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下的开悟 |
 
教下的开悟 一谈“开悟”不少人会为之咋舌,以为不是一般境界,不是轻易可谈的事。我曾经对佛教的开悟也怀疑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怀疑到底有无此事呢!虽然看了不少经论,对之总是茫然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使我接触到禅宗。启示了我,感到开悟是可能的。继续摸索一段时期确实解决了我思想上不少的问题。 诸位同学都为解决人生问题而出了家,一定要相信有开悟这回事,希望大家把勇气、劲头拿出来,不要把开悟看得太难。人人有生命,而生命的奥秘却很少有人能反省一下,开悟就是生命奥秘的触证,生命的开花,这须要发恳切心。发心要大,发心是开悟的正因。请谨记着仪轨中习诵的发菩提心的愿词:“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蓐多罗三藐三菩提。”依此而信而修,就会有开悟的时节。 再说一句,不要把开悟看得太难,只要发此心,你一定会如愿以偿。“开悟”的事不是佛法中才有,更不是禅宗中才有,行行都有开悟的。比如说牛顿他是个大科学家,他究心于物理学和数学,他在花园里头看到苹果落地,忽然想到这苹果怎么不往上跑,而是往下落?由此,悟到地心有“吸力”以至万有引力的关系。五代时,南唐有一位诗僧,中秋赋诗道:“团团一片月,渐渐照庭除。今夜一轮满”,到此索句不得,停下来。直到第二年中秋赏月,触景生情,忽然得句:“清光何处无”。高兴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已,半夜起来拿起钟锤乱撞,惊动了全城,还被拿到李先主面前审问哩,这也是一种开悟的境界。但是请看,牛顿由于心在物理方面,所悟的只限于物理,而诗僧由于心在诗句方面,所悟的只在于诗句。因此要发大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如释迦在菩提树下得到开悟,如是因,如是果,“彼人也,我亦人也“,不要怀疑自己。同理,如果不发心,没有为解决人生问题争取开悟的趣向,没有因,怎么会有果?那就一辈子也难以开悟,或者说永远不能开悟,自然就谈不上解决人生问题,谈下上解脱。 佛教各派最强调开悟的是禅宗。但在有关开悟的问题上,宗下、教下是有争论的。“宗下”指禅宗;“教下”指禅宗以外的重视经论的各教派。“教下”批判“宗下”空疏狂妄,不切实际,所谓开悟不是真正的开悟。“宗下”批判“教下”支离破碎,说食不饱,把开悟说得那么神气,那么遥远。现在,我先就教下所谓的开悟谈起,然后再谈谈禅宗,以供大家的研索,讲得对不对,请同学们抉择.教下把道位的历程列为五位,资粮位(道)、加行位(道)、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道),此中见道就是开悟。资粮位属于准备阶段,对开悟来说不是直接的,为节省时间,我们先从加行位讲起,依次对小乘、唯识、中观的说法都作个概略的介绍,以资比较。 所谓“加行”,就是加功行道的意思,加行位有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这四位都属于定位,不同于一般散心的闻、思、修。这里的定是对趣向开发无漏慧而言,见道是无漏慧缘真如的境界。“暖位”称明得定,为无漏慧开现的前相,如钻木取火先得到“暖”;‘顶位”称为明增定,明相增长,喻如登山至顶。“忍位”为印顺定,对四谛理印可决定,有顺流而人之势。“世第一位”,入无间定,谓从此无间,生起无漏慧,世间诸定无有超过此者。真正得定,虽然不是件容易事,但出家人既脱尘俗之累,有具足的戒体为之奠基,较之在家人要容易得多。因为得定既需要心理条件,还需要生理条件,生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也就是得定的物质基础。禅定的“喜乐”,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不能发生的。没有“喜、乐“就不能开慧智,不能引发神通,这正显示了出家身份之可贵。喜,是心里欢喜;乐是身体感觉舒适。这和绝欲有着莫大的关系,出家人具有戒体。在这一点上,在家人是绝不能相比的。所谓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获得三明六通,断烦恼,出生死,分量是偏重在出家人说的。希望同学们在修定上利用出家人的这一优势,精进修持。“定”分为“止”和“观”。“止”是偏向于不起分别,专注一境;“观”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分别止分别。如见美容而起贪心,当观其本身不净,不过是一具臭皮囊,实则是臭秽不堪,令人作呕,诚如经论中所深刻揭示的称之为“行厕”,贪心便息。“止”与“观”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单修止,不修观,难免堕入“愚痴”,这是佛法和佛法以外的各派在修定方法上大有区别的所在。 加行道的观行是什么呢?观察“四谛”;止,止于什么呢?止于“四谛”。“四谛”是苦、集、灭、道。是圣者所证的真实道理,故又称“四圣谛”。“苦”和“集”是属于流转因果,集是因,苦是果;“灭”和“道”是属于还灭因果,道是因,灭是果。为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察四谛各具有四相。 “苦谛”的四相是:无常、苦、空、无我。“无常”是指事物的变动不居;“苦”是指身心所受的种种逼恼;“空”是指属于我所有的一切终于抓不住,了不可得;“无我”是指没有超然的主宰力可称之为“我”,因为没有任何事物不受条件的限制而能力所欲为的。以此四相观察苦谛。 “集谛”的四相是“因”、“集”、“生”、“缘”。依十二因缘来讲:“因”指“无明”、“行”,又称惑业,“集”指“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由惑业为因招感之五趣果报、身心形态。“生”指“爱”、“取”,即依据报得之身心形态等又起惑业,“缘”指“有”即所造的业,以此为条件而有此后的“生”、“老死”等,由此轮回生死沉沦苦海。以此四相观察集谛。 “灭谛”的四相是:“灭”、“静”、“妙”、“离”。“灭”是灭烦恼。“静”是寂静,不为烦恼所扰乱。“妙”是静妙安稳,难以言喻。“离”就是离开生死轮回之苦。直截的说,“灭”就是涅磐,以此四相观察灭谛。 “道谛”的四相是:“道”、“如”、“行”、“出”。“道”是指趣向涅磐的道路。“如”是如理,如理作意,可达对治颠倒,如三十七道品等。“行”是由行道而成办净心。“出”是能出离生死。以此四相而观察道谛。总括起来称为“四谛、十六行”。这四谛十六行就是加行道观行的所缘,暖位要修四谛十六行,顶位也要修四谛十六行,到暖位必得涅磐,到顶位则不断善根。 “忍”分下、中、上三位,下忍位如暖、顶继续修四谛十六行观,再加修上界十六行观,合计为三十二行,至中忍位则变为减缘、减行修法,依次修至第三十一位时减去未一位“出”,不作现行,称为减行。又从头——苦的无常行修起到“如”位,减去行位,又从头修起,减至道位,叫作减缘。至此,即减去上界所缘之道谛四相,以此类推,总称为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减至第二位“苦”为止,保留第一位,“无常”无间引起上忍位。此位又以一刹那观苦谛一相入世第一位。到世第一位时,仍缘苦谛一相,只需一行一刹那后即得无漏智慧,入见道位,即为开悟,就获得无漏智。由有分别智而入无分别智生起现观,获八忍八智。忍是无间道,智是解脱道。如表: 智八忍八 道修 道见 道 道道道灭灭灭灭集集集集苦苦苦苦 类 类法法类类法法类类法法类类法法 智 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智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果流预 向流预 前十二刹那为预流向,向是趣向,第十六刹那——道类智,证得预流果,也就是前十五刹那算作开悟,算作见道,最后一刹那——道类智就属于修道位所摄了。到此就好比颈项上生了一个大瘤子,忽然完全消除一样,自然有说不尽的轻松愉快。也就是说无量劫生死无明一旦觑破、见惑顿断,揭开人生宇宙底蕴,能不庆快平生嘛!所以大乘把见道后的行位称为“欢喜地”。诚哉其为欢喜也。 加行道中,虽说以四谛十六观行为所缘,但开合繁简,有所不同,为了对“四谛”道理有明确的认识,故暖、顶位分别开为十六现行,至下忍位,更增加上界(色界、无色界)十六观行合为三十二数,一一简择,周遍观察,务令于“四谛”道理得到决定不疑。但由于所缘太广,观力难免散漫,对引生无漏智趣入见道反而成为滞碍,所以入中忍位又“由博反约”依次对三十二行,减缘减行,减至最后集中观察苦谛中的一行(苦、空、无常无我任一行都可以),使观慧集中,成为见道的殊胜增上缘。净土的念佛,禅宗的看话头,正是此处舍繁从简,全力攻关的道理,希勿泛泛听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