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半日游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虽然考完了试,心头一轻,但同时也想到即将来临的别离,偏又要写心得报告,提笔时的心似已依依然挥别这一段日子,不知谁想的好主意,要在这日下午来个旅行,沈沈的心复又跳跃起来。 天下着雨,驱走了炎热,却不曾减却我们的游兴,大家先後上了车,顿时小小的游览车似乎装不下这群年轻人的兴奋和笑语,车子首先开到李老师家,在大家欢呼声中,李老师带着温熙如春阳的笑容加入我们的行列,其次又到许老师处,接许老师上车,大家更高兴了,谁说雨天不是旅行天,沐着甘露,我们都是有福之人啊! 旅行的第一站是八卦山,大家站在底下,仰着头凝视那尊不论在风中丶在雨里丶在太阳下丶在黑夜里都神情不改的佛像,那沉默而智慧的笑容里,蕴含着怎样的秘密?正是我们所要探索的!颜子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丶「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再看看站在前面的老师们,我们心情的沈重岂止是颜子数语所能道出? 回到车上,大家又开始康乐节目,大爷的洗澡歌唱作俱佳;「随缘长」一曲「蓝色的街灯……」声声哀苦,好不痴情;老祖宗的黄梅调更是韵味十足,但在「迷惑颠倒」之际,仍不忘本,时而会唱一首佛曲,佛门弟子毕竟不同凡人。 第二站是碧山岩。碧山寺背山面水,周遭一片青翠,大殿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整个建筑巍峨峻伟,气象不凡,正有大乘恢宏博大的气度,不愧是个好地方。 这时雨已停住,打开车窗,炎夏的燠热与灰尘逸去,草木一片新绿,明净的空气中流动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车行了不久,到达慈音养老院,大家依次参观,院中有佛堂,中有一尊玻璃佛像,透明莹澈,露出无比的神圣与庄严,大家屏息瞻仰,心底生出无以言喻的赞叹。在那儿流连一阵,又继续我们的旅程。 到了中兴新村,但见斜阳冉冉,炊烟袅袅,广阔乾净的大道上林木深荫,有成人牵着孩子散步,连小狗也踱着闲闲的步子,好一个世外桃源啊!车停在中兴佛堂边,由李老师领导,下车入内参观,并受到殷勤的招待。 离开中兴新村,便到今天旅途的最後一站─菩提救济院。一进门,一大片又深又密的垂柳,织成一幅柔和的景致。参观过太虚纪念馆,走进李老师的灵岩书楼,在其中并瞻仰了印光大师遗容,又到尚未竣工的宝松和尚纪念疗养院,一路信步走来,小径蜿蜒,花木扶疏可爱,抬头却已见西天欲暮的夕阳。 我们上车离去,在渐渐昏暝的暮色里,大家静坐车中,已无来时的喧闹,不知谁带头念起佛来,一时整个车中盈满声声佛号,彷佛欲洗净半天游乐的尘土。心,背尘合觉,在沉静丶庄严中,回到了我们的家。题目:一位大学校长的退休 资料室本文: 做了十二年多伦多大学校长的毕叟博士(Claude Bissell),决定今年七月前退休,他之所以退休,并不是因为学潮迭起,在一个重法治守纪律的社会里,闹学潮是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的。 毕叟之决定不干校长,是因为他决定要回到学术上工作的写作生涯。他准备担任教育史和哲学等课程,并计划翻译中国旧诗。这项工作他将与大多的古中国专家(Dobs-- on) 教授合作。 对他个人而言,他发觉研究中国古诗比做加拿大的第一流大学校长要有意思些。 第7期 公元1971年9月发行
浮屠胜迹——长安大荐福寺的小雁塔
古今寺庙知多少——漫话庆云
威海古刹的历史踪迹
武城寺院知多少
金代佛教碑刻——东终吉石经幢
后五篇文章
明伦师生游庐山
台中灵山寺 德钦大师事略
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杨曾文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唐代长安城的标志大雁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