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录-别解经文(二) |
 
丙二、引大众同闻 分二 引证阿弥陀经非仅我阿难所闻,另有大众共闻,有的判作‘列圣凡同闻’,除菩萨、阿罗汉贤圣外,还有人、天等凡夫众参加,意义相同。听众依类分三: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人天众。 丁一、声闻众 分三 闻佛四谛法,修行证阿罗汉果者。前说通序谓之经后序,结集时方加入,但并非随便安置,跟经文息息相关,具表法义味,经列举闻法大众有三类,论断证、发心,菩萨均胜声闻,何以小乘列前,菩萨在后呢?这含有三义: 一、出世相故。声闻是出家弟子,僧相齐整,故列第一,表僧宝之重要。二、常随从故。千二百五十人乃佛常随弟子,侍佛闻法,少有缺席,证信力强。三、佛法赖僧传故。古德云:‘佛法弘扬本在僧’,若无出家众,法灯必微,因弘法利生是僧之本分事,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又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因无佛法,善法减损,恶法增长,世局更乱,不只人烦恼,连鬼神都担忧。三千年来,法传至今,端赖历代高僧,故列在前。今有在家居士,见僧团良莠不齐,欲组在家佛教弘法,实不应该,在家家累重,没法专业,世若无僧,佛法必亡。 菩萨居次,亦有三义:一、相不定故。菩萨随类现身,或现在家,或现出家,乃至现天龙八部身,不似声闻整齐。二、不常随故。自利利他,游化十方,且有他方菩萨,随缘闻法,不常随佛,证信力弱。三、表中道义故。不偏空、有,常行中道。 人天殿后也有三义:一、世间相故。六道众生所现皆在家世俗之相。二、凡圣品杂故。人天众有凡夫也有圣人,品类复杂。三、外护职故。以护持佛法为职责,做外护工作。 出家众弘法,在家众护法,缺一不可。 声闻众文长分三: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 戊一、明类标数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僧’明类,‘千二百五十人俱’标数。先说‘僧’字。 僧,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有事有理,理则‘同证无为解脱’,以了生脱死为目的。事则有六,具此六义,才是僧团。 一、身和同住:丛林住众多,住千人的不少,住二、三百人的很普遍,古之禅宗祖师,一人领众,千人随学,不像台湾,十几个就不少了,社会流行小家庭,寺院也如是。依佛制,大众共住,须身和方能相处。 二、口和无诤:口和合,不可吵骂。出家并非圣贤,习气不易除,冲突难免,俗云:‘牙齿也会咬到舌头’,齿硬舌软,最为相合,偶而也会伤到,但是舌从不反击,俗话说:‘钱没两个不响’,吵架要有对手,没对手吵不起来,若一方肯发心作舌头,便无争吵,舌被咬,吃饭时,照样帮忙,不会罢工,或卷舌,让你不得呼吸,所以,意见相左,好好沟通,纵使不愉快,也要容忍,各自反省,早日雨过天晴。共住这两则最重要。 三、意和同悦:悦,欢喜也。大家和乐相处,莫摆臭脸,虽不吵,但像不定期炸弹,随时引爆也不好,所谓‘吃人臭脸饭,不如说再见’。身、口、意三业和合是共住的基本条件。 四、见和同解:思想观念一致,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不可各行其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入道场当随大家共修,不可扰乱常住行门,慈老常说:‘你不来,我不怪;你要来,受我诫。’既参禅便不该入净土道场,你在三门外,我管不着,既然进来了,就得守这里的制度。 五、戒和同修:共受佛戒,‘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以受戒前后列长幼,遵佛制,持净戒,僧团才能清净庄严。 六利和同均:佛制僧团,利益均等,不因职事高低而差别,一律平等。佛世,尝有人供佛,佛说:‘供养僧吧!我在僧数。’莫只供佛,供佛则僧不能受用,供僧,佛在僧中,同受供养。当时,一贫女持小块布白佛:‘世尊,我贫苦,少布供僧可否?’佛答:‘只要心诚,粒米杯水皆可。’代为接受,嘱弟子用作灯心,千二百五十人,个个无缺,是利和同均的最佳典范。 曾闻大陆某丛林方丈,很慈悲,力行均等。一日,有人供养和尚三粒蜜桃,住众三百,如何分配?老人请侍者购砂糖,行堂备三个水缸,饭头煮开水,每缸百杯,捣碎桃,和其中,人人有分,确实做到利和同均,真了不起,若是我,早就吃掉了。 具六和,僧团才清净。荣宗法师,十四岁出家,曾往大陆参学,斌老在狮山讲地藏经,彼亦共闻,常听他谈参学经过,言大陆丛林规矩很好,几百人进禅堂,鸦雀无声;三十人或五十人,住大通铺(广单),一年半载,同床共眠,不知邻单法名,因没讲私话的机会,所以,道业精进,法筵兴盛。 ‘比丘’旧译,新译苾篘,有三义,属多含不翻,依然保持原音。 一、乞士:士,人也。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食物,以资色身。佛制比丘,托钵生活,印度对修行乞食者很恭敬,中国环境不允许,故无法实施。 二、‘怖魔:魔,指欲界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怕众生离三界,减少魔子魔孙,若有人发心出家受戒,登比丘、比丘尼坛,戒师白四羯磨法时,波旬宫殿震动,知有人发心修出离行,生大怖畏。大家须知,我等虽是佛子,未出三界,犹受魔王掌控,彼不足惧,唯有精修,方能怖魔。 三、破恶:修行为断恶修善,起码做到除身口七支之恶,身不杀、不盗、不YIN,口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才能安心办道。出家目的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比丘僧’表非一人,照佛制,四人方可行羯磨法,所以,四人才称‘僧’,比丘尼亦尔。千二百五十人,当然是‘僧’了。中国佛教一人也叫僧,如‘贫僧’,方便借用无妨,如军,本非一人,但一人不妨也称军人。此显比丘听众甚多。 ‘大’有二义:一、表已证圣果,皆具阿罗汉身分,故称大,是赞词。二、表其皆是回小乘心趣大乘道的声闻众。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所谓‘外现声闻相,内秘菩萨行’。 ‘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随众。佛初成道,至鹿野苑度五比丘。五比丘是太子出家时,净饭王遣父系三人,母系二人,欲劝太子回心转意,后皆出家,三人受不了雪山苦行,先到波罗奈国鹿野苑,另二人见太子在尼连禅河受牧羊女供养,以为退心,也至鹿野苑自修。太子菩提树下成正觉后,观五人善根成熟,往鹿苑三转四谛法,令证阿罗汉果。从此,世间共有六位圣人住世。不久,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出家,共五十五人。太子修苦行时,曾至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愿舍位,劝彼放弃理想,太子不允,相约成佛后先来度王,为履约至摩竭陀国,途经三迦叶处,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外道首领,老大优楼频螺迦叶,住木瓜林,有五百弟子,受度后,将拜火教道具丢弃河中,老二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个弟子(或说三百),居象头山,老三那提迦叶与二百弟子住尼连河畔,见道具,以为兄有大难,率弟子赶往,也随佛出家,共一○五五人。关于佛现神通度优楼频螺的情形,可阅四分律藏犍度,载之甚详。舍利弗、目犍连侍师沙然梵志,学外道法,佛成道约三年,梵志逝,各领一百弟子到竹林精舍出家。其实,这二百人都是师兄弟,两个大弟子各领一半。如是,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求雅顺故,略去尾数。千二百五十人,并非个个出席,但多数皆参与。 和前‘五事证信’的消文为:如是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有一个时间,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地方讲的,除我阿难外,还有千二百五十五位大比丘僧,参与法会,共同听闻,故当深信。 戊二、表位叹德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皆是大阿罗汉’表其果位,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圣者。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能福荫众生,堪受人天供养。凡夫道业未成,受供养,如借贷度日,谓‘缺应供’或‘负债受供’。二、无生:有二义;1、见思惑尽,不再轮回受生。2、证偏真涅槃不生不灭之理,既无生便无灭,谓无生,此约理说。三、杀贼:是比喻。学佛不出三无漏学,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佛遗教经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三无漏学是破除烦恼的利器,大智度论云:‘持戒如捉贼,定如缚贼(喻禅定能伏惑),慧如杀贼’。是一种喻说,非真杀,否则,法官、警察都是阿罗汉了。烦恼如贼,见思烦恼断尽如杀贼。 阿罗汉三义为比丘果,也是含多义不翻,翻字不翻音。比丘‘乞士’因,阿罗汉‘应供’果;‘怖魔’因,证‘无生’果;‘破恶’因,得‘杀贼’果。 ‘阿’字读音,前已说过,读ㄚ只是开口音,无意义可言,‘阿弥陀佛’、‘阿罗汉’含有法义,不应念ㄚ,密宗持咒念ㄚ,是另一回事,咒之开口音,无字可表,始念破音,现在不是持咒,当念ㄛ。最近,听一青年将‘阿房宫’读成ㄚ,真让人笑话!许多佛经注音也注ㄚ,是不对的。这类问题常有人提及,答不胜答,故每说必讲,念佛本求一心不乱,现反因此而多心散乱,问题不小。 ‘大’乃赞词,赞其证阿罗汉果,也赞其回小向大,与‘大比丘’前后辉映,不过‘大比丘’是赞僧宝。 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圣者,但下列十六位尊者,不只阿难,连迦旃延、阿冕楼陀、拘絺罗也不在其中,可见与会者不只此数,仅标出常随众,以资证信而已。 ‘众所知识’叹德,赞叹大阿罗汉的功德。他经叹德文字很多,如楞严经云:‘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下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等句,法华经也不少,本经仅此一句,简单赞叹阿罗汉胜德,若无胜德怎会‘众所知识’呢?‘知识’,闻名曰知,见面曰识,既闻名又见面叫‘知识’。详说则‘闻名仰德曰知,见面领教曰识’。闻名仰慕其德学,亲聆教诲曰‘知识’。千二百五十人为当时人天大众所知所识,景仰其德学,从之闻法,亲受教诲,谓之‘众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