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白话文:佛性论 七、辨佛性之相(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白话文:佛性论 七、辨佛性之相(三)

  辨佛性之相(三)

  佛性无变异相

  译文

  再则,应当了知佛性无变异之相,其义分开细说有六种,综合起来则为三种。所谓细说六种,分别指一、无前后际变异。二、无染净异。三、无生异。四、无转异。五、无依住异。六、无灭异。

  所谓无前后际变异,如佛为海智菩萨所说《解节经》中偈言:

  客尘相应故,有自性德故。

  如前后亦尔,是无亦异相。

  再则,所谓不净位,其中佛性为九种烦恼客尘所覆,故谓之不净。尽管如此,佛性也并不为烦恼所染污,所谓处染而常净。在净位中,佛性彰现,具足常、乐、我、净四德和无上胜妙的功德,因此,佛性无论在染、出染,其性常清净,故说其无前后变异。

  一切烦恼客尘可细分为九种:一为贪烦恼。二为瞋烦恼。三为痴烦恼。四为贪、瞋、痴并起之极重心惑。五为根本无明。六为学道或有学圣人修习见谛所灭之烦恼。七为修道方能断之烦恼。八为不净地烦恼。九为净地烦恼。如果烦恼在了脱欲界的众生心中,为「不动业」增长的根本,能生色、无色二境界。此烦恼为出世无分别智才能断灭,此烦恼了就是贪、瞋、痴等三毒。

  解释说:所谓「烦恼在」有二种:一为有体在。二为无体有因在。所谓有体在烦恼,是指见惑,未断见惑之众生尚未见道,所以言烦恼在。所谓有因在烦恼,即指思惑,未断此惑众生虽已入见道位,但由於见惑为思惑之根本,所以思惑虽然断灭,而作为思惑之因的见惑尚在,故言因在。思惑必因於见惑而生,如果断除思惑,因有根本见惑尚在,以后还能生起思惑,所以说思惑之因在。

  所谓「不动业」增长根本有二层含义:一、由思惑能生起种种业。二、由见惑能生种种果报。为什么呢?因为断尽思惑的话,就不会起惑造业。如果断除见惑,就不会招引各类恶果。所以谓之「不动业」增长之根本,能生色、无色二境界。所谓为出世无分别智所断灭,这种断灭有二种:一谓性灭,一为治道灭。一、所谓「性灭」,即指一切烦恼之法本性就是迁流变灭的,其又分为二种,一指一切烦恼念念生灭。另一种是指所谓「相违灭」。所谓「相违灭」又有二种含义,一种是指同一烦恼不同类型之间的相互消长,如贪心与瞋心相到消长,这即名为「等类相违」。另一种是指以正确的修行方法来断除烦恼,此即名为「不等类相违」。这些就是所谓「性灭」。二、所谓「治道灭」,是指通过达观各种真理而断灭烦恼,此有二种:一为通道,二为别道。所谓通道,是指通过达观真如本性,断灭三界内的烦恼妄惑。所谓别道,是指如通过修习不净观等,可以断灭贪、瞋等烦恼。如通过修习苦谛观,可断灭苦谛之惑,而不能断灭一切苦之根源,即集谛惑。这些即是名贪、瞋、痴等烦恼。

  四、所谓贪、瞋、痴三毒并起之极重心惑,是说烦恼在欲界众生心中,执持於欲界之苦乐二法,只能生於欲界。此烦恼可以通过修习不净观等所断灭,这种烦恼即名贪瞋痴三毒并起之极重心惑。

  五,所谓根本无明,此无明为阿罗汉境界微细妄业之根本,即所谓无流业之根本,能生意生身,此无明可以通过修习如来菩提之智所断灭。阿罗汉通过有差别名言的智慧,可以断灭各种烦恼。但此根本无明,却非阿罗汉所具之智慧能断,所以说阿罗汉尚馀此根本无明未断,此无明为无流业生起之根本。所谓「流」有三种含义:一指流入三界内,轮回生死之中。二为退失,如从欲界流往色界,或从色界流下欲界,如此一来,则随生死轮转之不同而不定一处,所以名之为流。三指流脱各种功德、善根,如流失持戒、禅定、智慧三功德。这就像塘破水流一样。如果无此三流之义,则名为「无流界」,这是阿罗汉等所行境界。所谓「业」,是指作意之义,由此意业未断,能生起方便,因缘、有有、无有等四种生死。所谓此烦恼为如来菩提之智所破,这是因为如来之智,无有名言差别,修习此智,方可断除根本无明。这些即是根本无明之义。

  六、所谓修习见谛所灭之烦恼,是针对两种学人所言。一指凡夫。二指圣人。学道凡夫位的众生,由於无始以来未曾见到真理,故说此烦恼存在於凡夫心中。此烦恼可以通过修习初步的无漏之圣道所断灭,故名之为见谛所灭。

  解释曰:所谓此烦恼存在於学道凡夫心中,是指如果小乘之人,修习煗、顶、忍、世第一等俱舍四善根,由於此四善根尚为学道凡夫位,此位中见惑未断,故说见烦恼存在心中。所谓无始以来未曾见到真理,是说处此凡夫位之众生从来就未修到小乘圣人所观之理境,所以谓之未见。所谓由无漏圣道所断灭,是指通过修习苦法智忍,可以破除此烦恼,故名之为见道之谛理。见道以后,再通过修习各种思惟,就可实现平等观。修习平等观的人,有利、钝之别。根器锐利之人,可於一念间就通达四圣谛道,一时间全部了断障碍见道的八十八种妄惑。根器鲁钝之人,则须逐渐修习,逐一达观苦、集、灭、道等四谛之理,这些即名为见谛所灭。见谛所未能断灭之烦,皆属於思惑。如果学道凡夫是指大乘学人,则意指修习已入十信位的众生。所谓圣人,即指已入十地菩萨位之初地以上菩萨。

  七、所谓修道所断之烦恼妄惑,是指学道圣人,虽已修习见谛,已得见道,但尚有思惑未断。此惑可以通过修习无漏圣道所破,故以此名。

  八、所谓不净地烦恼妄惑,是指尚未修习究竟菩萨道的众生所具之妄惑,此惑有碍於七地菩萨的修行,可以通过修习无相无功用道所断灭。

  解释曰:所谓七地,是指菩萨修行十地中的前七地。所谓无相无功用道,即指八地以上菩萨修习之道。无相,即指真如理境。无功用,即指八地以上菩萨修行可以不费功力,自然升进入道。这些即名不净地惑。

  九、所谓净地烦恼妄惑,是指已修行究竟菩萨道的众生所具之妄惑,此惑有碍八地以上菩萨的修行,可以通过修习金刚喻定之智慧所断灭。所谓究竟,是说八地以上菩萨所见境界周遍无碍,没有不能了见的境界,故名为究竟。但如果从八、九、十三地所见境界仍有浅深差别来看,尚有障碍与无碍的微细区别,所以还有妄惑存在。根据上文所述九种烦恼类型来区分众生的等级,可分为四种:一为凡夫。二为罗汉。三为有学圣凡。四为菩萨。这四种众生,如果依照究竟涅槃的境界来说,尚有四种烦恼未断,所以名为不净。凡夫有四种烦恼不断,故名不净。罗汉有一种烦恼未断,故名不净。有学圣凡有两种烦恼未断,故名不净。菩萨亦有两种烦恼未断,故名不净。

  一、所谓凡夫的四种烦恼,分别指贪、瞋、痴三毒和由此三毒所起之极上心惑。由此四种妄惑未断,所以名为不净。二、所谓罗汉一种烦恼,即指根本无明,由於此惑未断,故名之不净。三、所谓有学圣凡二种烦恼,分别指见惑与思惑。学道凡夫未断见惑,故名不净;有学圣人未断思惑,亦名不净。四、报谓菩萨有二种烦恼,是指净地与不净地烦恼。从初地至七地菩萨,由於未断不净地妄惑,故名之为不净。八地以上菩萨,由於未断净地妄惑,故名为不净。所以说,菩萨由此二惑未断,名为不净。

  原典

  辩相分第四中(注释:「第四中」,碛砂本无。)无变异品第九

  复次,无变异义应知。离有六义,合则成三。记有六种者:一无前后际变异。二无染净异。三无生异。四无转异。五无依住异。六无灭异。

  言无前后际变异者,如佛为海智菩萨说《解节经》偈言:

  客尘相应故(注释:此句义谓:佛性在众生凡夫不净位中,为客尘所覆。),有自性德故(注释:此句义谓:佛性无论在凡夫位或在如来位,其性恒常不变,这就是自性之德。)。

  如前后亦尔,是无变异相。

  复次,释不净位事有九种客尘,非所染污,故不净。(注释:此数句义谓:佛性在凡夫位中,为九中客尘所覆,其性并不被染污,但就其所处之位,而谓之不净,并非指其性有不净。)净位(注释:指修习证得如来果位。此位中之佛性彰现,故谓之具足四德等。)中,常、乐、我、净四德及如来恒沙功德恒相应故,故说如来性前后无变异。

  若略说一切烦恼客尘,凡有九种:一者随眠贪欲烦恼。二随眠瞋。三随眠痴(注释:即分别指贪、瞋、痴三毒。)。四贪瞋痴等极重上心惑(注释:指由贪、瞋、痴三毒并起而造成的烦恼妄惑,此惑极为深重,故名之。)。五无明住地(注释:即根本无明,此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名无明住地。)。六见谛所灭(注释:指学道凡夫或有学圣人通过各种见道方法才能断除的烦恼。)。七修习所灭(注释:指有学圣人通过修道所断之妄惑。)。八不净地(注释:此指菩萨十地位中的前七地位。)。九净地惑(注释:指八地以上菩萨所具之微细妄惑。)。若烦恼在世间离欲众生(注释:此指已脱离三界中欲界缠缚之众生。)相续中,为不动业增长家因(注释:此指由见、思二惑所造之业、果报,唯有断此二惑,方可了脱因果轮回之痛苦。),能生色、无色界。为出世无分别智所灭(注释:此指断灭离欲众生所具有的贪、瞋、痴三种烦恼。),是名随眠、瞋、痴等三毒。

  释曰:言烦恼在者有二:一有体说在,二无体约因(注释:指产生烦恼的原因。)在,故说在。言体在者,即见谛随眠(注释:即是见惑,指以妄计推度而产生的迷情。其中有我见、边见等,此惑於见道之位见理后可断。),未得治道(注释:此指见理。)故言在。约因在者,即思惟随眠(注释:即是思惑,又名修惑。指凡夫之思念,对於事物而起之惑,包括贪、瞋、痴等。通过修道之位思惟真理而可断之。),已得治道(注释:指此时已入於见道之位。)故。以思惟(注释:此指思惑。)用见谛(注释:此指见惑,见惑为思惑之根本,故谓思惑以见惑为因。)为因,思惟虽灭,由有见谛为思惟因,故言因在。思惟必由见谛而生,若除思惟,因有根本见谛惑在,后更能生思惟之惑,故言思惟因在。

  不动业增长家因者:一思惟能成业(注释:此句义谓:由思惑之贪、瞋、痴三毒而能造种种业。)。二见谛能得果(注释:此句义谓:由见惑之我、边诸见,能生种种苦果。)。何以故?断思惟尽,业不成故。断见谛尽,不感果故,故说不动业为增长家因。能生色、无色界故。为出世无分别智所灭者有二种灭:一者性灭(注释:一切烦恼之法本身就迁灭不住。)。二治道灭(注释:指通证见真理而断灭烦恼。)。一性灭者有二:谓念念灭及相违灭(注释:此中有二种含义,一种是指烦恼之间的相互消长,如贪心起而瞋心落等,此亦名为「等类相违」。另一种以指以正确的方式来消解烦恼,此名为「不等类相违」。)。相违灭又有二种:一等类相违,如贪违瞋等。二不等类相违,如正思惟违欲、瞋等,是名性灭。二治道灭者有二种:一通。二别。通道者,谓观真如,灭三界烦恼。二别道者,如不净观(注释:五停心观之一,指为了治贪心而观身之不净。此中有二种,一观自身不净,二观他身不净。)等,能灭贪、瞋等烦恼。如苦谛惑(注释:指观世间一切皆苦。),灭苦谛惑,不灭集谛(注释:四谛之一,指一切法皆苦的原因。)惑故,名随眠欲、瞋、痴等。

  四三毒极重上心惑者,有诸烦恼在欲行众生(注释:指欲界众生。)相续中,为罪福两行增长家因(注释:此句义谓:指欲界众生烦恼执持於欲界的苦、乐,故谓之两行增长之因。),但生欲界,修不净观等所破(注释:指破欲界众生之根重上心烦恼。),是名贪瞋痴极重上心烦恼。

  五无明住地惑者,在阿罗汉相续中,为无流业生家因(注释:此数句义谓:根本无明是阿罗汉境界微细妄业的根本。无流业,指阿罗汉境界已脱离三界,不现流转生死,故谓之无流业。),能生意所生身(注释:指菩萨、罗汉为济度众生而如意受身。),为如来菩提(注释:梵文Bodhi,指觉悟之义。)所破,是名无明住地惑故。阿罗汉约安立谛观(注释: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谛,罗汉尚未得无差别智慧,故谓之安立谛观。),能破诸烦恼。此无明住地,非安立谛观所能破故(注释:此句义谓:修安立谛观尚不能断除根本无明,此唯有如来智能断。),犹在罗汉相续中,为无流业生家因。无流业生家因者(注释:「者」,碛砂本无。),流有三义:一者流入三界生死。二者退失。如失欲界流往色界,或失色界流下欲界,则随生死不定一处,故名为流。三者流脱功德善根,失戒、定、慧。譬如破塘,水则不住。无此三流,故名无流。业者,作意为义。此意业能生四种生死(注释:即指方便、因缘、有有,无有四种生死。),如来菩提破者,如来菩提,非安立谛观,是名如来菩提。因此道(注释:即指如来菩提之道。)故,能灭此惑(注释:即指根本无明。),故名无明住地。

  六见谛所灭惑者有二种学人:一凡夫。二圣人。此惑在学道凡夫相续中,无始已来未曾见理,因初出世圣道(注释:指最初的无漏之圣道,此即指小乘所说八忍八智中的苦法忍智。)所破名为见谛。

  释曰:学道凡夫相续中者,若小乘则从煗、顶、忍、世法(注释:即俱舍四善根。煗法,指念住后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下三品,都具有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煗喻见道前之相。顶法,煗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也有上、中、下三品,都具有观四谛,修十六行相。此位处於进退之间,或进而上於忍位,永不退堕;或退而下於煗位。忍法,生於顶法后念之善根,亦有上、中下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殊胜之位。世法,又名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后念之善根,无上、中、下三品,此法为有漏法中之最高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位必生无漏智,入於见道,真正证悟胜谛。)。此四是学道凡夫位,见谛随眠其未能灭,故言在中(注释:指见谛烦恼或见惑在学道凡夫位中未断。)。无始时节未见者,从无始以来讫至此道(注释:指凡夫修道之位。)所未曾见安立圣谛(注释:指小乘圣人所观之理境,此境尚有差别、名言所显,故名此。),故言未曾得见。初出世圣道所破者,始自苦法忍初念(注释:指小乘俱舍所说八忍八智中的第一苦法智忍,此忍能断除欲界苦烦恼下之见惑。)之道能破烦恼,名为见谛。自此后去,并属思惟(注释:此二句义谓:苦法智忍以后诸忍智,如苦法智、集法智等,均是思惟见道,故名此。)平等观(注释:又名空观,以空为平等而观一切法平等无差别。)者,有利有钝。若利根人,於一念中则等观四谛,八十八惑(注释:指见惑之数共有八十八种之名,名繁不具引。)一时俱断,皆名见谛。若钝根人,於次第观者,则初念观苦不见馀三谛。但断苦下四谛,名为见谛。馀未断者,皆属思惟,是名见谛所灭惑。若大乘则十信等诸位(注释: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十信,分别指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圣人者,初地以上。

  七修道所灭惑者,在学道圣人相续中,昔已曾见(注释:指已入见道位。),出世圣道所灭,是名由修道所灭惑。

  八不净地惑者,在未究竟行菩萨相续中,对障菩萨七地,为无相无功用道(注释:指八地以上菩萨所修之道。)所破对障故。

  释曰:七地者,则前七地(注释:指菩萨十地中之前七地,分别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已还故。无相无功用道者,即八地以上(注释:分别指十地中的不动地、善慧地和法云地。)。无相者,即真如境。无功用者,即自然升进道,是名不净地惑。

  九净地惑者,在究竟行菩萨相续中,能障八地以上三地,譬金刚定慧(注释:又名金刚喻定,指菩萨於最后位断最极微细烦恼之禅定。其智用坚利,譬如金刚,故名之。)所破。言究竟者,八地以上见境皆周(注释:「周」,碛砂本作「同」。),无更别境所未见者,故名究竟。但方便由有浅深故(注释:此句义谓:八地以上菩萨所见之境虽周遍无碍,但若从其方便说法来看,八、九十三地所见境界,仍有浅深之别。),诸地为别故。分别烦恼有此九种,约此烦恼立众生有四种:一凡夫。二罗汉。三有学。四菩萨。此四种众生依无流界,由四烦恼故不净(注释:此数句义谓:此四种众生,若依照究竟涅槃的境界来说,尚有四种烦恼未断,所以名之为不净。)。第一众生(注释:即指凡夫。),由四烦恼(注释:分别指贪、瞋、痴与极重上心惑四种烦恼。)故不净。第二众生(注释:即指罗汉。),由一烦恼(注释:即指根本无明。)故不净。第三(注释:指有学圣凡。),由两烦恼(注释:指见、思二惑。)故不净。第四众生(注释:即指菩萨。),由两烦恼(注释:分别指不净地和净地烦恼。)故不净。

  第一凡夫由四惑者,前三是随眠者,前三是随眠贪、瞋、痴等,后一即上(注释:「上」,碛砂本作「止」。)心烦恼。由此四故不净。二由一惑者,即罗汉由无明住地故不净。三由二惑者,谓见谛、思惟,即有学对凡夫(注释:「夫」,碛砂二本均无。)。学道凡夫由见谛烦恼不净,不学圣人由思惟烦恼故不净。是名由二惑。四由二惑者谓净、不净,即是从初地已(注释:「已」,碛砂、金陵二本均作「以」。)上至七地菩萨,由不净地惑故不净。若从八地已(注释:「已」,碛砂、金陵二本均作「以」。)上三地,由净地惑故不净。是名由二惑故言不净。

  译文

  再则,为了说明九种烦恼,而立九种譬喻。

  一、为了说明贪欲烦恼,立莲华化佛譬。譬如莲华,初开之时,甚为可爱,后来凋萎,人皆恶之。贪欲也是这样,最初是由世间凡尘所起,后又随尘坏灭,可以以华来比喻贪欲。而当华坏之时,化佛出世。贪欲也是如此,其能覆障法身,一旦贪欲去除,则法身彰现。

  二、为了说明瞋烦恼,而以蜂为譬。譬如蜂若为他物所触,其必放毒咬人。瞋烦恼也是如此,如果瞋心生起,即不仅害已,且而害人。而未得蜂之甘蜜,正是譬喻法身为瞋烦恼所覆障。

  三、为了说明痴烦恼,立中粳粮为譬。譬如白米,为糠所包覆之时,还不能受用。法身也是如此,当其为愚痴无明之心所隐覆时,也不能显用。

  四、为了说明由贪、瞋、痴共起之上心烦恼,以金堕不净为譬,譬如洁净的金宝为污粪所涂。让人恶心。了脱欲贪的人也是如此,其如果为上心烦恼所障,也会心生妄惑,故以此譬。法身本来清净,由於为上心烦恼所覆障,所以谓之不净。

  五、为了说明根本无明,以贫女宝藏为譬。譬如贫女家中地下无数金宝,只是由於为地所覆不得见,才受贫困之苦。二乘也是如此,他们由於根本无明所覆障,所以不能证见佛果,受方便、因缘、有有、无有四种生死之苦。

  六、为说明见谛所灭之烦恼,以庵罗树子为譬。譬如庵罗树种子生芽之时,必破其外皮所覆,然后方能生长出来。皮就好像见惑,芽好比是法身。初见真理,即破除了见惑,法身得以显现。

  七、为了说明思惑,以弊帛里金宝为譬。譬如破败之衣,不堪服用。由於已修见谛破除见惑,所以只要不断修习圣道,思惑就可以渐断。思惑就像破败之衣,衣内金宝譬如法身,惟有假借修习之功,才可以获得金宝法身。

  八,为了说明不净地之烦恼,以贫女怀王子为譬。譬如转轮王子在贫女腹中,其胎不为污染。七地以内的烦恼也是如此,其虽名烦恼,却仍具有三德:一、其不为烦恼所染污,由於其有智慧、慈悲所含养。二、其无过失,因为其既不自损,也不损他。三、其具有无量功德,可以成就佛法而又广济众生。如果任其烦恼生长,就会变成凡夫,不能成就佛法。如果断除烦恼,即能成就二乘果位而不能济度众生。

  九、为了说明净地烦恼,以模中金像为譬。譬如所铸金像,未开模时,其中金像虽已造就,不为水等诸物所破损,只有借斧等说器,才能破损。八地以上烦恼也是如此,只有通过修习金刚喻定才能断灭。

  原典

  复次,为现此九种烦恼,故立九譬者。

  一为显贪欲烦恼故,立莲华化佛譬。譬如莲华,初开之时,甚可爱乐,后时萎悴,人厌恶之。贪欲亦尔,初依尘(注释:指一切世间之事法,能污染真性,造成烦恼。)成,后依尘坏,故以华譬贪。而华坏时,化佛出世,如贪覆法身。

  二为瞋烦恼故,以蜂为譬者。如蜂若为他所触,放毒蛰人。瞋亦如是,若心起瞋,即能自害,复能害他。而未甘蜜,即譬法身,为瞋所覆故。

  三为无明惑故,立谷中粳粮譬。譬如白米,为糠所覆,不得受用。法身亦尔,为无明所隐覆,故不得现。

  四为上心三种烦恼,立金堕不净譬。譬如将洁金宝,为粪所涂,违逆人心。离欲之人,亦复如是。为上心烦恼违逆其意,故说此譬。法身本净,为上心惑所覆,故曰不净。

  五为显无明住地故,立贫女宝藏譬。譬如贫女宅中地下有金宝藏,为地覆故,受贫穷苦。二乘亦尔,为无明所覆,不见佛果,故受四种生死(注释:指方便、因缘、有有、无有四种生死。)之苦。

  六为显见谛惑,立庵罗(注释:又名庵罗,一种果物之名。)树子譬。譬如庵罗子生芽之时,必破其皮,然后得出。成譬见谛,芽譬法身。见谛亦尔,初见真理,即破此惑,法身显现故。

  七为(注释:「为」,碛砂本无。)显思惟惑故,立弊帛里金宝譬。譬如败衣,不堪服用。身见贞实(注释:即真实、真理之义,身见真实,此指见谛所见道。)先来已破(注释:指已破见惑。),圣道对治,数数习(注释:不断修习。)故,思惟烦恼无复势力,譬彼败衣,金如法身,为思惑所障。

  八为显不净地惑,立贫女怀王子譬。譬如转轮王(注释:梵文Cakravarti-raja,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名之。)子大贫衣腹中,胎不能污。七地以还烦恼亦尔,虽名烦恼,而有三德:一者无染浊(注释:指不为烦恼所染污。),智慧慈悲所含养故。二者无过失,以不损自他故。三者无量功德,能成熟佛法及众生故。若长烦恼,即成凡夫,不能成熟佛法。若断烦恼即成二乘,不能成熟众生。

  九为显净地惑故,立摸中金像譬。譬如铸金像未开摸时像已成熟,水等诸物不能破,唯斧等乃能破故。八地以上惑亦如是,唯金刚心(注释:即指金刚喻定。)能破究竟故。

  译文

  分别从自性的三个角度来说自心清净境界,这又可分为如来藏。即是说,自性有三种:一为法身。二为如如。三为佛性。以上述九种譬喻可分别比说此三自性,以最初三譬喻可比说法身,第四譬喻可比说如如,后五譬喻可比说佛性。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表明诸佛法身共有二种:一为正得法身。二为正说法身。所谓正得法身,是指最清净法界,此法身唯有通过无分别智才能证契,是不可言传的本体之境。所谓正说法身,是说为了证得清净法身境界,可以根据众生心识理解的程度,加以施教言说。正说法身又分为二种:一谓深妙。二谓粗浅。一、所谓深妙,是指安立各种大乘教理的经典。二、所谓粗浅,是指为二乘人所说各种教理的经典。再则,为了讲深妙之第一义谛,才说菩萨等大乘佛教的经典;为了说真俗二谛之理,才说二乘十二部经等经典。

  解释曰:一、所谓正得法身,即是真如,世间无有一物可以比譬其妙,所以勉强以莲华化佛为譬。二、所谓正说深妙法身,是为了显现大乘佛法的真俗不二,同一真如之理,所以以取蜂家蜜为譬。三、所谓正说粗浅法身,是为了显现真、俗等种种不同之法及其义涵。所以以糠中之米为譬。由上述三种譬喻,可以显现诸佛正得法身、正说法身的意义。一切众生本性皆具有正得、正说深妙和正说粗浅三种法身,所以佛经上说,没有一个众生能出如来法身之外,犹如没有任何一物能出於虚空之外。

  再则,以金堕不净一譬来比譬如如之义。所谓如如有三层含义,所以以金为譬。此三含义分别为一、本性没有变异。二、具有无穷无量之功德。三、本性清净,没有差别。一切众生的自性都是如如不动的,因其没有变异之相。自性功德亦是如此,因其没有增减之相。自性清净也是如此,因其不为妄惑所染污。所以说,如如即是真如,其遍满於一切善恶众生心中,本来没有差别。如果断灭一切烦恼障蔽,即名为如来藏,所以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因为烦恼所障,故不得显现。为了显现此清净自性本来没有差别,所以佛说如下经文:文殊师利,诸佛已了脱对一切法的执取之心,所以不同於众生为无明妄惑所覆,不能见自本性。但从自性层面说,佛与众生并无差别,这即是如如之义,为显此义,故以金堕不净为譬。

  所谓以五种譬喻来说明佛性之义,佛性有二种:一名为「住自性佛性」。二名为「引出佛性」。佛所具有的法、应、化三身即因此二种佛性而生。为了说明「住自性佛性」,才说贫女宅中地下宝藏譬。此「住自性佛性」有六种功德,所以喻如宝藏。其六功德分另为一、最难得,最说要证契佛性,必须经历无数时节的精进修习,到福慧圆满,方可证得。这就好像如意宝藏,必须假借各种殊胜善妙善妙之因才能获得。二、清净无垢,是说由於佛性不为烦恼所杂染,就好像如意宝藏不为不净之物所污损一样。三、威神无穷,是说证契佛性将具足身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智证通等六神通,如同如意宝,可以随愿办各种事,故以如意宝藏来譬比。四、能使世间一切功德善根圆满庄严,如同如意宝,能使世间种种之物更加富丽庄严。五、最胜,是说佛性无上胜妙,无有一法可以匹比,如同如意宝,为一切物中最胜妙之物。六、佛性没有生、住、异、灭等八种变灭之相,为一切常住法的根本。如同真实,虽烧打磨,不能改其本性,所以以如意宝藏来比譬「住自性佛性」。

  二、所谓「引出佛性」,是指从初发心修行位到证得菩萨最后心这一阶段,通过修习之功而逐渐引出的佛性。所谓引出佛性,可分为五位:一为出阐提位,长养对佛法的信仰之心。二为出外道位,摒除不正确的观念,归於正道。三为出声闻位,归心於大乘佛法。四为出独觉位,长养慈悲救世的大乘情怀。五为出菩萨无明住地位,断除菩萨所具有的根本无明之惑。此引出法身,可以断破烦恼之殼,显现本有佛性,所以以庵罗树芽为譬。譬如庵罗树发芽之时,能长成大树之王。因此「住自性佛性」和「引出佛性」才说佛有法、应、化三身之果。

  一、因「住自性佛性」而说有法身的存在。此法身有四种功德。所以又能以败帛里真金为譬。所谓四种功德分别指:一自性本有,是说法身如同真金,本来是有,非假造作而成。二清净,是指法身清净,如真金本来乾净,不为尘垢所染污。三为一切功德所依止之处,是说法身如同真金,能生成种种贵重之物。四平等所得,是说法身能为一切众生所证得。如同真金无有归主,众人共有,随各人修习之功即可得之。法身也是如此,为一切众生所本有,只要假借修习即可证得,所以以真金为譬。

  二、因「引出佛性」而说有应身的存在。应身有四种功德,所以以贫女怀转轮王子为譬。所谓四种功德,分别指:一依止,依止即是说依赖止住於能证涅槃菩提之境的三十七种修道方法。二正生,指欲了知四圣谛理而借无漏智为因可实现之,这即是指三无漏根之一的「未知欲知根」,也即指见道的无漏智。三正住,即指三无漏根之一的「知根」,也就是修道之无漏智。四正受用,即三无漏根之一的「知已根」,指无学圣人的无漏智。具足此四义,即名之为应身。如同贫女胎中怀有转轮王子也有四义,其分别为:一以过去世的善因为依止。二虽未得王位,但必得王位,这如同应身之正生义。三能正得王位,这就如同应身之正住义。四既得王位不再失去,这就如同应身之正受用义。所以以贫女胎中怀转轮王子来譬比应身四功德之义。

  三、因「引出佛性」又能说有化身的存在。所谓化身有三种特征:一有相,如水中月影,以影相为体。二同功力,指由过去发愿之力所形成。三有始有终。所以以模中佛像为譬来说明。

  解释曰:所谓化身三义中,一指模中佛像有相可见,譬如水中月影,影虽似月,但并非真实之月。化身也是如此,其虽似法身,但并非法身之体。二指佛像由人工造作而成,此可譬比化身由过去世所发愿力而成之义。三说模中佛像有始有终,此可譬比化身随缘变化,故有始有终之义。

  原典

  因三种自性(注释:指分别从自性的三个角度来说自性之相。)为显心清净界,名如来藏,故说九种如莲华等譬。三种自性者:一者法身(注释:佛之三身之一,即佛之真身。关於法身,佛教性相二宗的解释不尽相同。在此即指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此真如为佛之自性,具有常、乐、我、净诸德,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名法身。其侧重於从本体、清净界来名之。)。二如如(注释:法性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一切法从本性上说皆是真如,故名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三佛性(注释:佛指觉悟之义,指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因此名侧重於觉智。)。合此九譬为三(注释:指法身、如如、佛性三义。),初三(注释:指九譬中的莲华化佛、蜂譬,谷中粳粮譬。)譬法身。次一(注释:指金堕不净譬。)譬如如。后五(注释:指贫女宝藏、庵罗树、弊帛里金、贫女怀王子、模中金像等譬。)譬佛性。云何如此?明诸佛法身有二种:一正得。二正说。言正得法身者,最清净法界,是无分别智境,诸佛当体是自所得法。(注释:此数句义谓:正得法身即是唯可以正智契会、证得而无法言传之自性体。)二正说法身者,为得此法身,清净法界正流从如所化众生识(注释:指众生的心识。此义是说,正说法身是根据众生心识理解的程度,加以施教言说的。)生,名为正说法身。正说法身又有二种:一深妙。二麤浅。为安立此二道理。一深妙者,为安大乘道理(注释:此二句义谓:所谓深妙,是指各种大乘经教所说之理。)。二麤浅为二乘人说法道理。复次,第一义谛(注释:二谛之一,为世俗谛之对称。又云真谛、圣义谛等。以名深妙之真理,此真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以此名。)为安立菩萨甚深法藏(注释:又名佛性藏,此指佛教经典之库藏。),约真俗二谛,安立二乘十二部等种种法藏(注释:又名十二部经,指佛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其分别为:一、修多罗,指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二、只夜,即颂,指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三、伽陀,即讽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四、尼陀那,即因缘,指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等。五、伊帝目多,即本事,指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六、阇多伽,即本性,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七、阿浮陀达磨,即未曾有法,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八、阿波陀那,即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九、优婆提舍,即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之文。十、优陀那,指佛无问自说之经文。十一、毗佛略,即方广,说广大方正之理的经文。十二、和伽罗,指於菩萨受成佛之记之经文。)。

  释曰:一正得法身者,体是真如,民莘无物可为譬者,故还取花中佛像(注释:即莲华化佛譬。)为譬。二正说深妙法身者,以真如一味(注释:指一切法从其自性来说,都同一真如,无有差别。)故,故取蜂家蜜为譬。三麤浅正说法身者,以显真俗种种义味(注释:即真、俗二谛之理。)故,故取糠中米为譬。由此三譬,显诸佛正得法身、正说法身。是三法身遍满摄藏一切众生界无馀(注释:此数句义谓:一切众生本性皆藏有如来法身,即可说如来法身遍满一切众生而无馀。三法身,指正得法身、正说深妙法身和正说粗浅法身。)故,故经说:无一众生出如来法身外者,如无一色出虚空外者故。

  次金堕不净一譬,譬如如者,如如有三义故,取金为譬。一者性无变异。二者功德无穷。三者清净无二。自性亦如(注释:此指如如不动,无变化之义。),无亦异故。功德亦如,无增减故。清净亦如,无染污故,故曰如如是真如。如在一切邪定聚(注释:三聚之一。指毕竟不能证悟之人。)及一阐提(注释:指业障深厚,必定不能证佛果的人。)诸众生中,本无差别。若至客尘灭后,说名如来藏。故说一切众生为如来藏,能藏如来不得显现,为显此清净无二故,佛说此经;文殊师利,诸佛已出离於我取根本(注释:我取即我语取,指执著於由我见、我慢所说之法。我取根本,即指无明妄惑。),由此自性清净,应一切众生清净。是自性清净与众生清净无有二故(注释:此二句义谓:众生清净,即是指众生自性清净无染,故与自性清净之义没有差别。),为显此如故说金宝譬。

  后五譬佛性者,佛性有二种:一者住自性性(注释:三佛性之一。指一切众生本有之,为自性而常住者,故名之。)。二者引出性(注释:三佛性之一。指依修行之功而使本有之佛性渐为引出,故名之。)。诸佛三身(注释:分别指法、应、化三身。)因此二性,故得成就。为显住自性故,说地中宝藏譬。此住自性佛性者有六种德,故如实藏。一者最难得。佛性亦尔,於无数时节起正勤心(注释:即指四正勤。即:一、勤精断除已生恶行。二、勤精使未生之恶不能更生。三、勤精促成未生之善而令生。四、勤精增长已生之善知。一心精进,行此四法,名为四正勤。),因福德、智慧满足庄严,方始显现故。譬如意宝藏,由胜因(注释:殊胜善妙之因。)乃感。二者清净无垢。由佛性与烦恼不相染故,是故譬如意实不为不净所污。三者威神无穷。明六神通(注释:分别指一、身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二、天眼通,即得色界天眼根,能照久无碍。三、天耳通,即得色天耳根,听闻无碍。四、他心通,即能知他有心念。五、宿命通,即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之生涯而无碍。六、漏尽智证通,指已断尽一切烦恼诸漏。成就此六通,限於三乘之圣者。)等功德圆满故,如意宝亦尔,随意如办,故说宝藏譬。四者能庄严一切世间功德善根,於一切处相称可故。如意宝亦尔,能为世间种种庄严具。五者最胜。於一切法中无与等(注释:此指没有一法可与佛性匹等。)故,亦如如意宝,物中最胜故,说宝藏为譬。六者八种世法(注释:此指生、住、异、灭、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即四本相,四随相,合之则有八相。以此八相迁流万物,使一切现象皆常流不住。此句则谓,佛性不随一切现象之变灭而变灭,而是常住不灭,故谓之无有变异。)中无有变异,为十种常住(注释:分别指七种常住果与三种常。七种常住果,指:一、菩提。二、涅槃。三、真如。四、佛性。五、庵摩罗识。六、空如来藏。七、大圆镜智。三种常指: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此即分别指法、报、化三佛身常住义。住自性佛性为此十常之根本,故谓之为十常住因。)因故。真实(注释:「实」,碛砂本作「实」。)亦尔,虽烧打磨,不能改其自性,故取宝藏以譬住自性佛性。

  二者引出佛性,从初发意至金刚心(注释:指菩萨之最后心,等觉之位,以观心最为明利,故名之。),此中佛性名为引出。言引出者,凡有五位:一能出阐提位。二能出外道位。三出声闻位。四出独觉(注释:又称缘觉,指独自悟十二因缘而成道者。)位。五出菩萨无明住地(注释:指菩萨尚有根本无明未断,唯佛能断,故名此。)位。此法身能破烦恼,其体显现故,第六说庵罗树芽为譬。如彼树芽能破皮肉,得出生为大树王故,说引出佛性如庵罗树芽,能生大树王故。为约此两因(注释:指住自性佛性与引出佛性。)故,佛说三身果。

  一者因住自性佛性,故说法身。法身有四种功德,是故第七说败帛里真金譬。四功德者:一自性有(注释:指法身为自性本有。),如金本有,非所造作。二清净,如金本净,尘垢不能染污。三为一切功德所依处,如金能感(注释:「感」,碛砂本作「成」。)种种贵物故。四平等所得,谓一切众生并同应得,如金无的主(注释:即归主。)众人共有,随其功力修者即得,故说法身犹如真金。

  二者因引出佛性,故说应身。应身有四种功德,是故第八说如贫贱女人有转轮王胎。四功德者:一依止(注释:指依赖、止住於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相续。),依止者,三十七道品(注释: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即指能证涅槃菩提之境的方法有三十七种,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是所依止。二者正生,谓欲得应得(注释:指欲知四圣谛理,而以无漏智为因而了知之。),即是未知欲知根(注释:三无漏根之一,又名未知当知根,即见道之无漏智。是指见道位众生,未曾见知苦、集、灭、道等四谛之境,自此因无漏智而能见知,故名此。)。三者正住,谓正得,即是知根(注释:三无漏根一。又名已知根,指为修道之无漏智,即是说为断修惑,数数修四谛观之境。)。四正受用即知已根(注释:三无漏根之一。又名具知根,指无学圣人的无漏智。其是说无学圣人起尽知或无生智,则已知四谛之理,因有此自知之心,名为具知。)。合此四义,名为应身。如胎中转轮王子亦有四义:一以宿业(注释:指过去世的业。)为依止。二未得王位欲得如初生。三正得王位如住。四得已不失如受用。是故应身以胎中转轮王为譬。

  三者因此出佛性复出化身,化身者有三事:一有相,如水中月,以影相为体故。二由功力,以宿愿所作故。三有始有终,故第九立摸中佛像为譬。

  释曰:三义者:一有相貌,譬如月影,但似而不真实。化身亦尔,非实体故。二由人工造作者,譬化身宿愿(注释:指於过去世所发的愿,此愿起用时,必有功力,故又谓之愿力。)所起。三明有始有终者,譬化身随缘变化,故能有始有终。

  译文

  再则,可以分别以三义来说明佛之法、应、化三身。首先,以甚深之义表现法身。所谓甚深,是指其体微细难知,由於此义,法身具足五相和五种功德。所谓五相分别指:

  一、无为相,即法身已了脱生、老、病、死等生灭有为之相。

  二、无一异相,即指真如与俗不一不异。这种真俗不一不异又分为二种,一从法理上说。二从人论。从法理的角度说不一不异,是说如果从一切真、俗的本性真谛来看,其都是同一佛性真如,没有差别,故谓真俗不异。真俗本性虽一,但如果从俗谛的现象层面来看,则又不能说真与俗没有区别,故不得谓是一。就好比白色的螺,螺体与螺色之间关系也是不一不二。如果说螺体与螺色相异,那么当见到白色螺时,就不应说有螺的存在。(因为所见唯色,而色与螺异,所以见色不能推知有螺的存在。)如果说螺体与螺色是一,那么螺就不应该还有香、味、触等其他属性,而唯有一色。(但实际上,螺还有其他属性存在,所以不能说螺体与色是一无别。)从人论真、俗不一不异,是指如果说真俗一无别,那么凡夫之人见到俗也就理应可以了知真。如果凡夫能了知真,那就不能谓之凡夫应称其为圣人了。因为凡夫不能由俗见真,所以说真与俗不一。如果说真与俗是异不同,那么圣人就不能於俗中见真谛。如果不能於俗中见真,即是凡夫,不能谓之圣人。由於圣人能於俗中见真,所以又不得说真俗是异,而只能说真俗不一不异。

  三、离一边相,是指法身之相契合六种中道,远离六种二边之见。何为六种二边之见呢?一为执可灭灭。二为执可畏畏。三为执可执执。四为执正与邪。五为执有作无作。六为执不生同生。

  一所谓执可灭灭。如有人说,一切诸法毕竟变灭,不得久住,这就名之为执可灭之边见,如果认为一切诸法毕竟灭尽就是中观理论所说的性空,这又是对灭的一种偏执。因此二种偏执会产生怖畏生死之心,为了远离此二种偏执,佛才说一切法皆因缘而生,自性不有,所以从自性上说也无所谓可灭。一切法自性虽无,但假有不失。就一切假有迁流变灭而又谓之非不可灭。一切法的自性不灭而其假有可灭,这就是中道。为明此义,佛立虚空为譬。《宝顶经》中说:迦叶,如果有人怖畏虚空之法为免生灭,捶胸叫呼,作如下言:朋友,为我除去此种虚空。迦叶,你认为此虚空可除不?迦叶回答说:世尊,不可。佛又对迦叶说:如果有出家人、修净行之婆罗门还怖畏此种虚空,我说此人已失去智慧,心生狂乱。为什么这样说呢?迦叶,因为说一切法不免生灭,只是就其假有的层面而作的方便施说,并非指一切法的本性有生有灭。如果怖畏此种虚空,那又为什么不畏一切有为法?(因为有为法本身就有生有灭)如果执著一切有为生灭之法,又何必害怕此有生灭之虚空?有人问道:此《宝顶经》究竟是要说明什么道理?回答曰:此经是为了表明,一切诸法因缘所生,所以自性是空,从这一角度而说诸法性空。这并不是说,一切法变灭之后,才谓之空。既如此,故不应对一切法本性是空产生什么怖畏之心。这样也就可以远离可灭灭二边见,而认识到一切法自性是空,无有能灭之体;一切法因缘假有,缘散即灭的非灭非不灭的中道。

  二所谓执可畏畏。是说由分别性虚妄执著而产生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并执此六尘所成有为法皆苦,这即是一边之见。由此而生怖畏之心,又是一边之见。因为一切色等诸法都是依他,即因缘而有,没有自性。所以,如果对於没有自性的诸法执为实有其苦,并生怖畏之心,便是没有真正了知一切法性是空,从而苦亦性空而非实有之理。为了远离这二种偏执,显示中道妙理,佛立画师为譬。佛经中说:迦叶,譬如画师画恶鬼之相,其相极其可畏。画师见此相也自生怖畏之心,掩面而不敢看,并失心颠狂。迦叶,一切凡夫也是如此,他们以分别之性,遍计色等诸尘为实有,从而流转於生死苦海之中,不能了知一切色等有为之法是性空假有,(如画师所画之相一样)此譬是为了表明何意呢?是为了表明色等诸尘,非是真实的存在。只是由於分别虚妄之心所生起的假相。就像画师对自己画的恶鬼等相产生怖畏之心一样,都是把虚假的现象误认为实有而产生的。

  解释曰:虚空之譬,是为声闻小乘之人而说:而此画师之譬,则是针对大乘人所说。为什么呢?因为小乘之人并没有精进习真如实理,所以不能了知虚空真义而生怖畏之心。大乘之人则能精进修习中观空宗之法,所以对於假有现象之生灭能无所畏惧,如同狮子之子不畏狮子之吼一样。如果不能了知分别、依他二性所起之法为虚假不实,妄执实有,就会使心染污,不明真理。

  三所谓执可执执。是说把所执之境与能执之心都误认为之实有,为了远离此二种边见之执,佛在经中以幻师为譬。如经中说:迦叶,譬如幻师画诸幻像,二者皆虚假无实,其所作(左“虍”右“儿”)等幻你还食灭幻师。迦叶,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们应修如是观行,即随观一境,皆心识所生,唯识无境,境实是空,虚假不实。怎样才能远离所执与能执的二种边见?通过心识可以产生唯识智。所谓唯识智,即是指能了知一切法唯识变现,没有实体的智慧。此智慧若成,又可以反过来断灭心识。为什么呢?因为心识所生之境既然虚假不实,那么能生之心识也就不能说有生起之义。既然心识无生起之义,那么所谓一切法唯识所生之义就自然不成。所以说心识如同幻师,唯识智如同幻(左“虍”右“儿”),因为心识能产生唯识智,唯识智又反过来可以断灭心识。为什么如是说呢?因为心识所生之境虚假不实,所以心识也就无所谓能生之义,这正与幻(左“虍”右“儿”)反过来食灭幻师之譬相同。如提婆法师所说偈中云:

  意识三有本,诸尘是其因。

  若见尘无体,有种自然灭。

  因所谓执正与邪。正,是指修习观唯识之理已登通达之位,能通过人、法二空无我之理。邪,即指尚未进入通达之前,没有见道。为了过离此正、邪二边之执,佛立以两木生火为譬。如佛经中说:迦叶,譬如两木相互摩擦即能生火。火生之时,又反过来烧毁两木。修习正、邪两种观行也是如此,修习正观可以对治邪见,产生圣智之根。圣智一旦证成,又反过来断除邪、正之分别,达到无分别之智。就像火烧两木一样,如果两木烧尽,火也无众所依。证达圣智,则无邪、正二观之别,所以谓之中道。

  五所谓执有作、无作。有作之执,是说执著於这样一种思想:要修得智慧,必须首先起证道之心念,而后方能通过修习之事功而成就。无作之执,是执著於这样一种思想:要成就智慧,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假借修习之功就自然可得。为什么呢?因为智慧与妄惑相对立,二者不可并存。如果智慧产生,妄惑自灭,并非通过智慧之力所灭,所以说智慧没有灭惑之功能。为了远离这二种边见之执,佛立以油灯为譬。如佛经中说:迦叶,譬如燃灯,黑暗即灭。对於灯光来说,其虽不刻意要除黑暗,认为必因我起,黑暗才灭。但并不能说灯光就没有灭暗的功能。智慧也是如此,其并不刻意要断灭妄惑,但妄惑必须由智慧生起才能断灭,所以又不能说智慧没有灭惑的功能。如果说刻意於追求断惑为目的,此即是增益谬执,即堕入有作的边见妄执。如果说智慧生起之时,无明妄惑自然断灭,智慧无断惑之功能,此又名损谬执,即堕入无作的边见妄搪。为了远离此二边见之执,所以才说智慧产生不作意,又非不作意,从而摆脱增益、损减二种边见,这就名之为中道。

  六所谓执不生同生二边。一、所谓不生执,譬如烦恼在凡夫心中恒起不断,未曾见道。由於这种烦恼妄惑所碍,凡夫未来也是如此,永远无证道解脱之期,这即是不生的边见执著。二、所谓同生执,是说一切妄惑无始以来就长久存在,如果灭惑之道也与惑一样同时生起,并长久存在,此道方有可能断灭妄惑。如果道生时短暂,其道行之力必软弱而不能灭惑,所以凡夫修道,也永远不能灭惑得解脱。为了远离此二种边见执著,佛又立以灯譬。

  佛经中说:迦叶,如险暗山岩及庙堂房舍,其中黑暗沈寂无数千年,未曾有人於中燃灯照明。如果有一人於中燃灯,能否照明除暗?迦叶答曰:可以。佛对迦叶又说:此中诸暗能否作如是想:我住此已久,即使灯来,我也不去。诸暗能作如此想吗?迦叶答曰:不可。佛说:这是为什么原因呢?因为灯光既明,黑暗不得不去。迦叶,烦恼业障也是如此,其虽然缠缚凡夫众生有无数时劫,但若众生能生一念之正确观念,那么长久以来存在的烦恼,全都可以断灭。迦叶,灯光者,即比譬无分别圣智。黑暗者,则比譬众生的烦恼业障。

  通过这一灯譬,已可以破除证道解脱不生的边见执著。为什么呢?因为证道必须假借一定条件和因缘方能成就,如果因缘不成熟,证道则不成。因缘具足,道即能成,就如同通过燃灯方能除暗一样。黑暗除灭,又可以比譬破除修道不能灭惑的同生妄执。因为黑暗本身就软弱无力,所以只要修习正道,即可灭除。如果远离一切边见执著,就可以达到无颠倒的真实理境,显现出白净光明最强有的真实境,所以才说离六种二边见执著,显六种中道。

  原典

  复次,以三义故显此三身。初甚深义,显於法身。甚深者,体微细故,故此法身,具足五相,五种功德。五相者:

  一者无为相。离生、老等四相(注释:指生、老、病、死等四种变灭之相。)过失故。

  二者无一异相。真与俗谛不一不异,复有二种:一约法辩。二就人论。约法辩不一不异者,为真通故,不可言异。(注释:此数句义谓:之所以说真与俗不异,是因为真、俗之本性都是真如、无有差别。从这一本性的层面来说,真俗不二。)以俗别故,不得言一(注释:此二句义谓:真与俗本性虽一,但从现象的层面观照,则真与俗毕竟不同,故不得言一。)。如螺白色,螺之与色不一不二。若言异(注释:指螺与其自身白色相异。)者,见取螺白色时不应得於螺解。若言一者,不应有香味触异(注释:此指螺本性所具有的香味,可触性等不同属性。这些属性不同於可观的色,故云异於色。),但应是色。二约人论真俗不一不异者,若真与俗一,凡人见俗则应通真(注释:此数句义谓:如果说真与俗没有差别,那么凡人见到俗,也就理应了知了真谛,而也就不能称为凡人,而是圣人了,故此立论不对。),若通真者,应是圣人。以不见真故,故知不一。若言异者,圣人见俗不应通真(注释:此句义谓:圣人所行之境,为真俗无碍理境,能於俗中见其本性真谛,此为圣人与凡人之不同处。),若不通真,即是凡夫。以圣人见故,不得为异,是故不一不异。

  三离二边相者。有六种中道(注释:即不偏执於一端,而能全面了达事物之性。)故,能出离六种二边。何者为六?一者执可灭灭。二者执可畏畏。三者执可执执。四者执正与邪。五者执有作无作。六者执不生同生。

  一执可灭与灭者。有人谓言,一切诸法毕竟可灭,是名一边。毕竟灭尽,是名为空(注释:此指中观学派说的性空。其实性空并不是说,一切法灭尽是空,所以执此为空,名为边见。),复是一边。因此二边偏执而生怖畏,为离此二偏执故,佛说诸法不有,故非可灭(注释:此二句义谓:一切法皆因缘而有,没有自性。就无自性,故谓之「不有」,自性不有,所以也无所谓可灭。)。不无(注释:指一切法虽无自性,但因缘而成,仍是「假有」。),故非不灭(注释:既然一切法是假有现象,迁流变灭,所以从假有角度又说其非不灭。)。非灭非不灭,是名中道。故佛立虚空(注释:佛教各派所说不尽相同,此即指世人所谓虚空,是有为法,不免生灭。)譬,所以《宝顶经》云:迦叶,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椎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为我除此虚空,除此虚空。迦叶,於汝意云何?此空为可除不?迦叶言:不可,世尊。佛言:迦叶,若是如是沙门(注释:梵文为Srmana,指勤修佛道之义。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名。)、婆罗门(注释:梵文为Brahmana,印度古代四种姓之一,指奉事大梵天而修净行之人。)怖畏性空(注释:此指上文所说虚空。),我说是人失心狂乱。所以者何?迦叶,一切诸法并是说空方便(注释:空,此指虚空,并非指自性空。此句义是说,讲有为法虚空,只有一种方便说法。),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诸法?若惜诸法,云何不异此空?问曰:此经为显何义?答曰:为示一切诸法本性非有,故说法空(注释:此空即指一切法因缘性空,是中道之空。),非关法灭,然后得空(注释:此二句义谓:所谓法自性空,并非是说一切法变灭之后才谓之空,而是指一切法本身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从这一角度才谓法空。这样,法空与虚空并不是一个意思。),故於空性不应生怖,是名离可灭灭二边,显非能灭所灭中道(注释:非能灭,指一切法自性是空,无有能灭之体;所灭,是说一切法之假有现象因缘而成,缘散即灭,是有为法。只有同时了解这两层意义,才是中道。)。

  二执可畏畏二边者。以分别性(注释:即三自性中之遍计所执性。)所起色等六尘(注释: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执为实苦(注释:此句义谓:一切色等所成有为之法皆有生灭,若执此为实苦。此即是一边之见。),是为一边。生怖畏心,复为一边。此是因依他性执分别性,於中计有实苦而生怖畏(注释:此数句义谓:一切色等诸法本是依他,即因缘和合而有,没有自性。所以如果执著此虚幻有之法的生灭是实苦,便是没有了知一切法性是空,从而苦亦性空而非实有之理。)。为离此二边偏执,欲显中道故,佛以画师为譬:迦叶,譬如画师作罗刹像(注释:罗刹,梵文Raksasa,恶鬼之总名,其相暴恶可畏。),像甚可畏,画师见像自生怖畏,覆面不(注释:「不」,碛砂本无。)敢看,失心颠狂。迦叶,如是凡夫由自所作色等诸尘,流转生死,於如是法不能通达如实道理(注释:即真实之理。)。此譬为显何义?为明色等诸尘,非是实有(注释:自性有义。),但以妄想分别所作。如彼画师自分别作罗刹恶像,见还生怖。是人亦尔,自於空(注释:此指没有自性的色等诸尘。)中而生怖畏。

  释曰:初一譬(注释:指上文佛说虚空譬。),约声闻小乘说,此第二譬(注释:指画师譬。),约大乘说。云何如此?以小乘人於(注释:「於」,碛砂本作「说」。)真如中,不数习(注释:指不能精进不懈地修习真如之法。)故,故生怖畏。大乘人能数数习空(注释:指修习般若中观空法。),故不生畏,如师(注释:师,通「狮」字。)子子闻师子吼不生怖畏。若不了分别、依他二性,执为实有,故被染污。

  三可执(注释:指所执之境,即色等诸尘。)执二边者。分别可执与能执(注释:指能执取诸尘之意识心。),以为实有。为离此二边故,经中佛以幻师为譬:迦叶,譬如幻师(注释:此喻指意识,其能分别生起诸尘,又能生唯识智。)作诸幻像(注释:此喻指由意识虚妄分别所成的唯识智。),所作虎等还食幻师。迦叶,如是观行,比丘(注释:梵文为Bhiksu,为出家受具足戒男众的总称。)随观一境,显现唯空故(注释:此句义谓:观一切法唯是心识所生,故谓诸法是空。这即是唯识学所说唯识无境说。),实无所有(注释:指境无有。),虚无真实。云何能得离此二边?由依意识(注释:此是概指八识,非指一识。)生唯识智(注释:即指能了知一切法唯识变现,没有实体的唯识无境之智。)。唯识智者,即无尘体智是唯识智,若成,则能还灭自本(注释:「本」,碛砂本作「本」。)意识(注释:泛指八识。)。何以故?以尘无体故,意识不生(注释:此二句义谓:因为由意识所生之法是虚幻无体的,所以意识也就无所谓生起之义。)。意识不生故,唯识自灭(注释:此二句义谓:既然意识无生起之义,那么所谓一切法唯识所成之义也就自然不成。)。故意识如幻师,唯识智如幻虎。以意识能生唯识故,唯识观成,还能灭於意识。何以故?由尘等无故,意识不生,譬如幻虎还食幻师。如提婆(注释:印度本执师子国人,龙树人弟子,与龙树一起共弘大乘般若中观学说。)法师说偈言:

  意识三(注释:疑指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及前六尘之总称。)有本(注释:即指虚妄分别之性,此性为一切妄法根本。),诸尘是其因。

  若见尘无体,有种(注释:此指八识。)自然灭。

  四邪正二边者。正者,通达位(注释: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由浅入深,共有五个阶段,或曰五位。其中第三为通达位,指菩萨通过一阿僧只劫之行,已登初地位之入心(十地中每一地都有入心、住心、出心三心)。),能通达人、法二空无我之理,即见道之位。)中真实观行(注释:指通达位中观人、法二空之观行。)分别为正。未通达前分别(注释:指修唯识观尚未进入通达位之前诸位,此指位尚无见道,故名为邪。)为邪。为离此二边故,以两木生火为譬。如经中说:迦叶,譬如二木相揩,即能生火。火生之时,还自烧木。如是正相真实观行与邪相治(注释:此句义谓:通过修习人、法二空之观行,可以对治一切邪见。),生圣智(注释:圣,正之义。指如理智正照真谛,离虚妄分别,名为圣智。)根。智根若成,还除邪正二分别(注释:此二句义谓:如果证达无分别圣智,就已远离一切分别之相,包括正、邪之分别,达到邪、正不二的理境。)故,譬如火生还烧两木。两木若尽,火亦无依。邪正不二,故言中道。

  五有作无作二边者。有作者,有人执言,欲修智慧,必先作意(注释:指心起动而攀趣所缘之境之作用。),然后事成(注释:此二句义谓:要修习证得智慧,必须首先期意证达,而后方能通过修习之事功而成就,即先有愿望,后借行证。)。无作者,有人执言,智慧无事无能(注释:此句义谓:要成就圆满智慧,并不需要期意愿证和假借修习之事功,就自然可以实现。)。何以故?由解(注释:指解脱之智慧,能对治妄惑,故谓之与惑相对。)惑相对,由解生故,惑自然灭,非解能除(注释:此句义谓:妄惑与解脱智慧相对,故不能并起,一起必一灭,所以解脱智慧生起之时,妄惑自灭,而并非由智慧所灭。),故说智慧无事无能。为离此二,是故立於油灯为譬。如经:迦叶,譬如燃灯,灯光既起,黑暗即灭。而彼灯光虽不作意言能灭暗,暗由我灭,而必因於光起,暗方得灭。是故灯光虽不作意,不无事能。智慧亦尔,不作是意我能灭惑,而亦非不由智慧生,惑便除灭,故知智慧不无事能。若说作意我能灭惑,是名增益(注释:即境益执,此指执著非有为有,如执无作意而为有作意,即为增益。),即有作边。若说智慧起时,无明自灭,不由智慧,是名损减(注释:即损减执,此指执有为非有,如智慧有灭惑之功能,若执为无,便是损减。),即无作边。为离此二边,故说智慧生不作意,非不作意。非作故不增,非不作故不减,是名中道。

  六不生同生二边者。一不生执(注释:指执持凡夫永远不能见道解脱之谬见。)者,譬如凡夫相续中烦恼恒起,未曾生道,由惑碍故,未来亦尔,故知永不解脱,即是一边。二同生(注释:指偏执於治道与妄惑同生,道永不能灭惑,众生永无解脱之谬见。

  )者,明诸惑於无始长时本有,若对治道与惑同时起者,可能灭惑。若道始生,此道力弱不能灭惑,故知永不解脱。为离此二边,是故佛说第二灯譬。

  迦叶,如险暗山岩及庙堂房舍,无数千年暗在其中,未曾有为燃灯照了。设有人能於中燃灯,得成以不?答言:得成。迦叶,此中诸暗得作念言:我住此已久,我今不去,是暗能作此意以不?不可,世尊。何以故?灯光既成,不得不去。迦叶,如是烦恼及业从无数劫来在众生相续中,若能生一念正思惟(注释:此指合乎道与真理的思想。)者,则久劫烦恼悉皆自灭。迦叶,是灯光者,即譬圣无分别智。黑暗者,即譬众生烦恼业。

  由此类譬,破道不生执。何以故?以道依因缘生故,若因缘未合,道不得生。因缘具有,道即得生。由如燃灯后言暗灭,暗灭譬者,破同生执。以暗分羸弱,故可灭。是无颠倒境界故,以白净最强有真实境无颠倒故,是名离六种二边,显六种中道。

  译文

  四、离障相。所谓障有三种,其分别为一烦恼障,如果能了脱此障,但可证得慧解脱阿罗汉果。二禅定障,如果能了脱此障,得到灭尽定的境界,就能证得俱解脱阿罗汉及独觉果。三一切智障,此障唯有菩萨境界方能破除,了脱此障,即证契佛智。如来法身在不同阶位,虽有上述三障缠缚,但其本性清净,不为此障所染污。

  五、法身界清净相。关於此相共有四种譬喻,每一譬喻又分别有四义。第一四义如下:法身恒常不灭,犹如真金。法身如如清净,犹如净水。法身无相,犹如虚空。其显涅槃极境,犹如正觉。第二四义如下:法身具足神通变化,犹如真金。慈悲润物,犹如水性。自觉觉他,犹如虚空。智慧清净,犹如正觉。第三四义如下:法身本性清净无染,犹如真金。洗净一切烦恼,如水洗垢污。解脱无碍,犹如虚空。证得正果,犹如正觉。第四四义如下:法身极乐,犹如真金。清净无垢,犹如净水。恒常不变,犹如虚空。真实不虚,犹如正觉。

  问曰:法身此五相究竟为了显了何义?

  答曰:一、法身无为相,是为了显了种类之义。为什么呢?因如来法身以无为为其类之根本相。二、无一异相,是为了显了相之义,表明如来法身与一切现象,真与俗不一不二之相。三、离二边相,是为了显了足跌之义。所谓足,即指大乘菩萨所修习之道。所谓跌,即指法身为菩萨修道之根据。如果舍离二边妄见,行中道之理,即可证得法身极境。四、离障相,是为了显法身功德,表明法身不为一切虚妄所染污,永远了脱一切智慧的障碍。五、法身界清净相,是为了显了法身之果报,表明法身极果没有垢染,清净寂灭。

  再则,应当了知,法身五相之前存在逻辑上的依次关系。首先,无为相,是显现法身常住之义。二、无一异是显现法身真实不虚。三、离二边相,是显现法身之境已断灭一切边见妄执。四、离一切障相,是显现法身已臻解脱之境。五、法界清净相,是显现法身自性清净无染。此五相由前至后,或由后至前可相依相生。此五相之间的依次关系如下:一、由法身自性而说有无为相。二、由法身无分别之境,而说有无一异相。三、由法身为圣智所证契,而说有离二边相。四、由法身自性清净,而说有离一切障相。五、由法身为究竟之极境,而说有法界清净相,是称五相。

  再则,所谓法身的五种功德分别指一、不可量。二、不可数。三、不可思。四、无与等。五、究竟清净。一、所谓不可量,不四种含义:一指法身存在恒常不灭,时间久远,不可限量。二指法身功用广大,不可限量。三指法身之境至极,没有任何缺漏不足,不可限量。四指法身无前后变异,不可限量。如佛问舍利弗:你能否完全了达如来功德?舍利弗回答说:不能,世尊。佛又问曰:那你又凭什么能信如来具足无量功德?舍利弗回答说:我现在依我所闻所见,能了解如来所制定的戒、定、慧等功德无量,为世罕有。譬如有人行於天堂花园,见其中树木珍贵庄严,从而能判定此园为世稀有。我也是如此,世尊。譬如有人在大城之外,见出入此城诸人无不可爱,因而推想,此城中人都应可爱。我也是如此,依我所闻所见,能断定修持如来戒、定、慧等功德无量,从而产生信仰之心。

  二、所谓不可数,是指法身所具功德,非数能穷尽,如《马先行经》中偈云:

  若人有千头,头头有百口。

  口口百言舌,舌舌百言声。

  十力等一分,穷劫说不尽。

  三、所谓不可思,是指法身境界,非思虑所能测知。

  四、所谓无与等,是说法身境界,非声闻、缘觉及菩萨三乘人所行境界可比。

  五、所谓究竟清净,是说法身境界,已断灭一切根本无明的妄惑。这些就是法身五种功德。

  原典

  四离障相异。障有三种:一烦恼障(注释:指贪、瞋、痴等诸惑烦恼,能使众生流转於生死苦海,障碍成就涅槃寂静之理,故名烦恼障,此障由我执所生。),能离此障,得慧解脱阿罗汉(注释:指钝根之阿罗汉,唯离烦恼之障,尚未得灭尽定,还有解脱证涅槃之智慧障未除,故名此。)。二禅定障(注释:此指有碍得到灭尽定的障碍。),由离此障(注释:「障」,碛砂本无。)故,得俱解脱阿罗汉(注释:指利根阿罗汉,既离智慧之障,又离一切禅定之障,得到灭尽定之极定,即离慧与定二障而得自在者,故以此名。)及独觉等。三一切智障(注释:指愚痴迷暗等,有碍了知诸法实相之菩提妙智,故名为智障。),是菩萨道所破,离此障故,得成正觉(注释:梵文Sambodhi,又译为三菩提,指能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悟。又,成佛即名成正觉。)。如来法身在三位(注释:此指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及菩萨三位。)中,虽有三障,非所染污。

  五法身界清净相者。凡有四譬,譬各四义。初四义者:法身不改(注释:即不变灭。)如金,如如清净如水,第一义谛无相如空,大般涅槃显了如觉。二四义者:神通转变如金,慈悲润泽如水,第一义谛无相如空,大般涅槃显了如觉。二四义者:神通转变如金,慈悲润泽如水,自性不舍弃生如空,般若解净(注释:指解脱清净之义。)如觉。三四义者:因本清净无染如金,胜道洗浣(注释:此喻法身能断灭净一切烦恼。)如水,解脱无累如空,果体显现如觉。四四义者,乐性利益如金,净体清洁如水,常德无坏如空,我义无著如觉。(注释:此数句义谓:分别以金、水、空、觉四义,比譬法身常、乐、我、净四胜妙之德相。)

  问曰:此五相各显何义?

  答曰:初无为相者,为显种类义。何以故?如来法身以无为为种类相故。二无别异者,为显相义。明如来相者,应知不一不二(注释:指如来法身与一切现象,即真与俗不一不二。)为相故。三离二边相者,为显足跌义。足者,即菩萨一切圣道(注释:圣者所修习之道,本指三乘圣人所行之道。此唯指大乘菩萨所行之道。)。跌者,圣道所依止处(注释:此句义谓:一切圣道唯依法身才能存在。)。舍离二边,能依中道之理,得至法身故。四离一切障相者,为显法身功德,无诸染污,智障永度(注释:度脱、了脱之义。)故。五清净法身相者,显法身果,无垢澄寂故。

  复次,五相次第义应知。初无为相者,显常住。二无别异相者,显真实义。三离二边相者,显对治(注释:此指法身之境已断灭一切二边之见。)义。四离一切障相者,显解脱义。五法界清净者,显自性清净义。如是相生,亦得从前向后,从后向前故(注释:此数句义谓:法身五相之间也有次第关系,先有无为之相,方有无一异相;有无一异相,才能说有离二边相;有离二边相,才能说有离障之相;有离障之相,才能说法身界清净之相,反之亦然,故说五相相生,有次第关系。)。复次,五义次第者:一自性故,说无为。二无分别故,说不一不二。三圣智境界故,说离二边。四自性清净故,说离一切障。五究竟成就故,就法界清净。是名五相。

  复次,五德者:一不可量(注释:指法身功德不可计量,广大无边。)。二不可数(注释:指法身无量功德,不可数尽。)。三不可思(注释:指法身境界非思虑之境,胜妙无比。)。四无与等(注释:此指法身境界非声闻、缘觉及菩萨三乘人所行境界可比,唯佛境与之相应。)。五究竟清净。一不可量者,有四义:一由时节久故不可量。二功用大故不可量。三无馀(注释:指事理之至极,已没有任何残馀未尽。)不足故不可量。四无中间(注释:指法身没有生灭变异之过程,所以也无所谓前、后、中间之异。)故不可量。如佛问舍利弗:汝能如量通达如来功德不?舍利弗言:不能:世尊。又问:汝云何得信如来功德?舍利弗言:我今依声闻能观见如来戒等功德(注释:指持如来所制戒律、禅定、智慧等所具之功德。),无处不生希有。譬如有人行天园路,见宝庄严树,生希有心。我今亦尔,世尊。譬如有人在大城外见彼诸人出入,无不可怜(注释:「怜」,碛砂、金陵本均作「怜」。此处义指可爱。),作如是计:此城中人皆应可怜(注释:「怜」,碛砂、金陵本均作「怜」。)。我亦如是,依声闻故,能观如来戒等功德,无非希有,以信知故。

  二不可数者,是不可量功德为一为多,其数无穷,过恒沙数。如《马先行经》中说偈:

  若人有千头,头头有百口。

  口口百言舌,舌舌百言声。

  十力(注释: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其分别为:一、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二、知三世业报之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之智力。四、知种种解智力。五、知种种界智力。六、知一切至所道之智力。七、知天眼无碍之智力。八、知诸根胜劣智力。九、知宿命无漏之智力。十、智永断习气之智力。)等一分,穷劫说不尽。

  三不可思者,非觉观(注释:此指妨碍定之心念,其中觉为粗思,观为细思。)境界故。

  四无与等者,不与声闻、独觉、菩萨三乘等共得故。

  五究竟清净者,无明住地(注释:指根本无明。)永灭无馀故。是名法身五德。

  译文

  再则,所谓应身,以如来应身势用广大,具有三种德相:一为大般若。二为大禅定。三为大慈悲。所谓大般若,是指如来应身具有无分别圣智。所谓大禅定,是指如来所行之禅定,已在任运自在,没有入定与出定的差别,无时不在禅定中。所谓大慈悲,是指如来应身能救拔众生於苦海之中。要令众生意得圆满,应身应个以下三德:一为能体味修道之乐。二为具足六神通。三为能拔众生之苦。所以,大悲可以拯救众生出离地狱、饿鬼、畜生三途之苦,获得人天福报。大禅定可以显现六种神通,令众生信乐佛法。大般若可以令众生体味修道之乐,成就解脱。这些就是所谓的应身。

  再则,所谓化身,以大悲为根本,同时也具足大禅定与大般若,般若能产生五种作用:一令众生厌怖三界轮回之苦。二令众生修习正道。三令众生舍除谬执。四令众生信乐大乘正法。五令众生从佛受当来必定成佛之记别。大悲、禅定和般若三大之法,不仅有助於众生不断修习佛法,而且也可以实现如来成道前所发的广大誓愿。正是由於这一广大誓愿,才使如来证道之后,能以法、应、化三身成就各种利益众生之事,出现於五浊世中。

  所谓如来利益众生之事可分为十四步骤:一、显现自身过去行种种大悲之事。二、出生於兜率天。三、从兜率天下至人间阴之处。四、入胎。五、出生。六、学习各种技能。七、游戏童年。八、出家。九、修各种苦行。十、到菩提树下禅坐。十一、以神力降伏魔军。十二、成佛。十三、说法普度众生。十四、入涅槃。此十四事相将流播於五浊世间,直至众生度尽为止。显现此十四事是为了五种因缘:一、为了说明三界内一切法无常变灭,皆苦不乐,没有自性,而涅槃之法则寂灭清净。由此说法,能使众生对三界轮回之苦,生怖畏之心。二、既生怖畏之心,即修习二乘圣道。三、既入二乘圣道,生上求涅槃之心。既入二乘圣道,又要破除自己的骄慢之心,从而说大乘《法华》等真实法教,使众生舍弃骄慢之心,行慈悲、智慧方便之道。四、既已行慈悲、智慧方便之道,从而成就大乘佛法。五、既已成就大乘佛法,为众生授当来必定成佛之记别。这些就是化身所行之事。

  再则,法、应、化三身各有不同德相。法身之境微细难知,所以以甚深为德。应身威神具足,所以以广大为德。化身能普度凡夫众生,所以以和善为德。再则,由於此三身不断生起利益世间众生等事,所以谓之常住世间。所谓常住世间是基於十种因缘,此十因缘分别为:一、因缘无边。二、众生界无边。三、大悲无边。四、如意足无边。五、无分别智无边。六、常处禅定,无散乱之心。七、安乐清凉。八、行於世间,不为八风所染污。九、甘露寂静,远离生死。十、本性常存,无生无灭。

  一、所谓依因缘无边而说常住之义,是指如来在无量久远的时间以来,为了修得正法,舍身弃财。由於正法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所以必须具足无量无边的善因缘,才能感得正法之果。此果即是法、应、化三身,故谓之具有常住之义。

  二、所谓依众生无边而说常住之义,是指一切菩萨发心时,必发四弘誓愿和十大愿。如果众生不度尽,我愿亦无尽。众生度尽,我愿乃尽。众生既然无有穷尽,所以如来化身常来世间,教导众生,其亦无有穷尽。

  三、所谓依大悲无边而说常住之义,是说如果菩萨大悲救世都可以常住世间,没有限量。久住生死,不入涅槃。何况如来诸德圆满,常有大悲救苦之心,其在世间,又岂有限量?所以谓之常住。

  四、所谓诊如意足无边而常住之义,是说世间通过修行四神足而得如意自在之人,尚能住世四十小劫。何况如来为究竟大神足之人,其住世间亿百千动,广化众生又有何难?所以谓之常住。

  五、所谓依无分别智无边而说常住之义,是说如来已了脱对生死或涅槃的执著,与真理相契,不动不出,所以谓之常住。

  六、所谓依常处禅定,无散乱之心而说常住之义,是说世间修得禅定之人,尚能不为水、火、刀、箭所伤,何况如来常处禅定,岂可坏灭?故谓之常住。

  七、所谓依安乐清净而说常住之义,是说安乐即金刚定所生之心境,此定能断除根本无明最后念无常之苦,因为没有苦,所以名为安乐。如来已证得佛果,所以名为清净。其已得解脱轮回生死之苦,故谓之常住。

  八,所谓依行於世间,不为八风所染而说常住之义,是说诸佛现身於世间救度众生,但并不为世间生死烦恼所染污,没有任何虚妄因缘,所以谓之常住。

  九、所谓依甘露寂静,远离生死而说常住之义,是说甘露能令人长生不死,金刚喻定能断除根本无明最后念惑,证得佛果,恒常快乐。由於寂静,才有寂静。由于寂静,才说远离生死之法。由於远离生死之法。才说其常住。

  十、所谓依本性无生无灭而说常住之义,是说法身本有,非修习始有,其常存不灭,横三世而不随三世生灭。为什么呢?因为法身本性存在,并非现在才存在,且其将来也永在,所以谓之常住。

  原典

  复次,应身者,势用广大故。此身本有三德:一大般若。二大禅定。三大慈悲。大般若者,无分别圣智是其体相。大禅定者,无作意是其体相,已离出入意(注释:此指出定与入定的意念分别。证得佛果后,无此出入分别,而是任运自在,行、住、坐、卧无非是禅。)故。大慈(注释:「慈」,碛砂本无。)悲者,能拔能救是其体相。如众生意令得圆满,故须此三:一为法乐(注释:对於欲乐而有法乐,指修习佛法所具之味乐。)。二为六通(注释:即六神通。)。三为拔济(注释:指拔济众生之苦。)。是故三悲为拔三恶道(注释:分别指众生轮回六道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三道。)苦,安置人天(注释:即六道中的人、天二道。)。大定能显六通,令生信乐。般若为受法乐,能成熟解脱,是名应身。

  复次,化身者,大悲为本,禅定为变现,般若能令有五种能:一令生厌怖(注释:指对於三界内的生灭之法生厌怖之心。)。二令人圣道。三令舍昔执(注释:指各种虚妄执著。)。四令信乐大法。五令受大菩提记(注释:指从佛受当来必定成佛之记别,又史受记。)。此三大法(注释:分别指大悲、禅定、般若。)在因地(注释:相对果地而言,指众生修道之位。)中熏修(注释:又名熏修,指身、口、意所造之善恶行法,其气分留於真如或阿赖耶识,如香之於衣。)如如,安立本愿。由此本愿(注释:本指於因地所立之誓愿,又指根本之誓愿,即指菩萨广大无量之誓愿。)至道后(注释:即证道之后。)时,随於三身能作利益众生之事,是故出现五浊世(注释:指住劫运中人,在寿二万劫以后,而生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即:一、劫浊,指二万年以后,有浑浊之法生起之时。二、见浊,指身见、边见等见惑。三、烦恼浊,指贪、瞋、痴等修惑之烦恼。四、众生浊,为见、烦恼二浊之结果,人间果报渐衰,苦多福少。五、命浊,为见、烦恼二浊之结果,指寿命渐少。)中。

  事有十四:一现本生事(注释:此指佛陀过去世之行种种大悲之事。)。二现生兜率天(注释:三界中欲界之天处,为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最后之处所,后下生人间而成佛。)。三从天下处中阴(注释:又名中有,指神识在肉体变灭后,还未投生之前,这一中间的识身。)。四入胎。五出胎。六学技(注释:「技」,碛砂本作「伎」。)能。七童子游戏(注释:指释迦如来童年时的生活。)。八出家。九苦行。十诣菩提树(注释:此指释迦如来修苦行后,到菩提树下禅坐思道。)。十一破魔军(注释:恶魔之军兵。释迦如来成道之时,第六天魔天率诸眷属来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十二成佛。十三转*轮(注释:指释迦如来成道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十四般涅槃。此十四事现五浊世,至众生尽。此十四事为五因缘:一为说无常、苦、无我、空(注释:指一切世间之法没有自性,故谓之性空。)、涅槃寂静。由此正说音声,能令众生於三有(注释:三界之异名,因三界为生死往来之境,有因有果,故谓之有。)中而生怖畏。二生怖畏已,令人二乘圣道。三入圣道已,生究竟涅槃心。为破如此增上慢心(注释:指对於自己已得善法而起骄慢之心。)故,说大乘《法华》等(注释:此谓《法华》等经。)真实法教,令诸众生舍本所执,摄取慈悲、般若、方便。四摄已,於无上乘(注释:即大乘异名,以喻其教法之至极。)中而成熟之。五成熟已,授其无上菩提道记(注释:此句义谓:为众生授当来必定成佛之记别。)。是名化身事。

  复次,依此三身,随一一身各有一德。法身微细故,甚深是其德。应身威神具足故,广大是其德。化身能济度凡夫等诸众生故,和善是其德。复次,此三身者恒能生起世间利益等事,故说常住。常住者,依十种因缘,十者:一因缘无边(注释:此指要证得正果,必须具足无量无边的善因缘。)。二众生界无边。三大悲无边。四如意足(注释:又名神足,指通过修习禅定,使能如已意而飞行无碍,及自在转变境界,化现人等之神力,故名如意。)无边。五无分别智无边。六恒在禅定无散。七安乐清凉。八行於世间,八法(注释:此即指能扇动人心之八风,分别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不染。九甘露(注释:梵语为Amrta,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此喻如来境界之胜美。)寂静,远离死魔。十本性法然(注释:同法尔、自然之义。),无生无灭。

  一因缘无边故常者,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无尽,还以无穷之因感无穷果。果即三身,故得是常。

  二众生无边故常者,初发心时,结四弘誓(注释:即四弘誓愿,为诸佛之总愿,一切菩萨发心时必发此愿。其分别为: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而无量法门之愿。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量佛道之愿。),起十无尽大愿(注释:指菩萨於初观喜地所发十大之愿。其分别为:一、众生界无尽。二、世间无尽。三、虚空界无尽。四、法界无尽,即真如境界无尽。五、涅槃界无尽。六、佛出现界无尽,即佛出现说法度众生无尽。七、如来智界无尽,即如来之智所照之境无尽。八、心所缘无尽。九、佛智所入境界无尽,即指佛智所证之境界无尽。十、世间转法转智转无尽,世间转,指能摄入前所谓众生界、世间、虚空界。法转,指展转而摄入前所谓法界、涅槃界、佛出现界。智转,指展转而摄入前所谓如来智界、心所缘界、佛智所入境界。)。若众生不可尽,我愿无尽。众生若尽,我愿乃尽。众生既其无尽,是故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无有穷尽。

  三大(注释:指如来法、应、化三身。)悲无边故常者,若诸菩萨分有大悲,尚能恒救众生,心无齐限,久住生死不入涅槃,何况如来众德圆满,常在大悲,救拔恒恩,岂有边际?是故言常。

  四四如意无边故常者,世间有得四神足(注释:即四如意足,指通过修习禅定而得四种如意之果。)者,尚能住寿四十小劫(注释:劫,梵文为Kalpa,指无法推算之远大时间概念,其又能有大、中、小三劫之分,分别用以指谓时间之长短。),何况如来为大神足师,而当不能住寿自在亿百千劫,广化众生?是故名常。

  五无分别慧无边故常者,远离生死、涅槃二执,一向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动不出,故知是常。

  六恒在禅定故常者,世间有人得禅定者,尚能不为水火烬溺,刀箭所伤,何况如来常在禅定而应可坏?是故名常。

  七安乐清凉故常者,安乐即是金刚心(注释:即金刚喻定。),能除无明住地最后念无常苦,以无苦故,故名安乐。佛果显成,故名清凉。是解脱道,故名为常。

  八行於世间,八法不染故常者,佛身虽复在於道前生死相应,而不为彼烦恼所染(注释:此数句义谓:诸佛现身於世间救度众生,世间虽有生死,但世间生死烦恼不能染污诸佛应、化之身。),无妄想缘,故是常住。

  九甘露寂静,远离死魔故常者,甘露令人长仙不死,金刚之心能除无明最后念惑,故得佛果常乐。常乐故,寂静。寂静故,远离死魔。离死魔故,是常住法。

  十性无生灭故是常者,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虽行三世,非三世法。(注释:此数句义谓:法身是本有,故无过去;法身恒常不灭,故无现在、未来。所以法身虽行三世,却不随三世变灭。)何以故?此是本有,非始今有,过三世法,是故名常。

  译文

  有人问:佛陀说大乘诸经中,一向主张一切法皆因缘所生,本性是空,如云、梦、幻。因为佛性为烦恼所障蔽,故以云为譬喻。因为一切法皆不真实,故以梦为譬喻。因为一切五阴的果报皆由烦恼、业所起,故以虚幻为譬喻。既然一切法性是空,又为什么要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呢?

  回答说:已如前所说过的,如来法身具足五种功德,可以除灭五种过失,所以说有佛性的存在。

  再则,上文所说九种烦恼譬喻,是为了显佛性的五种义蕴。此五义分别指一、佛性是真实的存在。二、通过修道之功可以证见佛性。三、证见佛性后,可具有无边无量的功德。四、佛性无初、不应、相应、殼。

  解释曰:所谓无初,是说烦恼、业、果报的产生时间,极其久远难测,所以说无初。所谓不应,是指烦恼等妄染之法不能染污佛性,故谓之与佛法不相应。所谓相应,是指烦恼等染法是依真如法身而缘起所以说相应。所谓殼,是说此烦恼等妄法一旦缘起,又能障蔽法身真如,故谓之殼。

  五、佛性无初、相应、善性为法。

  解释曰:所谓无初,是指法身本来具足大智慧、大慈悲和大禅定等,并非修习而始有,故谓之无初。此法身具足各种胜妙善用,故说体用相应不二,这即所谓无初相应。所谓善性为法,是指法身自性具有智慧、禅定、慈悲等善法,所以具有不变、威德、润泽的功德;故以此名。这也就是佛性所具有六种无变异之相的初无前后变异之相。

  下面说其他五种无变之相。即二、无染净变异相,此指法身不为一切生死之法所染污,故谓之无染。法身又非修习智慧始有,故谓之无净。三、无法变异,指法身本来无生,所以非假借修为而有。非修为而有,故其非是始有,所以没有变异。四、无老变异,是指法身寂然不动,无所变异,故谓之无老。五、无依住变异,是说如果一法依住於他物而存在,则此法即有变异,法身不由他法而生,所以无依,其无所不在,故谓之无住。六、无灭变异,是指法身常住不灭,故以此名。这就是佛性六种无变异之相。

  此六相可归结为三点:一、法身前后寂然不动,故说其无前后变异。二、法身无流,即指法身无染净变化。三、无为,即指法身无生、住、异、灭四有为相,所以无有变异。一切虚妄之法则有三种变异:一、在因果轮回中展转变异。二、通过修道所破除之变异。三、念念生灭之变异。法身则远离此三种变异之法,因为一、其前后寂然不动,故无因果轮回之变异。二、其无染净变化,故非修道所破。三、其非有为生灭之法,故无念念生灭之变异。这些即名之为佛性变亦异之相。

  原典

  问曰:佛说大乘诸经,一向皆言显诸法空,如云、梦、幻。烦恼能障故,以云为譬,一切诸业不真实故,以梦为譬。一切五阴果报,烦恼、业所起故,故以幻为譬。前说此经显於此义,云何更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注释:此句义谓:既然说一切法没有自性,虚假不真,又怎么还能说一切众生都有真实的佛性呢?)?

  答曰:已如初说五种功德除五过失,明有佛性,是故言有。

  复次,此九种譬(注释:指上文九种烦恼譬。)为显佛性有五义应知。五义者:一真实有。二依方便(注释:此指修道之功。)则可得见。三得见已,功德无穷。四无初(注释:此指无明烦恼产生无始久远之时间。。)、不应(注释:指烦恼等染法不能染污法身,故谓之不应。)、相应、殼(注释::指烦恼等染法虽不能染污法身,却是从法身真如所缘起,从这一角度而说其相应。此烦恼一旦从法身缘起,又能障蔽法身,故谓之殼。此为典型之真如缘起论。)。

  释曰:无初者,谓烦恼、业、报并皆无始,故言无初。不应者,由此三(注释:指烦恼、业、果报三染法。)故,违逆法身,故言不应。相应者,由依法身得起此三,故说相应。殼者,此三能藏(注释:此指障蔽之义。)法身,故名为殼。

  五无初(注释:此指法身本来具有大智慧、禅定和慈悲,并非始有,故谓之无初。)、相应(注释:此指法身之体具足各种善用,如大智慧等,可以广救众生,此用与法身之体不能相离而独有,故谓之相应。)、善性为法(注释:此指法身具有智慧、禅定、慈悲等善法,故谓之以善性为法。)者。

  释曰:无初者,以性得般若、大悲、禅定法身,并本有故,故言无初。体、用未曾相离,故言相应。是名无初相应。善性为法者,法身自性无改,由般若故。性有威德,则禅定故。性能润滑,由大悲故。故称善性为法,如是九譬,释无前后际变异义竟。

  二无染净变异者,法身不为生死阴界(注释:指五阴与十八界。五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法。十八界,分别指六根、六境、六识,总为十八界。)入等所污,故言无染。非智数所作,故言无净(注释:此二句义谓:法身本净,并非假借智慧修习始净,从这一角度而说其清净。此无净指无始净。)。三无法变异者,法身无生,故非起成(注释:指通过起修习之功而成就。)。非起成故,非是始有,不论变异。四无老变异者,法身无动转故,无所改异,故言无老。五无依住变异者,若法有依(注释:指依赖他物而存在。)有住(注释:指止住於他物之中。),即有变异。法身不由他故,无依无所的在,故言无住。六无灭变异者,法身常住,不可破坏,故言无灭变异。是名无变异,六种别义究竟。

  复次,合六为三者:一前后寂静,谓无前后际异。二无流,即无染净异。三无为,谓无四相(注释:指一切有为法所具有的生、住、异、灭四相。)生住灭等,故无有变异。是故一切妄想法有三变异:一果报尽故变异(注释:此句义谓:一切世间之法都是在因果轮回之展转不穷,其果报断尽即此法断灭。)。二对治所破故变异(注释:此句义谓:一切妄想之法可以通过修习正法所破,故谓之有变异。)。三刹那念念灭故变异。法身不尔,离三过失(注释:指果报尽、对治所破、念念灭三变异。)故:一前后寂静故,无果报尽变异。二无流故,无对治破变异。三非有为法故,无念念坏变异。故名无变异。

  佛性无差别相

  译文

  再则,应当了知佛性差别之义。所谓无差别,是指如来性已至极清净位的相状。如果简略来说如来无差别境界,其中共有四种含义,由此四种含义而分别立以四种名称。又分别从四种阶位的人,来显现佛性四种德相。所谓四种含义分别指一、一切佛法自始至终都具有不可思议的胜妙功德。二、佛性遍及一切众生心中,无有差别。三、佛法非妄想颠倒之法。四、佛性本来寂静。

  解释说:所谓一切佛法自始至终都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正如《胜鬘经》中所说:世尊,所谓如来藏不空,是指如来藏永远不相离、不舍智、不可思惟的诸佛功德,所以谓之不空。不空,即表明佛具足一切功德。所谓佛性遍一切处,没有差别,是说一切诸法因缘而生,没有自性。如《无上依经》中所说:一切众生,虽有五阴、十八界、十二入障自本性,从而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之中,但其本性则清净无染,至明妙善。由於此义而说,佛性遍及一切染净众生心中,没有差别。所谓非妄想颠倒。如《解节经》中所说: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所谓如来之性,即是真实无妄之理。如来之性无论是如来出世人间或不出世人间,其本性恒常不变,所以不是虚妄之法。由於此经所说,故知佛性无妄想倒法,此即名为真实之理。所谓佛性本来寂静,如《文殊师利遍行经》中说:佛告诉文殊菩萨,诸佛如来本性即是涅槃,不生不灭。由於此义,故知佛性本来寂静。

  再则,所谓四种名称分别指一、由佛法始终具足不可思议之义,而说名为法身。二、由佛性遍一切处,没有差别,而说名为如来。三、由无虚妄颠倒之法,而说名为真实谛。四、由佛性本来寂静,而说名为涅槃。对於如来性而言,这四种含义,四种名称虽侧重不同,但并无根本差别,故谓之无差别相。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辩(注释:「辩」,碛砂本无。)相分第四中(注释:「第四中」,碛砂本无。)无差别品第十

  复次,无差别义应知。无差别者,此如来性已至极清净位。若略说是无流界(注释:指如来境界已没有变灭之相,寂然恒常。)中,约如来性有四义,因此四义,故立四名(注释:分别指法身、如来、真实谛、涅槃。)。约於四人(注释:分别指身见众生、二乘人、始行大乘菩萨、十地菩萨。)显以四德(注释:分别指佛法之一切功德、无量功德、不可思惟功德、究竟清净功德。),四义者:一者,一切佛法前后不相离(注释:此句义谓:佛法自始至终都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二者,一切处皆如(注释:此句义谓:佛性无论在染在净,即在一切众生中皆无差别,故谓之如。)。三者,非妄想倒法。四者,本性寂静。

  释曰:一切佛法前后不相离者,如《胜鬘经》说:世尊,如来藏不空,过恒沙数等不相离,不舍智、不可思惟诸佛功德。故知如来藏由如来功德故不空。不空者,即明佛具足一切功德故。此性一切处皆如者,一切诸法无自性故。如《无上依经》说:一切众生有阴、界(注释:五阴与十八界之总称,此指染未证道之众生。),入胜负(注释:「负」,碛砂、金陵本均作「相」。胜相,即指在净位众生。)种类,内外所现,无始时节相续流转,法然所得,至明妙善。(注释:此数句义谓:一切众生虽有在染与在净,证道与非证道之不同,但其本性则无所变更,始终妙善,无有差别。)以是义故,故知一切处皆如。非妄想颠倒法者,如《解节经》中说: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如来性者,是真实谛(注释:即真谛,指真实无妄之理。)。若如来(注释:此即指如来性、佛性。)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然,非虚妄法。由此经故,知无妄想倒法,名真实谛。本性寂静者,如《文殊师利遍行经》说:佛言,文殊师利,诸佛如来本性自般涅槃,不生不灭。以是义故,故知本来自性寂静。

  复次,立四名者:一由佛法不相离故,说名法身。二由性一切处如,故名如来。三由无虚妄颠倒故,名真实谛。四由本来寂静,故名般涅槃。是四义、四名於来性,无有差别,故说无差别相。

  译文

  再则,所谓四种阶位之人分别指:一、非执有身见之众生境界。由於真如之性可以断除一切身见邪执,所以对有身见之人,而说真如为法身。

  有人问曰:为何针对此身见众生而说真如之名为法身呢?

  回答曰:一切执有身见的凡夫,执著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假合之身为实有自性,强横执著有我及我所有,从而产生人、法二种妄执,污染本心。只有断灭此人、法二种邪见妄执,才能达到胜美的法身境界。如果不信这点,怎么可能了达如来法身境呢?如果证契法身境界,则可断灭一切身见执著。尽管断除了身见执著,但法身境则恒常不灭,所以名法身境界为真身。凡夫所执境界虚妄不实,所以不能与法身境界相提并论,不能谓之为身,为了针对此执有身见的凡夫,而说真如名为法身。

  二、对於颠倒之人,而说真如名为如来。所谓颠倒之人,即指声闻、缘觉二乘之人。他们应修如来常、乐、我、净等法,而二乘人却以一切法无常为所观之境。为什么呢?因为二乘人所修行法是以一切法虚妄不实,故是无常为主,与如来所观真如常等之修为方法相反,故谓之为倒修。由於二乘人修倒方法,所以其不能修得如来之果境,常、乐、我、净等真如,非是二乘人所得之境。真如之境,与小乘人所修无常等法境截然不同大乘所谓真如,并非只限於涅槃果地之真如,而是说一切法的本性无非真如,从本性层面看,真俗不二。二乘人所谓真如,则是就破邪而显之真如,即出俗之真如,其并不了解一切法本性即是真如之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二乘人只观一切法无常,并以此为真如理境。这种观法只知破除无常是真如,而不了解涅槃果地之真如。所以,这种真如只在因地中有,在果地中无,是有成坏之真如,非究竟之真如。

  大乘菩萨所谓真如,则是离於虚妄现象,直观一切法真性而说。这样的真如无论在因地或果地没有根本差别,(只是在因地为烦恼所覆,在果地自然显现)只有成没有坏。所以周到乘人以断灭无常之法为真如,这是只有去除,而无来义。菩萨所说真如,则因果二地皆有,无论无常烦恼之法是否去除,一切法之本性皆是真如,没有差别,所以去来不异。舍除因地中的无常烦恼,证得寂静之果,此称为如去再进一层,能於烦恼无常法中见出本性之真如,此才名之为如来。所以,如来非二乘所能了达之境界,故对二乘之人而说有如来之名。

  三、对於散动心人,而说真如名为真谛。真如无增无减,所谓散动心人,是指刚开始修习大乘佛法,还不真正了解如来藏真义的人。此人分为二种:一为把空理解为一切法之断灭,认为一切法未断灭时,即名为有,若断灭尽,则名为空。二把指空理解为有一实法,认为应以修得此理为目的。这二种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如来藏的真义,前一种人把如来藏误解为虚无,所以才生谬见。后一种人又把如来藏错解为实有,所以才生迷惑。如来藏的真正意义,如下面偈语所云:

  无一法可损,无一法可增。

  应见实如实,见实得解脱。

  由客尘故空,与法界相离。

  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

  如来之性,本来清净,一切烦恼客尘都是不真实的假有,所以无损於如来之性,此即谓之无一法可损。真如不记清净,其自始至终都具足无量功德,所以无有一法可增。正是因为真如无有一法可损,所以谓为空。正是因为其具足不可思惟的胜妙功德,所以又谓之不空。这样来看,真如亦空亦不空。为什么呢?因为真如已过离增与减二边,本无增减,如如不变。没有一法能损减真如,故谓之为空。又无一法可增加真如之功德,故谓之非空。如果能如此观照真如,这就叫做真实观,可以远离增、减二边。由於刚开始修行的菩萨尚不能对真如作如是观照,所以对於这种人才说真如为真实谛理。从初地至十地之间的菩萨,可以观照真如非空非不空之境,所以谓之非刚开始修行菩萨之境。

  四、对於十地菩萨而说真如名为涅槃。唯有佛才能证得涅槃之境,其他菩萨尚不能证得。如《胜鬘经》上说:世尊,由於证得涅槃,才能成就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获得无量不可思议的,究竟清净的诸佛功德。所以涅槃具足四种功德,与真如没有差别。

  原典

  复次,约四人者:一者非身见(注释:五见之一,指执身有实我、自性之邪见。)众生境界。由此真性,是邪执对治(注释:此指对治身见邪执。)故,为身见人,说名法身。

  问曰:云何对此人以真如法身?

  答曰:是诸凡夫色等诸阴无有此性(注释:此指自性。),强横执有我(注释:执我为实有,此为人执。我所有,谓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即执一切现象有实性,此为法执。)及有我所。由此人法二执,染污其心。身见灭处是甘露界(注释:即法身、涅槃境界,此界胜美,味甘如蜜,如以此名。),不能信乐何能通达如来法界?若见此界,身见执灭。虽复身见已除,未除此界恒尔,(注释:此数句义谓:若证法身极境,自可断除身见邪执。身见虽断灭,但法身境界常恒不灭,故谓之恒尔。)是故此界乃名真身。凡夫所执既非真实,故不俱在(注释:指凡夫所执境界不能与法身境界共存。),不得名身。为对如是身见凡夫,立名为身。

  二者对颠倒入说名如来。颠倒入者,谓二乘人(注释:即声闻、缘觉二乘。)。如来常住应修应行,而翻倒修无常(注释:此指二乘所修观法,以一切法虚妄不实,迁流无常为所观之境,从而速求出离,而不能了知一切法都具有如来性於其中,即真俗不二之理。)想等。何以故?此修(注释:指二乘倒修之法。)依於虚妄境起,故名倒修。乐、我、净等亦复如是,由倒行故,一切二乘不能进修得与如来道果相称(注释:此数句义谓:大乘如来所修正法,则以观涅槃常、乐、我、净为道果,故与小乘人修无常等苦法不同。若修小乘法,不能证得如来极果。)是故常等真如,非其境界。此真如者,不如无常等世间对治故(注释:此二句义谓:如来常、乐、我、净等境,与小乘人所修对治世间无常等法境不同。)。此真如非如中有,如无非如。亦如二乘如者,是非如中如,无非如中非如。(注释:此数句义谓:大乘如来所说之真如,并不只限於涅槃境界(果地)真如,而是说一切法的本性无非真如,从本性层面看,真俗不二。而二乘人所说之真如,则只是就破邪(非如中)而显说有真如,而不了解一切法本性皆是真如,即究竟真如之义。)云何如此?二乘之人约虚妄观无常等相,以为真如。此虚妄观,唯因中有,果地则无(注释:此二句义谓:二乘人只就因地中破邪显正而说有真如,即只知破除无常等法是真如,而不了解常、乐、我、净等果地真如。),是故此如或成或坏。因中则成,果地则坏。

  菩萨如者,离於虚妄,约真性以观真故。如此如於因果中二处无异故(注释:此数句义谓:大乘菩萨所观之境,则不仅就真而说果地有常等真如境,且观因地一切法皆本性真如,即真俗不二之理,故谓之二处无异。),唯成不坏。是故二乘人如逐其定灭(注释:指断除无常等法,故谓去,即去除妄法是真如境。)去而不来,菩萨如者,因果恒有,去来不异。舍因到果,故称如去(注释:此二句义谓:二乘所观之境,只是破妄显正,即舍因到果。故以云(去除妄法)为如来境,而不能进一层由正显妄不虚,本性是真如,即了达真俗不二极境,所以不能谓之如来。)。从果出用,故曰如来。是故如来非二乘境界,故对二乘立如来名。

  三名对散动心人,说名真谛。真如者,是无增减法。散动心人者,始行大乘菩萨。迷如来藏(注释:即指不了解如来藏真义。)有二种人:一者唯信灭除诸法,名之为空(注释:此二句义谓:以空等同於诸法断灭。其实,这种空是顽空,不是真空。大乘佛法所说空,是指一法因缘假合而有,没有自性,故名为空,并非指一切法灭后为空。)。一切诸法未分析时,是名为有。若分析竟,乃名为空。二者谓有实法(注释:指真实之法,即真如。),名之为空,我今应修应得。此二人者,迷如来藏。前则执无故迷,后人执有故迷。如来藏者,道理何相?如偈说言:

  无一法可损,无一法可增。

  应见实如实,见实得解脱。

  由客尘故空(注释:此句义谓:如来藏佛性就其为烦恼所障,不能证得而说其为空,并非指其根本不存在。),与法界相离。

  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

  如来性者,自清净故。能染客尘者,自性空故,故言无一法可损。(注释:此数句义谓:如来自性清净,尽管为客尘烦恼所覆不显,但并不为此所染污。又因为一切烦恼没有自性,不能染污真性,所以说没有一切可损。)真如者,与清净因不相离,过恒沙数等不舍智,不可思惟诸佛功德,恒相应故,故言无一法可增(注释:此数句谓:真如自始至终都具足无量功德,所以无一法可增。)。若法无(注释:指无一法可损。),因此无法观真如空。以馀法(注释:指无量不可思惟功德法。)有故,观如不空。故言真如亦空不空。何以故?以离增减二边故。无一法可损故是空,无一法可增故非空。若作是观,名真实观,故得远离增减二边。为始行菩萨不能得见此藏理故,为对此人,说真实谛。从初地至十地是其境界(注释:此句义谓:非空非不空,是从初地至十地菩萨所行境界。),观於此理行十地行,是故非关始行境界。

  四者对十地菩萨,说名涅槃。唯佛一人能得涅槃,馀诸菩萨不能至故。如《胜鬘经》说:世尊,由得涅槃故。世尊,成就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注释: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得一切、无量、不可思惟、究竟清净佛功德。是故涅槃四种功德无差别相。

  译文

  再则,所谓四种功德分别指一、一切功德。二、无量功德。三、不可思惟功德。四、究竟清净功德。由於证得涅槃之境,方能成就如来智慧,所以如来与涅槃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佛,就没有涅槃之境,如果没有涅槃,就没有佛可成。

  解释曰:所谓一切功德,即是指大乘菩萨修习到第八不动地时,已无分别之心,没有烦恼,没有亦灭,可以自然成就佛道。因为此地菩萨已与圣道相应,所以诸佛如来的一切功德都能成就。二、所谓无量功德,是指大乘菩萨修习到第九善慧地,通过各种禅定之功,可以成就无上妙智与无量功德。三、所谓不可思惟功德,是指大乘菩萨修习到第十法云地,能证见、了解如来的一切秘法,因依於智慧,所以得以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四、所谓究竟清净功德,是指断除一切烦恼妄惑及其残馀习气,断除一切智慧的障碍,由此而能成就究竟清净的圆满功德,证得涅槃。由於具足这四种功德,所以唯佛能证得涅槃,其馀的人未能证得涅槃。

  如来之性对於上文所说四义、四名、四人、四功德来说,没有差别,故谓之具有无差别之德相。

  此论所显佛性之十种相状,是为了显了下面三种旨趣:一、为了显了佛性本来具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二、为了显了通过修习正法,可以证得佛性。三、为了显了证得佛性已后,具足无量无边的胜妙功德,获得究竟圆满的境界。所以造本论。

  原典

  复次,四功德者:一一切功德。二无量功德。三不可思惟功德。四究竟清净功德。由得涅槃,故成如来,是故如来与於涅槃无有差别。何以故?若离佛者,无得涅槃。若离涅槃,无得佛故。

  释曰:功德者,初一切功德,即是第八不动地位(注释:大乘菩萨修习十地中之第八地。)。无分别、无穿漏(注释:即无漏、无烦恼等。)、无中间(注释:即指无前后之变灭。)自然成,菩萨圣道恒相应故,诸佛如来无流界中一切功德皆得成就。二无量功德者,是第九善慧地位(注释:大乘菩萨修习十位中之第九地。此地成就力波罗蜜,断修习,具足十力,知何处人可度、不可度,善说法。)。无数禅定陀罗尼(注释:Dharani,译作能持、总持。指持善法不使散,遮恶法不使起之力用。)门海,能摄无量功德,智所依止故,无量功德皆得成就。三不可思惟功德,是第十法云地位(注释:大乘菩萨修习十位中之第十地。此地成就智波罗蜜,断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出生无边功德,如大云覆虚空,出清净之众水。)。一切如来秘密法藏,证见明了,智慧所依故,故不可思惟皆得成就。四究竟清净者,一切惑及习气,一切智障已灭尽故。由灭尽智障故,究竟清净,功德圆满,成就涅槃。与此四功德相摄不相离,故唯佛得涅槃,馀人未得。

  是故如来性於此四义、四名、四人、四德无有差别,故言无差别德。

  以是因缘,此自性等十相(注释:指此文所说佛性之十相。)为显三义:一显本有不可思议境界(注释:此句义谓:佛性本有不可思议境界,非假修习而有。)。二显依道理修修行可得(注释:此句义谓:佛性虽本有,但为烦恼所覆,但须通过修道方能显现。另,第二个[修]字,碛砂、金陵本无。)。三显得已能令无量功德圆满究竟。故造斯论。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性论 八、源流

白话文:佛性论 九、解说

净界法师:为什么〖烧身、烧臂〗能够消业障呢?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一 讲经缘起.等文

白话文:瑜伽师地论 总序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性论 七、辩佛性之相(二)

白话文:佛性论 六、彰现佛性之体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 33.平分遗产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 32.烧银纸钱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 31.兄弟分鱼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