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下篇 福德与业果 13.长者之子学佛记 |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下篇 福德与业果 13.长者之子学佛记 佛陀在世时,在祇树给孤独园带领弟子们日日精进不懈。当时舍卫国的百姓对佛陀非常敬仰,对僧伽也很尊重,每天僧众出去托钵,队伍都很整齐,当地的人民都很恭敬地供养。 有些年轻人看了,心里很羡慕。其中有一位长者子心想:佛陀贵为王子,却能舍弃富贵出家、修行证果,得到天下人的仰慕尊重……。他也希望能远离名利、学佛出家,因此就向父母提出要求,父母当然舍不得,但是他的父母也是佛教徒,最后还是送他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完成儿子的心愿。 佛陀即收下这名弟子,然后请长老比丘代为教导,长老比丘就将他们生活中的规律一一为他分析,教他要守戒——五戒、十戒,甚至要守二百五十戒……。这位年轻比丘一听——竟然有那么多戒,心里很惶恐。他想:「出家必须守这么多戒,一不小心就会犯了某一条,这么多戒,我一定守不好;既然守不好,我不如还俗好了,还俗可以做一位在家居士,不但可以经营事业、娶妻生子,又可以护持佛法!他心里打定主意,于是向长老比丘提出请求。 长老比丘听了觉得很不安,因为这位年轻人是佛陀亲自交给他们指导的,现在起了还俗之念,长老比丘着实为难。即向年轻的比丘说:「你想还俗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向佛陀表明心意。」 几位长老比丘就陪他到佛陀面前,长老比丘一五一十地向佛陀说明,佛陀就问年轻人:「你为何刚出家又想要还俗呢?」 年轻的比丘也很坦白地说:「佛陀的教团里,大家都要守持净戒,但是这些戒律太多了,我怕守不好犯了戒,那就污染了僧团,这不是很罪过吗?所以我想还俗,将来也可以护持佛法呀!」 佛陀说:「你听了这些出家人的戒律就退道心,那道心未免太浅薄了?」回过头又向长老比丘说:「你们为何一下子就跟他说那么多戒律,让他害怕呢?要依人依时渐进才好,一下子把那么多戒加在他身上,太快了吧!把他交给我好了。」 年轻的比丘听了宽心许多,佛陀接着向他说:「年轻人,修行不像你想的那么复杂,守规矩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先不用管那么多戒,我只要你守三项规戒。」 年轻的比丘听到只有三项,说:「三项?那应该容易多了,我愿意守持。」 佛陀说:「我只要你守好自己的身、口、意。这三业能够清净则一切的戒都可以渐渐达成。」年轻的比丘听了非常欢喜,他向佛陀叩头礼拜,愿意终身信受奉行。 佛陀向长老比丘们说:「我把愿意终身信受奉行的年轻人再交给你们调教,你们要好好培养他。」这位年轻的比丘,每天就这样守持进修,因三业清净,所以他天天都过得很愉快,不久之后即证得阿罗汉果!很多比丘都很赞叹佛陀的威德,因为佛陀简单的几句法语就能让一个人开解欢喜、坚持守戒!可以把很复杂的规则浓缩,让他一生守持清净! 简单就是美,简单就是妙法。学佛不用想得很复杂,若抱着单纯、简单的本性生活,则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不欢喜自在呢? 我每个月出门都会到台中去,每次到台中一定都会有几位小菩萨带着扑满来看我。其中有一位从两岁多开始至今已将近四岁,还未上幼儿园,很可爱,这回他来了,也照例抱着扑满来。看到我,他就顶礼,然后双手合掌说:「师公,这要给您盖医学院的,我天天都在您的相片前顶礼三拜,您有看到吗?我还跟您讲话,您有听到吗?」 我说:「你说了什么话?」 他说:「我向您发愿,希望自己天天:口要说好话、脚要走好路、手要做好事、心要想好意。我天天都这么跟您说哪!」听听,四岁还不到的小菩萨天天都这么发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这孩子一样天真、单纯,天天口说好话、脚走好路、心想好意,哪还有什么戒守不好呢?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