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二十七节课 |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二十七节课
思考题 479、没有敬信则不得加持,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480、请结合几位成就者的公案,谈谈你对“上师瑜伽”的理解及体会。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上师瑜伽是最深的修法”。 ● 修上师瑜伽尽除一切过患 至尊果仓巴 曾亲口说过:“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意思是,如果长期修持上师瑜伽法,将能尽除你的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及过患,而与此同时,闻思修、大悲菩提心等善法功德,也会与日俱增、自在圆满。 这一点,多多少少很多道友都有体会:不修上师瑜伽,自相续与佛法很难相应;一旦修了上师瑜伽,不管再修什么法,一修就能相应。其实,这就是上师瑜伽的加持。 不过也有人认为:“只修上师瑜伽就够了,共同加行、不共加行都不必修持。” 这种观点,如果是针对某些利根者,或有特殊因缘的修行人,我也不否认。对他们而言,只修上师瑜伽,的确能圆满前面的一切功德。但如果说这对所有人都适合,那也不尽然,果真如此的话,那前辈大德们就不必造论阐释加行,而我们也不必修百日共同加行及五加行了。 辨别这个道理,其实与辨别“只念一句佛号”是一样的。从一个角度来讲,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确实包括了八万四千法门,对某些人而言,只念这句佛号就足够了。但是,所有的人都行吗?恐怕不行。大乘佛教广设无边法门,肯定不是虚设的。 因此,既然有不同根基,应机施教就最为适当。在我们的传承中,前辈高僧大德如何传法、如何摄受,我们也如是跟随,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应该是最稳妥、最可靠的。 ● 修上师瑜伽最无上 果仓巴尊者又说:“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 现在很多人喜欢修本尊、护法,这种生起次第的修法是很好,但最主要的,还是修上师瑜伽,因为上师瑜伽在一切修行中最为无上;很多人也喜欢修圆满次第,风脉、明点等,这也很好,然而尊者还是劝诫说,以诚挚信心依止上师是最无上的。 说到这里,我也顺便提醒一句:不修上师瑜伽的话,天天观风脉明点,很可能会出问题。因为没有上师瑜伽的加持,气脉明点修得不好,会导致精神失常,出现种种可怕的迷乱现象。 而上师瑜伽,前辈大德都说,是最安全的修法。一般来讲,你观修上师是不会有任何魔障的,不会出违缘,也不会修错;即使你观得不好,大概地观一观自己的根本上师,也有极大的利益。 当然,你所观的上师,应该是有功德的,而不是凭着执著或感觉来判定。前面我建议大家观法王如意宝,但有个别人说,那不是他的传承,他要观自己的上师。我想这也可以。以前我说过,《大圆满前行》的译文,有些人把教证变来变去,也“译”出了一些法本。而且,“传承上师”那段也改了,这样做我能理解:同样源于佛陀的教法与证法,对于自己的传承上师,弟子是会有些执著。所以,你观自己的上师,也很好。 不过,我还是要明确地指出:你所观的上师,一定要有功德。不能凭执著,更不能凭感觉。尤其是一些女众,“我觉得这个上师好,我觉得这个上师很可爱,我觉得这个上师跟我很有缘……所以他就是我的根本上师。”其实你的这种“感觉”,在寻找上师的层面,是很不适合的。 作为能引导你解脱的上师,确实需要一些资格。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一定功德的上师,你才可以依止,才可以观修。如果你找不到的话,那就找一位公认的大德,观修他的上师瑜伽。刚才说了,这种观修胜过生圆次第,是最无上的修法。 以前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位伟大的修行者,叫梅觉巴。梅觉巴尊者说过:“观音白就让他白,度母绿就让她绿,喜金刚黑就让他黑,反正我在任何时候心中都没有离开过上师的形象,因此,离成佛大概不会远。”他日日夜夜观修上师,并因此获得了成就。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修。修得好,所有本尊都能观为上师:由上师赐予我灌顶,赐予我悉地,赐予我一切佛法。就是在这个层面上,根本上师的恩德,的确超越了佛陀。 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怎么会超过佛陀呢?” 其实,用个世间的比喻,也能说明这一点。比如,你的世间学问,是父母、老师教的,不是他们的话,试问你这一生,从小到大跟旁生有何差别?也不过是活着而已。因此,对你而言,他们绝对超过了任何人。同样,你现在学佛了,如果不是善知识一点一滴开导,引领你趣入,那你对出世间的学问,也必将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修持和解脱了。 因此,当我们细细观察自身的成长,以及这一切的因因缘缘,就会明白,所谓“上师的功德等佛、恩德胜佛”,绝不是空谈。 ● 若无敬信则不得加持 另外,哲贡炯巴仁波切 也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意思是,上师是四身——化身、报身、法身、本性身的总集体,这一总集体好比一座雪山,而弟子对上师的恭敬与信心,好比日轮。如果日轮没有升起并照射雪山,雪就不会融化,水也就不会流淌下来。同样,如果对上师没有真诚的恭敬,没有清净的信心,那也不可能感应到上师的加持之流入于心田。因此,想要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首先精勤地提升自己对上师的恭敬与信心。 这种敬信心,其实是内心谦卑、调柔的状态,傲慢的人是做不到的。有些人说:“我是很傲慢,不想恭敬谁,谁都看不惯……”但是你谁都看不惯的话,大德们再有加持,佛法再有加持,你也是得不到的。 有些人对个别有名气的上师,还比较恭敬,但其他的,即使有法恩,也只是闻法时有点恭敬,平常就不放在眼里。其实这是错的,是人格上的一种缺失。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论你在谁那里听过佛法,如果能对他终生保持恭敬,那你的相续中自然会流入加持,这是规律。 而一旦得到上师加持以后,修行是不难的,违缘也会自然遣除。因此,修行人一定要恭敬上师、祈祷上师。 其实不说修行,常常念上师瑜伽、持上师心咒的人,一定感受过一种力量——令心灵平静的力量。在我感到心情烦乱、不太舒服时,会放下手中的事务,供上香、念念课诵,然后祈祷上师。这样慢慢地,烦心事就消失了,心也入于佛法的境界中了。 ● 不祈祷上师不得无分别智 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求无分别之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彼无境心融合时。” 如果不祈祷上师,想求得无分别智慧,以及种种功德与成就,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洞口朝北的山洞,太阳从东升到西落,光始终照射不进去。同样,一个对上师没有信心、不祈祷上师的人,即使精通五部大论乃至十明,甚至显密法要都倒背如流,但那种外境与心识融汇一体的修行境界,在这种人的相续中,是永远也不可能现前的。 其实,这种修行境界,是显密佛法中共同希求的究竟目标。当境、心融汇为一时,山河大地乃至万事万物,也都成了觉性的妙用,都成了开悟心的显相。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记得《补续高僧传》里,有一位小寿禅师,五代时期人,本名洪寿。他与永明延寿禅师是师兄弟,为了将他与师兄区别开来,人称小寿禅师。禅宗大德开悟时,多半都因为一件事,小寿禅师也不例外。一次担柴时,柴落到地上,他当下开悟。 开悟后他作了一偈:“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意思是,掉落地上的并非他物,天地间不论横的竖的,也不是外境中真实的尘埃,山河大地乃至一切的一切无非自性妙用,而所显露的,也全都是法王之身,与明觉法身无二无别。证悟之后,德韶国师(他的上师)为其印证。 当然,在得到这种境心融为一体的开悟之前,对上师的祈祷是不能离开的。而且在你的祈祷中,一定要视师如佛。 汉传佛教中,有些人始终有点疑惑:“‘四皈依’到底是怎么来的?‘视师如佛’只是密宗的说法吧?” 其实不是。最近我在看《佛说瑜伽大教王经》。这是一部非常殊胜的经典,内容与《大幻化网》等密续一致,是大遍照金刚如来对阿閦佛、大宝生佛、无量寿佛、不空成就佛,以及无量菩萨等眷属宣说的经典。 经云:“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此阿阇梨,所有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现在说法者,一日三时来诣阿阇梨所,献大供养如佛无异。” “彼诸如来所有三业积聚无量福德,是等阿阇梨一毛孔福德。” “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 这个道理,值得思维!如果你觉得上师与佛陀有差别,可以翻翻这些汉译经典。翻阅之后,你一定会相信:上师,尤其是作灌顶及传授教言的上师,的确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不承认经典另当别论,承认的话,这不仅是藏传佛教有,汉传经典中也有。 我刚才讲的《佛说瑜伽大教王经》,蕅益大师的《阅藏知津》里有一个提纲,你们没有时间的话,简单看一下这个也可以。 还有,《华严经》中也说:“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 ◎ 依靠上师方可证悟无伪实相 总之,上师善知识就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而无伪实相的证悟,也唯有依靠以恭敬诚信之心修上师瑜伽,才可以在自相续中生起。除此之外,依靠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证悟。 当然,闻思也重要。你们正在学五部大论——戒律、俱舍、中观、因明、现观,这些我本人也很有兴趣。昨天有些道友讲考,讲得很好!这样闻思很有意义。不过,有些心不稳重的人,一学不动就换班,这样不好。从明天开始,任何人不准换班!即使你一个字不懂,也要学完这一年。否则,换来换去的,今天因明班,明天俱舍班,后天戒律班……都参观一遍也没有用,哪一部论也学不懂。有信心的话,渐渐会懂的。 作为佛教徒,这种理论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应该以此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深一点的知识,像俱舍的观点、因明的观点、中观的观点,这些懂了,浅的也就容易了。像《大圆满前行》,以前我刚学的时候觉得很难,好多教证不懂,但一学《俱舍论》,全都迎刃而解。再一学《量理宝藏论》,《解义慧剑》也简单了。 因此,不要一学不动就换班。即使你学《前行》,不还是有难的地方吗? 当然,学五部大论的同时,还要修上师瑜伽,要念诵、要磕头,要修世俗的善根。否则,只通理论,就成了学者。可能你们也知道,在现在的很多大学里,即使是佛教的博士后、博导,口头上很会讲,但在他们的心里,对三宝从来都没有信心。 因此,学五部大论的人,可以是佛教的“学者”,但你最重要的角色,还应该是修行人。是修行人,就应该希求实相的证悟。下面通过几则大成就者的公案,说明依靠上师而证悟的道理: ● 那若巴 那若巴尊者尽管是精通三乘的班智达,能折服一切外道,曾于布扎玛希拉寺 担任守护北门的班智达。 有一天,他在一个寂静地方研读五明时,来了一个具有三十七种丑相的老女人,头发、眼睛、鼻子、耳朵……浑身上下都奇丑无比。 她问那若巴:“你在研究什么?” 那若巴说:“我在研究因明及显宗的教法。” “那你懂吗?” “词句上懂。” 老女人一听高兴坏了,欢天喜地地跳起舞来。那若巴心想:我说词句懂,她都这么高兴,如果说意义也懂,那她肯定更高兴了。于是他说:“不仅是词句,意义也懂。”老女人一听,不笑了,竟然颤抖地哭了起来。 班智达不解,问她:“为什么我说词句懂,你就笑,而我说意义懂,你却哭了呢?” 她说:“你这个班智达啊,你说词句上懂,我知道你在说实话,所以很高兴;但当你说意义也懂的时候,是在说妄语,所以我很伤心。” 班智达不好意思了,问她:“那谁懂意义呢?” “我哥哥懂,他在某某地方,你应该去依止他。”说完,老女人便消失于空中。其实她是空行母的化身。 (你们以后在路上见到丑陋怪异的人,一定要小心!说不定是佛菩萨的化现。我去外面的时候,凡是见到乞丐,尤其是很严重的残疾病人,我都会格外注意:“是不是金刚瑜伽母?也许是文殊菩萨的化现吧……”所以,即便是假装,也要对他供养。 1987年,上师如意宝带我们去五台山时讲过:“文殊菩萨是千变万化的,见到乞丐及神神道道的人,一定要注意。”从那时候起,每个人都留意了。 以前有一次,我也遇到过一个极丑的人,头发蓬乱着跪在地上,一直不抬头。那时我心里就嘀咕:“这个人,是不是佛菩萨的化现啊?”) 当时,那若巴得到幻化空行母的指点以后,就去依止帝洛巴尊者。在依止过程中,就像以前讲过的,他感受了种种的苦行。 有一次,上师突然对他说:“我给你作了这般开示,你还不了达!”说完,用鞋底猛击他的额头。结果,那若巴尊者的相续中,顿时生起了实相证悟,达到了与上师的智慧密意平等一味的境界。这就是上师以“满瓶倾泄”的方式作的加持。 当然,这是真正成就者上师的行径。有些弟子很着急:“上师啊,您也用鞋底狠狠打我一顿吧,就像帝洛巴打那若巴那样。”但如果上师真的认为自己和尊者一样,也用鞋底、棍棒“加持”弟子,却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玛尔巴罗扎曾对米拉日巴尊者说过:“像我这样的大成就上师很少,像你这样具有清净信心的弟子也很少,因此,以后你摄受弟子时,不要再用我的方式,应该以平凡的行为摄受,比如讲经说法等,这样才是最稳妥的。” ● 龙菩提 龙菩提,据龙猛菩萨的略传记载,他是尊者四大弟子之一,成就虹身。他的这一成就,有些说是依靠上师的一句窍诀,有些则说,是圣者龙猛菩萨丢了一把鼻涕,他全部拾起来吃了,依此而获得的。 当然,作为普通上师,很难有龙猛菩萨那样的加持,而作为普通弟子,也很难有龙菩提那样的信心。因此,我们在依止上师时,行为一定要适当,传承上师们怎么做,我们也那样做,这样才合理。对有些弟子来讲,只要能观清净心,不说上师的过失,就已经很好了。 不说上师的过失,是为人弟子的重要品质。宗喀巴大师的《事师五十颂释》,引《戒律根本论》 等教证说明,如果上师有过失,比如宣说了非法,可以恰当地指出。但《善恭敬经》却说:“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即使上师真有过失,都不能说,更何况没有呢?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该说上师的过失。但有些人喜欢添枝加叶:“上师这里错了、那里不对……”其实,这样过失非常大! 这个教证很有启发性,希望大家都看看《善恭敬经》。《善恭敬经》,是隋朝时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的;前面讲的《瑜伽大教王经》,是宋朝时法贤译的,这些经典都出自于汉地《大藏经》。看过以后,相信你一定会了解:在依止善知识方面,其实藏、汉佛教是一致的。 说到《大藏经》,我认为很值得一阅。在去年海口的一次演讲中,我就提倡“阅藏”。在我看来,来到这个世界,又入了佛门的人,对《大藏经》毫不知晓是很可惜的。我个人很想在有生之年圆满地阅读一遍,但是否有机缘还不好说。不过在当时的讲话中,我讲了我的认识,他们整理成文字,收在《梦中佛事》里了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总之,作为佛教徒,对佛教的基本理念应该有正确的了解。当然,这种了解,也应该建立在可靠的依据之上。像刚才的那个教证——“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这个教证很有说服力,对做弟子的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准则。不懂的人,再再找上师的过失,修行、证悟都会出障碍。而懂的人,不仅能以此约束自己,而且能对上师生起感恩及非常清净的信心,就像龙菩提一样。那这样修行,就一定能获得成就。 龙菩提是大成就者。在第四世班禅大师为扎什伦布寺和合塔开光时,龙菩提与法金刚曾以智慧身现前于塔顶,为佛塔开光。这是有历史记载的。 ● 持明无畏洲 此外,持明无畏洲(智悲光尊者)也曾亲口讲道:“我也是因为拜读了第二大佛 的论著后,相续中认为他老人家就是真佛的想法油然而生,一心一意地虔诚祈祷,承蒙尊者的智慧身摄受,从而自相续中生起了自然本智。从此以后,我才开始引导数以百计的求法者。其中,具精进者获得了出世间禅定,有智慧者不入分别伺察的歧途,他们都真正地意识到:胜义谛的证悟,完全依靠对上师万分的恭敬和坚定的诚信这条途径。” 智悲光尊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修大悲心了。他说:“我用了七年时间专门修习大悲心,以此功德,我的法脉及法本肯定能利益无量有情。”后来,尊者又在桑耶青浦闭关三年。闭关期间,他一边阅读《七宝藏》、《四心滴》,一边祈祷全知无垢光尊者,并三次得到全知的智慧身摄受。当传讲伏藏教法的因缘成熟时,他广摄徒众,广讲密法窍诀。而他的这一法脉,就称为龙钦宁提派。也就是说,龙钦宁提派的开创者,就是智悲光尊者。 在上面两位尊者之间,有几百年的间隔,因此,上师的摄受不是亲自摄受,是智慧身的摄受。而得到这种摄受,是因为尊者看了全知的教言以后,对全知生起真佛之想,并虔诚祈祷的结果。 对于历史上的大德,在拜读他的教言之后,如见其面,这种经验,我想很多人是有的。我本人也是如此。几百年、上千年以前的论著,也会让我无比感动,有时不禁自言自语:“真是位佛陀啊!他的智慧、悲心,实在无与伦比。”从此也经常祈祷。 按照噶举派某些大德的说法,其实这样的大德,也可以说是你的根本上师。比如龙猛菩萨,我从未见过他,在我跟他之间也是时隔久远,但每次拜读《中论》等论典时,就会生起强烈的信心。因此,我自己也认为:我就是龙猛菩萨的弟子!他的法恩,与我现在的亲传上师们,是没有差别的。 同样,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有的上师在网络上传授佛法时,如果你也从中获得了极大利益,那么对这位上师,即使你今生无缘拜见,无缘在座下依止,也可以视其为根本上师。 这些道理都出自《前行》。我以前也讲过多次,《前行》是最好的修行窍诀,它的每一个公案、每一个教证、每一段文字都是金刚语,都有外、内、密的众多意义。因此,一定要记在心里,并如理受持、依止。 ● 邦甘麦彭滚波 据《莲花生大士全传》记载:大译师贝若扎那曾被流放甲摩擦瓦绒,后来他与玉扎酿波一起返回西藏,途中遇到名叫邦甘麦彭滚波的老人,并借宿老人家中。当时的邦甘麦彭滚波,据说是一百多岁,也有说是八十来岁,总之是非常老迈了。 老人问:“请问两位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 玉扎酿波回答说:“我们从甲摩擦瓦绒来,准备到西藏去。” 老人说:“你们两位一定是搞错了!既然从甲摩擦瓦绒来,就应该知道,那里有一位伟大的佛教尊者叫贝若扎那,他与佛陀无二无别。这么了不起的尊者,你们不去求法太可惜了!到他面前求法,才能修行成就啊!虽然我有无比的信心,但我太老了,去不了,即生也肯定见不到他了。” 这时,贝若扎那说道:“我就是贝若扎那。” 老人听后吓了一大跳,仔细地看着尊者。看完之后,他感动不已,突然抱住尊者。一边抱着,一边痛哭流涕地向尊者求法。 于是尊者将禅带系在他的身上,禅杖靠在他的腰间,对他传讲了上师瑜伽的修法。结果在他的相续中,生起了直断本来清净的真正密意,当下开悟。后来,他的身体散为尘埃而成佛。而他的传承弟子中,七代都是虹身成就,《密宗虹身成就略记》中有记载。当然,他们的成就,也都是依靠对上师的信心而实现的。 当时师徒二人见面的地点,有说在道孚,是一座神山,以前我去朝拜过;有说在炉霍县境内,等等,有很多说法。具体在何处,我也不清楚。 但不管怎样,当时的邦甘麦彭滚波,就是依靠上师瑜伽而获得成就的。因此,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有信心,依上师瑜伽获得成就并不困难。 ◎ 上师瑜伽是一切正行道之究竟要诀 从以上几则公案可以看出,一切成就都来自上师瑜伽。所以说,在所有九乘次第的法门当中,再找不到比这一上师瑜伽更为殊胜的深道了,虽然把它命名为“加行”,但实际上,一切“正行”道的究竟要诀就是它。 如金厄瓦尊者曾说:“身体的核心是心脏,如果没有心脏,人就成了一堆血淋淋的肉。同样的道理,修法的核心是上师瑜伽,若没有上师瑜伽,所有的法只不过是一纸文字而已。” 因此,在我们的修行中,一定要重视上师瑜伽的修法。现在我们修的是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一方面,这个仪轨很简略,不像其他的那么广,所以修起来很容易;另一方面,能值遇这样的传承上师,的确难得,所以希望大家珍惜。当然,如果你有自己可靠的、清净的传承上师,修他的上师瑜伽也可以。但不管怎样,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人,每天都应不间断地修上师瑜伽。 现在人工作忙、烦恼多,修行特别困难。有时一烦起来,几天都不想看书,不想读经,也不想念咒……可能也是前世的烦恼习气所致,一直迷迷糊糊的,什么善法都不想做,就这么傻傻地呆着。这时候,你应该祈祷上师,早上、晚上、走路、做事,多祈祷以后,就像水器显现月影一样,上师的加持自然融入心中。 上师是无处不在的,关键看我们的信心如何。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始终如一地将上师瑜伽作为修行的核心,即使没有任何其他修行也可以。如藏巴嘉热曾说:“只要不离忆念上师,不诵经也可以,不参禅也可以。” 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这样修。否则,华智仁波切也不必要求修五十万加行了。这里强调上师瑜伽,是要说明它很关键,而并不是用它取代所有修法。因此要善于理解,善加辨别。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会断章取义,即使是最关键的教义,也不会因为自己喜欢,就将它作为依据来否认其他所有教义。就像《经庄严论》里讲的,唯有智者,才善于了解佛陀及传承上师的密意。因此,对所有人而言,不能说只修上师瑜伽就一切圆满了。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知道,在所有的修法当中,上师瑜伽的确是最最关键的。它是加行,同时也是一切正行的究竟要诀,所以,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修上师瑜伽,非常非常重要!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