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出家皇帝建寺洱源 |
 
三位出家皇帝建寺洱源 廖德广 宋、明两代,曾有三位出家皇帝在浪穹(今洱源)县兴建寺宇。宋朝时期,大理国九世圣德皇帝段素贞于观音山麓建龙泉庵,十一世孝德皇帝段思廉“于浪穹观音山建大兰若寺于观音箐”;明朝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逃亡,入滇,曾潜隐武定县狮山、保山市白龙山,后因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有司毁白龙山之庵”,于是“至大理之浪穹(今洱源)……募建庵”,成为后30年重要的潜隐、游方根据地。这在云南省范围内,除大理市外,绝无仅有。 1、龙泉庵 洱源县城北观音山麓新登村龙泉庵,为大理国九世圣德皇帝段素贞、崇圣寺大住持、伏龙法师于公元1066年创建。 圣德皇帝段素贞,于“宋仁宗丙寅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即位。……仁宗辛巳庆历元年(公元1042年)禅位为僧。在位十五年”(《南诏野史》)。 圣德皇帝段素贞,禅位“出家崇圣寺,任大住持。……后游天竺(今印度),归由西域至敦煌,转长安入五台,苦研佛学。又入南海普陀梵音洞,居一年;转峨嵋,居三载;归叶榆(今大理),四十八,居罗荃寺八年。后入浪穹(今洱源县),建蓝若寺于观音山麓(即今新登村龙泉庵)。坐化时(公元1090年),年七十九。寺后有伏龙法师舍利塔,内置舍利七枚于金盒。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为土人盗墓掘走”(《大理古佚书钞·三迤随笔·素贞出家事》)。由此记载知:圣德皇帝段素贞于1066年(段思廉正德五年,宋英宗治平三年)56岁时到洱源县,建龙泉庵。公元1090年(段正明建安8年,宋哲宗元右五年)七十九岁逝世,在龙泉庵修行24年。 新登村后的山脉,目前,常称三台山,知其为观音山的不多了。之所以称名观音山,是因为有“石观音,在治北五里新登村涧中,削立苍崖,撑开古洞,壁上现石观音像。北向趺跏坐,瓶钵宛然,有现身渡世意。巧自天成,不假雕凿”(《浪穹县志略》)。 2、大兰若寺 洱源县城北观音山观音箐大兰若寺(寺名无考),为大理国十一世孝德皇帝段思廉、广德和尚、本源大法师于公元1091年创建。 孝德皇帝段思廉,于“宋仁宗甲申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即位。……神宗乙卯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思廉禅位为僧,在位三十一年”(《南诏野史》)。 孝德皇帝段思廉,“四十八……禅位,出家无为寺,建云栖禅堂于寺西北雪兰坪。时有中原高僧普明游南中,与思廉识。普明善知识,精佛理。思廉拜明为师,佛号广德。随师遍游中原名山古刹。六十四返大理,于浪穹观音山建大兰若寺于观音箐(即新登村涧),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有弟子百人,皆以‘止观之道’静修,建禅台于恭罗崖。崖有仙猿数十,亦学广德坐禅,与僧善处而不惊。寺僧多舍食喂猿,猿亦常为寺僧采药、寻薪。广德每年必返朝,为诸臣讲经,国人称思廉为老活佛”(《大理古佚书钞·三迤随笔》之《蒙段诸异僧·广德高僧》)。 段思廉出家无为寺后,还曾“入白崖水目山(今祥云县水目山),建水目山八寺,号本源大法师”(《大理古佚书钞·三迤随笔·孝德皇帝段思廉事》)。 广德和尚、本源大法师,卒于宋徽宗己亥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八十二无疾终。建舍利塔于玉案山”(《大理古佚书钞·三迤随笔》之《蒙段诸异僧·广德高僧》)。 由上述记载可知,观音山观音箐大兰若寺建于公元1091年(段正明天右元年,宋哲宗元右六年),孝德皇帝段思廉在人如自然和谐的观音山观音箐大兰若寺“以禅养性,以禅修身”18年。 3、潜龙庵 位于赤洞壁村东北里许,乃应文高僧(建文皇帝)、应贤、应能“三僧”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创建。 “建文己卯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棣举兵反。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燕兵犯京”(《浪穹县志略·节录明建文皇帝逊国记略》),建文皇帝“(朱允炆)投滇之永嘉寺(今武定县狮山正续寺)”,在“左右不离者三人:比丘杨应能、道人程济、并公应贤(叶希贤);……往来给运衣食者六人,余俱遥相应援,以济缓急,从亡者,二十有二人”(《浪穹县志略·寓贤》)的保障,及镇滇(云南)沐府的暗中保护等条件下,开始了以滇为其潜隐的根据地,又不时出游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四川、贵州、广东、陕西、广西等地的流亡生涯。 应文高僧(建文皇帝)徒弟应贤,因“九年(辛卯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有司毁庵,从帝去白龙山。至大理之浪穹,与应能募建庵。庵成,程济筮之,得剥之坤,曰:‘剥极而顺,吉卦也。’居之”(《浪穹县志略·寓贤》)。应贤、应能二徒弟“募建”之庵,即潜龙庵,西有茈碧湖及赤洞壁山;东有弥茨河、广袤的孟伏营一带荒草坝,及大营、小营、大佛村前的沼泽地(现均已全部开垦为农田),为天然屏障,确实是当时人迹罕至,易于藏匿与出逃之佳境。《浪穹县志略》“艺文”部分,有高□(天字下明字)映的《初建潜龙庵记》: 《明史》书:大内火,帝不知所终,传疑也。然,野史所载:让皇披缁行遁,其所栖托之区,历历可据,非尽诬也。 盖自金川不固,紫钵长携,四十余载,托君臣于师弟。越辛卯至丁酉,师入滇,或为缁流,或为黄冠,虽南楚北粤,迁处无恒;西蜀东黔,暂亦止息;独往来滇中,居浪穹者九年。先是杨应能、叶希贤募建一庵,甫落成而二人遂死,葬于庵左。适史仲斌者来,师悲恸,命以馈献奠之。留月余,始去。 至崇祯间(公元1628年~1644年),太史钱士升为之赞曰:“草莽君臣,间关万里。朝夕一堂,靡进靡已。生也同袍,殁也同垒。弥茨骨香,千秋不毁。”弥茨,盖河名,即《致身录》所谓庵在平洋,浪穹所辖地也。 吾友何观五出所藏建文年谱,余读未竞,涕泪浇颐。潜德幽光,诚关名教。况遐荒纪绩,足为滇乘光者,可泯泯哉?乃相与捐金,建潜龙庵二忠墓。僧且有田,足供焚献。观五谴其弟子李懋相索余为记。余曰: 鱼服豹隐,太孙之所甘者,其心太祖之心乎?成祖固不必以求仙之诏,入海之师,远征异域,遍游名山也!当日从亡遁迹之臣,四百六十有三人,使其乘时附会,取胙分茅,何难与靖难诸贤争称功烈?而慗慗彝论,独以为己荷担。秋霜凛焉,疾风劲焉,矢此丹忱,至死不变,视流俗之脍灸荣名者几何!则绣斧之衣如何换色?金玉之食如何蔬鲜?草野而潜龙蛇之踪,君臣而托师弟之义。道义所在,振古如兹。呜呼,可不传之于后人! 关于“越辛卯至丁酉”:辛卯为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因“有司毁庵”,叶希贤“从帝去白龙山,至大理之浪穹,与应能募建庵”,开始潜隐浪穹(洱源)。“丁酉”,误,当为“辛酉”,即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因“英宗五年(正统五年庚申,公元1440年),应文(建文皇帝)至德胜驿,辞余先祖(李浩),曰:‘叶落归根。此行岁有程济等相随,未知吉凶。’”这30年间,建文皇帝先后在浪穹(今洱源)县九年。而“辛卯至丁酉”,只有七年,显然有误。 所谓“成祖固不必以求仙之诏,入海之师,远征异域,遍游名山”,从一个侧面表明,搜寻遁迹的建文皇帝,是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 来源:大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