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豫西南千年古刹--丹霞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豫西南千年古刹--丹霞寺

  南召县民族宗教局

  丹霞寺(原名红霞寺,又名仙霞寺、栖霞寺),位于南召县留山镇北十里(马窝村附近)的群山丛中,环境十分幽美,被誉为南召之古迹,是豫西南地区千年古刹之一。

  丹霞寺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当时,高僧天然禅师离开龙门香山寺云游四方,遍访名山胜地,欲寻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地方创建寺院,以实现自己的夙愿。南召一带崇山峻岭,森林茂密,人烟稀少;鸭河、白河、黄鸭河、空山河、留山河纵横交错,曲折环绕,青山绿水,风景宜人。天然禅师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几乎跑遍南召的山山水水,察看了伏牛山南麓的每个角落,结果却一无所获。一天,当他路经留山,在留山河边洗脸时,偶尔发现上游漂下有青菜叶。他认为上游必有人家,便顺河而上。当他走了一个时辰后,登上一个山岗,举目瞭望,豁然开朗,这里大小山脉如拱,峰峦叠嶂,溪水流潺,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景色秀丽。此处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中间有座红蜘蛛(山);东有档子(山)作屏障,南有玲珑(山)作照应,背靠大莽山麓,群山相朝,合抱如椅。他顿时感慨万千:“真乃风水宝地也”!

  当时,此地住着一位姓庞的隐士,人称庞居士。居士一家四口人(他和老伴及一儿一女)。他很早就发现这块宝地,想在这里干一番事业,只是苦于没有财力而不能如愿。当天然高僧向庞居士表明心愿后,他喜出望外,立即交出这块宝地,支持天然禅师兴建寺院。天然为人正直,知识渊博,是社会名流,佛界高僧。他兴建寺院,朝野内外,社会上下,各大寺院,都给予极大关注与支持。由天然禅师主持,率领僧众,剪草除棘,采石伐木,勤奋求建,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到唐宝历三年(827年)建成该寺院,其大雄宝殿是两层楼阁,红墙绿瓦,起脊飞檐,斗拱彩拱,四角挂铃,晨钟暮鼓,高悬寺中。整个寺院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颇为宏伟,有房舍240余间。天然禅师和庞居士以山石土质红色,取名红霞寺(又称仙霞寺),后更名丹霞寺。寺院建成后,天然禅师为颂扬庞居士的功德,在方丈室后边建起前后六间后祖堂,为庞居士一家四人塑像,以示对其崇敬之情。

  从唐长庆四年(824年)始建以来,经过五十余年,到咸通十年(869年),寺院殿宇,久经风雨,房舍失修,由门人无学禅师“再重修建”,禅堂楼阁,金碧辉煌,僧舍静室,焕然一新。

  宋熙宁四年(1071年),德淳禅师将已倾倒的天然禅师灵塔进行重修,又将寺院翻新增高,“并增其旧制”,丹霞禅寺“益宏规范”,规模达到极盛。自此之后,丹霞寺又购置田产,振山占田,日益繁盛。元朝末年,因遭战乱,该寺被焚毁殆尽。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禅僧谭宽,又在寺院的废墟上修建庙宇一间,规模狭陋。至正统元年(1436年),(南阳)郡之僧司僧觉福,号自然(汴人),为丹霞寺主持,以兴修该寺院为己任,整顿基址,补低夷高。是年八月,南北营殿,东西构堂,中则巍然一阁,耸出山岭。其间架俱按五九之数,厚栋高梁,重檐深拱,下至门牖,廓庑盖瓦及砖,咸合矩度。后二年(1438年),雕三大佛像于殿内,梵王帝释则参随之,塑罗汉一十八尊于万岁牌之左右,其余圣像都顺在这里。嘉靖二年(1523年),僧人性寿又加以整修扩建,使丹霞寺恢复盛貌,被列为南召八大景之一。明朝末年,战端迭起,寺院再次被焚毁。

  清朝初年,天下趋于太平,流散各地的僧人相继归来复聚,由和尚砥钟任主持,披荆斩棘,励精图治,清理被侵占的土地,整理遗址,阡陌分明,重建寺院,实为寺院中兴之祖师。后来,又经过静庵、冕珠两位和尚,相继焚香修道,竭力赞助,因而,使佛业更加辉煌,寺院气象改观。

  乾隆二年(1737年),一清禅师为三十八代住持,乃继承师志(砥钟是一清的法祖师,静庵是一清的衣钵师),对山前山后一沙一土,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倍加爱护;他亲率僧众,保山护土,躬耕垅亩,发扬戒律精严的佛家精神,“丝毫不仰赖擅越”,动用历年积累的籽粒作资金,不足部分,自己动手,入山采伐,以资补偿,又在寺院中新建法堂,重建释迦、毗卢两个大殿。至此,丹霞寺的规模才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进入鼎盛时期,僧众最多时达500余人,寺产也大大增加,在豫西南佛教事业中的影响也达到空前的程度,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称,足见当时这一名刹古寺的规模与声望。

  民国初年,丹霞寺举行了一次非常隆重的期会(多年举行一次的一种盛大的受戒仪式的宗教活动),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此,附近各寺院的寺僧也到这里受戒,举行盛大的受戒仪式,前后达一月之久。由于开支浩大,出现亏空,从此一厥不振。此后,寺内的清风禅师与静贵和尚又因门户之见、财产之争,造成向官府诉讼,结果两败俱伤,又使寺内受到很大损失。再加之连年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安,丹霞寺也受到极大影响。

  丹霞寺的五十六代住持胡安死后,上海海潮寺德浩(南召人)禅师派明新和尚担任住持,由于寺内入不抵出,曾卖给罗姓一部分寺产,被附近一些地痞流氓知道此事后,深夜闯入寺院,勒逼明新和尚交出银两,在争执相持不下的情况下,用刀把明新砍死。后由辽新和尚当家,有志和尚眼见大势已去而纷纷出走,仅剩下年老弱残和尚20余人,尊佛念经,苦度岁月。辽新和尚不务正果,违犯佛规,被群众发现有奸情而逃走后,由善章和尚接替当家,和尚仅剩6人。从此,丹霞寺佛衰僧散,极不景气。然而,丹霞寺的建筑规模极为宏伟壮丽,全寺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物排列在由北向南一中轴线上,自前至后依次为山门、伽兰殿、大宏宝殿、毗卢殿、方丈室、后祖堂;还有东西廊房、藏经楼、膳房院等,寺内共有房舍200间(现有97间)左右。整个寺院布局严谨合理,错落有致,是一所比较完整的清代硬山式佛寺古建筑群。

  寺院附属建筑物有大元至元砖、石塔五座,明代砖塔五座,清代石塔四座,都是历代高僧圆寂后埋葬的地方。在塔上多数刻有浮雕图案,其中有一座塔还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有碑碣61通,现有唐、宋、明、清四代碑碣八通。这些都具有较高的佛学价值、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

  寺内外参天古柏十余株,其中方丈殿前的两株大柏树,经郑州大学王五魁教授于1991年11月1日,到该寺考察鉴定为宋柏,距今有一千多年了。后院有数株稀有的古青檀树,据传已有数百年的生长史。还有数十棵合围的古银杏树七株(有两株胸围超过三米),根深叶茂,亭然如盖。尤其可贵的是,寺外凉马台上的柏树林,古木葱笼,满山碧翠。

  丹霞寺是豫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古刹。1987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月正式成立丹霞寺文物管理所,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重视和指导下,寺院面貌改观,山清水秀、古朴生辉,是豫西南地区游览胜地之一。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和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丹霞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时机已经成熟。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二日,省政府下发了豫政(1992)49号文件,同意丹霞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地、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投入开放前的准备工作。但由于历代变迁,年久失修,丹霞寺的房舍有70余间成为险房,且缺少佛像及其他设施,房舍修缮和佛像修复势在必行。我们经济实属困难,无能为力,诚望各级佛协、佛教寺院及佛教信仰者给予资助。

  一九九二年五月

  资料来源:

  1、丹霞寺:唐咸通十年(869年)碑文

  2、唐崇宁四年(1105年)碑文

  3、明正统七年(1442年)碑文

  4、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

  5、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天然禅师灵塔碑文

  6、丹霞寺文物管理所:丹霞寺简价

  7、丹霞寺沿革

  8、丹霞寺五十七代方丈一览表

  9、日本访中团事务局:访中

  10、尹彩春:丹霞寺的开山和尚--创始人天然

  11、孙继峰:千年古刹丹霞寺(南召文革资料第一辑1986年6月)

  12、徐庆瑞、弋松甫:关于丹霞寺佛教情况调查报告

  13、张泽霖:《河南省名胜古迹辞典》南召县名胜古迹条目(389页)(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4月第1版)

  14、1988年9月2日下午,日本驹泽大学中国佛教史迹参观团(团号YT0829)一行25人到南召县参观丹霞寺山的棲霞寺,回国后寄给我丹霞寺有关情况的三本书。

 
 
 
前五篇文章

玉树囊谦王历史及其世袭 (共七十一代)

浙江宁波奉化西坞镇寺观

中国茶道简史

重修平顶山香山寺观音大士塔碑记

重要史料解历史悬谜:宋六陵遗骨葬西子湖畔

 

后五篇文章

与碣石山交相辉映的源影寺塔

银川双塔——海宝塔与承天寺塔

游华严寺的感想

游普救寺

游五龙山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