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五:禅定波罗蜜多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五:禅定波罗蜜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是修行的必经之路,是修行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修法。佛法里讲戒定慧,定就是禅定,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产生的。若是没有禅定功夫,无法开悟证悟,无法产生般若智慧,所以说禅定非常重要。

  禅定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很难。我们现在虽然学佛好多年了,但是心还是静不下来,定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禅定有禅定的基础,还是基础没有打好,自己不会调整身心。心态也非常重要,身要依止寂静处,寂静处就是修法的环境。寂静处不一定是山洞或者寺院,哪里都可以成为寂静处。真正的寂静处是具足禅修因缘条件的地方,若是修禅的条件不具备的话,山洞、寺院也不算是寂静处。家里或者其它道场里也一样,禅修条件具备的环境与地方,都可以成为寂静处。大乘修行者,尤其是你们这些在家居士,不可能经常在山洞或寺庙里修禅,还需要在自己的家里、在单位,或者在生活、工作的地方修禅。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修禅定呢?也能修,因为条件、环境是自己创造的。

  佛在经中也说过,修禅定需要环境——寂静处。若是没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根本也遇不到、找不到这样的场所与环境,所以积累福德资粮也非常重要。

  修七支供或者修前面的几个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是禅定的基础。若是你把这几个内容都修得差不多了,修禅定就没有问题,就不难了。若是前面这些修法没有修好,修禅定也很难。

  六波罗蜜多也是有次第的。很多经文里讲,它们是因果关系,前是因,后是果。一般的情况下,布施波罗蜜是因,持戒波罗蜜是果;持戒波罗蜜是因,忍辱波罗蜜是果;忍辱波罗蜜是因,精进波罗蜜是果;精进波罗蜜是因,禅定波罗蜜是果;禅定波罗蜜是因,智慧波罗蜜是果。前面的几个修法,都是禅定的基础,是禅定前提的修法与条件。

  方才讲的寂静处,也是修禅的机缘。佛讲,要给自己创造环境,要和环境相合。怎么和环境相合?主要是调整自己。这些违缘、障碍,都是自己制造的。若是你在家里、在单位,或者在其它的地方,能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若是你能非常圆融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然后没有违缘,没有障碍,这就是修行的环境。

  在家里修禅,首先你要把自己的家变成寂静处。就是把家里内部关系搞好。在家里好好表法,给他们展现你的变化,展现你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这些功德与利益。谁都想转变,都想得到这些功德和利益。如果你身上有明显的变化与收获了,这样不只是你的家人,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心服口服地崇拜你、支持你,甚至会跟随你。在单位也是一样。

  修行上的违缘和障碍也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如果自己没有做好,没有一定的修行和修养,在山洞里也不会安定,在寺院里也修不成禅,一样会有很多的障碍与违缘,很难把心静下来修行。也许这颗心会跑得更快了。

  不管是在道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主要是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修行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寂静处。如果心没有处于寂静处,违缘重重、障碍重重,你无法修禅。所以要去掉障碍、去掉违缘。

  修行人的生活不能堕入两边。什么意思?在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要求不能太高,欲望不能太多。必须要过那种优越、富裕、舒适的生活——有这样的追求与欲望就是错误的。自然有的不算,福报是修来的。福报、缘分到了,自然有了,想躲也躲不开。但是福报也不能太差,贫穷和疲惫也是修行上的一种障碍。

  如果你没有一定的修行,没有一定的定力,条件太优越了,太舒适了,光享受物质生活了,也很难修行。太贫穷、太疲惫的时候也很难修行。所以佛要求修行人,——尤其是要求出家人,生活不能堕入两边。佛成道之前也和那些外道一起苦修,后来放弃了。佛说,在太贫穷、太疲惫的状态下也不能成就。

  对生活不能有过度的要求,欲望不能太高。总的来说,对这些世间的琐事,世间暂时的利益都不要看得太重,不要抓得太紧,一切都要随缘。来了也不拒绝,来就来;不来也不追求,不来就不来。以修行为主,修行最重要——这种心态适合修行。这些违缘、障碍都尽量远离,尽量去掉。无论是在家里、在单位、还是在其它地方,都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主要是没有违缘障碍就行。有违缘,有障碍也能超越,这个有难度,在修行的过程中,你和这些违缘、障碍斗争的时候,是胜利还是失败,不好说。

  违缘、障碍还是尽量少一点好。主要是将家庭内部的关系,周围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若是将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做到了,都修得差不多了,后面的禅定就没问题了。若是前面那几个都没有做好,修禅定说容易,做难啊!

  一坐下来,心就定不下来,没有任何的觉受与成就,最终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佛法失去信心,就彻底完蛋了。我经常跟大家讲,若是真心想学修,一定要按次第来,都是有次第的,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讲禅定,然后你要修禅,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都修得差不多了,有一定的成就了,在这个基础上修禅定就容易了。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主要就是断除贪心和吝啬心。如果没有去掉对物质的贪着心,然后持戒、忍辱、精进这几个也没有做到,修禅是修不好的!

  都知道禅殊胜,都知道修禅好,尤其是在内地,禅宗比较兴盛;但是很多人都修不好,修不长。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基础没有打好,前面那些没有修好。刚才讲得很清楚,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总的来说,环境、寂静处也是修来的,没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是不会遇到的。在各地,圣地、山洞有很多;但是寺院、道场里面不一定具备修禅的机缘与条件,不一定是修行的寂静处。你得考虑这些。

  现在好多人,到处东跑西颠,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始终找不到一个寂静处,始终找不到一个因缘具足、条件具备的禅修环境。这个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福报不够,也可以说基础的修法没有修好。你把基础的这些修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四外加行、五内加行这些基础脚踏实地地修好,到时候禅定自然就会有。条件具备了,因缘具足了,福报上来了,自然就能禅修,自然就有禅定波罗蜜。

  第一个是环境,在家里,或者在单位修行,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第二个就是心态,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坐下来修禅的时候,身、口、意三门的调整也很重要。若是身口意三门没有调整好,心无法安住,无法定下来。身体先要调整好,可以双盘、单盘,最起码要单盘,这是身的要求。身直脉直、脉直气直、气直心直。身和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若是身体没有调整好,心也无法安住。然后口与气也要调整。

  我们现在修的是内、外加行,后面还有几个特加行。那个时候是转变、调整身三门的修法。刚开始呼气、吸气都很重要。不好的气呼出去,新鲜的气吸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安住。心也是,它就像脱缰的野马,直接抓它、控制它,都不是好方法。先不抓它,否则它跑得更快了,想办法让它自己停下来,让它自然安住。这有很多方法,以后再仔细讲。

  简单地说,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于现在这些六尘缘法,心不散乱于外境当中,心自然就能安住下来。进一步说,不追随过去,不刻意地去想过去的事;不迎接未来,不刻意地去想未来的事;不执着于现在,不刻意地去想现在的事,它自然就停下了。

  什么叫禅定呢?以前也讲过,定是不散乱。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叫禅定。

  禅定的支分,可以分好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就是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菩萨和佛的果位。也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无相的主要就是无我、空性这些,大概就是这样。

  还有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凡夫行静虑主要就是刚才讲的,小乘里那些不净观等,大乘里主要讲的就是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一个是凡夫行静虑,就是修这些禅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那个时候的状态,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一些禅定的修法。

  乐觉受就是自然会出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高兴,心里舒服、快乐,还说不出来——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现在很多居士,很多修行人都有这样的觉受。

  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这叫明觉受。这也是一种觉受,但这也不是什么,不能执着。

  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这些妄念与分别,你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

  第二个就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刚才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现在这个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那种修法,这叫缘真如静虑。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可以这样分三种静虑,但主要是有正知正见——就是心要专注于这些正知正见,专注于这些善念不动摇,这才是我们所要修的禅定。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都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下,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其实什么善念恶念都不起,都没有,这都是在高的境界中,是有一定的正见、见解的基础上的。

  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真正的禅定,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也不是四禅八定。这样修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还有些动物入眠的时间更长,好多年都不出定,醒不过来。这也是以前修的一种功夫,是那种无记的禅定。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那里成熟。

  有的人,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做了一些善事,然后会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在那里成熟这个果报。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修禅定的时候,在迷茫当中,认为那是解脱,那是佛的境界,但那不是解脱。

  他将来转世的时候也是在天界,在无想天里,他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醒过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然后就会生起邪见——他不知道自己修错了,不知道自己没有如理如法地修,于是就对正法、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我认为这是解脱,但这不是解脱。释迦牟尼佛在骗我,佛法不是正法,不是真的,是假的。”他一生起这个邪见,立即就会堕落地狱,要感受地狱的痛苦,所以非常可怕。现在这样的人很多,但是你告诉他,他也听不进去,他就是这种缘分。

  就是这两种情况,两种果报,没有别的,这样修禅很危险。

  我们现在是观修阶段,一定要思维观修。有的人就不愿意思维,不愿意观修,就那么糊里糊涂地坐着,觉得舒服。有的人以前还学过一些不好的邪法,现在还有这个串习,改不过来,这个非常危险。刚才说的,这种人不能解脱。我们有观修,也有静修。现在是观修阶段,尤其是闻思阶段,以思维、观修为主。

  有的人不懂装懂,根本不懂生起次第是怎么回事,怎么个修法,说什么“观想是着相”。观想怎么是着相呢?生起次第是有圆满次第的摄持的,若是没有圆满次第的摄持,根本不是生起次第,根本不是观修。

  圆满次第,有有相的,有无相的。无相的圆满次第就是空性,本尊是从种子字里产生的,种子字是从空性中产生的。最后生起次第修法结束的时候也是这样观修,也是回灭空性当中。它是有空性智慧摄持的,所以不是着相。

  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双运的,不是单独一个。我们观种子字,观本尊,观这些咒轮、光、甘露……消业的过程中,若是没有空性智慧的摄持,就不是真正的生起次第,就不如法。有空性智慧的摄持,才是如理如法的。

  什么叫着相?执着于空、执着于相,都一样是着相。不执着空、不执着相,都不是着相。

  你开悟证悟以后,明白了什么是本性、本觉,然后把自己的心安住于本性、本觉当中,静静地坐叫静修。

  静修和观修也可以轮流做,但是我们现在主要是观修,不是静修。也有一些静修,但内容都不是很多,时间要求都不是很长。

  现在很多人什么也不想地坐着,也很舒服,也会有一些觉受,有一些好的境界,但这都不是究竟的。修行的过程中不能堕入这种状态,很容易修偏。

  最究竟的禅是要远离两边,就是大乘的智悲双修,“以大悲不住寂灭,以智慧不住三有。”三有就是轮回。

  福慧圆满就是佛,有般若智慧的摄持,才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波罗蜜也具足六波罗蜜,就是六度。我们为了禅修,要多修施舍,这就是布施;修禅也要有次第,如理如法地修禅,这就是禅定的持戒;修禅的过程中遇到任何违缘、障碍,都能忍受,都能战胜,这就是禅定的忍辱;禅定不是控制,也不是刻意,而是非常开心快乐、喜悦,自然、放松,这就是禅定的精进;修禅的时候,有三轮体空的摄持,有般若智慧的摄持,这就是禅定的智慧。一个禅定波罗蜜也可以具足六度,要这样修。

  修六波罗蜜也是有次第的,都要按次第来。前前是后后的因,没有前前的这些因,不会有后后的这些果。禅定哪有那么容易?你现在修禅有困难,心静不下来,无法安住,问题在哪里?前面那些修法肯定没有修好,肯定是这个修禅的因缘和条件没有具备。怎么办呢?抓紧时间,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真的,你们不着急啊?寿命是无常的,现在这个学法修行的机缘也是无常的。

  我们这些人,都像是屠宰场里待宰的牦牛,都要被抓、被杀,都要死!屠夫来抓谁,抓男的还是女的,抓老的还是少的,不一定!真的,别以为自己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别以为自己现在忙,等退休以后再学修。你可以等,但死亡不能等你。学法修行的机缘也是,现在闻到佛法了,而且有这么好的学佛修法的机会,这个也不可能是恒常的,随时都可以变,随时都可能没有。今年我们很好,有学佛修行的机缘,到明年就不一定了,再过几年也不一定了。

  现在我们有了修法的道场,有了法本,也有了上师、善知识,修行的条件都具备了。但这些都是无常的啊!说没有就没有了,说变就变了。真的,大家要抓紧,抓紧!到了明年就不一定了,再过几年就不一定了。修行不能等待,因为死亡不会等待你。为什么心态那么稳定,还不着急呢?是不是和阎罗王通信了?是不是告诉你了:你现在没事,别着急,等你退休以后学佛,修行得差不多了,我再来接你。是这样说的吗?这些都没有明白,还装修行人。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六:般若波罗蜜多

净界法师:携带诵持楞严咒之功德!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廿九回 出离、上路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三十回 悲梦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卅一回 悟

 

后五篇文章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四:精进波罗蜜多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三:忍辱波罗蜜多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二:持戒波罗蜜多

达真堪布:《六波罗蜜多》讲记 六度之一:布施波罗蜜多

达真堪布:《自我教言》讲记(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