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弘一大师在艺术界永放光芒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弘一大师在艺术界永放光芒

  <<沉香>>

  李叔同——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学堂歌运动的先驱,他写了很多富于爱国思想和忧患意识的乐歌,对当时知识份子和青年学生产生过教育和鼓舞作用。一九一八年作词的《送别》一歌,就曾风行全国,解放后又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充分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贯中西的杰出艺术家,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精通日、英、意三国文字,对音乐、诗词、绘画、书法、篆刻、戏剧都有很深的造诣;出家后仍不忘救国,又精研佛教律宗,被誉为我国近代德高望重的佛教律宗高僧。

  为纪念他在艺术界的贡献,现已重新编辑、出版了《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经编者认真搜集、校订、考证,从原来已出版过的三、四十首,增补为七十四首,这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一份重要文献资料,对于我们了解前人的业绩,学习前人的经验都是很有益处的。

  歌集编者在“前言”中指出:

  “李叔同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爱国歌曲,二、抒情歌曲,三、哲理歌曲。”关于爱国歌曲,李叔同在“辛亥革命前所作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以《祖国歌》和《我的国》为代表,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光荣历史和大好河山的赞美,并表达了发奋图强的雄心壮志,字里行间充满民族自豪感;第二类以《国学唱歌集》中的歌曲为代表,都是忧国忧民的慷慨悲歌,字里行间充满了忧伤和悲愤的情绪。……正如李先生在按语中所说:‘作者别有怅触,走笔成之,吭声发响,其音苍凉,如闻山阳之笛。’”

  “李叔同的抒情歌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表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操的,如《幽居》和《幽人》;二是寓情于景,抒写大自然中的感受的,如《春游》、《早秋》和《西湖》;三是描写游子思乡,怀旧忆往的,如《送别》、《忆儿时》和《梦》。这些抒情歌曲不仅意境幽远,还常常有深刻的寓意。如《送别》一歌写的是离情别意,但最后一句‘夕阳山外山’却耐人寻味。李叔同自幼爱读李商隐的名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因名白马湖庵居为‘晚晴院’,并自号‘晚晴老人’。‘夕阳山外山’一句就含有‘晚晴’的意思,这同他一九三八年写给丰子恺的信中所说‘犹如夕阳,殷红绚彩,随即西沉’有同样的意思。同年十一月十四日,他在厦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话,最后向同学们赠诗一绝,有‘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难免余情绕’之句,可见‘夕阳山外山’并不是单纯的写景。”

  “哲理歌曲如《落花》和《悲秋》,虽有写景和抒情的内容,但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后者的中心思想是:‘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踪有千金,千金难买少。’实际上是要警愓青年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用意是积极的。《月》和《晚钟》则进入另一种精神境界——‘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但仍未指明是佛的境界。”

  弘一大师在出家后创作了《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等五首佛教歌曲,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清凉歌集》。他还与太虚大师合作,为《三宝歌》谱曲,曾在当时《海潮音》等佛教刊物上刊载过,在佛教界广泛传诵。后由法尊法师译成藏文歌词,传入西藏地区,尘空法师特为此歌写了缘起和广释,此外,他为丰子恺创作的《护生画集》配诗三首:《知恩念恩》、《生离欤?死别欤?》、《囚鸟之歌》亦被配成德国、俄罗斯民歌等曲调,收入上海佛教协会出版的《音声佛事》,也被采录进《歌曲全集》。

  弘一大师书法展览

  在举行纪念音乐会的同时,发行了《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集》和《李叔同——弘一法师佛教歌曲集》录音磁带两种。并于龙华宾馆展览厅展出“弘一大师书法展览”。

  弘一大师出家后几乎放弃了他所有的特长,诸如音乐、绘画、戏剧、金石等,独保留书法。丰子恺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说:“他的字,功夫很深,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魏碑,得力于张猛龙碑尤多。晚年勤写佛经,脱胎换骨,自成一家,毫无烟火气。”点出大师的书法,已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叶圣陶曾着专文赞扬说:

  “弘一法师对于书法是用过苦功的。在夏丏尊先生那里见到他许多习字的成绩。各体的碑刻他都临摹,写甚么像甚么。这大概因为他学过西洋画的缘故。西洋画的基本练习是木炭素描,一条线条,一笔烘托,都得和摆在面前的实物不差分毫。经过这样训练的手腕和眼力运用起来自然能够十分准确,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于是写甚么像甚么了。……

  弘一法师后期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那一家呢?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欢喜他的字。若问我他的字为甚么使我欢喜?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许多字是互相亲和的,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划都茖在适当位置,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划看,无不教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有点像小孩所写的那么天真,但一边是原始的,一边是纯熟的,这分别又显然可见。……”

  叶圣陶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又是个书法行家,写得一手笔力遒劲的好字。他的评语是中肯的。弘一大师的书法之所以受到崇敬与欢迎,也就很自然的了。

  弘一大师晚年喜写佛号与《华严经》章句,广赠有缘。凡向他请求墨宝,一般都能满愿。他的真迹,保留在他的学生刘质平处最多。质平逝世后,由其哲嗣雪阳历尽艰险,将这些具有文物价值的墨宝保存完好,一九八○年在北京法源寺为纪念大师一百周年诞辰而举办的金石、书法展览会中展出。这次又在龙华宾馆的书法展中陈列一部份真迹。其中楷书屏条《佛说阿弥陀经》十六幅,据说曾有某名人出重金要求转让,却为质平所拒绝。

  关于弘一大师的书法,还有这样两则动人的故事:

  其一是,大师的南社好友马叙伦先生曾赋诗一首,托夏丏尊转达,请求惠赐墨迹。诗云:

  “天然初祖妙书诗,智永千文八百篇;

  我也乞师书一纸,艺林珍重比前贤。”

  诗意是恳切的,可惜诗还未传到,而大师已在泉州圆寂。马老大为叹息说:“求一字不能得,何缘之悭耶?”

  另一是,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鲁迅遗物中,有一宽六十八点六厘米、高二十六点二厘米的白色宣纸条幅,正中横书苍劲有力的“戒定慧”三字,左边竖写了二行小字:“支那沙门昙昉书”。下方一枚红色印章“弘一”。右上方系坐佛印章一枚。整个条幅布局协调、严谨。条幅上签署“昙昉”就是大师的别号。正中写的“戒定慧”即佛教三无漏学,大师在另一著作中曾注释说:“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三月一日作了这样的记载:“从内山君乞得弘一上人书纸。”内心君就是日本人内山完造。

  上海开明书店曾出版《李息翁临古法书》,大师作自序说:

  “居俗之日,尝好临写碑帖,积久盈尺,藏于丏尊居士小华屋。十数年矣。今者居士选辑一帙,将以锓版示诸学者,请余为文,冠之卷首。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无益矣。后之览者,咸会斯旨,乃不负居士倡布之善意耳。”

  这就是弘一大师保留书法,广结法缘的悲心所在。

 
 
 
前五篇文章

死亡的艺术

藏学重要文献史料述评

龟兹艺术的风格与成就

古代江南佛教艺术掠影

古刹回文诗摘趣

 

后五篇文章

今日狼山古刹广教寺

由玄奘寺谈到《大唐西域记》

中国第一古刹--慈云寺

时代催生少林多元庙宇经济 商业化能走多远?

清洗心灵污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