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 短故事护持
 
 

匆匆过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家说今生的祸福贵贱乃前世所修,今生所得。故佛家最高修为是超越轮回,不再生生世世为人为畜,不再为前世今生来世的富贵荣辱而忧心忡忡。众生皆苦乃是为生生世世无法逃脱的命运心有所累。今生必想着来世,而今生所受的困难必是前生过失太多而累计。然后当轮回上的人对于今生的诸多事情不解时便想在下一世寻求答案。

执着而痴迷的人被上天眷顾,总愿意在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去经历尘世的劫难,以解心中的疑惑。

当宝钗魂归之时,对前世的姻缘有诸多不解,心中疑惑自己一生谨言慎行,自己的一生都为一人而活,只因前世注定:莫失莫忘,芳龄永继;不离不弃,仙寿恒昌。难道的命运竟是属于他二人,而不是我的。如果不是,为什么他们二人可以相识相知成为知己,为什么他能那么包容黛玉的自私任性,而我处处为他着想却仍被他排斥,为什么我想走入他内心之时却时时被他抗拒,为什么我不可以成为他的知己,可以与他同悲同喜,为什么一直被他牵挂于心陪伴于身侧的是黛玉……有太多的不解,生前有太多的顾忌,不能时时如黛玉般将不快都显露于人,只能将苦涩都掩埋于心。此时,将在即将再次堕入轮回,于是她索性放开一次,将心中的苦诉诸于佛。她说初次见到宝玉,就将芳心暗许,只是当时要因为家世显赫要参加朝廷选秀,再加上当时他二人就已是一对璧人,只得将本心压抑。后来选秀不成,心中也失落了好一阵子。那日当旧疾复发时,他来探望,当玉与金锁相配时已将认定他了,只是后来黛玉出现,原来激起的涟漪顷刻又平静下来。只是自己一厢情愿,他早就认定另一个人。

到后来住进大观园很快就明白了西府里复杂的人情世故,以自己的世俗聪慧可以洞察一切私心利益,只要略用手段就能赢得上下的口碑,行走于此间可左右逢源。可宝玉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富贵公子,前生的神瑛侍者在今世还带着的丝丝仙气加上补天石上的点点灵气,造就这样一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却又能不同流于世俗的秉性。而黛玉今世的泪太多,任何人都无法忍受这样一个满是泪痕且咳嗽不止的羸弱女子,宝玉除外。宝玉今世就是来收集前世灌溉在绛珠草身上的露水,所以对于黛玉的泪,他也心疼,但从未阻止。这二人仿佛从相遇开始就已相知很久,初次见面,宝玉为她摔玉,为她区别名为颦颦。只是初见,就以知道黛玉这一生一直蹙眉,很少言笑,颦颦二字在适合不过,何等的相知。而我与他的初见是那么平常,他在惊异于我的外表美时可曾也洞察过我的内心呢?没有,只有我的芳心暗许吧。大观园中,看他们闹过吵过,哭过笑过,黛玉感叹自己身世单薄时,总有宝玉在一边安慰。而我虽有亲人在侧,但是不能依傍;满园聪慧的姊妹,无一人可交心。待到明白,自己的姨母并不想将黛玉配于宝玉,而是相中了我,我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即使暂时得不到宝玉的心,但是可以得到他身边的人认可,只要和他在一起了,最后总能走入他的内心,用时间来消磨他对黛玉的爱。大观园里,人人都知道我宽容大度,恭顺有礼。作为富贵人家里大家族的媳妇,相信这样的形象绝对可以赢得大家的认可。可是宝玉挨打了,因为他再外面结交了他的父亲不喜欢的人。这些人放荡无束,不遵守世俗的法则,来则来矣,去则去矣,不怕世人言语,我行我素。我不太喜欢在这样的人,可是宝玉总是喜欢混迹于这类人中,并往往与之倾心相交。我带着药过去告诉袭人要如何用,并如之前劝他走仕途经济学一样告诫他要好好做人。这次的他并未愤然起身出走,可能是伤得太重,经此一事知道了和这些人混在一处不太好,而我也觉得此次太过动情,不想以往波澜不惊,柔顺自然的自己,便不再劝导。只是坐了一会就走了,看他那样心中却是难过,但仍有不解:宝玉啊宝玉,难道你不知道跟这些人混在一起是不会有前途的,只有好好读书才能真正的承担起一个家族的重任,要知道你父亲是对你报太大的希望所以才恨铁不成钢的教训你啊。后来,黛玉来了,只是轻说一句:你从此就改了吧。宝玉却将真心透露:放心,就算是为这些人死了我也值得。我震惊,这些人就值得你如此受罪吗。我不解。贵妃来探望之时,我曾提醒于宝玉,她不喜绿玉二字,故让他改为绿蜡,那时就觉得他怎么如此粗心,竟不能察觉这其中的差异。而黛玉的一首杏帘在望博得贵妃的赞叹,竟也没有发现不是出自宝玉的手笔。那日宝玉被我哥哥叫出去被告知是被他父亲叫去,因担心是否有事情晚上去看望他,得知是误会便笑了。哪知被门外黛玉听见,她误会宝玉了,误会的很深。于是再去葬花,一首葬花词,引得宝玉在一旁泪流,宝玉听见了,也懂了。两人的误会就这样轻轻化解。以黛玉的个性他人若是得罪于她只怕会被她记恨一辈子了,也只有宝玉,无意的伤害可以让黛玉忘记。紫鹃骗宝玉说黛玉要回姑苏老家,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时,竟引得他吐血失神,指着一只假船喊那是来接林妹妹走的船,抱在手里不肯放。那时,他可曾知道黛玉迟早是要走的,又岂是抱住一条假船能阻挡得了的,可已失了神的宝玉又哪管这些。最后黛玉还是含恨而去,她以为是宝玉先舍弃她而娶我,却不知是由凤姐使的掉包计骗宝玉娶的我。作为女子,出嫁应该风风光光,一脸的幸福憧憬嫁的所爱之人后的美好时光,而我却是顶着黛玉的名分被夫君揭开了红盖头,虽余人皆知我是宝钗,可他却不知,故在他见得妻子的真颜时,惊异,愤怒,失望,指着我责问,为什么是宝姐姐而不是林妹妹。我只有暗自落泪,你可知此时的林妹妹的孤魂正在一点点的逝去,唯一留下的一缕香魂是因心有不甘,不甘为何结果是这样,却又无可奈何。待得尘埃落定,却已无法挽回,拼尽最后一分气力连喊两声:宝玉,宝玉,你好……是你好什么呢,最后一刻对他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不管怎样,都是因为太在意他,太在意了,所以最后不能在一起才能伤得如此之深。逝者已去,生者长存。既已成为他的妻子,我会用尽心力去帮他,助他。我深知,他并不想成为我想让他成为的人,经济世俗,他并不放在眼里,也从不在意,在意时也是用鄙夷的眼光去评判他们。他有着过人的聪慧,有着我一直无法企及的灵气,那是他和她共有的东西,但他们也都只是用这丝丝灵气和聪慧关注天地间最最本真的事物。是我染了太多的世俗,生存的环境让我不得不时时小心,事事在意,将身边所有的事处理的妥妥帖帖,将身边的人照顾的细致周到,尽管如此,我仍然无法走进他们的心理。曾经,我以为已经走进颦儿的心了,因为听到她无意吟出西厢记中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没有红娘报,我是看过的,也曾以为写的很好,可是大人说这是禁书,尤其是女孩子是不许看的。所以看过也就忘了,更不敢在人前表露。颦儿大概觉得这些诗词好,就记了下来,一时情急也不管出自哪里了。事后我提醒她时,她感激我的大度和包容,真的明白我是真的关心身边的人,想好好的照顾她。可惜感激归感激,毕竟我们是不同的,我可以继续自己的大度包容,如此能更好的融于世俗,而她也可以继续她的诗词歌赋,沉湎于自己的自悲自叹,保持她的真性情。不同终归是不同,忘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感激之后我仍是一个人。很羡慕湘云跟黛玉,虽时时争吵,在人前也毫不掩饰锋芒和不和,但是却能一起对诗写词,公开诗社,吟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绝对。嫉妒她们的亲密无间,甚至羡慕她们之间的每一次发生嫌隙之后便走的更近。两人是如此不同,却有如此相似,都是一样的有诗才,又是一样的真性情。湘云可以醉卧,黛玉可以葬花,而我在花间扑蝶后听到的秘密也只能以颦儿的尖酸名义来掩饰,若是她俩,即使是听见了也会将其传为佳话吧,偏我就只以为如此不被道德所容的私会为人不耻。不管怎样,最后能守在他身边的是我,可以助他,帮他。可是黛玉走了,也带走了宝玉身上的灵气与智慧,醒后的宝玉一样愚顽,却不在如之前聪慧,再之后,连愚顽也没有,终于成为我想让他成为的人,一心的专注于仕途经济,对之前的种种行为反而不耻了。甚至在黛玉的灵柩前,也只是痛苦一场,之后便平静面对,与我举案齐眉,做一对平常夫妇。本来应该高兴的,至少他现在已经成了我想成为的人了,可以一路前行,不再为世俗多不容。但是心中反倒是很失落,很怀恋以前那个愚顽不堪却一身灵气的宝玉。后来的考试他去了,临行前去送他,招手的那一瞬间心中有些许不祥的预感,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忽觉此生只怕不会再相见了,只能这样看他消失在人海茫茫中,自己却无力追上,任他飘远。只是,当时我已经怀有身孕,且只是一场考试,考完了就可以回来了,以他的才华应该能中举。几个月后,终于等到了他中举的消息,却终究没等会他的人,他已经抛下我和未出生的孩子去了他初来的地方。原来来这花柳繁华之地,过完温柔富贵乡的生活,繁华散尽,看过千红一哭的悲泣,感知万艳同悲的凄婉,就已完成他来到人间的初衷。与他同时降下来的绛珠草早已还完眼泪成为仙子了,而神瑛侍者也该回归本位了,只留下我默默承受着一切,因为生命中出现他们两人,让我爱不得,恨不能,欲哭无泪。

佛问:那你想如何,才能化解你这一世的怨气,完你这一世未了心愿。

宝钗说:能让我在下一世也能向他们一样,相知相伴相随,走进互相的心里,能知道对方所想所思,无所顾忌,不畏世俗眼光,知他,懂他,爱他,知道相知的感受。只要遇到他就好,我不在意他身边是否还有别的女子,就像这一世,他身边不只是有我,湘云,探春,妙玉,但知他者只有黛玉。若是可能,请让我先他而去,因为这一世的离别已让我不堪忍受了。

佛说:下一世定如你所愿,愿你能看清世事,化解心中的怨恨。

穿梭在轮回的道路上,暗思,这一世又将降在何方,落在何世,拥有怎样的人生,身边又有怎样的人,历经怎样的辛酸苦痛才能解开心中的执念,如佛所说化解怨恨呢?这一世,要重新来过,奈何桥已过,孟婆汤已喝,那就暂且放下前世的恩怨来过新的生活吧。

这一世,只降落在普通的人家,却仍有不俗的容貌。因家境贫寒,自幼流落江湖,沦落在歌舞班中,成为西湖歌妓。因其秀丽绝俗的容貌,聪慧敏捷的才思,虽年幼,却小有名气。西湖此处文人墨客都知此处有一歌坊,坊中一位未及笄的歌女王朝云,此女虽年幼,却已有清丽绝俗之容,清新秀雅之气。文人云集时,总该招来一群歌妓,以歌舞助酒兴。朝云在此间见过很多才华出众的才子,也许是年少懵懂,也许早就命中注定,未曾看中一人,并对其倾心。一日,如往常一般被召去表演歌舞,为文人雅士助兴。然而不同的时,此次姐妹们都异常兴奋,似乎来人不同寻常。打听之下才知,是闻名天下的苏轼苏大才子与几位友人同来观舞。歌舞坊中女子在文人前表演歌舞时,若舞的出众,常有文人做诗词歌赋相赠,诗能谱曲,传于坊间,更重要的是能与心中敬仰的文人雅士相识,虽是一面,此生亦无悔。朝云虽在坊间,对苏学士早有耳闻,此次他是因为反对新法被贬到西湖杭州做通判,如此才有机会一睹学士的风采。也从未想过,此次的相见,尽然就此改变朝云的一生,也终遇见这一世该遇见的人,也从此开始一心因君而忧,因君而喜。

舞台上,众女盛装而出,轻扬水袖,踏歌起舞。悠扬的丝竹声略过耳畔,台上女子巧移莲步,身姿妙曼,柔弱无骨,随曲舞动,翩若敬鸿,婉若游龙。朝云舞技更是高人一筹,更逢此时坐上有早有耳闻,心中敬仰的苏轼,便使出浑身解数,最艳丽的容颜配上绝妙的舞姿,观舞之人无不为之倾心。客中的苏轼也早已沉醉于此刻的美好。轻舞飞扬,莺歌燕舞,丝竹渐渐淡去,舞女散开,余味幽幽,香韵犹存。观客们都对刚才的歌舞赞不绝口,便请舞女出来相见。此时,舞女们已经卸下浓妆,轻梳淡妆出现在众人面前,给客人们倒茶。都说杭州自古出美女,以西湖尤胜。素颜的女子,少了舞装的艳丽,多了几分清丽,更惹人怜惜。此时,朝云走到苏轼旁,给他倒酒。此时的朝云已是另一番装饰,洗净艳丽的浓妆,清挑柳眉,微点朱唇,其人也淡,人淡如菊,其香也清,清若水雾,从身旁走过的朝云散发出的气息如空谷幽兰,沁入苏轼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情,一扫连日来的忧郁愤懑,顿觉眼前一亮。原本清朗的天空瞬间黑云密布,感此情景苏轼提笔写下此后脍炙人口的诗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对朝云喜爱至极,好友知苏轼心意,便将朝云送给他。与其他歌女相比,朝云是幸运的,可以追随心中仰慕的人。自从跟随苏轼,虽生活拮据,但是满室书香墨宝,朝云天生聪慧,初来不通文墨,平时听苏轼写诗作画弄词品文,渐渐耳濡目染,竟也习得苏轼的几分才气。与苏轼谈论古今过往的诗词文章,颇得苏轼欣赏,也渐渐感受到苏轼待人处事的豁达不羁,明白为什么世事变幻无常他仍能淡然超脱,也深知他对官场黑暗腐败厌恶至极却又深陷其中的无奈。那日,苏轼从朝堂回来,看见丫头们正在晒书,便拍拍自己的肚子问道:你们有谁知道这里装了什么?丫头们平日对苏轼敬仰,一人说:文章;另一人说:见识。苏轼皆摇头,朝云答道: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笑道:知我者莫若朝云。

但也有不明白的时候,学士年进半百,满腹经纶,却仍有一颗天真的童心,以儿童最无暇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真诚待人,却总招来厄运;以德报怨,总是惹来非议;学士可以不计较,余人却是不放过他。学士的才智可以在书画文章里游刃有余,却在人事中屡屡碰壁。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曾经在人事处处提醒苏轼,王弗走后,苏轼悲痛不已,后来将思恋之情寄托在江城子这首词中。王闰之是苏轼现在的妻子,作为妻子,王润之觉得算的上是一位贤德的良妻,苏轼平安时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苏轼落难入狱遭贬时,仍能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跟随着他。王朝云虽身为侍妾,但苏轼待他不同常人,也因朝云总能懂得苏轼。

随苏轼十年,朝云二十二岁,终于有了爱情结晶,苏轼欢喜至极,将爱子取名为遁,小名干儿,并在干儿满月之时作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然天不遂人愿,干儿半岁时因中暑不治而夭折。朝云伤心欲绝,正值苏轼被贬汝州的路上,遇此情形,苏轼上书请求留在常州来缓解朝云悲痛的心情。苏轼心里也不好受,看着朝云忧伤的模样,心中更疼,写下诗句: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朝云虽为侍妾,此时苏轼以视之如知音,未曾有过半分轻视。逝者已去,存着尤生,在常州的十年,朝云逐渐走出悲伤,再次回到苏轼的生活。

历经坎坷的苏轼在仕途的起伏跌宕中更加淡然豁达,对于民间疾苦仍实施掩涕叹息,可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叹不悲,从容以对。记得当时在黄州安步当车,晚食当肉的日子,也有过躬耕农亩的时光。一生飘落天涯,正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也是天涯知心人。朝云随苏轼去过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因幼子夭折滞留过常州,后因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重回京师做过礼部侍郎。因于当朝政见不合又再次远离朝堂,回到16年前初遇的杭州,协助苏轼为杭州处理各种事情,留下至今人们纪念苏轼的苏堤。

然而此时朝堂风云变幻,此时的苏轼身心俱已离开朝堂,但是新旧官员仍旧不肯放过他,将他再一次贬到南岭蛮荒的惠州。王闰之已经在几年前过世,苏轼临行前已将身边的侍儿姬妾都已放去,然而朝云仍旧不离不弃,感此情景,苏轼感叹毕竟自己还有胜过白居易的地方: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至少此刻还有朝云在侧,有红颜知己如此,夫复何求。居惠州,朝云常唱蝶恋花为苏轼消忧解愁: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来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但每每唱到一半,便哽咽不语。苏轼问及原因,妾所感者,唯天涯何处无芳草时。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古人以为,柳絮飘飞,散作天涯芳草。而苏轼的一生恰似此般情景,一生漂泊,中原大地,岭南偏乡,皆有苏轼的足迹,正如漫天的飞絮飘无根基,只能散落在天涯各处。苏轼明白朝云的忧思感伤,便以洒脱大笑来安慰朝云。朝云不知道的是,在她死后,苏轼终将被贬到天涯海角,亡于归途。苏轼的一生,在失意中淡然,在贬谪中洒脱,虽一次比一次贬的远,多是处在宦海低迷的时期,却因天生的豪放而依旧活的潇洒精彩。

朝云是幸运的,从跟随苏轼开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地,都陪伴在苏轼身侧。朝堂风雨变幻,新旧党交接不定。苏轼率直的性格,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措施,全然不顾旧党的顽固和新党的专机,夹在中间两边都不投靠。自从元祐元年(1086)召回为中书舍人后,又被调到杭州,后至颍州,再回扬州。几经波折于元祐七年(1092)回朝出任兵部尚书,此时职位为为官生涯的最高位置。苏轼一向豪放率直的性格加上渊深的学识,身边围着不少支持他的人,却也因高位招来忌恨,引起党争。后哲宗即位(1094),启用新党,苏轼被一贬再贬,从岭外英州到岭南惠州,最远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而朝云最后一站也只陪苏轼到了惠州。因岭南气候恶劣,到时又逢瘟疫,从小生长于杭州温润地方的柔弱体质耐不住如此环境,虽然天天药不离口,到此不过三年后便病逝。朝云逝去后,东坡悲伤不已,按朝云遗愿将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里,并在此立六如亭纪念朝云。并亲自写下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生的朝云极通佛性,受东坡的影响,也有与生俱来的灵慧,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即是说人生本来注定,如梦亦如幻,如电亦如雾,比不太过强求。想来撒手而去时心中仍然挂念着苏轼,但又已放下,不要执着,从容而已。

朝云逝去,一缕香魂又漂游至佛前。前世的记忆慢慢浮现在脑海中,与今生的遭遇重合叠影。佛问:此生如你所愿,可有所悟。朝云叹道:知亦难,不知亦难。前生不曾走进过他的心理,只觉他是不容于世俗,率性而为的人,不曾明白他的所思所想,羡慕黛玉与宝玉的相知,自己站在槛外看着槛内的是是非非很是无奈,很想进去看看。今世终能踏入槛内,却仍是无奈,知道他的种种思虑想法明明不合时宜,却仍为他的率直豪放所感动,不想让他因为任何事任何人做任何改变,就这样一路坚持下去。哪怕一路上招致多少人的猜忌打击,忌恨陷害,我都会一路相随,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了。他有李白的洒脱,却没有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有杜甫的忧思,却没有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豪放洒脱。有儒家君子的宽忍大度,有道家的洒脱不羁,也有佛家的随缘从容。出世入世都能来去自如,却在朝堂屡受打击,频受挫折。我可以和他高谈阔论佛学和诗词书画,却无法像她的第一任夫人王弗那样以入微的观察在人事上时时提点他。也不能像她的第二任夫人王闰之那样为他做坚实的后盾。我们是如此相像,所以才能心灵相通,彼此相知。此生足够平淡,没有前世显赫的身世,没有精于世故的圆滑,也没有家人带来的一身羁绊,所以可以全心全意的待他,如此才能知他。也因为相知,所以才要一起面对世人的不解,无论苦难,都可相伴。因为赞同,不愿改变他的不合时宜,只愿他能在污浊的人世,永远保持那份率真,即使屡屡碰壁,我也无怨无悔。这一生,无论如何,总带有三分的无奈。前世总想着能改变宝玉,拼尽全力也只落得失败,最后还留下了满心的疑惑。今世知他,懂他,有机会改变他时,却不再想让他有任何变化。

佛问:那化为树和石桥的女子让爱她的人等了足有2000年才最终醒悟,此生经历的人世,可还有不解和怨恨。

朝云答:此生已与他相知并相随,再无遗憾和怨恨。前世的执着与愚钝才有了今世的痛苦喜乐。离开时才明白,知又如何,不知又如何,一切皆为过眼云烟。历经的两次人世,最终都将消散,空留恋恋不舍。太过执着只会伤的更深,得也苦,失也痛。因缘而来,随缘而去。下一世,希望忘掉所有的前世,能懂他,也能有自己。

   
 
前五篇文章

学会放弃 收获轻松

人为什么活着?

再烦,也别忘微笑

站在山顶上的人

愿一生安闲度日,烧清香,吃苦茶

 

后五篇文章

离谱的考试

机会

阳光与阴暗的瞬间

放手4489

蜂鸟的故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