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鳗 |
  它们虽然能以海洋霸主鲨鱼为美餐,但从不趾高气扬,始终认为自己处在食物链的低端。 要说盲鳗得先说溶洞,溶洞是盲鳗等盲鱼的老家。正是漆黑的溶洞让它们走上了漫漫进化之路。 6亿年前的前震旦纪,地球上的山脉剧烈运动,碰撞断裂后形成了很多洞穴,后来有水从地上和地下涌来,便成了大小不等的溶洞。因为高温和没有光合作用,溶洞一向死气沉沉,没有生命。直到有一天,几条不知深浅的鳗鱼误打误撞地游了进来,才给幽幽的溶洞带来一线生机。稍作巡视,感觉无趣的鳗鱼正要离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地震坍塌的巨石堵住溶洞的出口,可怜的鳗鱼只好试探着游向黑暗的深处…… 进化神功 迷惘是短暂的,绝望是一时的,唯有求生的力量是永远的、顽强的、难以战胜的…… 鳗鱼逐渐适应了没有阳光,没有绿色,没有竞争的环境,为此它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明亮的双眼和美丽的肤色,透明的身体连椎骨和内脏也清晰可见。因为依靠过滤水中的微生物存活,渐渐地连上下颌也退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灵敏的触须和吸盘。在动物分类上被归为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已成为寄生鱼类了。 进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平的,失去的东西会在别的方面获得补偿,盲鳗当然也不例外。动物生存的目的是繁衍,而盲鳗不幸丧失追逐异性的本领,那好,就让它们自己来完成传宗接代的工作吧,无须另一半的参与。这太有创意了,无形中将动物界最辛苦、最消耗、最危险的事情,变得简单轻松,就像变魔术一样。在交配季节,它先充当雄体,自我受精后,它又变为雌体,直至产下自己的后代。 经过恶劣环境的锤炼,盲鳗不怕热,也不怕冷,能在10~35℃的水中生存,这是所有鱼类都不具备的功能。更为神奇的是,为了捱过漫长的无食岁月,它进化出了4颗心脏,半年内不吃东西,仍安然无恙。先前,人们以为盲鳗感知环境变化主要靠嘴部触须和面部神经,经科学家仔细研究发现,引导它们准确接近目标的不仅仅是触须和面部神经,还有布满全身肉眼难以见到的超感觉细胞。我们知道鱼儿是利用侧线系统感受外界环境的振荡波而在水中从容游动的。盲鳗除了侧线系统比一般鱼类灵敏外,它们将微小突起的感觉细胞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完全可以替代视觉器官。它们的触须不仅能察觉极小的波动变化,上面还有足以分辨不同鱼类的味蕾,正是它引导盲鳗接近有价值的猎物。 以弱凌强 没有人能说清,鲨鱼在大海骄横称霸了多少年,它们的凶悍不仅表现为高居食物链的顶端,是海洋生物通吃,而在于它们那戏耍已经到手猎物的本性。当海豹、海狮和信天翁等动物不幸成为它们的午餐时,鲨鱼却不急于吃掉猎物,而是将猎物在水面抛来抛去,使猎物在毙命前饱受煎熬。所以,人们将鲨鱼比作冷面杀手。 难道鲨鱼就没有天敌吗,如果有,那它又是怎么被吃掉的呢? 鲨鱼的克星是盲鳗,盲鳗清楚,论实力自己根本不是鲨鱼的对手,人家一颗牙齿都要比自己重几十倍,但盲鳗自有克敌法宝,所以开始接近鲨鱼时,就显得很从容自信,从它游动的姿势便可看出,悠哉轻松。稳坐霸主地位久矣,鲨鱼早就习惯了各色鱼族的追捧献媚,有的是对它心怀敬畏,有的是想捡拾点残骨碎肉,有的是想借助鲨鱼的神威吓退自己的天敌。所以,鲨鱼对活动在自己身体上下的小鱼儿并无提防。何况,盲鳗的出现是以亲昵形式开场的,即使有警觉片刻也很快被傲慢融化了。 盲鳗用黏滑的吸盘吸附在鲨鱼身上,而将其中的利齿藏好。它那不断分泌黏液的吸盘,在皮肤上移动,想必是麻酥酥的,带来一种快感,所以鲨鱼美滋滋的,很是受用,已然把盲鳗当作自己的朋友了。 已经是稳操胜券了,就差一步了,盲鳗依然不急不火,在鲨鱼的腮边停留了好一会儿,它才在鲨鱼盯住一只海龟时闪身而入,进入鲨鱼的身体。至此,它将在这海洋霸主的体内一显身手,让稳居食物链顶端的家伙尝尝纤柔盲者的厉害。 得手的盲鳗立刻在鲨鱼体内施展饕餮之功,它吸盘的口内有肉质的舌,舌上两排角质利齿,以活塞状啃食猎物,一小时能吃下自己体重两倍的血肉。小东西集体观念还挺强,一边进食一边释放黏液向同类传递信息,呼朋引类,分而食之。用不了多久,一条鲜活的大鲨鱼便被它们吃得只剩下空荡的皮囊。 由此可见,盲鳗可不是简单的寄生者,而是熟读战策有勇有谋的骁将,为了赶赴这顿美餐,孙膑的三十六计,它谙熟自如地运用了1/6。开始时“瞒天过海”兼“笑里藏刀”以追星族身份出现,成功接近目标后“暗渡陈仓”,为尽快结束战斗,它集中兵力“釜底抽薪”,猎物一旦毙命就可能成为其他猎食者的猎物,所以盲鳗必须“走为上计”。 弱者的地位并不可怕,只要用心积攒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你不仅能与强者一争高低,还有可能打败他们。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