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当代大陆佛寺的地理学分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当代大陆佛寺的地理学分析

  2010年5月31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森)东亚研究系副教授,哈佛大学宗教研究专业吴疆博士在人民大学发表了以“当代大陆佛寺的地理学分析”为主题的学术演讲。在报告中,吴疆说,他们采取抽样的方式,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历史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系列数据模型,对中国大陆各省寺庙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佛教寺庙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宗教场所数据库,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文化地图研究企划合作项目研究中搜集的中国宗教地图等数据。

  在研究中,吴疆将各省份寺庙总数作为因变量,对影响因变量的人口、收入、城镇差别、媒体饱和度、民族、教育、交通等六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这些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可分为三种:(1)非显著性变量。人口的数量和分布不会对寺庙分布有重大影响;交通便利条件(如公路里程)与寺庙分布没有关系。(2)具有正关系的变量。高收入水平促进寺庙数量的增加;博物馆的存在意味着在该地区更多寺庙的存在。(3)具有负关系的变量。某一地区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会对寺庙的分布有负面影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对佛教机构的兴建有负面影响。这些结论,有些与人们的观感相一致,有些则相左。对此,吴疆博士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中国人口数量巨大,交通发达,因此对当代寺庙分布只有极小的影响;经济的增长刺激了佛教机构的增长。同样作为文化发展晴雨表,博物馆与寺庙在地方社会有着同样的功用并需要地方社会的支持:高等教育对佛教寺庙的发展有抑制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作为整体而衰落)。

  吴疆的研究蕴含着佛教研究中的一个范式转换,即将佛教研究从宗派研究的模式转移到地方寺庙研究的模式。他希望通过分析社会、文化、经济因素或变量以及它们与寺庙兴建的关系,确定历史上中国佛教发展的模式,从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吴疆博士表示,今后要将研究的范围缩小到县级,并探索当代资料与历史资料(唐或明清)的连续性,将研究深入持续地进行下去,以求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研究结论。

  吴疆博士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原始数据本身存在问题、变量的选择问题等等。人民大学魏德东指出,忽视政治因素是本研究一个显著的不足。(武烈珍摘编)

  《宗教与世界》2010年第6期

 
 
 
前五篇文章

“军荼利明王”画片考证

宝林寺遗址拾零

霞光塔影——开元寺舍利塔

向往有佛降世的地方——鸡足山

遥望石经半天紫 静觉古刹满园香——记成都石经寺

 

后五篇文章

发挥地域优势服务上海世博会

藏传佛教四个梦的自体心理学分析

禅悦生活:茶香融书香

傣族文化与档案史料

敦煌学百年: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