,能改过来,忏悔念佛,就可以得下品;你修人天善很高,结合修解脱行,就可以得中品,生中品莲;你能修菩萨善,发菩提心,临终,就可以生上品莲。这是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得清清楚楚的。 但是,日本亲鸾不讲这些。他把念经、拜忏、做佛事都认为是杂修。杂修不如专修,把念一句佛号认作是专修,因此,经可以不念、戒可以不修、佛事可以不做,你们看,这歪曲到哪里去了?重庆,在这半年以来,就发生过这种事情,有一个“和尚”叫圣苏,他就学“本愿法门”,他同台湾“本愿法门”挂了钩,他是在九华山出的家。但实际上,他打九华山的招牌,为了欺骗别人。他到了四川乐至报国寺,把昌臻法师的几个徒弟都迷惑了,就相信那个“本愿法门”,传播“本愿法门”。但是,这在昌臻法师那里行不通,因为昌臻法师有正见,那几个徒弟就跑了。一跑跑到重庆,先是秘密宣传,后来得到一个“居士”支持,就公开宣传,引起一部分居士同另一部分居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一个坚持要念经念佛,坚持自力和他力这种净土;一个就是“本愿法门”,只是念佛,不念经、不上庙、不做佛事,就这么分成了两派,而且矛盾很深。在重庆搞了半年多,后来,因为大部分佛教徒觉悟很高,向有关部门反映,圣苏最近到重庆,公安部门就叫他写检查书,不准他再宣传,他后来就走了。我说这件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四川省和重庆市现在是分开的,在重庆决不允许他活动,在四川省范围内也要注意这件事情。我给昌臻法师讲,在开省佛协代表会时,要公开提出来。这个邪法误人不浅哪! 这里讲修十法行,我已经讲了写经典、供养经典、流通经典、诵读经典。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把其他的内容简单提个纲要。 第六,要受持经典。 第七,要开演经典,要宣传,要弘法。 第八,要讽诵经典,讽诵是什么呢?就是高声朗诵。 第九,要思维经典,就是思维法义。 第十,要修习经典。就是如法修行,就是结合闻慧、思慧,并依之修行。所以这十个法行的精神就是由闻而思,由思而修,这就是般若的资粮。 现在揭批的“*轮功”,就是借“*轮”反“*轮”,借佛反佛。他们把李洪志供奉为教主,高于释迦牟尼佛之上。“*轮功”的书我是看完了的,简直胡说八道,歪曲我们佛陀的经典。他也讲什么法身、讲如来、讲八万四千法门,实际上是在歪曲,一窍不通。但有许多人受骗上当,甚至在取缔“*轮功”的过程中,有些政府官员不了解,把佛弟子与他们混为一谈。取缔“*轮功”,政府有着明确的立场,邪教与宗教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有些地方执行起来有偏差,但也在逐步纠正。这是李洪志乱宣传对我们佛教造成的恶劣影响。“本愿法门”有类似情况,借佛反佛,借念佛反念佛。 般若之行,首先是“十法行”,就是如上内容: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维、修习。具体讲就是由“三慧”到“三学”,由“闻、思、修”到“戒、定、慧”,这是我们学佛的一套完整修法。 2.修解脱行。 什么叫“解脱行”呢?就是对于六尘境界,要有厌离心,有厌离心才可以断贪心,断贪就能斩断生死根本。要断生死根本,就要把生死的根本原因找出来。生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我执”,由“我执”生邪见、生烦恼。般若法门就是要断“我执”。 “我执”在第六意识方面,属于情感上的执着,于真实道理起迷惑,认识不清,这叫做分别执。属于第七识(末那识)的叫“俱生我执”,即本来就有的、与生俱来的,这一种执着就迷于事相。第六识迷于理就起邪见,第七识迷于事相就生妄执。 邪见是什么呢?在佛经的分析就是下面这五种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由这些不正确的见解而产生的对真谛的迷惑,叫做“见惑”。 对自身,就执我嘛,我有多么高大,多么不得了,由此而生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叫做“身见”。 “边见”,就是执“常”或执“断”。执(坚固地认为)万法是恒常的,叫“常见”;执万法消亡了就彻底没有了,叫做“断见”。这两种见解叫“边见”,一边之见。 “邪见”谓拨无因果,毁谤因果缘起的真谛。 “见取见”即执着以上的错误见解,非因计因,却自认为是正见。 “戒禁取见”就是由于上述的种种邪见支配他的行动,猛力发起错误的修行。有些外道,在粪坑里修,在古墓中修,或者投水投火,认为自杀可以升天堂……,行为不正当,非果计果,这叫“戒禁取见”。 这五种“见”,又叫“五利使”,由于对真理不明生起的五种“恶见”。 至于第七识迷于事相,即通过第六意识迷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一般人都迷于六尘境界。尽管有些人看起来蛮聪明的,但时常迷于外境。譬如,有些聪明人明明知道“白粉”吃不得,吃了害自己还害家庭,但遇事临头,烟瘾一上,香味就把他迷倒了,他就不得不吃;有些聪明人进舞厅、歌厅,为了娱乐,但男女之间容易出问题,影响家庭和睦,有些人偏偏要去;有的打麻将、赌钱,一上桌子就有输赢,他晓得这些道理,但偏偏要上桌子,结果越输越眼红,最后输得倾家荡产。这是一些社会现象,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修行人来讲,如果只重知见,而不修行,尽管会谈会说,遇到五欲境界,财、色、名、食、睡现前,他就迷了。所以,虽懂理,没有定力或定力不够,没有修定或者不进行实际行持,遇到具体的六尘境界,他就迷惑了。 佛法讲,要修“戒、定、慧”三学。持戒就要守根,临境就不乱。六根就像六道大门。你晚上不把大门守好,盗贼就会把你偷得空空的。我们修行人,六根不守,六贼就会进来,把你的法身慧命也偷得空空的。所以持戒就是守牢六根嘛,修定就是伏意马。你不修定,定力不深,遇到具体境界,你就要乱,就要破坏你的戒行。所以,思惑迷于事,见惑迷于理。 我们现在修般若法门怎样办呢?我们要达到什么境界呢?要超妄情、离邪见。一个是“超妄情”,即情感不要浮动,要保持正常。六情五欲不要放纵,叫超妄情。“离见”呢?就是离邪见,思维要端正,定力要高,要时常保持理智、镇定,做到“正念相续”。 那么,如何超情?如何离见?首先就要修“文字般若”,要通经明理,不落于邪见、边见;同时在“文字般若”的基础上修“观照般若”。修观照般若就是修“止观”,修“止观”就会有定力,有定力能够消除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烦恼,有了这种定力,就会随境不乱,就能最终消灭“事惑”。这个时候就是具有了“般若慧”,就能以般若利剑斩断烦恼、消除二障,直至圆证菩提。 3.修菩萨方便行。 我们学佛就要先学菩萨,要完成般若历程,得到般若的智慧,也必须要学菩萨。学菩萨不单是出家人的事情,在家居士同样要学,故有“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我们学佛乃至成就,要着重于“信、解、行、证”。信以后要了解,了解以后要结合行动,才有实证,也就才有受用。不只是说一说,或念一念经就了事,那只是形式。 上面讲的两种“法行”重点在“行”上面。“十法行”要“行”,“解脱行”也要“行”,现在讲的“菩萨方便行”还是要讲“行”。“解行相应”这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的。 没有行持就没有智慧,就不能进入般若。那么学菩萨方便行,首先必须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具体来讲,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了上求佛道,必须救度众生,这是成佛的先决条件,这是菩提心的重点。“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就是于万法真谛不迷惑,全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修学菩提,不能像世俗人那样迷惑于六尘境界,要学菩提,就不能迷。所以菩提区别于世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正觉”,区别于外道,外道是“邪觉”。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有96种外道,执持各种主张、各种邪论。时至今日,不论我们中国或在世界各地,都还有邪教。中国取缔的“*轮功”,就是一种邪教。 “正等”,就区别于声闻、独觉,比声闻独觉的范围广,度生平等。 “无上”,就代表佛陀圆满的“觉”。佛陀是“三觉圆,万德具”,果报比菩萨高。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这个“觉”的境界极高无上,福、慧圆满具足,所以佛又叫“两足尊”。我们发菩提心,就是要最终达到这个“觉”的境界,就是要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正受佛的果报。这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菩提心的中心,一个是大智,一个是大悲,还有一个是大愿,必须具足大智大悲大愿。其中,最重要的是悲心。密宗《大日如来灌顶经》有三句话,“大乘行者,要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三句话,是显密共同遵行的原则。所以,中心就是大悲心,有大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巩固菩提心,才能使菩提心发展。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华严经》都讲到这个内容。《菩提道次第广论》说,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我们佛教是以慈悲为根本,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对于广大的受苦受难的众生,不管胎、卵、湿、化,都要发心救度。当然具体内容还很多:无缘慈、同体悲,还有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等。 那么,大悲心又是怎样生起来的呢?那就要念众生恩。众生多生累劫以来,与我们都是六亲眷属、师长朋友,对我们都有恩德。我们要求解脱,要脱离苦海,而同时呢,无始以来我们这些亲眷也在苦中,也要求解脱。我们要度他们,就是念他们的恩、报他们的恩。 众生恩是怎么个念法呢?《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要念父母恩,特别是念母亲的恩!要知恩、要念恩、要报恩。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母亲,这个母亲的痛苦,你们是深有体验的。我们佛教有部大乘经,叫《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就叙述了母亲的痛苦,从怀胎起,到儿子成长以后,经历若干苦难,母亲的眼泪流不尽啦!母亲的血为儿子流,母亲的汗也为儿子流,所以,母亲之恩,山高水深!我们要念众生恩,首先就要念母恩,要知母恩、报母恩,要讲孝道。学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佛指示我们要报“四恩”。四恩里面,就有父母恩。所以要尽孝啊!过去,中国的儒家讲孝,其实我们佛家修行,首先就要讲孝。有些人误解,认为出家不认家,出家远离凡尘了,深入空门,就不认家了。不是那么一回事!出家人还是要报父母恩,只是报恩的内涵更加博大了。 这在经典中有很多范例。 譬如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首先回王宫讲法,为他的父母亲、亲眷说法。姨母波阇波提就是这样出的家。他的父王病了,他亲自去送药。父亲死了,他亲自送葬、抬棺材。释迦牟尼佛出生刚几天以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生到忉利天宫。释迦牟尼佛又到忉利天宫给母亲讲法。一部《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给母亲讲的。《地藏经》的中心内容,也是提倡报恩。当然它不止这一点,这是佛为我们示现作孝子的典型,报母恩的典型。 另外菩萨中的地藏菩萨、比丘中的目犍连尊者,都是报母恩的典范。 地藏菩萨为了救度母亲连续三次入地狱,到最后有一个罗汉指示他,给他母亲祈福,于是他母亲就离开了地狱,生在人中,因为业障当了奴隶。地藏菩萨知道以后,就亲自去见他的母亲。见了母亲以后,母亲就告诉他地狱中的种种痛苦,使他感觉到地狱众生很苦,于是地藏菩萨就发愿不单是要报母恩,还要报众生恩,不单是对个人的母亲尽孝,而且要对无量众生尽大孝。地藏菩萨愿力是很大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个愿力好大呀!报众生恩,就是尽大孝。 目犍连尊者也是很有名的。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不敬三宝、不修供养、不修布施、悭贪吝啬,死后堕入饿鬼道。目犍连尊者成道以后,晓得母亲在饿鬼道中,就以神通力托着一钵佳肴到饿鬼道去救母亲。但是母亲看到好饭却吃不成,饭到嘴边就化成猛火。这就说明,神通也不能解决业报。由这个原因,目犍连尊者就求教释迦牟尼佛。佛就告诉他,在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会,广修供养,为母亲求福,使母亲得到超度。每年一度的盂兰盆法会就是这样一个缘起。 我们佛教讲孝道。释迦牟尼佛、菩萨声闻都是典型,都做了表率。而且佛在大乘经典中处处指示,我们要报“四恩”,即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我们为什么学佛呢?一句话,就是为了要报“四恩”。这就是报恩精神,这是很实际的问题。所以发菩提心要有悲心。念众生恩,首先要念母亲的恩,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这样,你的悲心就很深切,就会出之于至情。人间的至情莫过于父母儿女。那么,以这种至情对待大地的苦难众生,这是我们佛教大乘菩萨的救世精神。 菩提就好比树根,树根要雨露来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菩提根的雨水是什么呢?就是大悲雨水。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有一段讲得很明确,“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一段经文就说明,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所以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这有连带关系。 在“菩萨戒”里面讲,障悲心的是什么呢?是瞋恨心!所以,你们受了菩萨戒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比丘戒以断欲为根本,菩萨戒以断瞋为根本。比丘戒在行为方面,有一念爱欲生起就犯戒。而菩萨戒呢?只要你内心有瞋恨的念头起来,就算犯戒。这点要求是很严的,因为瞋恨心的生起,就是悲心的大障碍。在“五停心”里面,瞋恨心重的就要修“慈悲观”来对治。“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寒山拾得有首诗云: 瞋是心中火, 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 忍辱护真心。 必须要忍辱!忍辱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 所以,菩萨方便行,第一就是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生依靠大悲心,大悲心生就要靠念恩、报恩,特别直接的就是母亲恩。要知恩报恩!只要大悲心生起来,菩提心就巩固了。 菩提心的功能大家要知道。你有菩提心的话,诸佛欢喜,龙天拥护,鬼神钦敬。 唐代时候,有个道宣律师在终南山的净业寺修行。道宣律师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律宗的开山祖师,持戒很严,在终南山修行很清苦,过午不食,每天就在一个洞子里面坐禅。因为他的戒行精严,每天到了中午,感得天人给他送供。(终南山净业寺有个天人洞,在半山腰上。去年我到终南山,曾到天人洞去坐了一下。)有一次,窥基法师来拜会他,同他谈道,谈得很久,已经到天人送供的时候了,但无人送供来。等窥基法师告别离开他不久,天人就送供来了。当时道宣律师就问天人,为什么今天到时间你没送供来呢?天人就告诉道宣律师:窥基法师根基不凡,他修的是大乘行,发的是菩提心,心量很大,他的光明很显耀,我们天人的光赶不上他,只有回避。道宣律师听了以后很是感叹,于是就对发菩提心的菩萨大加赞扬。道宣律师写的有本书,叫《天人感通录》,记载有这件事情。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菩提心了不起呀! 发菩提心要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喜”能够见功德随喜、见善随喜,“舍”呢,就是能够布施,舍去自己的利益,乃至舍去对慈、悲、喜等一切善法的执着,而依止于无我慧、空慧。有菩提心、有大悲心就有“四无量心”。 什么能够降魔呢?佛在《大般若经》讲,“四无量心”就可以降魔。不管你咒子念得多高明,你要降魔的话,没有“四无量心”,不以悲心对待,你是降不倒魔的。尽管你的咒力大,而那个魔的力量可能比你还大,或者你一时把他调服,他反过来就不得了了。你们修密法的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认为咒力很高,就如何如何。咒力固然高,但中间有个精神、有个中心,就是不能忘掉“四无量心”,因为我们是学佛的,不是外道。这一点在密教经论里是讲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大般若经》也是显密圆融的。《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髓,最后说的咒子,就显示出般若的威力,是显密圆融! 发菩提心,要有悲心,还要结合行动修“六度四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功德都是以饶益众生为落脚点,所以叫“六度”。“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是以四种方法摄受众生。这个“四摄”了不起,待人处事、管理寺庙,要有“四摄”精神啊!我在报上看到,现在日本经济很发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就是以“四摄”的原则来办事,所以他的公司管理得很好。 “四摄”是指导方法,以四种方法摄持众生。一是要有“舍”的精神,布施嘛!一切为公,为众人利益,施财、施法、施无畏;二是语言要和蔼,要有和合精神,说爱语、说软语;三是一切措施、一切行为,要利益别人,讲义务而不强调权利和享受;四是与大众同甘共苦,共同生活,共同做事。 你们看,这个四摄法多了不起!所以我说,要管好寺庙、管好团体,必须要有四摄法,这样才会让别人得到好的感受,得到一种法乐。 关于“六度四摄”,这里就不多讲了。
----------------------------------------------------------------------------------------------------------------- 更多惟贤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