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 短故事护持
 
 

档案和一个国家干部的命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多年前,西安市农具工具公司颇有前途的工会干部于建斌,因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领导看中,决定调他到剧团当专职编剧。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是人为地没有办好。人事档案丢失,导致这位国家干部进不去新单位,回不了原单位,调入和调出方又相互扯皮。最后从一个有着固定收入的工会专干,成为一无工作单位、二无生活来源、三无安居之处的“三无”人员,无业游民。上访多年,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调 动 丢 工 作

  26年前,为了改变工作环境,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从小就喜欢戏曲创作的于建

  斌呕心沥血耗时48天,根据《史记》有关刘邦与项羽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了大型古典历史剧《血泪乌江》。一举成名,他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领导看中,让他到“同洲梆子剧团”任专职编剧。于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派人到西安市农具工具工业公司进行政审后,发了调入令。

  1981年9月份,于建斌到剧团上班后,剧团领导给他一项任务,让他到一剧作家那里协助完成一个演出剧本的定稿工作。

  就在此时,于建斌听说,他的工资关系介绍信、行政关系介绍信和档案转入剧团后,剧团从材料中发现,于建斌是位集体干部。而剧团是全民单位,财政不接收于建斌的工资关系,因此发不了工资。

  待剧本完稿,于建斌回到剧团,就要求解决自己的工资问题。但剧团因领导更换,他的工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于建斌已有半年时间没有领工资了,家中6口人等他的工资吃饭,他想这样下去,将受会到更大的经济损失,自己承受不了。为了生存,于建斌决定回原单位。

  有 家 却 难 回

  于建斌实在不愿回原单位,可在那个年代,摆在于建斌面前的只有回去一条路。为了生活,他只好选择回公司。

  1982年4月份,当于建斌要求回公司上班时,有人提出,于建斌已经从公司调出,要回公司上班,需重新办理调入手续,不可能在没有手续的情况下就到公司上班。于建斌找到剧团,剧团认为他没有正式调入剧团,根本不存在办理调动手续的问题。于建斌作难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新娘,“嫁对了婆家嫁错了郎”。婆家用花轿迎娶走,新郎却发现他的身份低贱而不让入洞房;再回娘家,娘家却认为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而不准他进家门。

  于建斌想,自己本来和公司某领导有矛盾,处处受到排斥。如果办理“商调”手续,人家正好抓住已不是本单位人的把柄而拒绝接收,自己必然成了两头都不要的失业者。他找上级主管部门市二轻局,但无济于事。后来公司领导人事变动,于建斌找谁谁不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建斌找来找去,工作问题还是成为谁也解决不了的历史悬案,他成了无业游民。

  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于建斌为了生活,他为别人写诉状挣点小费,帮别人干点零活挣钱维持生活。由于没有经济能力,2003年所住房拆迁时,于建斌只好到北郊农村租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屋居住。

  苦 苦 寻 档 案

  在于建斌工作两头落空的时间里,西安市农具工具工业公司改名为西安市轻工机械工业公司,二轻局也改为市工业合作联社。后来效益不好,公司多数人到社会上自谋生路,只剩少数人员。此时,于建斌心灰意冷,心想彻底完了。今后靠什么为生?靠儿女,儿女的前途、工作、生活都因他而受到影响。靠自力更生,自己逐渐衰老,又没有积蓄,惟一可以依赖的是老伴每月400多元的养老金。自己从1959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在许多人眼里是舞文弄墨的文化人。可到最后,要靠老婆养活,他的人格、尊严受到了极大嘲弄,于建斌苦不堪言。

  随着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建立,于建斌认为,自己有权享受退休养老待遇。2003年3月的一天,他找到轻机公司说明了情况。公司有关人员答复,如果档案在公司,就由公司办理退休手续,如果档案在剧团,就由剧团办理退休手续。于建斌闻听此言,感觉有希望,自己今后还有依靠。经查找,在公司没有找到他的档案,难道是剧团没有将他的档案退回?于建斌感到蹊跷,当年他离开剧团时,一再向剧团有关人员交待,把他档案、工资关系等尽快退回公司,公司怎么会找不到他的档案呢?难道当年剧团没有把档案退回来?

  同州梆子剧团在于建斌离开后不久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梆子剧团的人员人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于建斌急忙到戏曲研究院寻找自己的档案,并动用私人关系,请研究院有关人员在梆子剧团的遗存档案中寻找,但没有找到。

  这使于建斌迷惑了,自己竟然成了黑人黑户。档案,对于他这一代人是多么重要,一生的功过是非、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都由其决定,既要受它的约束,又离不开它,失去它则寸步难行。

  于建斌买了许多法律方面的书籍,还到政法学院请教法律专家、教授。有人让于建斌去告,但告谁呢?公司还是剧团?于建斌曾试图调查当年工作调动时文书档案,以便落实档案最后在谁手里丢失,但未果。在没有确定是谁丢失档案的情况下,谁也告不成。

  档 案 又 找 回

  于建斌想,剧团既然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就没有必要保存他的档案,是不是公司将他的档案丢失了,或者是将他的档案销毁了?他认定剧团肯定将档案退回公司了,于是反复和公司交涉。

  2003年,由于于建斌住的地方要拆迁,公司有关人员动员于建斌搬迁时,因为自己问题解决不了,于建斌拒绝搬迁。公司人员说:“当年公司既然不接收你,就不会接收你的档案。”于建斌想这话有道理,按当时的情形,当年即使剧团将档案退回公司,公司也会将档案再退回剧团的。

  于建斌又去找研究院,但依然没有结果。以前,于建斌住房起码不用掏钱,现在租房住,生活、经济一下紧张了。

  档案到底在哪里?于建斌夜不能寐,躺在床上苦思。万般无奈,于建斌向陕西省和西安市总工会反映。省、市工会接到材料,非常重视,立即和于建斌通了电话了解情况。省总工会还为此向市工会发催办函,市工会在内部刊物《西安工会信访》中刊登了于建斌档案丢失,工作无着落的遭遇。

  于建斌同时又向媒体反映,《陕西工人报》刊登了《档案丢失害了于建斌一辈子》。西安日报社在内部出版的《西安内参》上刊登了《档案丢失 于建斌工作无着落》一文。还有《社会保障报》、《三秦都市报》、《劳动者报》、《西安晚报》等报刊,也纷纷刊登了有关于建斌档案丢失难退休,陷入困境无人管等长篇报道,在舆论上声援于建斌。

  这些报道,引起西安市有关方面和西安市信访部门的高度重视。西安市信访局会同市工业合作联社和市轻机公司的人员,先是找到了于建斌当年调动的相关手续原始凭据,然后,又到研究院查找。最后,在集满灰尘的旧档案里,终于找到了于建斌苦寻20多年的人事档案。

  艰 难 再 上 访

  找到了档案,于建斌松了一口气。对于建斌的上访问题,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作出了《关于对于建斌同志上访问题查证后的复函》。复函答复于建斌:按照组织管理原则,于建斌的工作关系归属应在戏曲研究院。

  于建斌便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研究院有关人员说,需要研究,随后也作出了《关于于建斌同志问题的意见》。《意见》中最后认为:原同洲梆子剧团20多年来经历几次重大变化,承办具体工作的同志又更换了多人,但仍然妥善保存了于建斌同志的档案,没有造成丢失、损坏,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只字不提他们将档案积压20多年给于建斌造成的经济和精神损失。他们说也很同情于建斌这位老人目前的状况,但由于当年同州梆子剧团没有正式接收于建斌,而且于建斌后来也没有再找他们。所以,于建斌从来就不是研究院的人。由此看来,两单位相互推托,于建斌退休之事,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无奈,于建斌老人又走上了艰难的上访之路。

  他先后到西安市信访局、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信访局、并两次到北京国家信访局上访。国家信访局在给陕西省信访局“来访事项转送单”中要求:请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接待处理。于建斌在北京被人接回后,陕西省信访局于2006年10月13日,召开了由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西安市信访局、市工业联社、市轻机公司参加的六方代表座谈会,专门研究于建斌的上访问题。会议决定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拿钱,由市轻机公司给于建斌办养老保险。然而,现在西安市轻机公司已破产,连人都找不到,谁来给他办退休手续?办养老保险?让轻机公司给于建斌办退休手续,显然不符合现实。

  2006年11月15日,于建斌又到陕西省文化厅上访,谈话中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红庙坡医院抢救,在花了上万元的医疗费后才保住一条老命。由于恢复得好,但仍留下一些后遗症。走路步履慢跚,说话没有以前流利,且不能长时间说话,每次出门要人跟着照顾。

  谁 该 负 责 任

  近日,于建斌到本报反映,诉说了他上访的艰辛和结果。他希望记者继续帮他维权,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他的问题,若有关部门仍相互扯皮推诿,他要第三次到北京上访,那怕死在上访路上,也要为自己讨个说法。记者看后一阵难过,一个堂堂国家干部,只因人为问题,积压了档案,竟使他成为无业游民。假若年过七旬的于建斌真的第三次去北京上访,真的在上访路上发生了什么问题?那么对陕西省和有关单位的和谐形象是什么影响?

  为了息诉息访,和谐稳定。7月27日,记者专程从北京到陕西省信访局就于建斌的上访问题进行了采访。该局孙忠信副局长告诉记者:我们对于建斌的问题非常重视,作为一件大事时时刻刻记在心上,已开过多次协调会,现仍在积极办理中。他还说:于建斌应该得到很好处理,总要有一个落脚点。使他有碗饭吃,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度晚年。该局办案处高怀岗处长对记者说:我们对于建斌的问题可以说十分重视,多次调查、了解,开协调会。关于他的退休养老问题,我们也专门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领导沟通过,因他年纪大了不好办退休,希望你们也帮帮忙,把于建斌的问题尽快解决。该局领导的态度令记者感动,记者希望于建斌的问题尽快解决。

  随后记者又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采访,该院王主任接待了记者,谈了一些有关情况。当记者问到“你们是什么意见”时,这位王主任说:“档案在我处找到,没有及时退回我们有责任,只要省信访局作出决定,我们坚决执行”。

  既然档案已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找到,于建斌的退休、养老、医疗等问题还有一定难度。那么陕西省能否把于建斌的问题作为一件特殊问题特事特办,尽快解决呢?

  于建斌问题怎样解决?何时解决?   

 
前五篇文章

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站在前人的肩膀

最亮的那根蜡烛

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

 

后五篇文章

诚实无价

谁是最忠诚的人

欣赏使人变美

尊重经验的人

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