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惟贤法师:法华经说什么 第二章 《法华经》综述(1)经题略释 |
 
惟贤法师:法华经说什么 第二章 《法华经》综述(1)经题略释
全称《大乘妙法莲花经》 这个经题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三藏所译。属于大乘实相法,不是小乘,而且是直指佛乘,指示诸法实相。这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什么是妙法 “妙法”,就代表微妙,不可思议。即第一最胜之法,微妙难测,不可思议,叫妙法。《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中说:“以斯妙法济群生。”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也说:“我法妙难思。”佛经的开经偈中也有偈颂:“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写的。武则天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还曾经出家过一段时间。她提倡男女平等,支持佛教的慈善事业、文化事业,当时的佛教开办的悲田养病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就是在她的支持下兴办起来的。她还支持佛教的翻译事业、出版事业,大力在中国推行佛教的传教工作,所以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贡献很大。她用偈颂的形式,来表示佛法难闻今已闻,而这个微妙法表示佛法是宇宙间最高的、是甚深的“百界千如”权实之法。所以这种“法”实际上归摄于一心,从自性的心中流出。心能够出生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这就是“万法唯心造”,心有能生万法的功能。诸位,这个唯心论是佛教的特色,讲起来要依据现代哲学、心理学,跟现代的唯心主义是两码事,请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心本来就有觉性、佛性,但是这一个觉性、佛性为无明所障蔽,就通过意识生出种种虚妄分别,乃至种种众生的世界。假使这个无明能够去掉就可以转妄为真。所以心包括世间、出世间法。这个《妙法莲华经》讲的就是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万有归于真心。看问题不能违背真心。在日常生活中能去除妄念,消除虚妄分别,就可以逐步恢复真心,达到“觉”的境界。 这个“觉”分为“本觉”和“始觉”、“究竟觉”。“本觉”就是本有的,指众生的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妄相,灵灵照照,有觉知之德。并非修习而成,是无始本有自尔的性德,故曰本觉。本觉表如来的法身。“始觉”, 由此本觉之内薰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离苦患而求趋菩提之心,顺应本觉而渐渐生觉悟的智慧。就是开始依于善知识闻听受法,多闻熏习,熏习善法种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十地阶次(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中,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经过金刚道后,断除烦恼障,断除所知障,俱生法执断尽,就证得妙觉。佛所指示的,我们要恢复“妙觉明心”,就是真心,就是如来心,就是菩提心,就能够证真如,就是法性、空性。 《法华经》四圣六凡十法界 《法华经》是直指诸法实相,它指出,“一乘”就是佛乘,心法微妙不可思议,包括百界千如,在凡夫境界就是“六凡”,在圣者境界就是“四圣”。“六凡”就是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四圣”就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六凡合成十法界。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称三涂。阿修罗、人、天道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道,则为五道,或五趣。我现在介绍一下六道。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的众生。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重罪,则堕地狱。十恶即杀生、偷盗、邪YIN、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十恶分上中下三品,谓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时中(即犯罪的全过程)心无悔者,名上品十恶罪,报应是堕落地狱。地狱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称,其中痛苦万千,说之不尽,诸位可以自己参看《地藏经》,那里有对地狱罪报种种苦楚的详细说明。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的鬼道。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以贪嫉之心,欺诳于人,由此因缘,堕入饿鬼道。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中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所作过的十恶行,心生悔意,为十恶中品。一念悔意就可以使人不堕地狱,可见我们心力的作用很强大。如果他能生起悔过自新的念头,再努力忏悔,勤修善法,也不会堕饿鬼道了。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之趣。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下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正在造作的十恶之罪,能起悔改的心意。如果他在此关键时刻,能悬崖勒马,不再继续造作恶业,相当于现在的未遂罪,那罪过就轻多了。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但没有道德水平,性情多瞋恚,统率夜叉、罗刹等,就是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众生在修十善法时,起了悔心,觉不该作善法,在他的心中念念想超过别人,轻他重己,而外扬仁义,天天讲斗争,不知道忍让他人,与朋友和睦相处,甚至毫不利已,专门整人,就是发下品十善心。由于修罗道还是有一定的福报,所以要先修十善业而后悔,起了瞋恚之心的才能堕入阿修罗道。 (5)人道:即生活在苦乐参半的人类世界。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的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要修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中品十善者,对于所作的十善业,起少悔心。谓众生念念忻乐世间,修行五戒,贪着人间五欲的快乐,是名发中品十善心。 (6)天道:即天界的众生。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上品十善,对于十善法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不生悔意。念念了知三恶道的痛苦,及知人间苦乐相间,唯天上纯受种种欲乐,而愿意求生天界,闭摄内根,不着外尘,修行天道,就是发上品十善心。 此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界。四圣界即: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二、菩萨法界,为求无上菩提者,勤修六度万行的境界。三、缘觉法界,为入于涅盘,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四、声闻法界,为入于涅盘,依佛的声教,修四谛观法境界。上述的四圣六凡合称十法界。 十法界再分,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再细分起来又是众生世界、五蕴世界、国土世界中都有十法界。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也叫十如,每一法界具这十个如是。又每一法界有十如,一百法界即千如,这就是百界千如的道理。千如中各具有众生世界、有情世界、国土世界等三种世界,就成了三千世界,或叫做三千诸法,是一切法的总称。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能够同时具足,这是天台宗的观法,叫“一念三千”,起一念可以通入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起染念就是凡夫境界,六凡世界;起净念就是圣者境界,四圣世界。上面讲过的一念三千,为凡为圣,即在一个念头之中,因而起每一个念头都特别注意!不要念念落在凡夫境界上,要与善法相应,转染成净。佛教的净宗念佛、禅宗参禅、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台止观等,其实都是在降伏念头、调伏念头,以保持正念,用的是这个转染成净的功夫。 《华严经》四种法界 这个百界千如,虽然这么多,但是法法相通,都是出自一心。在《华严经》里讲法界观,称为四种法界。《法华经》与《华严经》虽各有理趣,但它们的意境是相通的。这四种法界就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理法界”就代表心,就是我们的真心。即万有皆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无有差别。观众生心、色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我们的心量周遍法界,无处不在。 “事法界”,代表四圣六凡的境界,由心产生的万相。也就是宇宙间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属事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为什么叫无碍呢?理可以摄事,事归于理,理事互融无碍,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一可摄多,多可归一。“一心摄万法,万法归一心”。这叫作“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事与事相都是缘起法,都是互相资助,互相平等,法法相资,法法平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相容。这有个比譬,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指大小是相容的,不能分开。大海中的波涛起伏,大小相容,波波相联,无法分开。 这是《华严经》讲的法界观。与现在《法华经》讲的精神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容摄,不能分开。万事万物最后是归于一心。 所以“法”包括凡夫、有情、器世界,也包括正觉世界,这一切诸法都属于“法”的范围,这种“法”是互摄互容、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彼此不相离的。由此来看,我们应该以慧眼观察一切因缘生法,就可见到诸法性空,一切法当体即空。如实了知这些诸法实相和现象,就是般若,这就是法身。 禅观境界 有副对联说: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 郁郁黄花尽是法身。 竹子它不是孤立生长的,它是一种缘起法,黄花也是一种缘起法,从中由缘起知空性,知诸法实相,这就是法身。 还有两句: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这是禅观境界。一朵花的开放不是孤立的,离不开空间,离不开时间,离不开人工等等条件,所以一花一世界,就是缘起观。“一叶一如来”,叶与花是相联系的,它是缘生法,从缘生之中,观照诸法空性,能够知空性就可以见如来的法身。如来的法身就是空性,了达诸法的空性。 《大乘思益经》里有这么两首偈子: 诸法因缘生, 自无有定性, 若知是因缘, 则达法实相。 若知法实相, 则能知空相, 若知空相者, 则能见导师。 导师是什么?就是如来、就是佛。 这两首偈子再说一遍。“诸法因缘生,自无有定性。”没有个常恒不变的实体。“若知是因缘,则达法实相。”就可以了达诸法真实相,一切因缘生法。“若知法实相,则能知空相”由因缘生法知空相。“若知空相者,则能见导师。” 佛不可以色身见 佛曾经在忉利天宫为母亲说完《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以后,回到人间,弟子们都要欢迎佛。依规矩,是国王宰官在前,四众弟子随后。当时有个莲花色比丘尼,她想最先见到佛,就以神通变化为国王,好优先拜见佛。这时须菩提正在山洞中静坐,有人告诉他说:“佛已经为母亲说法,从忉利天宫要下来了,你为什么不去接佛呀?”须菩提动了一念,想去接,后来他又想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金刚经》讲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不可以色身见”。色身不能代表真佛,法身才能代表真佛。而法身是什么呢?诸佛就由于证得空性,悟得真如的道理,才成佛而共一法身。所以他就不动了,继续在洞中修空观。 莲花色比丘尼,她是化的国王相,就最先见到了佛。她说:“我今天很高兴,我首先见到佛。”接着就礼拜佛。佛当时就微笑着说:“不是你先见到佛,是须菩提先见到佛。”有这么一段公案,表示知空相才能见到佛陀大导师。 所以说“若知空相者,则能见导师”,这是很重要的。 “妙法”就是很微妙哇!“一心生万法,万法归一心”,理事不相违,理事相容,一多相摄,大小相容,诸法相资相助,平等平等。从缘起中知性空,从性空中显缘起。这个道理非常明了。 我看过那么多的哲学论着,中国的、西洋的,我看还没讲出这个道理的。这些哲学出自于第六意识分别,其空间有限、时间有限、所见的有限,只看到心不看到物,只看到物不看到心。什么经验论、理性论、唯心论、唯物论,这些东西在佛家来看是片面的观点。世间哲学不能统一看问题,我们的法界观就不同,对宇宙作统一协调的认识,从宏观上看世界,不分别宏观微观,因为从一点可以了知面,从面也可以明了整体,当然从宏观的构架可以清楚地了知每一个细小的变化,这就是佛教统一的世界观,即从统一上看问题。这就是有关妙法的解释。 什么是莲花 “莲花”,在我们的经典中、造像中,处处都有圣洁的莲花。在《阿弥陀经》里面,形容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莲花池里的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这个“微妙香洁”就形容莲花的功德。什么叫微妙?微妙就代表智慧。什么智慧?缘起性空的智慧,就是刚才讲妙法的内容。“香洁”就代表德行,大乘菩萨的德行。菩萨以大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心不住涅盘。菩萨发了大愿,为悲悯众生故,在五浊恶世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救苦救难,虽处五浊之中,不为五浊所染,就好像莲花生在污泥中,不为污泥所染。这是莲花代表的德行。 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 微妙与香洁,一个是代表智慧,一个是代表大悲。大悲大智代表菩萨精神,也是佛陀化身的精神。化身是基于悲心,有悲就有智,悲智双运。 这里的莲花除了这个意义以外,还形容《法华经》“开权显实”的道理,因为莲花花朵与莲子同时存在,有花就有子,有子就有花。佛说诸法权巧方便,中心思想就在于佛乘,在于诸法实相,将三乘引归佛乘。三乘就是权巧方便,说三乘的目的是引归于“一乘”,即是佛乘。由小归大,由“权”归“实”,有“权”就有“实”,有“实”便也有“权”,权、实同在。也就是说佛教不分什么大小乘,都是佛陀的说法,为了利益众生而说,只是我们的根器不同,而不是法的不同。要学习佛教的一切利他精神,不要只知道自利,作自了汉,是成不了佛的。 学菩萨修莲花之行,就是悲智之行,大悲大智。你修悲智之行,有这个因,就有佛果的存在。熏一分现行,就成功一分种子。“现行”与“种子”同时存在。这在唯识法相里讲,就是“种现熏生”、“因果同时”。那么,当种子生种子,即种子继承种子在阿赖耶识中恒常随转,也会有异熟,这个法理很微细。 这个“莲花”是一种譬喻。一个是譬喻菩萨的精神,大智大悲,一个是代表因果同时。有权就有实,权实同时存在,不能分开。这个道理很微妙。从嘴巴讲都是可思可议,真正悟得这个道理,要从定中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拈花微笑 当年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会上的弟子,不会其意,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个意境不可言传。所以佛当时就讲:“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迦叶为禅宗第一代祖师,传到二十八祖是达摩禅师,为中国禅宗初祖。拈花微笑这个道理很深的,很微妙,不可思议。 根据智慧的阶段来讲,我们在资粮位之中,是经过闻熏,在闻熏之中引发正见,而后从闻熏之中,结合行持,修观、修定,这就是“加行智”。加行智之后就是“根本智”。进入初地见空性以后就是根本智——见道位。禅宗的悟境也是根本智。再加功用行,以后就是“后得智”。根本智见了诸法实相以后,为了救渡众生,从语言方面施设言教,这叫后得智。 这是从修行到究竟的一个过程。禅宗有“三关”。第一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关,“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禅宗三关 “禅宗三关”的第一关就是说,要把“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种虚妄分别调伏下去。要“大死一番”,就是进入第二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所以大死一番,大死而又大活。死什么呢?死凡夫的妄念、俗念。活什么呢?活法身、证空性。证空性以后,再反观世界,“见山依然是山,见水依然是水。”那么这个见法就不同了。这种见法是不住尘,看得清楚而不住世尘,就是智慧的看法,能够见到了诸法因缘生法,见到如幻如化的景象而不执着,在不执着之中又大做佛事,广度无边的众生。这就是禅宗的“三关”。 由加行智到根本智,由根本智到后得智,依位次来的。所以“闻、思、修”三慧,必须要有“修”慧,不修不行。这个佛教的真理,不是光说的,它要修、要实践。先听闻佛法,不要学有的人叛经离教,不想学习,盲修瞎炼,还自以为是,那就错了。根据自己所学,经过思维薰染,使我们的内心与善法相应,也就是从意根着眼。意根清净,余下的口业、身业才能清净。这就是有关莲花的解释。 什么是经 “经”,印度语叫“修多罗”,汉译“契经”。意即一方面契理,与佛法真理相合,一方面契机,与众生根机相合。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理”就代表诸法实相、代表真如、代表法性,“机”就代表众生的根机,随众生的根机而说法,引导众生都要归于真实的道理,归于真心,使众生能够在念念之中保持正念,去妄成真,如水成冰,达到这个境界。 契机契理,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潮流,掌握当今世界的风尚,根据众生的病态,作出理智的判断,为当今众生作出合乎时宜的教导。这是方便法门,要契合真理,不能偏于正道而融入世俗,所以要契理。 另外对这个“经”的解释又含有“有规律、有法规、有规范、有组织”的意思。你看我们这个经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是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法则,有前、有中、有后,称为“经”。这种法的目的是引导人走正道,最终成就佛道。 以上是略解经题。
----------------------------------------------------------------------------------------------------------------- 更多惟贤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