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法句经卷1—10(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原典

  笃信品第四十有八章

  笃信①品者,立道之根,果②於见正,行不回顾。

  信惭戒意财,是法雅士誉。斯道明智说③,如是升天世。 ㈠

  愚不修天行,亦不誉布施。信施助善者,从是到彼安。 ㈡

  信者真人长,念法所住安;近者意得上,智寿寿中贤。㈢

  信能得道,法致灭度④。从闻得智,所到有明。(四)

  信能度渊,摄为舩师⑤。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五)

  士有信行,为圣所誉。乐无为者,一切缚解。 ㈥

  信之与戒,慧意能行,健夫度恚⑥,从是脱渊。(七)

  信使戒诚,亦受智慧。在在⑦能行,处处见养。(八)

  比方世利,慧信为明,是财上宝,家产非常。(九)

  欲见诸真⑧,乐听讲法,能舍悭垢⑨,此之为信。(十)

  信能渡河,其福难夺。能禁止盗,野沙门乐。(十一)

  无信不习⑩,好剥正言;如拙取水,掘泉扬泥。(十二)

  贤夫习智,乐仰清流;如善取水,思令不扰。(十三)

  信不染他⑾,唯贤与人;可好则学,非好则远。(十四)

  信为我舆,莫知我载;如大象调⑿,自调最胜。(十五)

  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⒀。(十六)

  从信守戒,常净观法。慧而利行,奉教不忘。(十七)

  生有此财,不问男女,终己不贫,贤者识真。(十八)

  注释

  ①笃信:坚定信仰。笃,笃实、坚定;信,信仰。《成唯识论》卷六将信分为三种:㈠信实有,谓於诸法之实事理中得信忍故。㈡信有德,谓於三宝真净之德中得信乐故。㈢信有能,谓於一切世、出世之善中,得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此处泛指信仰佛教真理。

  ②果:最终的目的。

  ③说:通悦。

  ④灭度:即涅盘、圆寂、迁化之意。

  ⑤舩师:现在写成舩师,意为舵手。

  ⑥健夫度恚:现在意思是说,战胜自我是强者。健夫,坚强有力之人;度恚,超越愤怒的情绪干扰。

  ⑦在在:任何地方。

  ⑧真:人生之最高的意义。

  ⑨怪垢:吝啬的毛病、缺点。悭,吝啬;垢,毛病。

  ⑩习:实践。

  ⑾不染他:不染於他的省略语,意即不被他物干扰。

  ⑿大象调:意即调理大象。

  ⒀七财:依上文意,慧是第七种财宝;信、戒、惭、愧、闻、施为六种生财之法宝。

  5戒惧品

  译文

  戒慎品的大意是:教导授与人们无上善道,禁制人们邪恶非法之心之行,以致後来不生後悔。

  凡人若能常保清净(之心),奉持戒律至死不渝,专心致志修炼善德品行,若能如此戒德便成。 ㈠

  智慧之人知道护守戒德,其人生福报可以达致(佛、法、僧)三种境界:声名闻於天下而获得利养,死後亦可升入天界快乐无比。 ㈡

  常以佛法为准决定行止,护守戒德便可明达,可以成就真理正见,这样便是同辈之中吉祥之人。 ㈢

  持守戒律之人平安无患,可使身心免除烦恼:夜晚睡眠恬淡安详,一觉醒来常常身心欢喜。(四)

  修持戒德布施财物,广作福事是为来世福报,从此岸到彼岸,常到安住戒之境界 。(五)

  以什么作为终生追求目标最好?又是什么东西最能使人安心止意?什么东西是人生法宝?什么东西偷盗不去?㈥

  持戒终身安住,戒德最能安心止意,智慧乃是人生法宝,个人福报盗劫不去。 ㈦

  比丘树立戒德,是为守护收摄六根:饮食知道节制,使意念开悟与佛法相应。 ㈧

  用戒律降伏妄心,护守意念务使端正安定:增加内养习学止观二法,不要忘却佛之教示。(九)

  沙门若能明达睿智坚守戒律,心内思惟佛教真理,按道行事如响应声,自然(内心)清净驱除苦恼。(十)

  抛弃各种垢染,不要产生惰慢之意,终身奉求佛法(教诲),不要片刻背离善知识。(十一)

  戒定慧三学,应当认认真真地思惟,如若全部清除了垢染,就能免除祸患破除有执。(十二)

  已经理解(戒定慧三学),便可超度尘世苦,其他妄念不复生,又能超越诸天魔界,人生犹如丽日当空清明净阔。(十三)

  狂放迷惑自我放纵,就会突破佛法常规表现出奇诡邪僻。佛教给我们的戒定慧三学,是我们寻求完满人生所离不开的法宝。 (十四)

  持守清净戒行,心意就不会自恣放纵:佛教导的大智慧已经获得,无须再看任何邪教书籍。(十五)

  这种清净戒行导人向往善处,乃是至高无上的大道,而且可以使你舍弃各种无道之行,助你超离诸天魔界。(十六)

  原典

  戒慎品第五十有六章

  戒慎品者,授与善道,禁制邪非,後无所悔也。

  人而常清,奉律①至终,净修盖口行,如是戒成。 ㈠

  慧人护戒,辐致三宝②。名闻得利,後上天乐。 ㈡

  常见法处,护成为明,得成真见,辈中吉祥。 ㈢

  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③,寤则常欢。 (四)

  修戒布施,作福为福。从是适彼,常到安处。(五)

  何终为善?何善安止?何为人宝?何盗不取?㈥

  戒终老安,戒善安止,慧为人宝,福盗不取。(七)

  比丘立戒,守摄诸根④;食知自节,悟意令应。(八)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⑤;内学止观⑥,无忘正智⑦。(九)

  明哲守戒,内思正智,行道如应⑧,自清除苦。(十)

  蠲除⑨诸垢,尽慢⑩勿生。终身求法,勿暂离圣。(十一)

  戒定慧解,是当善惟。都已离垢⑾,无祸除有。(十二)

  著解⑿则度,余不复生,越诸魔界,如日清明。(十三)

  狂惑自恣,己常⒀外避。戒定慧行,求满勿离。(十四)

  持戒清净,心不自恣。正智已解,不覩邪部⒁。(十五)

  是往吉处,为无上道,亦舍非道,离诸魔界。(十六)

  注释

  ①律:戒律。

  ②三宝:佛、法、僧谓之三宝。

  ③恬淡:安閒宁静。

  ④诸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⑤正定:又译作三昧,即将心定於一处或一境的安定状态。

  ⑥止观:止,即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於特定之对象;觐,因止而获得的智慧。又可称之为「定慧」。

  ⑦正智:契合真理的智慧。

  ⑧应:响应、回应。

  ⑨蠲除:抛弃、抛却。

  ⑩尽慢:极度的散漫、懒惰。

  ⑾离垢:摆脱了缺点。

  ⑿著解:达到了对佛法的理解,即指对佛教所阐释的人生意义的开悟。

  ⒀已常:《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作「已常」,据上文意作「已常」,即超越了常规常态。

  ⒁部:书籍。

  6惟念品

  译文

  惟念品大意是讲,守戒从细微之处入手,内心思惟著入息出息以镇心意,最终必然理解大道之精髓。

  一呼一息都坚守意念,保持对真谛长久不离的思惟:从始至终必能通达顺利,安适正如佛曾经所说的一样。㈠

  这一法则普照世间,仿佛微风拂云明月高悬皎浩:在日常生活行止威仪中学习思惟,即使是在跏趺坐或者是在睡卧皆不偏废。 ㈡

  比丘树立了此种意念,今生得益来生得善报:因有所得最终必获超胜,一定不会再睹生死之苦。 ㈢

  假如让身根的感觉恣意放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然昌炽:比丘常常保持心志如一,如此便可自我觉知涅盘境界。(四)

  假如已经拥有了以上所说的种种明智之念,自身便可以常常保持正德之行:如若不是常持一心,最终都不会获得圆满的人生。(五)

  常持一心是根本之法,如此便可超脱爱意劳苦的缠绕。若能开悟意根使之智慧,了悟专心致志的乐趣,随顺自然节律等辅助办法,这样便可超度生与死的烦恼。 ㈥

  比丘开悟了意根,应该使之一心。人生各种欲望以及生死忧患均应抛弃,因为这些都是产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七)

  应该经常地倾听微妙之佛法,自然能够使自己心意觉解开悟:能够觉悟之人可成贤明之士,一生到老皆与祸患忧愁无缘。(八)

  因为觉解开悟之心意能够遵循(佛法妙道),夜以继日务必习学践行;应当觉解甘露般甜美的佛法之精要,以使(人生)各种烦恼消除殆尽。(九)

  凡众之辈能获善报,其功归於佛(法教诲):因此该当昼夜不息,常念佛法僧三宝。(十)

  已经知晓自己生的痛苦,此乃便是佛门弟子:还应常常在昼夜之间,思念佛法僧三宝为归依处。(十一)

  常念身为假有身,常念守戒布施德;法我两空有幻有,昼夜当以此为念。(十二)

  原典

  惟念品第六十有二章

  惟念品者,守微①之始,内思安般,必解道纪②。

  出息入息念③,具满谛思惟。从初竟④通利,安如佛所说。 ㈠

  是⑤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起止⑥学思惟,坐卧不废忘。㈡;

  比丘立是念⑦,前利後则好。始得终必胜⑧,誓不覩生死。 ㈢;

  若现身所念,六更⑨以为最。比丘常一心,便自知泥洹。(四)

  已有是诸念,自身常建行;若其不如是,终不得意行。(五)

  是随本行者,如是度爱劳。若能悟意念,知解一心乐,应时等行法,是度生死恼㈥

  比丘悟意行,当令应是念。诸欲生死弃,为能作苦际⑩。(七)

  常当听微妙,自觉悟其意。能觉者为贤,终始无所会。(八)

  以⑾觉意能应,日夜务学行。当解甘露要,令诸漏⑿得尽。(九)

  人人得善利,乃来自归佛。是故当昼夜,常念佛法众。(十)

  已知自觉意,是为佛弟子。常当昼夜念,佛与法及僧。(十一)

  念身念非常,念戒布施德。空不愿无相⒀,昼夜当念是。(十二)

  注释

  ①微:事物萌芽之初态。

  ②道纪:即指最高之法则、纲领。

  ③念:思惟、思想,是动词;现代汉语应是思惟著、思想著的意思。

  ④竟:最终、最後。

  ⑤是:指示代名词,承上文,代指上文修行方法,「出息入息念,具满谛思惟」。

  ⑥起止:走动或是停下。即四威仪中的行住。

  ⑦念:此处是名词,「想法」的意思。

  ⑧胜:超越、超离,获得人生的最终解脱。

  ⑨六更:不知何意,疑为「六根」之转折意。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或感觉能力,辗转更换,心神不宁,故为「六更」;或曰「六道轮回」。

  ⑩际:聚积。交汇之处曰「际」。

  ⑾以:因为。

  ⑿漏:烦恼,佛教专有名词。在汉语,漏,也是病的一种名称,如痔漏。烦恼是心理病,故译成「漏」。

  ⒀空不愿无相:此句谓「空不是没有具体可感的形式,而是指不真有,是无常不定」。空,佛教特有名词,意指万物不是真有,是假有,无常不定,故曰「空」。不愿,即不求。无相,亦是专有名词,意为没有具体可感,可把握的形式或结构。

  7慈仁品

  译文

  慈仁品大意是讲:大仁之德,此乃圣人之为实践目标的,其功德宏大无法计量。

  仁慈之人不杀生灵,常常能够统摄身心;这样可以不遭横死,所到之处皆无祸患。 ㈠

  不杀生灵便是仁慈之人,谨慎所言护守其心:这样永远不遭横死,所到之处皆无祸患。㈡

  那种烦乱之心已经整饬,然後再以仁慈之德加以固守:看见令人发怒之事能够忍住不怒,这样便是实践梵行。 ㈢

  至诚之人心灵安定行动和缓,出口言谈了无粗言:不对他人所处之位瞠目以待,这样便可称之为梵行。(四)

  仁者垂手治平天下,不去危害众生生命:没有什么可致烦恼,此乃遵循梵行的妙功。(五)

  常怀慈悲之心哀悯众生,心灵清净犹如佛之教人:知道满足知道行为的进退,这样便可超越生死的困惑。㈥

  灭少欲望勤学(佛法),不被眼前利诱所惑:坚持仁德决不违背,世上之人必然称颂。(七)

  仁寿二德均不违背,决不兴起变化之状:人们常被诤论困扰,智慧之人常常嘿嘿无言,平安无诤。(八)

  博施仁爱广友贤德,哀悯之心惠加众生:经常行使仁慈之心,所到之处皆能平安。(九)

  仁儒之上不会邪佞,心灵安定了无忧愁:上苍将会保佑此辈,智慧之人也乐於接受仁慈之人。(十)

  昼夜皆以慈悲为念,心中没有尅伐他人他物之念:不去残害众多生灵,这样的心念决无任何仇敌。(十一)

  心怀不慈则易杀生,违背戒律其言必妄:愚昧之人从不施与慈仁,也不观照众生之苦。(十二)

  饮酒易使心志丧失,做出各种放纵之行:随後即便堕入恶道,没有修行决难进入真如之境。(十三)

  履行仁慈之德,博爱苍生救济众人(如此行事)将有十一种赞誉,福报亦将永恒地随身。(十四)

  (而且)睡不安稳觉後心安,绝对不被恶梦缠绕,上苍护佑凡人爱戴,不遭毒手不遭兵器(残身)。(十五)

  水灾火灾不沾身,人生处处皆大吉,死後便可升上梵天,这便是十一种吉符的好处。(十六)

  假若能以慈悲为念,无论何种情状皆不废弃(慈悲之念),生死之念渐趋淡薄,(这样便可)获得大利解脱尘世苦难。(十七)

  仁慈之人没有繁乱心志,慈悲情怀最为可行:哀愍同情芸芸众生,这种德福无法计量。(十八)

  假如终身如一,勤勤恳恳为天下人谋福利,用大象大马祠祀苍天,皆不如去做一件护生事。(十九)

  原典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慈仁品者,是谓大仁,圣人所履①,德普无量。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②无患。 ㈠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㈡

  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㈢

  至诚安徐③,口无虫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四)

  垂拱④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⑤,是应梵行。(五)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⑥,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㈥

  少欲好学,不惑於利。仁而不犯,世上所称⑦。(七)

  仁寿无犯,不兴变快;人为诤⑧扰,慧以嘿安。(八)

  普爱贤友,哀加众生;常行慈心,所适者安。(九)

  仁儒不邪,安止无忧;上天卫⑨之,智者乐慈。(十)

  昼夜念慈,心无尅伐⑩,不害众生,是行无仇。(十一)

  不慈则杀,违戒言妄⑾。愚不施与,不观众生。(十二)

  酒致失志,为放逸行,後堕恶道,无修不真⑿。(十三)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⒀誉,福常随身。(十四)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⒁。(十五)

  水火⒂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十六)

  若念慈心,无量⒃不废。生死渐薄⒄,得利度世。(十七)

  仁无乱志,慈最可行。愍伤众生,此福无量⒅。(十八)

  假令尽寿命,勤事天下人,象马以祠天⒆,不如行一慈。(十九)

  注释

  ①履:践履、到达。

  ②適:到也。

  ③安徐:安静舒缓。

  ④垂拱:袖手,摆手,引伸为不做任何事。

  ⑤娆恼:即烦恼。娆,音nia0,烦扰。

  ⑥佛教:佛所教导。

  ⑦称:赞誉。

  ⑧诤:口角、诤吵。

  ⑨卫:保护。

  ⑩尅伐:侵扰干涉。

  ⑾妄:随便、没有根据。

  ⑿真:真如本性。

  ⒀十一:即本品中十四、五两章所列的十一种好处。

  ⒁不毒不兵:不遭涂毒,不遭凶祸。

  ⒂水火:喻危险,激烈的矛盾冲突。

  ⒃无量:即无量劫、无数次。

  ⒄渐薄:逐渐地淡化。

  ⒅无量:此处指无边、不可数、数不清。

  ⒆祠天:祭祀上苍。

  8言语品

  译文

  言语品的大意是阐释戒口的道理,发表言论,应当符合道理,(勿要妄言)。

  恶言咒骂大声申斥,气势憍慢凌辱他人,表现如此之行,仇恨怨恨必将由此慢慢生长。㈠

  出言谦逊辞语和顺被人亲,尊敬他人人亦敬,抛弃过结忍住恶气是君子,仇恨怨恨自然熄灭。 ㈡

  那些文士之辈,若有刀斧在其口中:所以常遭杀身之祸,原由皆是其言恶毒遭祸 。㈢

  诤论不休必然无益有害,犹如掩埋财物导致财物亏损:因财导致诤论,必使心向恶念倾斜。(四)

  称誉恶人之人与被恶人称誉的人,这二者均是恶:喜欢口舌之诤,从此之後均无安宁。(五)

  无道之人终将堕入恶道,自己增添地狱之苦:远离愚闇修行忍辱之心,以真谛为念无过犯。㈥

  顺从善德要求可以获得解脱,作恶行恶则不能解脱:善於解脱(世俗苦恼)之人乃是贤明之人,这样便可脱离恶道苦恼。(七)

  解脱得靠自己尽力地减少恶念恶行,若不急躁则言辞中道:符合道义之言犹法言一样,这种言语柔软甘甜。(八)

  所以说话之人,必使自己没有祸患,也不尅伐中伤众人,这样便可算著善於说话 。(九)

  谈话使人颇感投机则可,也可使对方觉得欢喜,切勿使对方产生恶意,所说之话必使众人都能明白首肯。(十)

  态度至诚其言美如甘露,按照佛法要求就可避免过错:真谛如同道义如同佛法,都是为了接近「大道」而设立的方便标识。(十一)

  说话如能符合佛之所言,这样便会大吉大利进入涅盘境界,因为其言能被当作效法的榜样之故,所以称赞此等言语为言中上等之言。(十二)

  原典

  言语品第八十有二章

  言语品者,所以①戒口。发说谈论,当用道理。

  恶言骂詈②,憍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㈠

  逊言③顺辞,尊敬於人,弃给④忍恶,疾怨自灭。 ㈡

  夫士⑤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㈢

  诤为少利,如掩⑥失财;从彼致诤,令意向恶。(四)

  誉恶恶所誉⑦,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⑧鬬,是後皆无安。(五)

  无道堕恶道,自增地狱苦。远愚修忍意,念谛⑨则无犯。 ㈥

  从善得解脱,为恶不得解⑩。善解者为贤,是为脱恶恼。(七)

  解自挹损恶⑾,不躁言得中⑿。义说⒀如法说,是言柔软甘。(八)

  是以⒁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尅⒂众人,是为能善言⒃。(九)

  言使意投可,亦令得欢喜。不使至恶意,出言众悉⒄可。(十)

  至诚甘露说,如法⒅而无过。谛如义如法,是为近道立⒆。(十一)

  说如佛言者,是吉得灭度;为能作法⒇际,是谓言中上。(十二)

  注释

  ①所以:其根本目的、目标。

  ②骂詈:大声地责骂、垢骂。

  ③逊言:谦虚地说话。

  ④弃给:《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作弃结。应作「弃结」 ,意谓抛弃过结、怨结。

  ⑤士:有文化的人。

  ⑥掩:掩埋、遮盖。财因流通而生财,掩则失财。诤吵就导致相互异隔,不能流通,故上文说诤吵就少利。

  ⑦誉恶恶所誉:赞誉恶人的人与被恶人称誉的人。

  ⑧口快:图得一时嘴巴上的快乐,即是通常所言,打嘴巴官司。

  ⑨念谛:以真理作为自己的思惟内容。此处真理指佛教的人生观。

  ⑩解:解脱。

  ⑾自挹损恶:此句意谓最大限度地减少恶念恶行。减少恶的意念、行为等。自,自己 ;挹损,损之又损,或又作抑损。

  ⑿得中:符合正道。

  ⒀义说:符合道义的说法。

  ⒁是以:所以。

  ⒂尅:制伏、战胜。

  ⒃善言:会说话、擅长说话。

  ⒄悉:了解、知道、明白。

  ⒅如法:像佛法所要求的一样。

  ⒆是为近道立:是为了接近大道而设立的(标识)。

  ⒇作法:成为榜样。

  9双要品

  译文

  双要品大意是讲:每两偈构成对比义,相互发明,善与恶相对,说善必举恶,例举义理从不孤单(以求在对比之中更能明确揭示出其本意)。

  心是万法之本,心为六识的前导统率,心为主使造作:心若想著恶事恶行,或溢於言或现於行:罪恶与苦恼将自行追来,(心中有恶),犹如大车行过之处必留车辙。㈠

  心为万法之本,心为六识的前导统率,心为主使造作:心若想著善事善行,或溢於言或现於行:福报与快乐将自行追来,犹如投影伴随身形。㈡

  顺随昏乱之意行事,(必将)局限於愚昧之中进入昏冥之境:自傲自大不依佛法,哪裏能够理解美善之言?㈢

  随顺正意行事,开悟知解清净明达:不做妬嫉之事,敏捷通达美善之言。(四)

  对於抱怨之人倍感气愤,(气愤之人心中)未尝没有怨恨;不对别人的埋怨感到气愤,其埋怨自行消除,这一基本的做人法则可以效法。(五)

  不要喜欢责备他人,务必努力自省其身:假若有人明白此理,永永远远熄灭(怨恨)没有祸患。㈥

  (意念)行为之中只看到根身的清净之处,不去管束六根,不知节制自己的饮食,散漫堕落且又怯弱,又被邪欲牵制,(此种人生)犹如大风偃厌野草,(毫无自立品格)。(七)

  (若能)反观根身的不净之本质,管束各种根性,饮食自知节制,常常乐於上进,不被邪欲撼动,(此种人生)犹如风吹大山,纹丝不动(岿然自立) 。(八)

  不能除灭心中浊秽,欲望之意在心中驰骋奔腾:不能自我调控,就不该身著袈裟。(九)

  能够除灭心中浊秽,善守戒律能令心安静:降伏了(骚动)心灵已经可以自我调控,如此这般方能身著袈裟。(十)

  把真当作假,把假当作真,此乃邪僻之计,不会获得真利。(十一)

  知道真是真,看出假是假,此乃正见,必能获得实利。(十二)

  建造房子不周密,天一下雨必漏水,心不思正道,YIN浃意识必放纵。(十三)

  建造房子完美周密,天雨连绵亦不漏水:守心思正道,YIN泆意识不产生。(十四)

  与鄙陋之人结交,犹如靠近腐臭之物:渐渐沈迷学习非法,不知不觉养成恶习。(十五)

  与贤明之人结交,彷佛靠近香气受薰:增进智慧学习善道,渐渐养成芳馨之品德。(十六)

  制造忧因必受忧果,作恶之人今生来世两世忧愁:造忧之人心常恐惧,罪报来时心慌意乱。(十七)

  善种喜因必享喜果,行善之人今生来世两世欢喜:此等喜乐事,令人多欢畅,福报来临心安泰。(十八)

  今生种悔因,来生结悔果,作恶之人今生来世两後悔:此种行径名曰自我造孽,承受罪报之时心灵躁热难当。(十九)

  今生种欢因,来生享欢果,为人行善事,今生来世两世皆畅欢,善人行善自保佑,福报来时心欢喜。(二十)

  巧言佞舌又多欲求,放荡(心志)了无戒德,胸怀YIN荡恚怒贪痴,不以止观二法(管束心意),(时常)聚在一起犹如无知之群牛,(这等之人)不是佛门弟子。(二十一)

  说话适时极少欲求,修行正道践履佛法,除去YIN荡恚怒贪痴,知觉端正心意开解(於佛法),看到对象(之人之物),不趋前去(聚在一起),(此等之人)乃为佛门弟子。(二十二)

  原典

  双要品第九二十有二章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①为法本,心尊心使②;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③于辙。㈠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㈡

  随乱意行,拘愚④入冥。自大无法,何解善言?(㈢

  随正意行,开解清明。不为妬嫉,愍达⑤善言。(四)

  愠⑥於怨者,未尝无怨。不愠自除,是道可宗。(五)

  不好责彼,务自省身。如有知此,永灭无患。 ㈥

  行见身净,不摄诸根,饮食不节,慢堕怯弱。为邪所制,如风靡草⑦。(七)

  观身不净,能摄诸根;食知节度,常乐精进;不为邪动,如风大山⑧。(八)

  不吐毒态,欲心驰骋;未能自调,不应法衣⑨。(九)

  能吐毒态,戒意安静;降心已调,此应法衣。(十)

  以真为伪,以伪为真,是为邪计,不得真利。(十一)

  知真为真,见伪知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十二)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意不惟⑩行,YIN泆为穿⑾。(十三)

  盖屋善密,雨则不漏;摄意惟行,YIN泆不生。 (十四)

  鄙夫染人⑿,如近臭物;渐迷⒀习非,不觉成恶。 (十五)

  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⒁习善,行成洁芳。 (十六)

  造忧後忧,行恶两忧⒂。彼忧惟惧,见罪心慷⒃。(十七)

  造喜後喜,行善两喜;彼喜惟惧,见福心安。(十八)

  今悔後悔,为恶两悔;厥⒄为自殃,受罪热恼⒅。(十九)

  今欢後欢,为善两欢。厥为自佑,受福悦豫⒆。( 二十)

  巧言多求,放荡无戒,怀YIN怒痴,不惟⒇止观。聚如群牛,非佛弟子。( 二十一)

  时言(21)少求,行道如法,除YIN怒痴,觉正意解,见对不起(22),是佛弟子。(二十二)

  注释

  ①心:古人把心看作是思惟的器官,进而引伸为思惟本身。现代语言中与之相通的便是识。

  ②心尊心使:心为至尊,犹如君率臣而统领六识。心为使动者、创造者。

  ③车轹:火车碾过。轹,车轮走动。

  ④拘愚:局限於愚昧。

  ⑤愍达:即敏达,快捷地理解、明了。

  ⑥愠:怒也。

  ⑦靡草:使草靡。靡,倒下。

  ⑧如风大山:风,名词当动词用,风吹。

  ⑨不应法衣:即是说与身上的袈裟不相配。应,适合、相称。

  ⑩惟:只、仅仅,引伸与某某一致。

  ⑾为穿:被某某所穿透。

  ⑿染人:影响他人。

  ⒀渐迷:长时间地在不知不觉中陷於迷惑。

  ⒁进智:增进慧智。

  ⒂行恶两忧:作恶之人今生来世都有忧愁,故曰两忧。

  ⒃慷:音ju,羞愧、恐慌。

  ⒄厥:其,指示代词,代上文为恶这件事。

  ⒅热恼:即烦恼。烦恼生躁发热,故曰热恼。

  ⒆悦豫:即愉悦。

  ⒇惟:谨守,一心一意追求。

  ⑩时言:说话适时,时机恰当。

  ⑩见对不起:见对,看到相异的,矛盾的一方;不起,不动心。

  10放逸品

  译文

  放逸品大意是讲:(人)要引用戒律自我约束情感,防止邪僻检点过失,要用大道规劝世人上进为贤。

  持戒是通向甘露法味的人生修行法则,放逸是通向死亡的人生小路。(心)不贪婪则不天亡而死,背离大道便是自取灭亡。㈠

  用智慧固守大道终会胜人一筹,终身不会放纵(做出出格之事):(心)不贪婪可以获得欢快喜悦,从这些戒言裏可以获得「道」的乐趣。 ㈡

  经常以道充实(心)念,自强不息固守正道:刚健之人得以了脱世俗之苦,人世的吉祥再也没有超过守道刚健之人。 ㈢

  正念常常兴发盎然,行为净洁恶念自然易灭:用佛法自我控制极易获得长寿,不犯(戒律)美好名声自然日增。(四)

  意念发行从不放纵,约束自己调节心念:(如此这般)智慧生发禅定心念亦如镜明,不再轮回地狱深渊。(五)

  愚昧之人心意难以悟解(佛法),贪婪昏乱喜好与人诤讼:上智之人应当(意)重如山慎守心意,并将澄明心意视为宝中之宝。 ㈥

  不要贪婪不要喜欢与人诤讼,也不要嗜好各种欲望与(世俗)快乐。思念之心从不放逸,如此可以获得大安乐。 ㈦

  自我约束,排除了放逸即可成为贤者。若已登上智慧的高楼,便可免除烦恼趋向平安。明智之人俯视愚昧之辈,犹如高山巍巍雄视洼地之平。(八)

  生於放逸人中而不放逸,如此之辈乃为独觉(指声闻)之人;此等之人力过狮子,抛弃恶念便为大智之人。(九)

  睡眠沈酣如山之稳,其人之蔽乃在痴愚不明:高枕无忧从不思考人世之苦,因此常常堕入轮回之中。(十)

  不因躬逢放逸之机遇而逢场作戏,便能制伏烦恼以至殆尽:自我放任魔力便得乘机而入,(此时)犹如狮子捕鹿总是趁其(心念)无防之时。(十一)

  能够克制自我略无放纵之人,此乃便是守戒而修比丘(之行);那些思念端正心意净洁之人,亦应常常自护其心(免遭扰动)。(十二)

  比丘面对快乐十分谨慎,放纵之人多生忧愁与过失;致使诤讼由小变大,犹如积恶成报如入火场自焚。(十三)

  坚守戒律其福可以达致善的境界,违犯戒律其人心中必忧:能够斩断「三界」的烦恼,这样便已接近涅盘(之境)。(十四)

  假如先前放逸,後来自我控制:过而能改如明镜,日後继续修禅定。(十五)

  过失便是恶,应该用善行消融:重新做人如镜复明,行善利己兼利人。(十六)

  少壮之时舍弃家庭,虔诚修炼佛之教诲:这种行为昭示世间,犹如云散见明月。 (十七)

  假若有人先前作恶,後来(醒悟)停止恶行不再重犯:这种行为昭示世间,犹如云散见明月。(十八)

  活著的时候不向他人施加烦恼,临死之时便就不会产生悲慼:这乃显现了「大道」的威力,应该怎么样的便无须忧愁。(十九)

  斩断与污浊不明邪法的联系,习学(大道)一心只向清净洁白(之法靠拢):渡过了(世俗欲望的)深渊不再返回,抛开了偏邪不正的品行就会方严端正,不会再去熏染世俗的快乐,斩断了欲望(之根)人生便无忧患。( 二十)

  原典

  放逸品第十有二十章

  放逸品者,引律戒情,防邪捡失,以道劝贤。

  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①,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 ㈠

  慧智守道胜,终不为放逸。不贪致欢喜,从是得道乐。 ㈡

  常当惟念道,自强守正行;健者得度世②,吉祥无有上。㈢

  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③寿,不犯善名增。(四)

  发行不放逸,约己自调心。慧能作锭④明,不返冥渊⑤中。(五)

  愚人意难解,贪乱好诤讼。上智当重慎,护斯为宝尊。 ㈥

  莫贪莫好诤,亦莫嗜欲乐,思心不放逸,可以获大安。 (七)

  放逸如自禁,能却之为贤。已升智慧阁,去危为即安。明智观於愚,譬如山与地⑥。(八)

  居乱而身正,彼为独觉悟。是力过师子⑦,弃恶为大智。(九)

  睡眠重若山,痴冥为所蔽。安卧不计苦⑧,是以常受胎⑨。(十)

  不为时⑩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态魔得便,如师子搏⑾鹿。(十一)

  能不自恣者,是为戒比丘。彼思正净者,常当自护心。(十二)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⑿。变诤⒀小致大,积恶入火焚。(十三)

  守戒福致善,犯戒有惧心。能断三界漏⒁,此乃近泥洹。(十四)

  若前放逸,後能自禁;是照⒂世间,念定其宜。(十五)

  过失为恶,追覆以善;是照世间,念善其宜。(十六)

  少壮舍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云消。(十七)

  人前为恶,後止不犯;是照世间,如月云消。(十八)

  生不施恼,死时不慼⒃。是见道悍⒄,应中勿忧。(十九)

  断浊黑法,学惟清白。度渊不反⒅,弃猗行止,不复染乐,欲断无忧。(二十)

  注释

  ①死径:通向死亡之道。

  ②度世:了脱世俗此岸迷惑。

  ③自制以法:以佛法自制。自制,自我约束。

  ④锭:亦作定,即入定状态。

  ⑤冥渊:地狱中的深渊。

  ⑥山与地:高山与平地之区别。高山可以远望,平地则视线易被遮蔽。

  ⑦师子:即狮子,凶猛有力之兽。

  ⑧不计苦:不考虑人间之苦恼。

  ⑨受胎:即轮回。

  ⑩时:此处指机遇、机会。

  ⑾搏:抓捕。

  ⑿愆:过失。

  ⒀变诤:即诤改变。

  ⒁三界漏: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欲界是指为食色二欲困扰的求生界;色界定指脱离粗俗欲望享受精妙境像的众生界;无色界是指只享受精神之妙的众生态。

  ⒂照:知晓、告知。

  ⒃慼:忧愁。

  ⒄悍:强力。

  ⒅不反:即不返。

 
 
 
前五篇文章

法句经卷1—10(上)

法句经总序

法句经源流

法句经附录

法句经编序

 

后五篇文章

法句经卷11—21(上)

法句经卷11—21(中)

法句经卷11—21(下)

法句经卷22—32(上)

法句经卷22—32(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