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

 

  本品观察十二缘起。《俱舍论》讲了小乘的十二缘起,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论》里广讲了大乘的十二缘起,宗喀巴大师的《现观庄严论释》也把十二缘起列为难题并作了解释。总的来讲,没有学过宗派的人对缘起一无所知,而学过宗派的内道有实宗又往往认为十二缘起实有存在,龙猛菩萨为了打破这些执著而宣说了本品。

  丙二、(宣说缘起空性——观十二因缘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丁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广说顺行缘起;二、对此取舍之理;三、略说逆行缘起。

  戊一、(广说顺行缘起)分二:一、能引因果;二、能成因果。

  己一、(能引因果)分二:一、能引之因;二、所引之果。

  庚一、(能引之因):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

  众生因无明愚痴覆盖,为后世造作了三种行业,以起了这三种行业的缘故,就随业入于六趣。

  在十二缘起中,以无明的因缘产生行,以行的因缘产生识,以识的因缘产生名色……这样前前产生后后,后后以前前为因,就构成顺行的十二缘起。《俱舍论》宣说了十二缘起以三世圆满,并分出了两重因果。首先讲第一重因果——能引所引因果,本颂讲能引之因——无明和行,下四颂讲所引之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一切众生在未获得解脱之前一直都以十二缘起在轮回中流转,就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所讲的瓶子里的蜜蜂、井中的水车一样难以寻觅其开端。也就是说十二缘起是无始无终的,它并不像绳子一样有头有尾,虽然十二缘起的最初支是无明,但它又连接着老死。

  一切众生都有无明愚痴,众生本来的心性被无明愚痴遮覆,为了后世而生起三行。“三行”指的是善、不善、不动三种业(月称论师说可以解释为身口意三业)。善业就是十种善业,不善业就是十种不善业,不动业就是指四禅八定,这种业不像欲界的业遇缘就会转到其他趣成熟果报,它的异熟果报的界、地都是决定的,而且此种业为禅定所摄,故名“不动”。众生随着这三种业就会投生六道 :以十善业可以投生到欲界人天等善趣;以十不善业则要转生三恶趣;以不动业将会转生到色界与无色界。

  有情受生有四种情况,《解深密经》云:“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此处主要是从胎生的角度来讲的。

  庚二、(所引之果):

  随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

  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

  随着诸行业的因缘,识将受身六道;依靠诸识的缘故先形成了名色。

  这一颂讲十二缘起的识和名色。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众生造了种种的业,随着这些业,识就要取受六道的身体。比如我造了转生人道的业,转生为人时,首先经过中阴身,之后入胎形成名色。《俱舍论》讲,名色指从结生刹那起到显露出六处之前的五蕴,其中名是指只有名称无有阻碍的受想行识,色则指凝酪等。

  按照《显句论》的观点,前世的有情一死,后世的诸蕴就形成,且随业力趋往之方向而受生,当意识刚刚进入母胎的时候就昏厥了,此时识蕴之果法——名色亦由此而生。

  在六道中轮回时,是“识”受六道身,这一点很重要。《阿难入胎经》说,如果识未入胎,那么凝酪等后面诸支不会形成,只有心识入胎,凝酪等才能形成。关于最初的心从哪里产生,世间的学者有很多说法,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心和身体完全不同,它不是从身体中产生,而是由前心产生后心。按照因明的观点,任何法都依靠它的直接因——同类因产生;同样,心的本性是明清的 ,它的来源只能是同类明清的法,也就是说后面的心依靠前面的心而生起,所以心是无始无终的。而无情法是非明清的本性,非明清的法不可能产生明清的心。

  名言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心并不像唯物论者所说的那样,是从暂时的四大聚合中产生的,而只能是依靠它同类的因——前一刹那的心而产生。没有智慧的人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无所谓,而有智慧的人一定会重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只依世间的理论是无法解决的,只有依靠佛教因明的推理才能解决。

  有一本叫《佛教与科学》的书,它是法国的马修·李卡德与一位著名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探讨宇宙及人生奥秘的对话,这本书以佛教的观点把心识的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这位马修·李卡德先生是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来在顶果钦哲仁波切面前出家,出家后一直在尼泊尔、印度、不丹、锡金等地求学。他还通达藏语,是观音上师的法语翻译。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父子俩合著有《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一书,书中他以出家人的身份和哲学家的父亲展开了对话。这本书也很有影响,据说已经译成18种语言。

  在《佛教与科学》中,马修·李卡德引用了观音上师的一段话来证明前世后世存在。观音上师对因明、物理学、生命学非常精通,他在说明这个问题时引用了佛教中最有说服力的推理:事物的因有两种,一个是直接因,一个是间接因。直接因对事物本体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而间接因对事物的差别有影响,心的直接因就是前刹那的心,前刹那心的因又是再前刹那的心,这样一直不断地往前、往后推,就能得出心无始无终的结论,这样就可成立前后世。

  心是从心产生的,并且无始以来一直存在,这可以比喻来说明。比如,青稞的种子才有直接产生青稞的能力,所以它是青稞的直接因(近取因),而地水火风空虽能影响青稞的生长,但只能是间接因(俱有缘)。既然青稞的根本因是种子,而种子的根本因又是前面的种子,所以可以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

  按照密宗的观点,心就是指本具的光明本性,而无明是忽然产生的。明朗大师在他的《大幻化网注疏》中说:心相当于铁,无明则相当于铁上的锈。铁的本体不是锈,心的本体也不是无明,与因缘具足的时候铁会生锈一样,因缘具足时无明就会忽然产生。

  佛教的观点非常有说服力,否则这些分别念很重的世间学者怎么会皈依佛教呢?他们在没有真正了解佛教的教义时,也许会排斥佛教的观点,但遇到善知识后,对佛教的理论闻思之后就心服口服了。大家要知道,佛教的理论的确很殊胜,这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只是因为有些佛教徒自己的智慧不够,所以始终无法从疑网中摆脱出来。

  作为佛教徒,学习十二缘起非常有必要,否则,有些唯物论的习气比较重的人,看到佛陀因地成为种种不同身份的众生也许会产生疑惑。但这只是不了知佛法的道理而已,其实众生宿世所造的业比大海还要多,在轮回中所经历的生世也不可计数。所以,研究这些深奥的佛教问题非常有必要。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

  依靠名色而产生六入;依靠六入而产生六触。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依靠名色,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渐渐出现。识入胎以后形成名色,名色渐渐增长,经过住胎五位或七位,眼耳等所有的根就形成了,这就叫六入或六处。这些道理在《俱舍论》、《七宝藏》、《上师心滴》里都有宣说。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入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的和合就产生了触。有部和经部对于触的观点不一样。按有部的观点,从出现眼鼻等六根一直到婴儿出生之后两年半的阶段称为触,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六根取外境,比如眼睛见到强光会马上闭上。由于已经有了触觉,故这个阶段称为触。而经部并不是在五蕴的某个阶段上安立触,只在心所上安立,识依靠眼根见到了外面的东西就叫做触,也就是说依靠六根、六境的和合产生了触。

  十二缘起的道理相对而言比较难,但详细分析后也不是特别困难。如果想具体了解,大家可以看《俱舍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那里面有较详细的介绍。这两部法前几年我也讲过,希望大家有时间翻一下书,这样对缘起会清楚的。《现观庄严论》也讲了十二缘起,大家可以参阅。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触;

  是故依名色,而生于识处。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产生了触,是故依靠名色而产生了识处。

  前颂讲依靠六入的因缘而有六触,那么六触到底是怎样生起的呢?

  这里的“识”并不是十二缘起里的识支,而是指眼识鼻识等六识。以眼为例,眼触生起要以眼根为增上缘,色法为所缘缘,作意 为等无间缘,依靠这三种缘就生起了眼触。《量理宝藏论》云:“由对境根及作意,所产生者乃为识。”按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眼识依靠名色 而产生,因为作意属于四名蕴,眼根与色法属于色蕴。

  情尘以及识,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触,由触而生受。

  根、境以及识三者的和合就产生触,由触又产生受。

  “情”是指根,“尘”是外面的境,“识”是作意,由这三个因缘的和合产生了触。以眼触为例,眼根、色法、作意等因缘具足时便产生了眼触。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其本体是由眼根、色法以及眼识三者和合,而判断出外境的悦意、不悦以及中庸,就称之为眼触。”这里只是单独分析眼触,其余五种触也是如此。

  “由触而生受”,受是十二缘起的第七支,有了眼耳等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受。众生的相续中有着深厚的习气,当依靠眼根、作意见到外面红色的柱子或者白色的茶杯时就会生起触,有了触就会产生受:也许感觉很亲切,产生了乐受;也许感觉很厌烦,生起了苦受;也许觉得无所谓,生起不苦不乐的舍受。这是经部宗的观点。

  按照有部宗的观点,所谓“受”是指从两三岁直至能行持非梵行之间的阶段。在此期间,接触火的时候有苦的感受,吃到好东西的时候有乐的感受,因为有苦乐等感受,所以称为受。

  己二、(能成因果)分二:一、能成之因;二、所成之果。

  庚一、(能成之因):

  以受生渴爱,因受生爱故。

  以三种受就会产生三种渴爱,因为以不同的感受就会产生相应的爱。

  爱是十二缘起的第八支。有了受就会生爱。比如见到茶杯时,如果相续中有快乐的感受,就会生起不愿舍弃乐受的渴爱;如果有厌烦的苦受,就会生起离开痛苦的渴爱 ;如果是等舍的感受,就会生起令其不退失的渴爱。总之,有受才会生爱,因为爱要依靠受才能产生。如果没有感受,就根本不会生爱。比如没有见到外境就不会有乐受、苦受和舍受,而没有乐受就不会有愿意接受快乐的爱,没有苦受也不会有不愿意接受痛苦的爱,没有舍受就不会有令其不退失的渴爱。这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中讲得很清楚。这是按照经部的观点解释的。

  按照有部的观点,从能做不净行到能圆满享受一切妙欲的贪心阶段就叫爱。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依靠爱的因缘而有四取,依靠取的因缘又产生有。

  十二缘起的第九支是取,第十支是有。依靠爱的因缘而有取。按照有部宗的观点,取有四种: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欲取。见取就是除了萨迦耶见和戒禁取见以外的三种见(邪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就是将颠倒的、不清净的戒律当作清净的戒律,如外道持牛戒、狗戒;我语取就是指三界的人我执;欲取就是除了以上三种取以外的贪执欲界五欲的烦恼。从欲取来看,当人们在对乐的感受产生贪欲以后,为了进一步获得乐受而在生活中驰求,比如搞生意、做事谋利等,这就称为取。而按照经部的观点,只有一个取,不承认四取,所谓的“取”仅仅是指贪心。

  有了取就会产生有。“有”指“三有”,“三有”分果的三有和因的三有,这里是从因的角度来讲的。比如,依靠我语取,也许会造善业也许会造恶业,这些善恶业都是后世三有的因,因为这些业决定会出生后世的三有,所以就在因上安立果名叫“有”。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如果取受者不再取受,就获得了解脱,不会再有三有。

  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解脱三有呢?依靠智慧断除取这一轮回的根本就可以获得解脱。怎样才能断取呢?以第九品抉择本住的方式便可以遮破取者,取者不存在,自然就不会有取。没有取就没有业,没有业也就不会有后有。

  从有生五蕴,从有而有生。

  从有产生了后世的五蕴,所以是依靠有的因缘而有生。

  “生”是第十一支。因为从有可以产生后世的五蕴,所以说依靠有就会有生。《俱舍论》讲,十二缘起分为三部分,前世有无明与行二支,后世有生与老死两支,中间从识到有之间有八支。依靠中间的“有”这一能成之因就可以出生后世的生和老死。

  有就是身口意三业,和五蕴对应,则身体和语言的业属于色蕴,意识所造的业属于其余四名蕴。业为什么叫有呢?《显句论》说:因为后世叫三有,而三有的因就是三门之业,所以在因上取果的名字,把业叫做有。业本来不叫有,但它能成熟三有的果——后世的五蕴,所以也称为有。在因上安立果的名称的现象比较多,比如“中观”,本来果中观——一切万法的离戏本性才是真正的中观,但文字中观(如《中观根本慧论》)是证悟这一本性的因,所以在因上取果的名字也叫中观。

  庚二、(所成之果):

  从生有老死,从老死故有,

  忧愁及哀号,痛苦与不悦,

  以及诸迷乱。

  从生有老死,有老死的缘故有忧愁、哀号、痛苦、不悦以及种种迷乱。

  这一颂讲最后一支——老死。五蕴的成熟叫做老,五蕴的最终毁灭叫做死。依靠生就会有老死,有老死,众生就会因贪欲等烦恼而引发极度的忧愁;由忧愁又会发出种种哀号;还会因身体或五根遭受伤害而导致痛苦;内心也会因种种相违而导致不悦;这样就出现了身心的种种迷乱。

  众生在轮回中不断流转时,整个身心都苦不堪言。就拿世间的人而言,短暂的一两天可能有点快乐,但轮回的本性毕竟是苦,所以永远开心快乐的人根本没有。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身体难免遭受痛苦,内心也会时常出现不悦意,即使没有这些,衰老和死亡也在一天天逼近我们。昨天有个人说:“我眼睛也看不见,耳朵也听不清,给我加持加持吧!”但怎么样加持也没办法,轮回的本性就是如此!人老了,眼根等器官功能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说世间的医学家,连佛陀也无法改变这种迁变。人老了就是老了,要接受这个现实。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要好好念阿弥陀佛。要前往来世就应该做好准备,何必再贪执这个身体呢?再说就是想保护也没办法,这就像护照到期了想不回国也不可能。

  修行不好的人和修行好的人不一样。修行不好的人老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修行好的人越老脸上越会散发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其实只要修行比较好、对生死有一定的把握,即使人老了要死了,心里也不会有什么痛苦。

  如是等诸事,皆从生而有。

  是故大苦阴,但以因缘生。

  这一切都是依靠生而有的,所以这个大苦聚仅仅从因缘而生。

  前面所讲的各种痛苦和迷乱都是从生而有的,所以,这个“大苦阴”就是因缘所生法。《显句论》说:阴就是蕴,指很多事物的聚合,大苦阴就是很多痛苦的聚合。在轮回中,身体也好、心也好始终都处在痛苦的状态中。这些痛苦全部是从因缘所生,所以根本不成立真实的本体。但迷茫的众生不知道这一点,始终执著外的对境和内的感觉,这样就一直在轮回中升沉流转。

  学了本品,知道轮回的本质以后,大家要发出离心。这非常重要!否则,一边学中观,一边耽执世间,这说明根本没有学好中观,这样也无法斩断无明的根本,只能随着十二缘起一直在轮回中流转。大家好不容易得到一个人身,有了这么好的人身就应该努力依靠佛法来断除自相续中的无明烦恼,一方面要以出离心等修心法门来对治相续中的烦恼,一方面也要以空性来断除我执。

  戊二、(对此取舍之理):

  生死根即行,诸智者不为,

  愚者即行者,智非见性故。

  生死的根本是行,智者不会造作这样的业,愚者即是造业者,而智者因为见到法性的缘故不会再造诸行业。

  “生死根即行”,生死的根本就是三门的行业。因果是不虚的,只要造了业,就不会逃脱业网,一定会感受果报,只不过时间有迟有早而已。众生流转轮回的业有三种:福德业、非福德业和不动业,如经云:“诸比丘,随无明补特伽罗造作福德之业,造作非福德之业,造作不动之业。”

  “诸智者不为”,圣者已证悟了真如法性,不会再造转生轮回的业。不要说堕落三恶趣的恶业,就是转生天界的善业,智者也根本不会造。智者唯一造超越三界轮回的善业,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或空性。圣者菩萨虽然已超越三界但仍应化三界,这并不像凡夫众生依靠业而流转生死,而是为了度化众生才乘愿再来。“愚者即行者,智非见性故。”愚者即是造作行业的人,而智者已经见到了法性,知道以有漏善恶业不能超离轮回,所以不会再造作有漏的轮回之业。就像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什么是伪劣产品,所以不会买这样的货,而愚者往往分不出贤劣,总是买这种货。

  智者和愚者的差别非常大,拿修行人来讲,虽然穿同样的袈裟,享用同样的信财,也在同一个上师面前听受同样的法,但智者和愚者的发心完全不同。佛陀曾说:“难陀只是为了得到善趣果报而出家,你们是为了获得涅槃安乐才出家的。”因此,道友们应该扪心自问:“我出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超越世间还是为了逃避世间?”人不是牦牛,牦牛只要有吃的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它也不会想:为来世,为社会……而我们出家学佛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心,要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为了众生,这一点值得深思!

  这一颂讲了智者和愚者对业取舍的道理,我们也应该有所体悟。总之,空性法门非常殊胜,要想从轮回中解脱,就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闻思修持空性法门。

  戊三、(略说逆行缘起)分二:一、灭除轮回之法;二、灭除轮回之果。

  己一、(灭除轮回之法):

  以无明灭故,诸行则不生。

  若欲灭无明,以智修法性。

  因为无明息灭的缘故,种种行业不生。如果想灭除无明,就应该依靠智慧修习法性。

  众生在轮回中流转的主因就是相续中的无明——我执,息灭了无明,种种行业就不会产生,这样识、名色等支也会灭掉。就像砍断了树根,就再不会有开花结果一样。

  按照释迦牟尼佛二转*轮的教义,要灭除无明就要修习空性。要修习空性,首先要在上师面前听受空性法门,听受以后还要反复思维,生起定解之后才能修行。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中说:要知道三界轮回的根本因就是俱生我执,认清这一点后,还要通过修行打破它。闻思修持空性法门是打破无明的唯一方法,就像光明是黑暗的唯一对治一样,什么时候自相续中生起空性的证悟,什么时候无明也就销声匿迹了。如果对空性一无所知,相续中的我执一点也没有打破,那对人对物的执著就会极其强烈。当然,光是听一听、讲一讲还不行,先要从理论上通达空性,通达后还要实地修持。

  己二、(灭除轮回之果):

  前前若能灭,后后则不生。

  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

  如果能够灭除前前的支,后后的支则不会产生,这样一来,苦蕴的聚合也就彻底灭掉了。

  无明灭除了,行也不会有;没有行业,转生后世的识乃至老死也都不会有。这样一来,在轮回苦海中流转的大苦蕴也就被彻底灭掉了。苦蕴灭了以后不会复生,就像烧焦的青稞种子不可能生芽,被铁锤打烂的放映机不可能放出电影一样。因为这是从根本上以空性灭除了无明,所以也就获得了彻底的解脱。

  丁二、(以教证总结):

  《般若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佛经云:“无起者名为缘起,若彼无起云何有灭?若能于无灭觉无灭者,名解缘起法。”

  《大智度论·释无尽方便品》云:“复次应生般若者,无明虚空不可尽故。若人但观毕竟空多堕断灭边,若观有多堕常边,离是二边故说十二因缘空。何以故?若法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有定性,若法无定性,即是毕竟空寂灭相,离二边故假名为中道,是故说十二因缘,如虚空无法故不尽。痴亦从因缘和合生故无自相,无自相故毕竟空如虚空。复次因缘生故无实,如经中说因眼缘色生触念,触念从痴生,触念不在眼中不在色中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亦不从十方三世来,是法定相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入如故,若得是无明定相,即是智慧,不名为痴,是故痴相智慧相无异,痴实相即是智慧,取着智慧相即是痴,是故痴实相毕竟清净,如虚空无生无灭。是故说得是观,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名般若波罗蜜。”“说十二因缘有三种:一者凡夫肉眼所见颠倒着我心,起诸烦恼业往来生死中;二者贤圣以法眼分别诸法,老病死心厌欲出世间,求老死因缘由生故,是生由诸烦恼业因缘,何以故?无烦恼人则不生,是故知烦恼为生因,烦恼因缘是无明,无明故应舍而取,应取而舍,何者应舍?老病诸苦因缘烦恼应舍,以少颠倒乐因缘故而取,持戒禅定智慧诸善根本,是涅槃乐因缘,是事应取而舍,是中无有知者见者作者,何以故?是法无定相,但从虚诳因缘相续生,行者知是虚诳不实则不生戏论,是但灭苦故入于涅槃,不究尽求诸苦相;三者诸菩萨摩诃萨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尽十二因缘根本相,不以忧怖自没,求时不得定相。”“老法毕竟空,但从虚诳假名有,所以者何?分别诸法相者说老,是心不相应行,是相不可得,头白等是色相非老相,二事不可得故无老相。复次,世人名老相发白齿离面皱身曲羸瘦力薄诸根闇塞,如是等名老相,但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发白非唯老者,又年壮而白老年而黑者,羸瘦皱曲亦尔,有人老而诸根明利,少而闇塞者,又服还年药虽老而壮,如是老无定相,无定相故诸法和合假名为老,又如假轮轴辕辐等为车,是假名非实。复次有人言说果报五众故相名为老,是亦不然,所以者何?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不住,若不住则无故,无故则无老;一切有为法若有住则无无常,若无无常即是常,若常则无老。何况非常非无常,毕竟空中而有老?复次诸法毕竟空中生相不可得,何况有老?如是等种种因缘,求老法不可得,不可得故无相如虚空不可尽。如老乃至无明亦如是。”

  《中观根本慧论·观十二因缘品》传讲圆满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5.定上座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6.延沼禅师悟道因缘

白话文:那先比丘经 题解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7.钟司徒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8.首山省念禅师悟道因缘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五、观涅槃品

白话文:那先比丘经 编序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4.宝寿和尚悟道因缘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四、观四谛品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33.从漪上座悟道因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