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吐鲁番地区早期石窟壁画风格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吐鲁番地区早期石窟壁画风格研究

  1.洞窟的形制和壁画内容的布局与特点:

  (1)方形窟:

  A.纵券顶式方形窟:崖尔湖7窟。窟较完整,洞窟形制单纯。龟兹风格壁画的纵券顶式方形窟都带有叠涩,大部分窟中开龛,库木吐拉和阿艾石窟的汉风格壁画的纵券顶式方形窟形制则较为单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1 吐峪沟石窟

  B.带小窟的纵券顶式方形窟:吐峪沟1、20、42纵券顶式方形窟在正壁开一小窟,【图123】吐峪沟42窟在两侧壁各开两个小窟。这种洞窟形制较有特色,和龟兹的苏巴什的禅窟不同,苏巴什的禅窟主室进深大且为长条形,附属的小窟数量多,整个洞窟形制较为复杂,门楣、叠涩的形式也较复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3 吐峪沟20窟正壁开一小窟

  C.穹隆顶式方形窟:吐峪沟40、44窟。吐峪沟40窟的穹隆顶浅平较有特色,和龟兹石窟的穹隆顶不同。吐峪沟44窟穹隆顶和龟兹的穹隆顶形式类同。

  D.覆斗顶式方形窟:吐峪沟41窟,与克孜尔117窟的形制类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4 吐峪沟44窟正壁说法图

  方形窟的壁画内容主题丰富,纵券顶式方形窟的吐峪沟1、20、42、崖尔湖7窟,壁画以修禅内容为主。吐峪沟20窟正壁、侧壁都绘禅观的内容【图125】。吐峪沟42窟主室券顶壁画绘禅观的内容,窟中的正壁、侧壁的附属小窟壁画单纯,主室正壁小窟的壁画也和禅修有关。崖尔湖7窟券顶绘制的水、莲花和莲花化生的内容应是和禅修有关【图137】。吐峪沟41、44窟壁画内容表达的是佛堂的内容。吐峪沟41窟正壁和侧壁中部绘一佛二菩萨式的说法图,旁边绘千佛,顶部的四面坡绘立佛,【图141】顶部画面的构图和克孜尔117窟相类似。吐峪沟44窟正壁和侧壁中部绘一佛二菩萨式的说法图,【图124】旁边绘千佛,壁面的下部绘长条幅构图的本生故事。四角绘佛塔,佛塔绘制在组成墙角的两个壁面上,自然形成了立体透视,这为其艺术特色。顶部的穹隆内绘千佛,顶部平面部分四角分绘天王。【图135】克孜尔189窟穹隆顶绘千佛,但克孜尔189窟穹隆顶的中央绘一大佛像。龟兹穹隆顶式方形窟的克孜尔67、森木赛姆42窟,在顶部平面部分四角绘天王,但天王的旁边壁面绘伎乐天,龟兹的其他穹隆顶式方形窟的这一部位绘佛和菩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5 吐峪沟20窟侧壁修禅内容壁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7 崖尔湖7窟壁画

  (2)中心柱窟:吐峪沟2、12、38、奇康湖4窟。

  吐鲁番的中心柱窟的形制,和龟兹中心柱窟形制不同,吐鲁番中心柱窟主室为横券顶式,和甬道、后甬道的高度相同。【图126】龟兹纵券顶式、套斗顶式、穹隆顶式中心柱窟和此不同,龟兹横券顶式中心柱窟的克孜尔尕哈21、马扎巴赫9窟,主室比甬道和后甬道、后室要高大。和吐鲁番中心柱窟相类的是台台尔17窟的甬道、后甬道的比例关系,但台台尔17窟的后甬道形式和吐鲁番中心柱窟有些变化。吐鲁番中心柱窟的形制和甘肃河西石窟中的部分中心柱窟有类似之处1。吐鲁番中心柱窟的壁画内容是佛堂的内容,其壁画内容的布局和龟兹相比较有特色,因洞窟形制不同,吐鲁番中心柱窟主室为横券顶式,所以壁画的内容布局亦与龟兹不同,中心柱窟的顶部绘二方连续的平棋图案,这种内容布局和甘肃河西石窟中的部分中心柱窟相同。由此看出吐鲁番的这些洞窟艺术处于龟兹和甘肃之间,这与其地理位置形成的交融性文化背景相同。因此在研究吐鲁番石窟壁画风格时需要对吐鲁番石窟东西两方面来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6 吐峪沟12窟中心柱后甬道

  (二)龟兹石窟和吐鲁番早期石窟壁画风格的比较

  1.绘画表现形式的比较:

  (1)人物面部的形式:

  A.人物面部轮廓和五官结构特点与龟兹Ⅰ、Ⅵ类型壁画风格的形式类同,较典型的龟兹式圆脸形稍长些,眉毛和眼睛的距离大。

  B.吐峪沟44窟壁画中人物的眉梢自然弯曲,是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的形式,其他洞窟壁画中人物的眉梢上挑,形态和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相同。

  C.鼻子用龟兹式的双线形式来表现(吐峪沟20窟飞天的鼻子只画外轮廓线)。

  D.吐峪沟44窟壁画中人物面部的发际线平滑,其他洞窟壁画中人物面部的头发由发际线中部向两侧分开,龟兹Ⅰ、Ⅵ类型壁画风格中的部分形象和其相类,甘肃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此相同,敦煌北魏、北周时期的壁画中出现这种形式。【图128、12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8 吐峪沟12窟壁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9 吐峪沟44窟壁画

  (2)形体晕染的形式:

  A.人物的形体比例关系、结构划分和晕染形式和龟兹Ⅰ、Ⅵ类型类同。两肋和腹部的结构晕染形式是龟兹式的,【图128】和甘肃石窟不同。

  B.吐峪沟42、44窟、奇康湖4窟壁画先对整个形体平染肤色,再在其上晕染结构,这种形式在龟兹和甘肃石窟都有运用,敦煌壁画中很多人物的肤色因变色而显得较深,吐峪沟44窟壁画中人物肤色也有变色,在一些变色少的画面中能看出晕染和勾线是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的绘画方法。

  D.吐峪沟42、奇康湖4窟平染形体肤色的乳黄色变色程度很少,这种色彩和龟兹的部分洞窟壁画相同。大部分洞窟壁画中形体结构线旁的晕染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变色,这部分的晕染面积较少,和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相同。

  (3)手部的形式:

  A.吐峪沟44、崖尔湖7窟壁画中礼佛手式是龟兹式的,其他洞窟壁画是以双手合十手指向上的形式为主。

  B.手部具体的结构和晕染形式仍是龟兹式的,手指根部较粗指尖较细,手指外关节为弧线,是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的特点。【图13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2 吐峪沟12窟壁画

  (4)说法图的形式:

  A.吐峪沟12、41、44、奇康湖4窟中的一佛二菩萨式说法图,这种形式在甘肃石窟中较多。吐峪沟41、44、奇康湖4窟中此形式说法图的周围绘千佛,这种构图和炳灵寺169窟相同1。

  B.吐峪沟38窟主室侧壁的说法图,是典型的龟兹形式。【图124、12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27 吐峪沟12窟后甬道正壁说法图

  (5)千佛的形式:

  A.吐鲁番石窟中的千佛画面,是在壁面划分为众多的方格,再在方格内画佛像,每个方格的底色不同,形成色彩对比的视觉效果,这种色块对比的方式是龟兹壁画中的形式。甘肃石窟壁画中的千佛画面未划分方格,背景为统一的红色。吐鲁番只有吐峪沟44窟穹隆顶旁平顶部位的千佛是绘在统一红色背景上的。

  B.吐峪沟12、38、奇康湖4窟壁画中千佛头光后绘花树和伞盖,敦煌壁画是在每个千佛的上方绘一个小伞盖的样式1。

  (6)佛像身光的形式:

  A.吐峪沟38、41、奇康湖4窟壁画中佛像身光的光环用色块表现,是龟兹的样式。【图141】甘肃石窟壁画中佛像身光环内绘火焰纹、卷草纹和飞天,形式较复杂2。吐峪沟12、38、44窟壁画中佛像身光中绘有文饰,其中吐峪沟44窟说法图中佛像身光用大量的火焰纹表现,这与敦煌类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41 吐峪沟41窟顶部立佛

  B.吐峪沟12窟甬道侧壁像龛内身光中绘大雁衔环纹,和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的克孜尔123窟佛像身光中纹样相同。

  C.吐峪沟12窟后甬道前壁像龛和38窟主室正壁像龛内身光中绘菱形状的焰光和千佛,其样式与克孜尔123窟主室侧壁佛像身光类似。【图13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1 吐峪沟12窟背光

  (7)服饰的形式:

  A.佛像袈裟的几种形式和龟兹基本相同,稍有不同的是,吐峪沟44窟说法图中佛像袈裟的领衿出现凸出的三角形式,【图124】这是敦煌北魏时期壁画中袈裟领襟的一种样式,和龟兹式的连续三角折纹领襟不同。

  B.菩萨和其他人物的服装、头冠、披帛及饰品的主体形式与龟兹服饰类同,只是龟兹的服饰形式更为复杂。吐峪沟44窟本生故事中的女式服饰是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中的样式。吐峪沟38、40、42窟的女式服饰是龟兹壁画风格几种类型中常用的样式。

  C.吐峪沟12、奇康湖4窟壁画中菩萨腰部围裙的形式,具有当地的特点。【图132】

  D.吐峪沟44窟壁画中人物佩戴的耳饰和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的样式相同,吐峪沟12、38、奇康湖4窟壁画中的圆环状耳饰是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中的形式。

  (8)植物、山峦、宝石的形式:

  A.壁画中佛像身光后的花树形式和龟兹类同,但较龟兹的形式简单些。

  B.吐峪沟20、42、44窟壁画中几种树冠的形态和树干的画法是龟兹式的。

  C.吐峪沟44窟穹隆顶旁平面部分莲花的莲叶形状,【图135】和敦煌268、272等窟中的莲花形式相同1,其他洞窟壁画中的莲花形式和龟兹相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5 吐峪沟44窟壁画

  D.吐峪沟40窟壁画中的山峦的画法是龟兹的形式,和敦煌不同。

  E.吐峪沟12、20窟壁画中火光宝石的形式和龟兹相同,吐峪沟40窟中火光宝石的火光形状形成了当地特点。【图13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3 吐峪沟20窟壁画

  (9)图案的形式:

  A.壁画中三角纹、菱形纹等几何图案和卷草纹的基本形式与龟兹同类形式相同,其中也有一些变体形式具有当地的特点。

  B.吐峪沟12、38、奇康湖4窟顶部绘平灄图案,【图134、140】平灄图案是敦煌北凉、北魏时期石窟顶部图案的主要形式1,龟兹只有托乎拉克艾肯11窟一例。吐鲁番石窟中平灄图案的整体结构和敦煌石窟相同,但其中局部图案多是龟兹的样式,敦煌平灄图案中绘有飞天和火焰纹2,和吐鲁番石窟不同,这体现出了两方面因素的混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4 吐峪沟12窟后甬道券顶图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40 奇康湖4窟顶部图案

  C.吐峪沟12、38、44窟填充画面背景的小花图案是龟兹式的。

  综合上述的比较来看,吐鲁番早期石窟壁画风格中具有龟兹和甘肃石窟壁画两方面的因素,龟兹壁画表现形式的比例多一些,在融合中也形成了一些地域特点。

  (三)吐鲁番早期石窟壁画的类型划分

  (1)Ⅰ类型:是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和甘肃早期壁画风格的混合形式。

  类型特点:

  A.人物面部的发际线平滑。

  B.眉稍自然弯曲。

  C.形体动态和线条、晕染是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的形式。壁画中甘肃石窟的因素也比其他窟多一些。此类型壁画的洞窟有:吐峪沟44窟。

  (2)Ⅱ类型:

  类型特点:人物面部的头发由发际线中部向两侧分开,在面部的五官特点、形体结构的形态、手的形态和晕染形式方面,主要带有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的影响因素。甘肃石窟壁画的内容因素在具体的绘画技法上向龟兹的形式转变,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形式。此类型可略分三式:

  A式:此类型壁画的洞窟有:吐峪沟41窟。

  a.衣纹线条为双线形式,勾线较自由。

  b.画面为冷暖对比的色彩。

  c.壁画的内容布局仍带有Ⅰ类型壁画的因素。

  B式:此类型壁画的洞窟有:吐峪沟1、20、40、42窟。

  a.衣纹多为双线形式,部分画面中带有三道线组合形式,线条用笔较自由。

  b.壁画留有较多的白色背景,和其他窟的画面满构图方式不同。

  C式:此类型壁画的洞窟有:崖尔湖7、吐峪沟12、38、奇康湖4窟和高昌古城中a和k寺之间小型塔庙遗址的壁画。瓦尔德施密特曾指出高昌a和k寺之间遗址的壁画受克孜尔7窟壁画风格的影响1(即本文中的龟兹Ⅲ类型壁画风格),两者虽似,但其人物面部更具有龟兹Ⅵ类型壁画风格的特点。

  a.衣纹为三道线组合形式,线条勾画严谨。

  b.画面中蓝、绿色增多。

  (四)吐鲁番早期石窟壁画的年代线索依据

  (1)Ⅰ类型:吐峪沟44窟说法图中坐佛袈裟的领襟形式,【图124】带有些敦煌石窟北魏时期的因素,年代在5世纪末至6世纪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8 吐峪沟12窟壁画中大联珠纹

  (2)Ⅱ类型:崖尔湖7窟壁画中的形体结构、手式和冷色调的画面,龟兹壁画因素较多,年代稍早。吐峪沟41、42窟壁画中绘朴素的大联珠纹形式,这种联珠纹出现在龟兹洞窟壁画中,在敦煌隋代的洞窟壁画中大量运用1。吐峪沟12窟左甬道和后室正壁底部壁画中绘大联珠纹(大圆珠内绘图案)【图138】,吐峪沟38窟壁画中绘大联珠纹(大圆珠内绘叶状花纹),和敦煌402窟隋代壁画中的联珠纹相同2,高昌a和k寺之间遗址的壁画中出现此类风格和敦煌隋、初唐壁画汉风格并存的情况3。【图139】表明这些洞窟壁画的年代在6至7世纪初。吐峪沟1窟壁画中出现圆珠内绘猪头的大联珠纹4,表明其年代较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39 高昌a和k寺之间遗址的壁画

  从整体看大部分石窟壁画的年代在6~7世纪,吐鲁番早期石窟壁画风格的特点和年代与龟兹壁画风格有着紧密的关系,对确定龟兹石窟的部分洞窟壁画年代具有参考价值。

 
 
 
前五篇文章

敦煌石窟规模及分布图

麦积山石窟文化

三处摩崖石刻 温州永强地域文化的一枝奇葩

游还珠洞 神交米癫

法门寺地宫出土系列茶器揭秘

 

后五篇文章

先鞭独着的《敦煌佛教艺术的系统》

“生化之理”——敦煌佛教艺术略述

高平羊头山9号北魏石窟陷落之谜

广胜下寺的壁画

贵州佛教历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