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般涅槃经卷下(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

  尔时雪山。有八万四千白象。日日来到。列王殿前。时王心念。此诸白象恒来我所经由道路。践踖众生。即便敕语主兵臣言。自今已后。不须此象日来我所。经一千岁可令一来。但令四万二千便足。不必其满八万四千。王玉女宝。名曰善贤。与余夫人及以婇女八万四千人。于静室中坐禅思惟。经四万岁。共相谓言。我等在此坐禅思惟经四万岁。不见大王。今者宜应礼拜问讯。作此言已。即便相随。到于王所。其余宫人。入白王言。善贤今与八万四千女人。来问讯王。时王闻已。即便往于说法殿上。升师子座。俄尔之顷。善贤等至。王即唤前。时善贤等相随而进。到于王所。头面礼足。次第而坐。即作是言。我等共在静室之中。坐禅思惟经四万岁。不见王久。故来问讯。欲有所说。唯愿听许。王即答言。善哉随意。善贤即便而白王言。此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东弗婆提。四方人民极为炽盛。富乐安隐。皆行十善。并是大王德化力也。此阎浮提。如鸠尸婆帝城者。其数凡有八万四千。此诸城等。国王臣民及婆罗门。皆悉来此。欲见大王。而王坐禅经多年岁。来朝谒者皆不相见。譬如孝子不见慈父。又四天下。不见大王游历甚久。唯愿大王。善将时宜。抚接民人。我等女弱。于国无益。所以坐禅适意久远。大王处贵统摄内外。一切人民莫不宗仰。岂得如我女人所行。白象车马。其数各有八万四千。大王宜应乘之游观。大王昔日。恒为一切说种种法。授以十善。顷来坐禅斯事顿废。于时善贤以如此事。种种谏王。大善见王闻此语已。而答之言。汝于前后每以善事而谏劝我。今闻汝言。殊乖昔意。尔时善贤闻王此诲。心生懊恼。垂涕念言。我向所以谏大王者。正以所见。谓为得中。不图乃复更生罪咎。即从座起顶礼王足。而白王言。今我愚痴不识正理。乃以此事而用上谏。唯愿大王。听我忏悔。尔时大善见王答善贤言。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恩爱合会亦复别离。此四天下虽尔炽盛。我亦不久当舍弃之。我于往昔八万四千岁而为婴儿。八万四千岁而为童子。八万四千岁为灌顶太子。八万四千岁为灌顶王。然后得成转轮圣王。领四天下七宝具足。八万四千岁统理民务。八万四千岁为诸人民讲说诸法。八万四千岁坐禅思惟。从尔已来。五十八万八千岁。虽复如此寿命延长。会归于尽。我今已老。死时将至。古昔诸王尊贵快乐。如我不异。亦复迁谢归于无常。鸠尸婆帝城。及余八万四千大城会亦磨灭。不应于此独生爱着。长放逸心。我今所以获此尊胜。皆由往昔积诸善业。今者宜应广植诸善造来生因。是故坐禅经积年岁。尔时善贤等闻王此言。心大欢喜。顶礼王足。退还所住。如是不久王得笃疾。自知命尽。即立太子而以为王。集余大臣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以四海水灌太子顶。事既毕竟。王即命终。上生梵天。阿难。大善见王。王四天下而其所居。唯阎浮提大城。虽有八万四千。而其所处。唯鸠尸婆帝。雪山之中有八万四千白象之宝。而王所乘。不过一象。虽有八万四千骏马。而王所骑。不过一匹。虽有八万四千七宝之车。而王常驾。不过一乘。虽有八万四千夫人。王之所爱。唯在一人。雕饰宝殿。八万四千。王之所处不过一室。身之所须。饱足而已。而王役虑四方。缠心物务。徒劳精神。于身无益。阿难。大善见王。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我于往昔获此尊贵。所居国城即在于此。我于此城作转轮王。不可称数。成就利益无量众生。今者诸天充满虚空。皆是我昔为王之时。以诸善法教化所成。其于今日复在此城。见般涅槃。当令其获般涅槃果。阿难。以是事故。汝云何言此鸠尸那城为边狭耶。我今决定住于此城而般涅槃。当于如来说此事时。诸天及人亿那由他。于诸法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即共同声而白佛言。世尊。往昔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诸善法利益我等。今又于此以般涅槃乐安立于我。即散名华。并作天乐。歌呗赞叹。供养如来。尔时阿难。而白佛言。奇哉世尊。此鸠尸那城。过去乃有斯奇特事。我今不复生小心也。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可入鸠尸那城语诸力士道。我今日于后夜分入般涅槃。皆悉令来与我相见。若有所疑。恣意请问。莫令于我般涅槃时不及相见后生悔恨。尔时阿难闻佛言已。垂泣懊恼。顶礼佛足。摄身威仪。与一比丘俱共入城。时鸠尸那城。诸力士等。男女大小。始共集聚。论叙如来当般涅槃。各各皆欲往诣佛所。会见阿难。即便问言。我闻世尊在双树间将般涅槃。正共言论欲至佛所。于是阿难具以如来所敕之辞。告诸力士。力士闻已。悲号懊恼。闷绝躄地。互共微声而相谓言。呜呼苦哉。世间眼灭。我等从今何所归依。犹如婴儿失于慈母。从今已去。人天转减。三恶道趣日就增盛。白阿难言。我等眷属。今欲相随往至佛所。是时阿难还白佛言。以世尊语入城宣示。诸力士众莫不惊绝涕泣歔欷。皆悉当来瞻奉世尊。诸力士等。男女大小。一切相随。流泪呜咽。缘路而进。是时阿难见诸力士人数甚多。心自念言。若此人众一一礼佛无有竟时。我今当令家家一时礼。诸力士众至佛所已。阿难即便普语之言。汝等来众既为不少。若人人礼佛不卒得竟。今可家家一时礼也。力士奉旨即便礼佛。退住一面。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不般涅槃。利益一切诸天人民。今诸众生无有慧眼。唯愿世尊。为作开导。尔时如来告力士言。汝今不应作此请我。所以者何。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恩爱合会必归别离。设我住世。若满一劫。会亦当灭。我所说法但当忆持诵念勿忘。此则不异我在世也。诸力士等闻佛此言。不果所请。心怀愁悴。悲泣懊恼。默然而住。

  尔时鸠尸那城。有一外道。年百二十。名须跋陀罗。聪明多智。诵四毗陀经。一切书论无不通达。为一切人之所宗敬。其闻如来在娑罗林双树之间将般涅槃。心自思惟。我诸书论。说佛出世极为难遇。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其今在于娑罗林中。我有所疑。试往请问。瞿昙若能决我疑者。便是实得一切种智。作此念已。往到佛所。在于林外。逢见阿难。即语之言。我书论中说佛兴世极难值遇。亿千万劫时时乃出。如优昙钵华不可数睹。在世教化。我初不见。今闻在此娑罗林中当般涅槃。我有所疑。欲往请问。汝可为我白世尊言。道我今者欲希相见。尔时阿难。闻其此语。心自思惟。世尊今者四大不和。接对来久。已自增恶。若复与此外道相见。必有言论。容致损剧。即答之言。世尊今者四大不和。寝卧林中极苦身痛。汝今不须见如来也。莫临世尊般涅槃时而作障碍。须跋陀罗如是三请。阿难亦复如是三答。尔时世尊以净天耳。闻须跋陀罗请阿难声。又观其根。是可度时。即以梵音告阿难言。汝莫于我最后弟子独作留碍。听须跋陀罗前来。我欲见之。此人质直聪慧易悟。所以求进欲决疑难。非为故来论胜负也。于是阿难即承佛教。语须跋陀罗。世尊今已敕听汝前。须跋陀罗闻佛许前。欢喜踊跃。不能自胜。而心念言。沙门瞿昙。决定是得一切种智。即前佛所。互相问讯坐于一面。而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唯愿听许。佛言。善哉善哉。须跋陀罗。恣汝所问。须跋陀罗即问佛言。今者世间沙门婆罗门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利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视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各各自说。是一切智。以余学者。名为邪见。言其所行。是解脱道。说他行者。是生死因。互相是非。云何而得知其虚实。何师应得沙门之称。何师定是解脱之因。尔时如来即答之曰。善哉善哉。须跋陀罗。乃能问我如此之义。谛听谛听。吾为汝说。须跋陀罗。诸法之中若不见有八圣道法。当知无有一沙门名。二及三四。亦复不有。既无沙门。亦无解脱。解脱既无。非一切种智。须跋陀罗。若诸法中。有八圣道法。当知必有四沙门名。有沙门名。则有解脱。既有解脱。是一切种智。须跋陀罗。唯我法中。有八圣道。有四沙门名。是解脱道。是一切种智。彼诸外道。富兰那迦叶等。其说法中。无八圣道。无沙门名。非是解脱及一切种智。若言有者。当知必是虚诳之说。须跋陀罗。一切众生。闻我所说。信受思惟。当知其人必不空闻要得解脱。须跋陀罗。我在王宫未出家时。一切世间皆为六师之所迷醉。初未见有沙门之实。须跋陀罗。我年二十有九。出家学道。三十有六。于菩提树下。思八圣道究竟源底。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种智。即往波罗捺国鹿野苑中仙人住处。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其得道迹。尔时始有沙门之称。出于世间福利众生。须跋陀罗。当知我法能得解脱。如来实是一切种智。尔时须跋陀罗。既闻如来说八圣道。心生欢喜。举身毛竖。渴仰欲闻八圣道义。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分别八圣道义。于是世尊即便为其分别广说。须跋陀罗既闻佛说八圣道义。心意开朗。豁然大悟。于诸法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即白佛言。我今欲于佛法出家。于是世尊即便唤之。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世尊又为广说四谛。即获漏尽。成阿罗汉。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当知。我于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初说法。度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今日在于娑罗林中。临般涅槃。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诸天及人。无复更应闻我说法而得度者。若有善根应得解脱。当来皆是我之弟子。展转相教。阿难。须跋陀罗。虽是外道。而其善根。应成熟时。唯有如来。能分别知。我般涅槃后。若有外道。欲于我法求出家者。汝等不应便听许之。先令四月诵习经典。观其意性为虚为实。若见其行质直柔软于我法中实有深乐。然后方可听其出家。阿难。所以然者。汝等小智。不能分别众生之根。是故令汝先观之耳。尔时须跋陀罗而白佛言。我于向者。欲求出家。世尊若令先于佛法四十年中赞诵经典。然后听我而出家者。我亦能尔。岂况四月。尔时世尊即告之言。如是如是。须跋陀罗。我观汝意。于我法中殷勤渴仰。今作此言。非为虚设。尔时须跋陀罗前白佛言。我今不忍见天人尊入般涅槃。我于今日。欲先世尊入般涅槃。佛言。善哉。时须跋陀罗。即于佛前。入火界三昧而般涅槃。

 
 
 
前五篇文章

大般涅槃经卷中(二)

大般涅槃经卷中(一)

大般涅槃经卷上(四)

大般涅槃经卷上(三)

大般涅槃经卷上(二)

 

后五篇文章

大般涅槃经卷下(二)

大般涅槃经卷下(三)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般泥洹经卷上(一)

佛般泥洹经卷上(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