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弥勒历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弥勒历史
  弥勒,梵文作Maitreya,译梅怛利耶、每怛哩等,意思是“慈氏”。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据《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和《佛说弥勒下生经》等经记载,弥勒菩萨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南印度一个婆罗门家,“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后来跟从释迦牟尼佛出家,先佛入灭,上生兜率天内院(即弥勒净土),为天人说法解疑。释迦牟尼佛预言授记弥勒菩萨为未来佛,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度脱众生。
  弥勒的信仰在印度很早就出现了,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贤劫经卷七佛兴立品等,皆以弥勒为未来出现的第一佛。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二十七,也载有当来弥勒成佛之事。中国的弥勒信仰于南北朝时开始,弥勒信仰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二派,上生信仰即信仰现今于兜率天说法之弥勒菩萨,而欲往生兜率天;下生信仰相信弥勒菩萨将来下生此世界,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救渡众生,而自己亦能生此世界,听受说法而成佛,上生信仰开始有道安(314~385),据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记载,前秦苻坚遣使西域,携回弥勒结珠像等,道安开席讲法时,常罗列尊像。继有戴颙,据法苑珠林卷十六记载,东晋戴颙依据梦告,造立弥勒像,后安置于会稽龙华寺。又据名僧传抄记载,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32),法祥建弥勒精舍。此外上生信仰者还有道矫、僧业、慧严、道汪、道法、法盛、昙副、昙斌等。到了唐代,玄奘、窥基也宏扬兜率上生信仰,而成为法相宗的传统。下生信仰亦甚为普及,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载,刘宋明帝(465~471 在位)撰龙华誓愿文,周颙作京师诸邑造弥勒三会记,齐竟陵文宣王作龙华会记。南岳慧思作立誓愿文,叙述弥勒下生之说。唐代则天武后于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伪作大云经,谓武后系弥勒下生。
  由于弥勒信仰的普及,历来关于弥勒之造像,多不胜数。南齐建武年中,僧护曾发愿于剡县石城山雕凿千尺弥勒像,然愿未果而入寂,后由僧祐于天监十五年(516)完成,世称三世石佛、剡县大佛。北魏献文帝时,凿造大同云冈第十三窟弥勒洞,安置十六公尺高之倚像,迁都洛阳后,又造龙门石窟,内有太和、景明、永平等年间所造之大小弥勒佛像数百尊。此外,山东历城黄石崖、千佛山亦有许多北朝所造弥勒像。在我国最早的弥勒菩萨造像是身材修长、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形象。造像姿势采取交脚、坐式,有些做说法印,有些以手支颐作思维状。到唐代中、后期,菩萨装的弥勒像有所减少,在面相、衣着、手印等方面逐渐趋向佛的形象。在唐末五代之初,浙江奉化有个名叫契此的和尚,形体肥胖,时时笑嘻嘻,露着肚子,随处寝卧,言行奇异,能示人吉凶祸福,预测天晴落雨,人们都觉得他神秘莫测。经常背着一个布袋化缘,人称“布袋和尚”。梁贞明二年,于岳林寺的一块青石上坐化,他圆寂前曾说一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公认他为弥勒佛的化身,以他的形象来塑造弥勒佛,即现在寺庙里供奉的喜笑颜开的大肚弥勒佛。

 
 
 
前五篇文章

石窟艺术中的“经变”

五台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安仙游寺纪事

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

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

 

后五篇文章

弥勒佛塔与中塔寺

论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

救救历史文化遗迹――龙藏寺

慈悲为怀的佛教生态文化

布袋和尚的意义——读《中国佛教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