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超凡脱俗 |
  韬光养晦,超凡脱俗 翠岩禅师在《警僧铭》中告诫出家人,在平时生活中不论自己有多大才华,也应当学会韬光养晦,不可让才华过分显露,一个人如果不知收敛才华,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翠岩禅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铭文中反复强调。铭文云:“处众处独,宜韬宜晦。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保护自己,当自己在某一方面胜于别人时,便狂妄自大,盛气凌人。他们总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他人的赞叹。殊不知,过分张扬自己往往会招致别人的妒忌,长此以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有的甚至是杀身之祸。古语“枪打出头鸟,雨淋露檐椽”,正是对喜欢张扬自己的人的最好诠释。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就是比较有才华的人。但是,此人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才华,经常在曹操面前卖弄小聪明,曹操每做一件事,他都喜欢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 中国古代有很多高僧,是善于韬光养晦的典范。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在从黄梅五祖手中接法之后,遵从弘忍禅师的教诲,连夜离开黄梅,南下隐居于猎人队中十六年。在这十六年中,他处处隐姓埋名,坚持戒律,以“但吃肉边菜”与猎人和睦共处。后来到广州法性寺因为点破“风幡之争”的玄义,被印宗认出,才正式出家弘法,从而开演了南宗法门。慧能禅师的这十六年,既是保全自己的十六年,也是等待弘法机缘的十六年,正因为有了长时间的韬光养晦,才使他的南宗顿悟法门在中国不断发扬光大。 翠岩禅师还在铭文中说:“随动随静,忘外忘内。离圣离凡,拔群拔萃。”禅师告诫出家人要注重自己内在的修养。在平日生活中,应当随缘度日,既不被外境所转,更不受外境诱惑,始终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因各种突然的变故而发生情绪的波动,处处以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世。心中也不要有凡圣的区分,更不能有功名利禄的分别。
翠岩禅师《警僧铭》全文如下: 凡一披缁,便非庸类。岂可泛常,仅同俗辈。 立志立心,宜勇宜锐。进道进德,克精克励。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随动随静,忘外忘内。离圣离凡,拔群拔萃。 一粥一饭,信施信馈。饱享饱餐,须惭须愧。 勿效庸僧,成群逐队。说张说李,杂痴杂秽。 争是争非,夸能夸会。本性本真,尽盲尽昧。 凡戒凡律,或犯或背。虚朝虚暮,丧月丧岁。 可悲可怜,必沉必坠。常警常惺,灭殃灭罪。 守五戒得97种福报 target="_blank" href="/YG/QT/2012-07-18/16660.html">一篇诚挚的发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