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观经》之「观」 |
 
《佛说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从经题看,此经与大小二经之不同在多一「观」字。此一「观」字之异,引生出无量遐思、种种方便。「观」是能观,「无量寿」是所观。总言之,所观之境为「无量寿」;别论之,则文中十六观皆为所观之境,故此经亦称《十六观经》。其「观」之要义何在?与大小二经有何异同?今试论之。 一、观含二意 经题既言「观」者,总摄正文之十六观。于十六观中,大分二类,即十三定善观与三辈散善观。前十三定观应韦提夫人之请而开,由浅入深,每一观皆有其明细之观境,如是心住一境,息虑凝心,渐次得定,是为「定善」。后三辈散善观为佛自开,以应散动之机,无明细之观境,但以修三福为主,并以修福之多少、罪业之轻重而分九品;虽显言三福,而念佛一行贯穿其中,因为散心所修,故称「散善」。观一部《观经》之文势,前十三定观所重在「观」——观佛,后三辈散善观所重在「念」——念佛,故知经题之「观」,含摄「观」、「念」二意,善导da师《观经疏·玄义分》于「宗旨门」中释曰: 今此《观经》: 即以观佛三昧为宗, 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此释即显《观经》之「观」,含「观佛」、「念佛」二宗。二宗虽异,目的是一,为求往生,故曰「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二、摄观入念 一经有二宗,以何为主,以何为从?以何为正,以何为傍?从文字内容看,「观」之部分占多,「念」之内容极少,故古来诸家多判此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从佛之用意看,实则「观」为从,「念」为主;「观」为导,「念」为归。分定散二观略而论之。 ㈠十三定观摄「观」入「念」之意 首先看十三定观,其文似显说观佛,其意则归在念佛,所谓摄「观」入「念」也。其隐含之深意,善加体会,方能明了。 十三定观者,依次是:一日想观、二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宝池观、六宝楼观、七华座观、八像观、九真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观、十三杂想观。此十三观,总为弥陀依正二报之观也。前七观为依报观,后六观为正报观。先观依报,以住想西方;后观正报,以明所依归。 依报七观中,有通有别:第七「华座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前之六观是其通依,即属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正报六观中,有主有从,有别有通,有假有真。以第九「真身观」为主、为别、为真。 依正通观,可知依报观重点在第七「华座观」,唯属弥陀故;正报观重点在第九「真身观」,直观佛身故,依正之主故。两观皆合观弥陀也,而又以「真身观」为主。 上略述十三观之大意。 综观十三观,有三观摄「观」入「念」之意极为明显,所谓第七、第八、第九三观也。此三观有依有正,相续开显念佛之旨,至第九观而大显。 第七「华座观」中,佛正欲说除苦恼法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二尊遣唤之悲意显彰于此,所谓「释迦为物故,住想西方;弥陀知情故,影临东域」也。韦提得见,信入得忍。其得忍者,如经所言:「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此明韦提得忍乃「因佛力故」,善导da师释曰:「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也。」欲令未来众生得见无量寿,故佛说此华座观。此观结尾,佛告阿难言:「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妙华座想。」揭示妙华座亦佛愿力所成,为欲「念彼佛」故,先作此观也。前后综观,即知「华座观」为「念彼佛」而设,藉华座之观,明佛力之功,归念佛之行,是其真意也。 第八「像观」中,明「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shi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此明「诸佛大慈,应心即现」之益。此观何故不言弥陀而言诸佛?藉诸佛明弥陀也,以「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等无有二」,故后言:「shi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想彼佛者,先当想像。」如是即由诸佛导入弥陀矣。观之最后结示「现益」云:「于现生中,得念佛三昧。」此观成就所得为「念佛三昧」,隐显「像观」之旨在摄归念佛。下面之真正报观,即承续此意,开显念佛之法矣。 第九「真身观」中,本讲观无量寿佛之身相,藉身相显其光明力用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此即摄「观」入「念」之最要开示,意显「佛光普照,唯摄念佛」意。明讲观像,意在念佛,直归第十八愿,此即「显彰别意之弘愿」也。何故「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寻其根源,在弥陀本愿,以「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故。善导da师以三缘开释之,所谓「亲缘、近缘、增上缘」。又此观结言:「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由观「佛身」而悟「佛心」,如是即直入弥陀本愿海。所谓佛心者,即是弥陀大悲愿心,以无条件之大慈悲,普摄一切,只要是「念佛众生」,即「摄取不舍」,所谓「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 前之十三定观,摄定机众生,以「真身观」为最要,亦为最难。以最难之观显念佛之易,藉最要之观归念佛一行,其摄「观」入「念」之用意至显。「真身观」尚摄归于念佛,其余之观自不待言矣。 ㈡散善三辈观摄归念佛之意 散善三辈观中,一一各分三品,共成九品,乃散心众生所修,统称散善。于散善文之初「上品上生」章首即言:「发三种心,即便往生。」善导da师初释曰:「辨定三心以为正因。」末后又曰:「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明三心为往生之本,无论定善散善,皆以三心为本,三心具足,必得往生。其所言之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与第十八愿之三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一一对应,此即《观经》以三心摄归第十八愿也,随后于九品中处处开显念佛往生之意,直归第十八愿。 如中下品众生:本为世善凡夫,平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临终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得生。 下上品众生:本为十恶之人,临终遇缘,智者教其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故,诸罪消灭,佛来迎接,即得往生。 下中品众生:本为破戒之人,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此人闻已,除罪灭火,佛圣来迎,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下下品众生:本为五逆之人,临终将堕地狱,因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由是转称佛名,即得往生。 如是四品,皆以念佛为唯一往生之行,尤以下下品五逆称名之往生,大明念佛之超胜,将念佛功能开显至极。如善导da师所赞云: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九品中有四品均以念佛为本,显明三辈散善观亦以念佛为归。其九品众生,通摄一切善恶凡夫,凡夫往生,皆仗佛力,故善导da师依《大经》弘愿之意而释曰: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力为增上缘也。 综上观之,定散二善之十六观中,都融进念佛一行,此藉「观」说「念」明矣。尤其十六观之最末一观(下下品),彰显此义最为明显,将念佛一门推至极致。以《大经》除逆谤故,《观经》摄而度之。此佛心无缘大慈之极显,光明唯摄念佛之极现也。观乎此,即知本愿不思议之力、名号不思议之功,所谓「诸邪业系,无能碍者」。善导da师赞曰:「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此末后一品,内容极简要,意则有多重,以称名释念佛,以摄取诫抑止,以恶人摄善人,以临终摄平生,以十声摄多声……意蕴深广,言说难尽。佛力之难思,称名之易行,救度之无遗,大悲于苦者,尽显于此。可谓《观经》至此,方畅佛怀。其开显净宗之功,阐发念佛之微,于此可知矣。能「观」于此,是为「观」之极致也。前之种种观行者,为助成念佛而说也。善导da师判观察为五正行之一,名为助业,即为助成念佛正定业故。 三、废观立念 正宗分中「观」、「念」同说,甚至「观」说更多,何者为重、为归、为本?摄「观」入「念」之意,已可见其端倪,而《观经》「流通分」更显此要。释迦本师于「流通分」之初,赞念佛之人为人中芬陀利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念佛有此无上功德,故特别付嘱念佛一行: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文虽短,力显经宗,结示《观经》归宗在念佛一行,而不在观佛之法。此念佛一行,亦非通途所言之种种念佛,乃顺佛本愿之称名念佛。《观经》称名念佛宗旨,由此大显。与《大经》之一向专念、《小经》之执持名号毫无二致。 善导da师释此文曰: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经释通观,即知「流通文」为废「观」立「念」之结归。意显:观佛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观佛为权开方便,念佛为真实归宗。正宗分中普应群机,开权显实,权实并显;流通文则结穴归宗,废权立实,独标念佛。故善导da师总释一经要旨言: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小经》承《观经》余蕴而直说念佛,大开称名一行,顿归本愿之海,显彰《观经》之玄义也。如是通观,可知《观经》广说之十六观,为应不同之机也;正开之念佛,统摄群机也。因众生根机不同,遇缘有异,乃渐进式地导归念佛,此与《大经》三辈文意相同,如善导da师之释曰: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四、观之深意 藉由经文内容反观经题之「观」,即知「观」虽含摄「观」、「念」二意,宗归在念佛,并以「无量寿」之佛名总摄十六观,可谓唯以佛名为所观之境,佛名才举,万德齐彰,不举观而观在其中矣。所谓「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善导da师以「四十八愿,一一愿言」之释,明弥陀四十八愿,愿愿皆归念佛,以第十八愿而统摄四十八愿。以此旨而照《观经》,可谓十六观,观观皆归念佛,经题以「无量寿」之名而统摄十六观,经文则于「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文题相符,广略相通。再合观大小二经,即知「观无量寿」者,在观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经文以十六观境详明佛德,经题以一佛名统摄无遗。宗三经要义而作的天亲菩萨《往生论》曰: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此一总持之释,即大显「观」之要义在观佛本愿,佛本愿者,在「遇无空过,速满功德」。此一本愿功德,总摄《观经》乃至三经大义。欲彰佛本愿,《观经》逐次开而为十六观,藉下下品五逆之机称名得生之旨,将本愿威神开显至极。能观于此,即是观佛本愿也。此就略论,若广而论之,则「观」含摄弥陀本愿所成之一切功德。善导da师于「玄义分」释「观」曰: 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此即意显「观」者,在「观照」弥陀依正庄严功德。如何以净信心手,照彼弥陀正依等事?善导da师于「三心」释中,融会三经,以「七深信、六决定」之意而显此;其中以「机法深信」为要,以「就行立信」为归。显「观」者,在观称名必得生。如是而观,即知佛功德者,在佛名也。能观至称名必生,即是对佛德观照之极! 《观经》藉由十六观,广说依正,显意似在劝人一一修观,回向求往(要门之行)。深意实在藉依正庄严显佛功德,劝归净土也。善导da师于「七深信」之第三决定深信中言: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此释意显,《观经》所说依正二报,目的在使人观照明了,决定深信,欣慕求往,所谓开启「三心」也。 《往生论》于「观察门」中,以「三观察」显此「观照」之意: 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 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为详明三观察意,《往生论》以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一一明之。如是详细观察,意在「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即弥陀愿力所成之自利利他功德成就也。故《论》最后结示云: 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三观察合于依正二报,通为弥陀愿心庄严而成。如是广略相入,归本于弥陀愿心,明「观」之归宗所在,所谓观佛本愿也。 综上可知:「观」者,观照察知也,以信心之手,持智慧之辉,观照弥陀依正庄严、观照本愿发起因缘、观照众生往生因果等。能如是观照,即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四十八愿,唯明念佛」,观照明了,自然信心欢喜,专称佛名矣。此即以「观察」之助业,开启法深信,导归「念佛」正定业。藉助显正,正助合一,此《观经》藉「权」入「实」之大略也,所谓「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释迦本师,极尽善巧,藉由十六观,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此《观经》「广开净土之要门,显彰别意之弘愿」深意。大圣佛陀,曲应群机,善说法要,尽显于斯!于此可知:难信之法诚为难说之法。善导da师赞曰: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三经之中,大小二经宗旨相对易明,《观经》藉由观佛而说念佛,隐显莫测,宗旨最幽,若浮于表文,迷失真宗,自难免执于小善,失却大道。《小经》呵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当「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是揭其幽义,明示宗要也,亦显「观」之要义在「闻说阿弥陀佛」。善导da师择《观经》而注疏,以《大经》返照《观经》,以弘愿统摄要门,以三心通摄定散,以念佛总摄三心,幽意至显,宗旨大明。《观经》之意显,则三经通彻无碍,净宗一以贯之之道——依佛本愿,专称佛名,即如皓月当空,朗然大明矣。(作者:智随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