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四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四课

 

  下面继续讲《般若摄颂》里面的持戒度。

  壬三(以有无慢心而分)分二:一、应取;二、应舍。

  癸一、应取:

  守戒回向大菩提,无骄慢心不赞自,

  尽除我想众生想,菩萨住戒波罗蜜。

  如果守持清净的戒律,并将所护戒律的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菩提的果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守戒者菩萨也没有丝毫的慢心,比如:我能如此地守持戒律、证悟空性、行持般若等,同时也不会以守戒为借口赞叹自己。但现在汉藏有些学戒律的人认为自己戒律很清净,并在不同场合中经常赞叹自己,也直接、间接诽谤别人,如:我能学戒,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我现在学了多少多少律,在学的过程中也感觉如何;末法时代应以戒为师,如果没有这样,即使表面上在修行的人实际上也是破戒者……这样的言辞、行为,作为菩萨来讲是没有的,因为在他的一切心态、行为中,都断除了我想、众生想。那这样的菩萨,就可称为住于戒波罗蜜多者。

  实际上,这种戒就是无上的戒。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有一个偈颂说:“若无我我所,远离诸戏论,一切无所得,是名上尸罗(梵语,指戒律)。”其意是说,如果没有我和我所的执著,远离众生想等一切戏论,了知整个万法一无所得并无耽著,这就是大乘行人的无上戒。

  其实,若证悟空性,无上六波罗蜜多皆可圆满。比如说,我真正通达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境界,如果对我的证悟从不同反体来分,六波罗蜜多都是圆满的。当然,这样的境界就是三轮体空。因为它是出世间境界,所以所有功德都圆满;如果是世间的境界,布施不能代表持戒,持戒不能代表忍辱……在没有证得无上空性之前,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是各自分开的。

  所以,一旦真正通达了最高的无我,在此境界中戒度就圆满了,因为一切相状都泯没了。《宝云经》里讲:“无我无彼想,已知见诸相,是名为佛法,真实净持戒。”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我想、我所想、众生想等,已经了知并现见一切万法没有戏论、远离相状,实际上这就是最究竟的佛法,也是真实守持清净戒律。

  当然在世俗中,从小乘别解脱戒的层面来讲,作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条要守持,在家人也要守持在家居士戒;更深一步,在大乘中,无论按照龙猛菩萨的传承还是无著菩萨的传承,都有不同戒律要守。但最无上的戒,就刚才这里所讲的一样,一定要通达无我。

  在佛教中,无论学中观、禅宗、密宗等,到了最究竟的时候都要通达无我。如果没有通达无我,暂时世俗的善根也不可能成为断掉一切戏论的智慧,因为唯依无我智慧的空性见解方可断除这一切。

  在这个世界上,按照佛教别解脱戒来讲,持戒第一是优波(又作‘婆’)离尊者。他未出家时是一位理发师,后来在世尊教法中出家,所有戒律一尘不染,不管到哪里去,都弘扬戒律等佛法。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持傲慢相者或戒律不清净的人,经常看不惯乃至不满,但佛陀在不同场合中,却经常赞叹他的无垢行为,所以在历史上他被称为“持戒第一”。

  在别解脱戒中持戒第一,在大乘佛教中适宜吗?不一定。阿底峡尊者也说,他在入别解脱戒时一尘不染,一点违犯都没有;到了菩萨戒时,少许有一些违犯戒律的现象;到了密乘戒时,却有许许多多犯戒之处。但他从来没让破戒的相续过夜,都是马上忏悔。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小乘的戒律虽然很清净,但按大乘来讲,就不一定了。因为大乘的戒,尤其是《般若摄颂》所讲的戒波罗蜜多,就是不要有执著,也就是说要通达空性。所以,若谁通达空性的境界,他就是真正持戒圆满者。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有我守持清净戒律的慢心,更不能经常自高自大地自我赞叹。这种行为不要说大乘当中,就是平时日常生活,有傲慢心者也是人们经常轻毁的对境。《正法念处经》里说过:“一切诸骄慢,放逸乱诸根,现在人所轻,命终堕恶道。”其意是说,在世间中,如果持有傲慢相、经常放逸、六根外散,这种人世间人也看不惯,经常会受到人们的轻蔑,因他造了许许多多恶业,命终以后就会堕入三恶趣感受无量痛苦。

  有些造恶业的人死后,不管是有神通者以神通来说,还是通过打卦等方式来确定,都说在三恶趣。不过这也是无欺因果,虽然因果甚深、难以揣测,而且他们说的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昨天有一位道友说:某某上师讲,我某位亲人离开人世后在三恶趣里面,要请僧众念经加持、超度。当时我想:众生的业力不同,活着的时候有些是慢心,有些是散乱,有些是更严重的杀害众生等,以这些恶业所感,很有可能死后会在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在这样的时候,活着的人给它们念经超度等做一些善事,就非常有必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恶趣的身体会马上改变,有些也不一定,比如已经变成牦牛、飞禽等,在以观音心咒等加持后,有些身份可能会改变,有些也不一定,有种种情况。

  但我们相续中产生烦恼,将来就会转生恶趣,这是必然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当然,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行持善法,若行持善法的力度比较大,很有可能会改变整个趋势。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这是你念了经的,看有什么效果?可见做善事根本不能改变。也不能说只要你念几亿观音心咒马上就没问题,可能也不一定那么简单。真的,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尤其异熟果成熟后,一下子要改变,佛陀也很困难。这也是我们平常说“佛陀的妙手也很难改变众生的业感”的原因。

  癸二(应舍)分二:一、真实应舍;二、宣说彼之对治。

  子一、真实应舍:

  若行佛道菩萨思,此等具戒此破戒,

  起种种想是破戒,失戒不具清净戒。

  假设行持大乘佛道的菩萨如此思维:这些人是具有清净戒律者,他们相续中没有被烦恼垢染覆盖,像我一样,很清净!这些人已经犯了小乘戒或大乘戒,他们是违犯戒律的破戒者。或者想:这个人是清净持戒者,他将来可以趋向善趣;那个人是破戒者,将来会堕入恶趣。如果缘众生起了这样的种种想,这位菩萨就是破戒者。为什么这么讲呢?第一,他有严重的执著相,即产生了我想和众生想;第二,他轻毁了别人的破戒行为。也就是说,因执著和轻毁他人而失戒。那这位菩萨就不具足清净戒律,因为他有所缘、有戏论;或者说,这些在空性法界中本来都不成立,但他却偏偏执著。

  那什么时候才能戒律清净呢?《入中论》里讲:“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意思是说,到二地菩萨的时候,连梦中也不会有犯戒的现象。月称论师还说:“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执著自己戒律清净,那说明他戒律并不清净,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执著相。所以,如果一位菩萨想:这人持戒、那人不持戒,或者认为:我是持清净戒律者;那他戒律并不清净。《宝积经》里也说:如果行持十二头陀行的人认为:我是行持十二头陀行者,我的戒律没有垢染,有这样的执著的话,他就是非常严重的破戒比丘。

  所以严格来讲,在大乘里面,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清净戒律,或分别某人是守持净戒者、某人是毁坏戒律者,生起这样的妄想分别的话,那他并没有真正守持戒律。《诸法无行经》里也说:“若有人分别,是持戒毁戒,以持戒狂故,轻蔑于他人,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其意是说,如果有些人分别:此人是持戒者、彼人是破戒者,并以持戒的傲慢心轻毁别人没有守持清净戒律,那这个人就没有菩提,也没有真正的佛法。

  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高僧大德或证悟空性的人,不管是自己持戒还是作其他功德,根本不会有执著。而不具有如此境界的人就不是这样了,相信大家在社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一直不停地吹:我作了如何如何的功德……连芝麻许的功德都吹得像气球一样大。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慈善会议,有个人嘴巴特别会说,本来他做的善事很小很小,却讲了一个小时。他说:我去某某地方救灾,刚开始作了以下准备……在路上遇到了如下情况……为了解决这些情况,我做了这样的安排……等等。而真正没有执著相的菩萨,他觉得做一点点善事或功德并没什么,对自己行持戒律、证悟空性等境界,也觉得没有什么可提的。

  按照有些经典所说来看,过多的功德炫耀或自高自大的称赞,都是外道之说。《佛说华手经》里讲:“若人贪著戒,及余诸功德,著多闻自高,我说为外道。”其意是说,如果一个人贪著戒律,及其余一切功德,并执著多闻而自高,我(指佛)说他就是外道。就像刚才所讲的一样,极个别人经常自高自大地炫耀自己: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如何如何了不起,或完全以广闻博学者自居,而对自己进行宣传或宣扬。若以这样的心态一直吹嘘,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为佛教主要讲无我和空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位上师或大德讲自己的功德,我们就不要这样生邪见:这个人一直在吹吹吹。法王如意宝以前讲过:有时候为了有些弟子生起信心,或为了某种众生得到利益,菩萨也会自我宣扬。本来对有些菩萨来讲,自我宣扬是特别惭愧的事,他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如果看见对所化众生有利,在此情况下他就愿意牺牲自己,哪怕他的名声毁坏,别人对他的看法不好,这些都无所谓,只要所化众生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若有这样的意趣或密意,就允许在不同场合显示神通、讲自己的梦境、宣说成就相以及对未来作授记等。比如一位比丘菩萨,本来比丘不能说神通,但如果他觉得这次说神通对许多众生的解脱有利,他就会在不同场合讲一些真实的情况,乃至说一些不了义的话。作为听众或修学者,就不要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生起邪见,如: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或稍微懂得一点经论的意义,就对他们进行衡量:这个也违反戒律、那个也违反经论。若一直这样吹毛求疵,不断寻找过患,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还有无量无边的过失。

  从本义上讲,菩萨没有度化众生的特别密意,就不可能在众人中宣说自己戒律清净等功德,而且想也不会想;因为在世俗中诸法幻化相,在胜义中诸法平等相。(实际上,诸法平等相就是万法的实相。)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却随便讲别人的过失:这个人是不持戒者、那个人是犯戒者,他就成了不具足戒律甚至破坏戒律的人。

  子二、宣说彼之对治:

  谁无我想众生想,离想贪岂有恶戒?

  谁无执戒非戒心,导师说此是戒律。

  任何一位行者,如果已经具备了我们在空性中讲的无我想、无众生想——实际上这就是证悟人无我的境界,如此远离了耽著我之想和由它引起来的各种贪执——因为首先有我执,然后才产生我所执,之后就会贪执、嗔恨,其他烦恼也自然而然产生,那破戒——恶戒的现象怎么会出现呢?因为所有烦恼、恶业全部是由我执和我所执引生的。如果一个人完全领悟了我和我所为空性,或我想和我所想全都没有,那依靠它们产生恶戒或犯戒的现象,也绝不可能有。就像大地没有,大地上的万物就不可能存在,石女的儿子没有,石女儿所作的一切犯戒现象绝不可能有一样。

  所以大家要懂得,任何一位行者通过智慧观察,了达了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一切善法都可以得到。《金刚经》里也讲:“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意是说,如果以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的方式来修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说只有这样才能种下成为无上如来正等觉的善根。

  现在很多居士对世俗善根很有信心,他们特别喜欢作供花、供灯、放生、持戒等世俗善法,当然这也很随喜,因为这也难能可贵,非常难得。但一讲般若,或《入中论》、《四百论》、《中观根本慧论》等中观法门,就一直闭着眼睛打瞌睡,毫无兴趣;因为他们对空性法门一直生不起信心,平时只热衷于世俗善法,所以一听到涉及空性的佛法就咬不动了。而下课后,作其他善根就开始勇敢、精进起来了:我参加,没问题,要不要我开车,我今天要去参加放生。但刚才讲的这个《金刚经》中的教证的意思是:真正要获得佛果,空性法门就不能离开。

  有些法师在讲法时,经常愿意讲人天善法,比如念咒语、放生、做慈善的功德等,稍微深了一点就认为:这些居士不懂,不能讲。有些法师给我都提醒过很多次:你最好不要讲般若空性,比如《现观庄严论》等,现在这些人不懂,我一般都不讲;还是讲一些浅一点的,这样大家都有兴趣,不会睡着,不然大多数都会睡着,不会有兴趣。一方面看也是,讲深了大多数人确实很难接受,但是这个很重要!

  佛陀也说:我们真正要清净戒律,就要通过观察了知一切万法皆不存在,比如无有戒和非戒、无有我和我所、无有恶业和善业等。当然,整个万法在真实性中本来就无所可得。月称论师也说:“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意思是说,设若我们观察一切万法,除了真实性以外,包括名言中火是热性、水是湿性等都没有,或者说任何一法皆不可得就是真实的法性。

  我前两天也讲了,大家都要寻找真正的本来面目,这非常重要!在密宗里面,直截了当地讲了很多窍诀,比如心的本性是什么,万法的本性是什么。当然,这在中观和般若里也讲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真正通达这个境界,那时世俗各种迷乱现象全部都会消失,而没有通达之前,虽然你造了很多善事,也只能在轮回中获得人天快乐,当然因果不虚这毫无疑问。所以,要永远得到解脱,离开三界轮回的痛苦,就一定要证悟空性。而这也是佛陀在第一转法轮中宣讲四法印的原因。

  因此,我们对般若空性一定要有欢喜心,因为这就是圣者最欢喜的戒律。当然,不管你好好守持在戒坛里受的戒,还是在其他场合中受的戒,都非常好。但圣者最欢喜的戒律,就是要通达万法无有实性这种境界。若通达,诸佛菩萨都会很欢喜,你也获得了最清净的戒律,因为在所证悟的空性境界中,戒和非戒等一切染污都没有。

  当然,《般若摄颂》讲的戒律的程度比较高,并非小乘里面讲戒一样,或者说跟小乘戒律的讲法有所不同,但这就是该经的本意。因此,我们在解释任何一部经典或论典时,它的本意千万不能失坏。如果为了让众生容易接受,完全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把众生全部引入分别念的境界,反而有过失,因为将智慧引入分别了。当然,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来安立也是有的。最近大家都在讲闻《如来藏大纲狮吼论》,麦彭仁波切在引用《释量论》中的教证[30]时说:按理来讲,一切种智远离恒常和无常,但在名言中建立时,一切种智也成立为无常。就像这样,从不同侧面来宣说真理也有必要。所以,我们在这里讲大乘戒波罗蜜多时,也应讲出它的不共特点。

  庚五(宣说布施度)分二:一、了知发放布施之功德与未发放布施之过患后当欢喜布施;二、如何发放布施之理。

  辛一(了知发放布施之功德与未发放布施之过患后当欢喜布施)分三:一、菩萨发放布施之方式;二、平凡者没有如此发放之过患;三、如是了知后当乐于布施之理。

  壬一、菩萨发放布施之方式:

  清净有情具戒律,不见可爱不可爱,

  施头手足无怯心,布施所有恒无执。

  知法无性我不实,纵舍自体无怯心,

  尔时况施身外物?无有悭吝之是处。

  对相续中真正具有清净戒律的有情来讲,就像我们刚刚讲的一样,他没有我和我所等执著,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都没有一直死执不放的东西,即没有特别可爱的对境,也没有不愿意接近的可恨、可恶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不可爱的对境。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自己的头颅、手足布施给众生也没有任何困难,不会像凡夫人一样有怯懦心——这样布施好痛苦啊!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为了利益众生全部可以施舍,而且恒时不会有耽著。就像《入行论》里所讲的一样:“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我刚出家时,在德巴堪布前听《大圆满前行》,当时前面的念诵就要念这个偈颂,现在我们寺院的念诵也是这样。想起这个偈颂,当时维那师的形象也自然而然浮现在眼前:他声音特别好,法会时特别注重威仪。

  我还没有出家时,他就经常给我讲他的故事:“在学维那时,我一直在河边训练,最后喉咙里都结成脓,等脓血慢慢破开后,就能念得非常好。”他还说:“刚开始我在有很大声音的河边练习,首先是河水的声音大,到一定的时候,自己的声音已经超过河水声了。”以前很多人都说:他在经堂用最好的声音念诵时,整个经堂都会震动。也许有些夸张,但不管怎么样,他声音确实特别好。他在开法会时特别喜欢穿好看的衣服,他经常背一个《君规教言论》里的偈颂:“是故诸胜大菩萨,虽无刻意打扮心,然为引导世间人,故意身著妙装束。”所以每次开法会他都会穿特别好的黄色衣服。这是以我们小寺院的小故事来中间增加一点气氛。

  紧接着讲颂词:如此了知了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无有我和我所,即空性、不实后,菩萨纵然舍弃自己的身体也不会有任何怯懦之心,那更何况说布施身外之物的大象、骏马、财富等呢?何时何地也不会有任何悭吝,因为对什么东西都没有贪著。总而言之,菩萨因为没有执著相,所以能舍弃一切。

  我们以前也看过很多故事:比如睁眼国王,为了遣除他人失明的痛苦,他把自己的双目都布施给了一位盲人;还有月光国王,他将自己的头颅布施给了凶目婆罗门……从许许多多佛陀因地时的故事来看,菩萨将身体布施给众生,就像一般人将一小点蔬菜施给他人一样,不会有任何执著。所以,但愿每个人都能真正通达空性的教理,之后无畏布施一切。

  我们现在不要说布施身体,就是在身上拔出一根毛能让天下无边众生得到利益,恐怕有些人也舍不得。他们会很不愿意地说:这是我的东西啊!哪可以呢?真的,吝啬得不得了!可能是前世习气所致,有些人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用的东西,也不愿意给其他众生享用,相信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

  学了这样的大乘菩萨教理之后,听说以前特别吝啬的人也愿意将自己无用的东西布施给众生,不过有用的东西还是舍不得。听说有些居士在布施时也是这样,比如说衣服,他一直在里面选,好衣服全部捡起来,不好或“舍不得”穿的就捐出去做慈善。这有没有功德呢?有一点点功德,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布施。有没有大的功德呢?没有,因为你是将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他人。按照传统文化来讲,这种布施也不合理。因此每个人都要用相关布施的道理来反观自心,看自己布施的心态到底是什么样?

  壬二、平凡者没有如此发放之过患:

  我想执物为我所,贪愚焉有施舍心?

  吝啬转生饿鬼处,投生为人亦贫穷。

  通过很多方面观察,我相本来就不存在;我相不存在,执物为我所的相也没有。如果贪执我和我所,即生起我想和我所想,这完全是一种愚痴的行为,那怎么能有如此舍心呢?如果即生中不愿意施舍,将来的前途就会是黑暗的。《宝积经》里讲:“积财虽千亿,贪著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意思是说,积累的财产虽然相当多,但因贪著的原因,一点一滴也不愿意布施出去;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智者说:这种人在世间恒时感受贫苦,没有真正的快乐。

  首先是即生当中不快乐:即使财富堆如山王,一个人一生也用不了多少,但却要为积财守财受尽辛劳,所以不会有真实的快乐。其次,死后会转生到极其可怜的饿鬼当中,即使有转为人身的机会,也会感受贫穷,也许就像守藏饿鬼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有丰富的财富,可是自己始终无法享用,恒常被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着。我听说有一位银行大股东钱多得不得了,但他不但自己舍不得享用,每天都穿着破烂的衣服,而且他的儿子身患严重的疾病,也舍不得花钱,最后只好截肢,亲生骨肉都变成残废人。所以在世间中,有些人虽然有钱,但还是感受真正的饿鬼之苦,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所以,哪怕我们认真学习一句佛陀的金刚语,也会深受利益。当然,没有去观察、没有去思维,恐怕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如果经常翻阅一些经论,并观察现在世间发生的各种情况,且对人们的痛苦、快乐、爱好、行为、情绪等千差万别的状态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相信你会领悟佛陀的教言千真万确。

  因此,我们如今有机会学习这样的佛陀教理,可以说是极其欢喜且很有意义的事。虽然人的想法各种各样,自己所作的事情都认为有意义:有些人认为做慈善有意义,有些人认为造恶业有意义,有些人认为放逸度日、做一些无聊的事有意义;但我觉得,为了断除生死轮回的根本修行空性法门,随顺佛陀的足迹前往解脱之道,这在人类所有事情中是最有意义的。

  虽然我这样说,但有人仍会认为相貌端严最好,财产丰厚最重要,显赫地位最有魅力,英雄好汉最了不起……尽管希求的目标可以不相同,但从漫长轮回旅途来讲,懂得空性法门——自相续种下解脱的种子,并逐渐让它发芽、成熟,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因为再也不需要长久流转生死大海了。

  壬三、如是了知后当乐于布施之理:

  菩萨知众贫乏已,渴求舍施恒博施,

  四洲庄严如唾沫,施喜得洲非如是。

  一般平凡人,或自私自利比较强烈的人,他们不知道布施的功德和利益;而菩萨,他一方面知道财产没有实在的意义,同时也了知:如果有了财富没有布施,将来后果就极其严重,也就是说,菩萨从根本上知道众生如今感受贫苦的原因,就是前世吝啬导致的。所以他首先从根本上断绝吝啬心,同时在意乐上希求布施,行为上也在众生前慷慨布施,不愿意当一个吝啬鬼,什么都不愿意舍弃。

  那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菩萨从根本上知道一切万法没有实义。的确,哪怕将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等四大部洲所有财产等庄严全部集聚在一起,一个人也用不了什么,而且如果没有用上,到一定的时候全部会跟唾沫没有什么差别,或像水泡、阳焰一样。大家都知道有些人财富特别多,可是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既没有帮助社会,也没有自己享用,那当他离开人世后,这些东西对他来讲不就跟粪土没有什么差别了嘛。正因为菩萨完全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他愿意布施。

  虽然菩萨在获得四大部洲一切财富等庄严时,也会有一些欢喜心,但当他将之回馈社会、布施给众生后,那时的欢喜心就远远超过前者。所以大家在这里都应知道,作为菩萨或有善根的人,他们特别特别喜欢布施。当然,有些爱布施的人也不一定有菩提心,但他们生来就喜欢布施,也有这样的人。

  像四十多岁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他在不同场合中都说过,他特别喜欢做布施等善事。在他还是一个平凡人时,就愿意将自己拥有的财富布施给他人,后来他的企业办得很成功,所以短短十多年来,他帮助的人就有三十万(或言七十万):这在相关资料中介绍过。而且他有个特点,哪怕是布施100元钱,在众人中一定要宣布,也就是说要让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呢?他说:做善事应该是让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这并不是不好的事。(他的目的是要唤醒人们本有的善良。)在中国来讲,他虽非首富,在慈善界却非常有名。他主要的慈善对象是基础教育、孤儿、偏僻地方的孤寡老人、突发性灾难的受灾群众等。的确,从很多慈善人的行为来看,只要有钱,整个一生都愿意布施。

  《四百论》里也讲:“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其意是说,真正的菩萨特别喜欢听到布施的声音,自然也就欢喜布施了。《入中论》里也说:“且如佛子闻求施,思维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意思是,当菩萨听到别人求施的声音,思维这是向我求施,就极其欢喜,而且这种欢喜远远超过小乘圣者入定的快乐,那更何况说菩萨将自己拥有的一切布施给他人,其快乐就更不可言喻了。

  但有些人在外吃饭时,旁边有乞丐“嗡玛呢叭美吽、嗡玛呢叭美吽……给我一元钱”,他说:“出去、出去、出去。”乞丐又“嗡玛呢叭美吽、嗡玛呢叭美吽……给我一元钱”,他更加不耐烦地说:“不给,你给我过去。”不像这种态度,菩萨会非常欢喜。

  当然,菩萨跟凡夫布施的心还是有差别。比如,一位菩萨得到了一万块钱,他会想这一万块钱自己享受太不值得了,所以他会把它布施给众生;在看到众生因此而生起快乐的心情

  时,他内心的快乐就远远超过自己获得这笔钱财的快乐。对很多喜欢做善事的人来讲,他们确实有这种心态。但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得到时极其欢喜,布施出去时,虽然是身外之物,也好像割掉了自己身上的肉一样,心里非常痛。可能有些人割掉肉也不一定那么痛,但钱财给一点,心里的伤口很长时间也愈合不了,一直很伤心。这是以前没有布施的原因。

  这里要说的,就是对布施要有欢喜心。但是,如果前世没有这种习气,在很快的时间中要培养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学了这些大乘法后,先要找出自己的毛病,然后再逐渐改掉它。就像以前我们学《入行论》时所讲那样:如果实在舍不得,就先右手拿一百块钱给左手,然后又以左手给右手,这样互相给;并观想将这一百块钱布施给某某众生,当然众生也要由亲到怨逐渐改变。长期这样练习,慢慢慢慢自己就没有执著心,那时你再双手把它布施给他人——首先给关系比较好一点的,然后是关系中等的,最后才把它布施给关系最不好的。舍心和平等心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并非最初就把最多的钱财布施给关系最不好的人,这样可能心情会比较难受。所以大家皆应以实际行为来培养自己的爱心和平等心,前辈大德在这方面做过很好的示范。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五课

广化法师:见贤思齐·弘法故事集 上篇 第十三则:千亿天

广化法师:见贤思齐·弘法故事集 上篇 第十四则:诵普门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六课

广化法师:见贤思齐·弘法故事集 上篇 第十五则:神明记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三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二课

广化法师:见贤思齐·弘法故事集 上篇 第十二则:观音菩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一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