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佛教艺术概论——第二章佛教建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艺术概论——第二章佛教建筑

  王惕

  第二章佛教建筑

  第一节 概 述

  一、建筑的兴起与功能的演变

  (一)上古初建——先民的安身之所

  建筑的起源似乎是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先祖生活在蛮荒时代,自然界的危机随时威胁着先祖的生存,寒暑、雨雪,雷电、地震、海啸?加之病痛、野兽等一切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使我们的先祖必须想办法保护自己。最简便的栖身之所便出现了:首先是对自然物的利用,洞穴应是首选。之后,发展成以树木的枝干做构架,覆以树叶茅草等物,这样,最原始的建筑出现了,它们有的建在树上,称为树巢,建在地面上的则称风篱,这种用木棍和茅草搭建的简易的棚子,可以遮挡寒风,有一点像现在京津地区冬天为树木遮风的风挡,虽然极为简陋,但比露宿野外好多了。再往后,人们懂得了挖掘地穴,冬天将树枝茅草覆盖其上,再以泥巴封住,最初的居住民俗便产生了。凡是到过西安的人,大都参观过半坡博物馆,半坡人遗址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视觉感受。

  再后,陆续出现了树上的棚子,比在地面上又进了一步。这样的穴居和树居大约维持了较长的时期。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原始的棚子逐渐发展成帐篷、毡包、竹楼和茅屋:“房子”的概念慢慢形成了。

  (二)宫殿与民居的分野

  当人类进入较高层次的文明社会时,财富的积累使人们产生了分化,有了贫富、贵贱之差别,当然居所也自然地成为显示身份的象征物。富有的人们赋予“房子”更多的功能:祭祀诸神的神殿,祭祀祖先的祠堂,主人、主妇的居室,部落议事的会堂,厨房,餐厅,奴隶或下人们的居所,乃至作为防护用的院墙、大门等等:而一般的民居,则几乎是千古不变的老样子。于是,建筑艺术出现了,逐渐形成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乃至多种多样的形式与风格:(三)建筑的规模与样式

  建筑从简单的民居发展开来,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功能和多种艺术风格,变化万千。我们仅从北京的格局,就可看出中国汉族集居区建筑的两个特征:一是建筑为信仰和宗教服务;二是建筑受礼制与道德观念的制约。首先,建筑为信仰和宗教服务,它逐渐从宫殿中分离出来,自成体系,如天坛用来祭天、祈年;地坛用以祭地;日坛、月坛、先农坛分别用于祭日、月和祈祷农业的丰收;道教、佛教等宗教活动皆有特定的场所,且各自有其相应的宗教特色。其次,中国特别讲究风水,五方(东、西、南、北、中)与五位相对应,包括色彩在内,都与礼制及伦理道德相一致,比如中央属土,在色为黄色,图腾为黄龙(麒麟),国家既为中国,皇帝自然是中国之中,所以,只有故宫能用黄琉璃瓦做屋顶,连皇帝的服饰也以黄色为主,后来,由皇族特许,佛教寺庙的主体建筑如大雄宝殿也用上了黄色的琉璃瓦。这种综合性的全盘考虑,使各地的建筑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这一点下面还会谈到。

  二、佛教建筑的兴起与演变

  (一)冢间住与树下坐

  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而成道是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原始佛教的初期,佛教还没有特定的活动场所。佛陀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寸,是在鹿野苑。当时佛陀提倡冢间住及树下坐,因为这样便于观想“无常”,成熟道心。

  电佛说十二头陀经》云:

  佛告迦叶,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略说其义。迦叶白佛言:“世尊,唯然受教。”佛告迦叶:“阿兰若比丘,远离二着,形心清净行头陀法。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得饮浆;七者,著弊衲衣;入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

  (二)精舍园林的建立

  随着僧团的壮大和在家居士的增多,佛陀讲经说法的场所需要相对的固定,并要有一定的规模。在佛陀度脱了众多大弟子后,比丘的数量已达l000人,此时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为频毗婆罗王说法,频王闻法生大欢喜心,遂在王舍城外物色到一个幽雅的去处——迦兰陀竹园?征得世尊的听许后,投资兴建种种殿堂房舍,这便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佛寺竹林精舍。佛陀成道后约5年时间,有一位大德慈善家须达长者出现在佛教史上,他以金砖铺地购得只陀太子的园林,只陀太子随后布施了林中所有的珍稀树木,又请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兼通五明的舍利弗担任首席设计师,建造了著名的“只树给孤独园”,佛教建筑史从此掀开辉煌的一页。

  (三)佛教东传和建筑模式的演变

  佛教传人中国后,首先在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之后,各地寺庙相继建成。由于中国和印度地域、气候、民俗心理、伦理观念等等方面的不同,建筑形式、用料、施工方式及其内涵都产生了变异。结合汉传、藏传、南传三个体系,建筑风格有明显的不同。汉传佛教承袭了以汉族为主导的建筑模式,发展至今,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中国古建筑”艺术;藏传佛教以藏族信众为主,其建筑风格以藏式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一些汉族的建筑特色;南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则接近泰国、缅甸乃至印度的风格。在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曾提到中国建筑用石料的失败,详释了以木结构为主的汉族古建。实际上,中国的某些地域,以石料为主,其建筑无论是民居还是寺庙,都是成功的(详见下文)。

  三、建材的选用与建筑风格的确立

  (一)用石方法的成功与失败

  梁思成先生说:“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据梁先生说,所以多用木材而少用石料,一是因为“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二是因为“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子以解决之努力”。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梁先生大约未能就西藏的一些建筑加以论述,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但藏式建筑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以石为主要构材之一,是有目共睹的。(见彩色插页第12页2—1)

  (二)以木材为主的建筑结构

  与现代钢架及钢筋混凝上结构不同,中国的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横竖交接,全凭卯榫,不用任何铁钉之类,巧妙衔接,经久耐用,其妙无穷。让人称绝的是,无论大小构件,皆分别造就,最后起架时,卯榫相接,一座数丈高的大殿,一二日便可竖起,丝毫不差。木架结构分为梁、椽、檩、柱、斗拱等,此种构架的特点是承载建筑物上部的一切重量负荷,而不借助于高墙厚壁的垒砌。建筑物的所有墙壁,无论砖石还是木板,均只起隔断和控温作用,并非是负重部分。所以门窗的分配丝毫不受墙壁的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依据分割的需要。中国古建筑所以能自热带直至寒带;由沙漠到南北方以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完全仰赖于构架制的极大伸缩性。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外行人一直以为斗拱只是起一种装饰作用,其实,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互相叠加,其功用在以伸出的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将重力转纳于下面的立柱上,故为大型建筑所必用。

  四、色彩的内涵与选择

  色彩的使用据汜载始于春秋之时,发展到唐宋时代,样式等级已有严格的规制。至明清,梁栋彩绘已登峰造极。中国人对于色彩的三原色有特殊的敏感性(此处对应光的三原色而言),红,黄、蓝(青)三色加上黑白二色(实际应称无色)几乎代表了中国的一切:五方、五位、五灵(五大图腾和五大原始部落)等各方面都与此五色相关:东方甲乙木,在色为青,五灵为青龙;南方丙丁火,在一色为红,五灵为朱雀(后来延伸为凤凰和雄鸡);中央戊己土,在色为黄,五灵为黄龙(即麒麟);西方庚辛金;在色为白,五灵为白虎;北方壬癸水,在色为黑,五灵为玄武(龟与蛇)。总之,在古代的中国,这些即代表国家社稷。故,中国古建筑的用色也基本上以此五色为主。比如:对于琉璃瓦的使用,开始时只有皇宫可以用黄色,因为皇帝与皇族位居中央,黄色便成为皇族的专利;后来佛教兴盛,皇帝特许寺庙的主体建筑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而寺庙的配套建筑和僧舍寮房仍不能使用黄色。在建筑的外装修中,是由以上五色再加上石绿,赭石等不易脱落的矿物色,来构成基本色族。条件允许,可加立粉贴金,则更加富丽辉煌。至于色彩的配伍与实际应用则需更多的时间专门讲解。

  一、塔即是佛

  第二节 专 论

  (一)原始佛教的宰堵波

  先释塔义。塔为梵语译音之略,详译为“塔婆”、“偷婆”、“浮屠”、“佛图”等,正译为“窣图波”或“窜堵波”,今通称为塔,是沿袭了历代的习惯流行名词;意译为“聚相”、“高显处”、“方坟”、“圆冢”、“大冢”、“归宗”、“灵庙”等。塔之起因源于过去诸佛人般涅盘后得生身舍利,皆由国王大臣为之收取,造塔供养的习俗。发展到后来,供奉佛经以及佛陀之胜迹也都要建塔。依《僧只律》言,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而——般世俗则无论有无舍利,皆呼为塔。《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故应知舍利有两种:佛所说的经典,即为法,称为法身舍利;如来灭后经茶毗后所遗留的身骨精神的结晶体称为生身舍利。所以无论供奉法身舍利还是生身舍利均须起塔。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初,舍卫国给孤独长者曾供养给孤独园建寺奉僧,成为著名的居土和大施主。一日长者来到佛所,头面礼佛足后落座问佛道:世尊,您在游行诸国布道传法时,我们渴慕思念,想见到您,请您赐一物,以便经常供养。佛便将指甲和头发给长 原始佛教的塔形基本上就是上述那种圆丘式的,称为“覆钵式”。最著名的是印度中央邦博尔东北桑奇村的佛塔,称为桑奇大塔(亦译“山奇”,“山志”等)。其中l号塔建于公元前2世纪,据说是由阿育王时期的砖塔扩建而成。此塔石雕的栏循四门图案精美,主体为塔体,顶端有平头、伞杆和伞盖(见彩色插页第12页2—2)?皆如佛陀之设计。公元l世纪前后,统领北印度犍陀罗国的迦腻色迦王曾建高达32米之塔;又建立雀离浮屠,共13级,被《洛阳伽蓝记》称为“西域浮屠中最第一”。又如位于斯里兰卡古城阿努拉答普拉的鲁梵伐利塔,初建于前2世纪,19世纪重修,亦为白色覆钵式,与桑奇大塔极为相似。

  在古代的印度,奉堵波是佛教寺院主体建筑,相当于大雄宝殿的作用,它的存在代表了佛陀的存在,是信众礼拜崇奉的中心。

  (二)汉传佛教诸塔

  1.石柱崇拜与阙的延伸

  在汉文中,原来并没有“塔”宇,这说明塔并非中国远古的遗留物。那么,塔是如何在中国立足、扎根并发展变化的呢?据民俗学和人类学研究者称,中国远古有崇拜石笋、石柱的习俗,称为“石崇拜”,认为高耸的石笋和石柱可以带来吉祥和多子多孙,故天然生成的石笋、石柱多被当作神物。发展到文明社会,作为对祖先崇拜的供奉物——石碑渐渐代替了天然的石头。石碑的形状与古体的“祖”字(写为“且”)相近,故代表人们对于祖先的怀念和崇奉。到了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的门外两侧,多建有木结构或石结构的“阙”,形似碑,但结构较方,上面覆以檐,檐下有仿斗拱之形的刻作山。目前石结构的阙仍可见到。

  汉代的阙与佛教的幢十分相近,而中国的老百姓即把石幢称为“石塔”。可以说,中国远古的石崇拜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逐步形成碑与阙?在佛教传人以后,顺理成章地演变为中国风格的佛塔。

  中国建塔始于何时何地何人?在记载中有各种不同的异说:据《法苑珠林三十八》载,唐道世大师云,建塔起于周文王时,但由于无坚实历史可证,遂被认为是传闻;另据《佛祖统纪五十四》言:汉明帝建白马寺为造塔之始,此有证可查,当比较可信。

  史载:汉光武帝第六子楚英王喜为“浮屠斋戒”,此时间大约在公元76-88年间。献帝初年;大起浮屠祠,以铜与黄金铸造佛像,重楼阁道,可容3 000人,这可能就是佛教大兴土木之始;至于起塔的缘起与样式的确定,有史可据的是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某夜,忽有宝塔及舍利从地涌出,灵塔相状,青色似石而非石(笔者注:按文字叙述极似碧琉璃),高一尺四寸,方七寸,五层露盘,似西域于阗所造,面开窗子,四周天全,中悬铜磬,绕塔四周为诸佛菩萨金刚圣僧等像,状极微细,“斯可谓神功圣迹,非人迹所及也”。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屠,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这大约是我国帝王起塔之始。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诏二十八州起塔,掀起官民造塔之风。从此,完成了从石笋、石柱崇拜到佛塔崇拜的平稳过渡。

  2.佛塔的基本构成

  (1)体制构成

  宝塔:由珍宝严饰而成,佛经多见。《法华经·宝塔晶》曰:“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在现世社会中,宝塔多见于藏传佛教地区。有关内容在藏传佛教诸塔专题中将论述。

  木塔:以木材为主要建材,或全部以木构成。如久享盛名的山西应县木塔,全称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高层建筑,木塔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U.27米,总重量为7 430.377吨。木塔全部以卯榫相接,在各层的夹泥墙间用斜撑支托,柱子间用“叉柱造”做法,上层檐柱均比下层檐柱向内收缩,建塔900余年,历经多次地震,巍然屹立,安然无恙山。目前处于年久失修状态。

  砖塔:以砖为主要建材,这是我国建筑之长项。如:陕西西安大雁塔。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内雁塔路南端大慈恩寺内,是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玄奘大师的奏请下,为奉安他从印度取回的梵文真经而建的。塔的平面为正方形,原为5层,改建时添为lo层,并加上了2米厚的砖层裹砌,现存7层,高64米。塔内有木梯楼板,可以逐上登,眺望四方。由于建于高埠之上,望之人云,巍峨无比。又如河南开封之名胜繁塔、安徽泾县原水西寺原址的水西大砖塔等都是著名的砖塔。

  石塔:以石料为主,垒砌而成。前面已经讲过,在中国对于石塔和石幢的界定不清,故常将石幢也称为石塔。如位于黑龙江安县渤海镇的石灯塔,也被称为石灯幢,它是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成,原高6.4米,现高6米,全幢精雕细刻,极具艺术价值。与此相似的石幢多被人们称为石塔,如河北赵县的石经幢(现伫立街心,未在寺中);杭州灵隐寺的石经幢等。由石料垒砌成的石塔有山东历城县的龙虎塔、广东新会县的龙兴寺石塔等。

  铁塔:铸铁而成。如:湖北当阳县玉泉寺门前的如来舍利宝塔,又称为玉泉铁塔、当阳铁塔。第二层塔身上铸有铭记,铸造年代为”皇宋嘉佑六年辛丑岁八月十五日”(1061年),塔总高17.9米,基座、塔身、檐部等分段用生铁浇注,扣接安装,未加焊连,工艺高超。

  铜塔:用铸造或镍铜而成。较著名的铜塔如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前的铜塔。

  香塔:为印度沿袭的习俗。用香末和泥,做小宰堵波,内装佛经或圣僧的悉地山物,相当于法身舍利,在建大塔时,用于装脏,云集无量,常修供养。

  (2)总体结构

  塔的总体结构分为地宫、基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塔刹又分为刹座、刹身和刹顶三部分。地宫是安放和供养舍利及其他宝物的处所。塔基上承塔身、塔刹,下覆地宫。塔身有实心、空心两种,功用不同。塔刹是塔身以上的尖顶部分,“利”是梵文“刹多罗”的简称,含有佛国、国土的意思,所以佛教的寺庙也称为“刹”,它是释迦牟尼佛的禅杖的象征物。

  塔的层级:在中国,塔的层级多为单数,因为单数为阳数,但是也有塔为双数者。、真谛三藏》引《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起塔:一、如来,露盘(即层级)八重以上;二、菩萨,七盘;三、缘觉,六盘;四、罗汉,五盘;五、阿那含,四盘;六、斯陀含,三盘;七、须陀洹,二盘;轮王,一盘。若见之不得礼,以非圣塔故也。”此层级之说,不包括藏式佛塔,因为藏传佛教的塔基本上延续了印度的古风。

  (3)塔的结构与功能的圆融

  塔的结构并不仅仅是建筑上的成就,在它的整体构架中包涵着多种学科的综合,如物理学、力学等等,近闻当代解广润、陈思萱夫妇发明了替代避雷针的半导体消雷器,其最初的创意和构思就是由四川新都宝光寺宝塔在唐代发光的现象而来,后来他们先后走访调查了160多座塔,才完成了这项发明。可见,中国建筑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3.塔的艺术形式

  所以要提出艺术形式的概念,是因为塔的建立与人们对佛陀的景仰紧密相连,塔是人们对佛陀景仰的载体,人们付出自己的劳动,寄托虔诚,积集功德,使塔这一特殊的建筑早已超出了方坟、圆冢的概念和功能,逐渐艺术化。在汉传佛教地区的塔,风格与古建筑的风格是相统一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楼阁式塔:据《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载,这种塔的历史最为悠久,形体最高大,保存数量也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一间间犹如房屋或殿堂,远处望去似高层楼阁,层级之间有木制或砖石的楼梯相连,塔中可供佛像、储佛经,也可以登高远眺。这种塔的塔身层级与楼内的层级往往是一致的,并装有仿木结构的门窗、柱子等。

  密檐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次于楼阁式塔,这种塔的第一层一般很高大,由第二层向上,每层的高度较小,塔檐距离较近,密密重叠,塔身或为空筒式,或为实心,一般没有楼阁式塔的实用功能,即便是设有楼梯可以攀登,内部的层级也远远少于外部的密檐。这种塔有较强的装饰观赏功能。

  亭阁式塔:塔身的外形很像亭子,有的还在顶上加建一个小阁。在塔的内部设立佛龛,供养佛像,与一般亭子不同的是在顶尖上安放塔刹。这种塔的结构简单,费用不大,建造也比较容易,被许多高僧用来作为墓塔。

  花塔:从外观上看。花塔的造型有些近似亭阁式塔,只是塔利部分变成了更具装饰性花饰,使人联想到密檐式塔的上半部分?形如竹笋,华丽高耸。

  还有几种形式的塔在汉传佛教地区也能见到,如覆钵式的北京北海白塔,妙应寺塔等,实际上都属于藏传佛教式样。在下面的文字中将会谈及。(三)藏传佛教诸塔

  藏传佛教的塔数量众多,样式也与汉传佛教地区不同。

  1.藏式诸塔的形式

  覆钵式塔:大约是由于地域的关系,藏传佛教的塔形多为覆钵式,与印度早期佛塔相比较,藏传佛教的塔基座更高些,;覆钵塔体距离地面约l米以上。最典型的要数青海省塔尔寺的“八个塔”。此八塔代表了释迦牟尼佛由诞生到涅盘的八项重大的事件,称为“八相成道”,分别为:

  降兜率塔:颂扬释迦牟尼佛成道前降生兜率内院,成就准佛;

  人胎塔:善慧菩萨由兜率内院人净饭王家,投摩耶夫人胎;

  降生塔:释迦牟尼佛在蓝毗尼园降生;

  出家塔:释迦牟尼佛跃城出家;

  降魔塔:释迦牟尼佛降伏众魔;

  成道塔: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

  转法轮塔:释迦牟尼佛一生三转法轮,普度众生,此应以初转法轮为主;

  涅盘塔:释迦牟尼佛涅盘。

  此八塔的排列和内容还有其他说法,如包括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佛为母说法后由三十三天返回人间。

  金刚宝座式塔:塔的基本特征是:下面有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座宝塔,居中的一塔比较大,基座四角有四座小塔,五座宝塔的形式基本是统一的,但风格没有一定的规制,可以是密檐式的,也可以是覆钵式的;也有中间为覆钵式而四小塔为密檐或楼阁式的。较有名的如北京西黄寺的清净化塔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慈灯寺塔。

  过街塔或过门塔:这是建立在街道或大路中央的塔,塔下建有门洞,可供车马行人通过。因为塔即是佛,所以这种过门塔被认为具有加持力,从塔下穿过的众生可以消除业障,净化心灵。这种式样的塔大约出现在元代,门上之塔有覆钵式,也有三塔并立或五塔并立的。

  香塔:为印度沿袭的习俗。用香末和泥,做小宰堵波,高约3—5厘米左右,内装佛经或圣僧的悉地物,相当于法身舍利,在建大塔时,用于装脏,云集无量,常修供养。

  2.藏式诸塔的营造法则

  藏传佛教建塔有严格的尺度和法则,前面所说的如来八塔各有各的图纸。以塔座为例,就有诸多的规矩。这种塔是空心的,但它没有登高远眺的功能,而是密封的,塔中多装宝物和佛经。整个建造过程也必须如法如律。(四)南传佛教诸塔

  南传佛教塔的风格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均不相同,多为覆钵式塔的变化形式。塔一般都有很高的塔刹,以群体形式出现,如云南瑞丽遮勒大金塔,是一处实心砖石结构的宝塔群体,塔群共有一个直径35米的圆形高塔基,塔基中央的主塔有20多米高,在它的周围环绕着16座小塔。主塔的覆钵样式比较接近法铃形状,玉立高耸。蔚为壮观。加之塔身遍布金色,更加壮丽辉煌。又如云南景洪曼飞龙塔,为典型的笋形塔,传说建于傣历565年(1204年),为3位印度僧人设计,位于西双版纳大猛笼的一座山上?塔基呈多办梅花状,周长42.6米,中间主塔高16.29米,四周小塔围绕。塔身仍以覆钵造形为主体,但装饰较多,显得玲珑剔透,秀丽优稚,远望如葫芦形。每座小塔上设有佛龛,龛上泥塑凤凰迎风展翅。主塔尖上安有铜质天笛,山风吹来,如奏天乐,此塔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有意思的是,在全民族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不但寺庙等佛教建筑群中有佛塔,而且在一般民用设施中,也有塔式建筑,如水井,是傣族人民的公共设施,也建成佛塔式样,有的是私人出资;完全是为了做功德。(见彩色插页第13页2—3、2—4)(五)建塔的规制和功德

  此项本不包括在佛教艺术中,但因其与佛教艺术有密切关系,故简单说之。

  造塔有一定的规制,并有无量功德。因其功德殊胜,所以历代造塔者数不性数,且工艺精湛,技术超群。给后世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1.安塔三意

  据《中国佛教寺塔史志》云:安塔有三意:(1)表人胜,表彰道高德重远胜他人者;(2)令他信,令大众由崇奉而生信敬,坚定信念;(3)为报恩,为报四重恩(佛恩、君恩、亲恩、师恩)。

  2.起塔八人

  即可以为之建塔的八类圣贤。(1)如来;(2)菩萨;(3)缘觉;(4)罗汉;(5)阿那含;(6)斯陀含;(7)须陀含;(8)人间转轮圣王。

  3.造塔功德

  造塔有无量功德。《撰集百缘经力云:“佛告阿难,昔迦叶佛如涅盘后,有迦翅王收其舍利,造四宝塔。寸有长者,见竖塔根,心生随喜,持一金钱,安着塔下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常有金钱,受福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以一钱随喜造塔,尚有如是功德。可以想见,多财随喜的功德。

  《佛说造塔功德经》云:

  尔时世尊告观世音菩萨言:善男子,若此现在诸天众等,及未来世一切众生,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状高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所有表刹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所有轮盖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犹如枣叶,于彼塔内藏掩如未,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

  4.扫塔、绕塔、礼塔

  此三项亦功德无量。昔唐初玄奘大师历尽千难万险去西天取经,逢塔便扫,以此功德积聚资粮,得生兜率内院。又久僧只律》云:人等百干金,扫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恭敬礼佛塔。

  二、汉传佛教寺庙建筑

  (一)建筑的程序与格局

  前面已经说过,汉传佛教建筑格局与所渭中国古建筑风格和式样是统一的。而汉族传统观念十分崇尚“正”,或说“正统”、“方正”,依五方五位的说法,体现天圆地方的观念,建筑的程序与格局也追求绝对匀称,尤其是宫殿和庙宇,要体现庄严、隆重的气派,非方正、匀称不可。这种形式与我们的视觉心理是相吻合的,从总体上讲,无论正方形或长方形,都给人以规正、严肃的感觉。梁思成先生说:“以多座建筑组合而成之宫殿、官属、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目无定。”而配套的园林则可任意自由地策划设计。

  1.方位与采光

  汉族的传统习惯,是以正北、正南为中轴线主建筑的方位。俗称“坐北朝南”,亦称正房。寺庙中的山门、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多在这一中轴线上。一是与方正思想统一,二是便于全天日照,采光好,干燥温暖。不过,有时也会略有角度的偏差,一般是向东南偏5度左右,这样的好处是,清晨日出即可见到阳光,与僧人们早起早眠的习俗相一致。加之中国的风水说,一般的寺庙多是倚山面水,中轴线沿山势而步步登高,更显得威严雄伟,气势不凡。不过,这也不是唯一的规制,有些地方依不同的地势,仍有各种不同的变化。

  2.不同档次的建筑规模

  佛寺建筑有不同的档次规格,小如茅棚、精舍、兰若,或质朴,或精致,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制。而较大规模的寺庙则有较严格的“营造法则”,包括方位、排列,组合、建材的运用等。另外还涉及到园林的配置以及和周边环境相协凋的问题,都是不能不考虑的。

  3.佛殿的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在佛教的营造法则中,佛殿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制。前面说过,绝对的匀称造就了方正、庄严的建筑风格,与人们对佛教的景仰相适应。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是:山门,空地(院落,一般要求能容纳较多的信众,是举行法会时四众集会的场所),再后是月台(高出院落约l米以上,有台阶的高台),大雄宝殿坐落其上,这样,雄伟的气势就显露出来了。在大雄宝殿的后面,往往建有高阁。楼下或供五方佛、观世音菩萨等圣贤尊像,或做法堂,一般楼上都作为贮藏供养大藏经之用,因为佛法高于一切,故须高出大雄宅殿。这样层层高出,就在人们的视觉上造成了崇高的巍峨感,使人无法抗拒它们的威慑力。在大雄宝殴的东西两侧,是相关的配殿,常见的多为东面供养琉璃光药师如来,西面供养西方三圣或阿弥陀如来,也有供养地藏菩萨的。依寺庙所弘扬之宗派而定。整个佛寺的排列还多与风水、八卦等相关连,净处、洗衣处和大厨、库房、五观堂等皆须按方位而建立,并留出尊位建立方丈室和上客堂。古有《五山十利图》,有详细的表述。

  4.配套工程

  建造佛寺的工程非常繁杂,所有建筑物框架形成后,还有院墙、园林绿化和装修、装饰诸多配套工程。精明的策划人和设计者,应具有远见卓识,考虑到今后若千年后的使用方便,并能巧妙地利用空间。所以?有智慧的功德主和策划人,应充分考虑配套工程的重要性。

  (二)基本构成与审美

  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材为主体,因此,用什么样的木材,木构件如何不用铁钉而互相交接,木质门窗等如何装饰、雕凿加工便成为建筑界的重要课题之一。另一重要的建材是砖瓦,从秦汉时期制砖作瓦就已超越了实用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无论在建筑史还足美术史上,“秦砖汉瓦”都是极具盛名的,各种各样的画像砖构成了醇厚、质朴、古拙的艺术风格,给后来的古建筑以深厚而无形的影响。

  1.美轮美奂的铺作

  在建筑界,对由若干斗与拱垒叠而成的斗拱组合称为“铺作”,在柱头上的称为“柱头铺作”,在柱与柱之间的称为“补间铺作”,在角柱之上的称为“转角铺作”,在结构上极为繁复。2u世纪50年代曾有拆掉牌楼上的斗拱而难以重建的事例。从建筑角度讲,铺作是上承屋顶之重量而将其转到各个立柱上的不可或缺的构件;而从美学上讲,则因其整齐均衡的排列组合而给人崇高至尊:甚至有些神秘的感觉,加之千变万化的装饰彩画,使之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2.翼展屋顶

  中国古建筑常被老百姓俗称为“大屋顶”,由此可知屋顶不但是使用功能之必须,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们留下的强烈冲击力和深刻的印象,已经变成中国古建筑的代名词。屋顶有遮风避雨隔热保温等诸多功能,据专家考证,至迟从殷代开始,已极受重视,历代的工匠、大师们对它的功能不惮烦难,集中智力,无论在构成上还是在艺术价值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遂形成了屋顶的坡面,角梁,翼角,像、飞椽和脊吻等造型,既壮丽又柔和,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

  屋脊之装饰:屋脊是一座建筑的最高处,人们行走在通往深山古寺的路上时,往往在很远处便能看到高耸的塔尖和大殿的屋脊。它是一个标识,一面旗帜,召唤着人们的心灵,指导着信土的行程。屋脊分正脊和鸱尾(两端翘起者)两部分,它的装饰大体有三种:一种在鸱尾处,亦称为”吻”,其中一种为螭吻,形状似龙,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因其喜欢在高处眺望,故安于脊端;另有鱼尾吻,总体呈鱼形,鱼尾翘起,极具装饰性。第二种是安于正脊中央的饰物,在汉传佛教的寺庙中多为法轮,也有高耸如幢者。第三种是安在屋脊正、背两侧,多是佛教常用语,如“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正法久住”等。除此之外,也有其他花样,如二龙戏珠等,加于正脊之上。用琉璃建造的屋脊更是花样翻新,多是将各种琉璃瓦的预制件组合安装,无论是鸱尾还是正脊都不乏经典之作,如龙、凤,虎、马、羊、蛇、牛、犬等,大都是中国原始民族崇拜的图腾,只有狮子是由外国引进。(见彩色插页第13页2—5)

  有趣的垂兽和蹲兽:在屋顶的垂脊之端安放垂兽,在飞檐上有一串蹲兽,俗称“小跑”。因为中国的动物崇拜是多元一体化,有对多种动物崇拜的习俗,后来由于对先祖的尊敬,一并称为龙族(详见笔者所著《中华美术民俗》),为了祈盼吉祥,防火消灾,或是表示公正,故将一系列受人崇拜的图腾和具有特殊意义的异兽陈设于屋顶。小兽的大小多少视寺庙的规模等级而定,最高等级有十个,其顺序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狡猊,押鱼、獬豸(xie zhi传说中的异兽)、斗牛、行什。

  3.庄严正立面(俗称“前脸”)

  中国古建筑的墙壁多不承担负重的功能,但由于地处温带,又不能不考虑隔热保温的问题,故后墙及两侧的山墙均采用砖泥垒砌,唯留出正立面,加以变化装饰。由于木柱是承重主体,所以正立面的构成是在柱间铺设进行的,多以木雕长窗为主体。长窗的上半部透雕成各种花纹,加以彩画,十分绚丽夺目。

  (三)名山僧建和寺庙园林

  过去曾有一种荒谬的说法:“天下名山僧占多。”这种说法是将因果颠倒了。试想,佛教传人中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当时的中国有多少“名山”和人文景观?比如五台山,初建寺庙可能在唐朝,因有不空建金阁寺之说。但在有关的传说中,文殊菩萨是和一个皇帝打交道,让这个皇帝停止灭佛毁庙,给僧人留个立足之地,之后用神妙的法掌一挥,才争得方圆几百里的五台圣境。再后,元代开发重建……从正史和野史中,都找不到唐朝以前即有五台山寺庙群之说。由此可知,是僧人开发建设了五台山。佛教是普度众生、重视环保的宗教,是自然和生命的宗教,大多数寺庙的雏形都是僧人们先结茅棚,或住山洞,然后依靠施主们的帮助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正殿、僧舍、钟鼓楼、山门等依次形成,在此同时,在寺庙的周边进行绿化,植树种竹,乃至种菜和粮食等……人文景观在不毛之地,在没有人开发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形成的。(见彩色插页第13页2—6)

  佛教寺庙的园林是多种多样的,考察其共性,则放生池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另外也当考虑必要的山林树木。因为当代社会,环境污染和水的污染相当严重,加之盗伐林木、猎取珍稀动物也屡禁不止,因此,护生放生成为相当艰巨的工作。

  三、藏传佛教寺庙建筑

  (一)庄严的整体和巧妙的跃层

  藏传佛教寺庙的建筑基本沿袭了藏族的传统建筑风格,但也逐渐吸收了汉族古建筑的一些特色。藏族传统的建筑以石料为主,最初出现的碉楼式的宫殿是在2000多年前,当时吐蕃部落推选了第一任首领聂赤赞普,并为他建造了位于雅砻河畔的雍布拉岗(见彩色插页第l4页2—7)。此建筑高高耸立在巍峨的小山顶上,衬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高贵而威严。后来的寺庙基本上沿袭了这种风格,厚厚的墙体,平平的屋顶,具有厚重感的窗子,整体看去,庄严凝重。在平整的屋顶上装饰有多个高大的鎏金铜幢和吉祥饰物,远远望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也有用牦牛制作的旄,藏族统称“坚参”或音译“坚赞”。藏族寺庙的屋顶装饰基本上都有寓意性,鸱吻、垂兽和蹲兽也都有讲究。更令人叫绝的是,这种建筑的整齐外表和内在的活泼的跃层是相一致的,进入殿堂,往往数不清是几层楼,除了开阔的大经堂和佛殿外,一般都设有跃层,通过灵巧的楼梯,通往各种办公或修炼的小巧房间,房间的高度不等,有时转来转去,寻一小门可以登上平坦的楼顶,小憩片刻或极目远望,非常惬意。(见彩色插页第14页2—8)

  (二)多功能的布局

  藏传佛教非常讲究闭关,在上师传法灌顶后,要求受灌者闭关修习,力求成就,故关房是必不可少的;另有修各种密法的房间和设施;供奉护法神等处所;学修医方明的医学院;专门学修共法的显宗诵经处等。由于藏传佛教是学院式的建制,故每一个殿堂都设有讲经说法的讲堂,这样,跃层转折通幽的结佝便都派上了用场。

  (三)步步经咒,无处不佛

  藏传佛教的建筑装饰和装修相当讲究,无论寺庙大小,都有与其规格相等同的装饰和装修,其效果是所有的墙壁和柱子完全被壁画,唐卡和丝绸制品所覆盖,大小装饰,包括建筑彩画在内,几乎都有宗教内涵。由于壁画等均与美术、工艺美术相关,故在后面的章节中分述。现仅举两个外装修的例子:一是油漆彩画中经咒,它们随处可见,排列整齐?装饰性强,给人以启迪。咒语多见六字大明咒和十二因缘咒,以梵文书写,常常配合立粉贴金工艺,这种装饰也被汉传佛教某些寺庙沿用。二是三种有趣的复合动物,每种系由两种对立性强的动物组成,比如水獭的习性是吃鱼,复合动物的其中之一便是长着水獭头和鱼身,体现了佛教的和合圆融的精神。藏传佛教在尽可能的范畴内调动了可视形象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南传佛教寺庙建筑

  南传佛教的建筑别有情趣。教义之微小的差异和地域,风俗的不同,可能会是造成差异的所在。南传佛教俗称小乘佛教,注重自身的修习,重视培养出离心,供奉佛像多以单尊释迦牟尼佛为主,且佛像坐西朝东,因为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之寸是面部向东的。单尊佛像一般都比较高大,所以南传佛教的佛殿屋顶大多高耸,为了打破高大屋顶单调呆板的倾向,便将屋顶做成多层的歇山式,各层屋顶坡度较大,层层叠叠的飞檐高高翘起,上面装饰有火焰状图形和蹲兽,变化多姿,秀丽庄严?给人以佛光普照、蒸蒸日上的感觉。

  思考题:

  1.试说塔的含义以及建塔的功德。

  2.请举例说明汉传、藏传、南传佛教各种塔的风格。

  3.请试说中国古建筑中“铺作”的作用。

  4.建筑装修是多余的吗?它在弘法中能否发挥作用?

 
 
 
前五篇文章

佛教艺术概论——第一章佛教美学

佛教艺术概论——导言

南京:中国佛教史上的学术中心

在结古尼姑寺听藏族尼姑们诵经

祥云火娃造型来自佛教壁画

 

后五篇文章

佛教艺术概论——第三章佛教美术

直面大昭寺

“黔南第一山”佛教史毁于明永乐十一年

寻访天下第一佛茶:贵定云雾贡茶

暮鼓晨钟:佛教寺院文化人类学考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