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安康汉滨区古刹简介 [ 作者:李厚之 张会鉴 汉滨区古刹简介 新罗寺(唐) 《大明一统志》:“在州治六里,有唐怀让禅师庵”。万历许尔忠《兴安州志》:“新罗寺,唐贞观年所建。”高寄《兴安州志》:“唐贞观初,酆王为新罗僧人建”。康熙《兴安州志》云:“在西津渡北,此山面水,俯瞰郡城。郡人谢御史毁寺葬祖,及寺毁而谢氏亦绝嗣。有铁钟重万斤,宋嘉定十七年所铸。”《重续兴安府志》云:“新罗寺钟,钟高五尺六寸,腰宽三尺八寸,重万斤。上无眼,是镛非钟,但相传已久,未可遽改也。款式甚古,有铭。铭曰:‘掩耳欲偷铃,铃声怕人听。声闻闻不闻,报答苦无定。我佛大医王,救汝聋聩病。返坠根尘中,方了生灭性”。并书有大宋金州江西新罗寺,化募十方施主,铸造洪钟一鼎,以光梵刹,上报四恩,下资三宥,普渡有情,同证善果者等字样暨施财姓氏。上层有篆文:‘皇帝万岁,重臣千秋,法轮常转,佛目长明’。格为六方,间以佛像,玲珑精巧,堪资考古者之抚摩也”。1990年8月间,文物工作者在遗址区发现巨型石赑屃2个(即碑下石座),又称石龟。据此则新罗寺庙址当在江北七里沟口半山上。故《兴安州志》云:“此山面水,俯瞰郡城”。 万春寺(唐) 据传建于唐贞观间,原名竹林寺,唐高僧元静三藏创建,则天万岁通天间(696年)移寺东南高阜之万顷寺于竹林寺,始更名曰万春寺。怀让禅师在金州卓锡处。历经宋元,多高僧住持。康熙《兴安州志》云:“在汉水北白云山下,先名万顷寺,在今寺东南高冈上,后移寺于山阿,更名万春寺。创于南岳怀让,祖师开山,规制狭小。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林木丛郁,昔有大竹千竿,干霄可爱。入山门东折,为天王殿;中有平地,上筑露台,上建古殿五楹,中塑诸佛像皆古甚。回廊四周,僧寮环之。殿后转东有白莲池,其上陡壁不可登。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修。寺前有万春洞,洞内外皆唐、宋、明人题名。中坐观音大士像,唐咸通十二年辛卯(871年)八月塑。宋宣和五年(1123年)七月,知金州军事李弦睹其岁久,特为设色。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州守李翔凤于洞门前刻“白云深处”四字,下有南岳禅师白云泉,一郡之名胜也。”《重续兴安府志》亦云:“万春寺,在城东北山麓下,有白云泉,邑名胜之区。康熙时,有白云禅师者,上道下兴,湛深佛理,深入佛海,传戒授徒,盛行一时。后值兵燹、山洪涨发,佛殿随圯,山门不振者八十有年耳,至光绪时始重修”。为兴安府僧会司所在。现寺已颓废,有房屋廿多间,为陕西省林研所实验基地。惟有白云洞重新修葺,供有观音大士造像。 天圣寺(唐) 天圣寺为唐元和间(806~820年)之杏溪寺,亦称杏溪兰若。唐诗僧无可《过杏溪寺寄姚员外》诗云:“门经众峰头,盘崖复转沟。云僧随树老,杏水落江流”。据陈敏先生编撰之《全唐诗人名考证》之《唐金州有杏溪》条云:“无可《过杏溪寺寄姚员外》;又有《酬姚员外见过林下》诗;方干亦有《送姚员外赴金州》诗,是知姚员外即姚合。姚合亦有《杏溪十首》诗和《游杏溪兰若》诗:“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据此则唐元和间金州有杏溪寺无疑。1982年,安康公路总段工程队基建施工,于今张坎下菜园出土一方宋淳熙元年(1174年)买地券,券文云:“宜于金州西城县永宁乡第十四都杏溪村安厝宅兆”,是知天圣寺所在为宋之杏溪村。又据1984年金堂寺佛教管理委员会所编之《安康佛寺》油印稿云:“本寺开山祖师系唐代皎然三藏法师,初名华严寺,宋天圣年间(1025~1029)会修,改今名”。按:皎然和尚未尝至安康,倒是默然上人与姚合唱和颇多,疑,皎然为默然之误。无论是皎然或默然,寺始建于唐代当是古今共识,到了宋天圣年间重修,才改今名天圣寺。故《兴安州志》云:“天圣寺,在西津渡之南。创建于宋时,”传说“宋有妙觉三藏弘教,元有松明和尚继任法席,戒德精严,闻于朝,颁《大藏》全部,开期传戒,法侣流布四方”(《安康佛寺》)。康熙《兴安州志》又云:“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修,成化中又修。明末毁于寇,惟钟楼仅存。中有古柏二株,盖不记年矣。明末国初,枯而复生。顺治十六年(1659年),游击屈复泰重建。前为山门,后为天王殿,最后为大雄殿,东偏为伽蓝殿,西偏为地藏殿,最后为藏经楼,中贮《大藏经》一部。极北汉江之滨为弥勒殿,规模颇壮丽可观。” 《重续兴安府志·金石志》载:民国初,“寺存毗卢佛造像一尊,高四尺五寸,睁眼,细腰,确为隋时物。”毗卢佛,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守护神。善神。被佛教徒视为具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和降魔之大神。鲁论《重续兴安府志》谈安康宗教时说:“天圣寺惜后起无人,无英才大德卓锡。仅能维持现状,所以无大发展,”清末民国初,“有寺僧静斋,上达下寿者锐意图治,振兴宗风,始遣其徒先后四方求戒,自此方有一线曙光。”《安康佛寺稿》亦云:“清末民初,达寿老和尚继任法席,整顿寺宇,开单接众,并剃度弟子八人:古成、古宝、古莲、古训、古鼎、古原、古金、古醒,继往开来,寺业兴旺,又捐资兴学,广培僧材,亲送莲、训、鼎三人到西安卧龙寺受戒,送古宝到南京宝华山受戒。古氏兄弟学业精进,毕业回山,重修戒律,再修法堂,慈云更荫,慧日重明,安康佛教一改旧观。” 1953-1957年,安康佛教协会设此,选送古鼎赴中国佛学院学习,业毕卓锡西安草堂寺,达寿和尚解放前夕圆寂,遗嘱古训管理寺务。1957年寺为安康水泥厂占据,1959年水泥厂下马,被弹花社占用至今。现殿堂楼阁大部已毁,但旧貌尚存。 报国寺(唐) 报国寺,亦名五峰寺。据清康熙《兴安州志》云:“南五十里曰五峰山,五峰如掌,报国寺在焉。有巨钟,声闻数十里,昔人朝贺习仪之所也。”传唐贞观年间所建,历有修葺,明成化戊戌(1478年)太守郑福创修《金州志》,“五峰梵钟”列入金州八景之一。白河县令普晖参与编修《金州志》,为八景作诗云:“五峰楼阁渺氤氲,时有孤钟四远闻。惊起龙眠行法雨,换回鸠梦绕禅云。传来斋后儒生苦,扣到师前弟子勤。记得凤楼更漏尽,千官喜听觐明君”。其时寺庙尤在,钟声可闻。迨至明嘉靖丁亥年(1527年),知州郑琦《补修金州志》,学正李正芳亦题八景诗附之,其中《五峰梵钟》诗云:“神物遥传不记年,数声风送自遐天。星残万壑流遗响,月落千门散晓烟。雷鼓远闻惊鹤舞,丰山灵应起龙眠。姑苏曾记寒山夜,又伴清音到汉川”。从诗中可知,嘉靖间寺院钟声仍在。据此,五峰寺当毁于明末。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州王希舜纂《兴安州志·古迹志》附八景云:“五峰梵钟,钟声清远,今无。”《山川志》亦云:“今寺与钟俱乌有矣”。 圆觉寺(唐) 圆觉寺即唐琉璃寺,清康熙《兴安州志》云:“五堰河有琉璃寺。”《陕西通志》亦有相同记载。五堰河在汉滨区石转镇,为凤凰山南麓著名丛林。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有悟惮师住持其间,因号琉璃上人。唐代诗人贾岛从弟无可上人卓锡金州草堂寺时,琉璃上人曾入城与之印证。无可因有《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诗,以记其事。遗址发现清嘉庆九年(1804年)《修葺圆觉寺上殿碑》云:“圆觉寺,古琉璃寺也。创于唐,传为琉璃上人道场。明末兵燹,寺倾圯颓败,香火不振,山门寂寞。康熙间虽云重修,填罅补漏而已。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洋州圆觉寺僧觉悟,志在振兴,更修山门三座(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三解脱门’),妆饰圣像一新,遂更名圆觉寺也。”圆觉寺,旧为山南大寺,毁于1958年。安紫公路穿寺而过,大殿遗址今为公路养护段所在。1975年农村修梯田时,曾出土大毗卢遮那佛石像一尊,高150米,结迦跌坐于莲台之上。据村民讲:平时四人都抬不动,那天两个人毫不费力地就将佛像抬上石坎,面向西南,端正摆妥,至今被村民道为奇事。今像已佚。 白云寺(唐) 位于汉滨区瀛湖镇南天柱山,传为唐觉海禅师创建。据地方志和山上碑文记载:山为唐韩湘修真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立之《镇守陕西兴安汉羌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左都督杨公德政碑》云:“天柱山旧有韩真人洞,立有大罗天仙祠宇”。从而得知,天柱山古已释道一堂。故清光绪十六年十二初一日(1891年1月10日),所立之《天柱山庙公议戒律条规碑》云:“维我天柱山,即古之白云寺。盖自本朝初,杨公、德公始创真人庙”。真人庙又叫祖师殿,即上殿,中殿为佛释,前殿即天王殿。明代成化年间,金州知州郑福篡《金州志》“天柱伟峰”为古金州八景之一。 天柱山白云寺自创立之日起,历代皆有修葺,尤以清代为甚,现寺内存碑三十余块,皆为善信捐资重修内容,惟《天柱山庙公议戒律条规碑》为重要,被民间称为天柱山十戒。戒律,梵文为毗奈耶。东汉建宁三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次有《比丘诸禁律》,三国魏嘉平年间释昙摩迦罗与释昙谛译出《四分羯磨》及《僧祗戒心图记》,中国僧人始有戒律约束。世有“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类。天柱山戒律为安康释教自立戒律,带有浓郁地方色彩。 天柱山白云寺,自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起,依次有力空、广胜、古训、照性、观慈等住持。古训在山时,广植经济林木。现有前殿,中殿,上殿及厢房共50多间,1984年春夏之际,比丘尼顿亮操办修修缮寺宇,礼请扶风马伯岭居士来寺造像,除原中殿供西方三圣及观音石像四尊外,新塑泥像七尊,分别为韦驮、地藏、弥勒、文殊、普贤、观音、释迦。 寺东山坡及山坳存舍利塔四座,是安康迄今所知保留舍利塔最多者,其东山一塔高五层,第三层上浮雕释迦造像,保存基本完整。 万寿寺(宋) 在旧城内西南隅,宋庆历七年(1047年)有重二禅师住持金州万寿寺。清康熙《兴安州志》云:“万寿寺,在城西。”据《重续兴安府志》云:“不知建于何时?府志失载。光绪元年重修。有铜铸大佛像一尊,文殊、普贤铜像各一尊。嘉庆时,邑贤董朴园为作“募捐疏”谓:‘基肇昔时,地参城郭,是诗僧霁雪之兰若;为骚客陈氏之居停’。今则山门冷落,住持无人,令人不禁生今昔之感矣”。又据《金石志》载:“文殊,普贤造像,铜质,高二尺一寸,一骑青狮,一骑白象,古色斑斓。像后镌有‘大明汉中道汉中府金州紫阳县任河花园寺住持释子玄礼施财;功德主信贾造’。见存于安康城内万寿寺。”从以上可知,万寿寺,古寺也。今遗址已失,不知具体位置。1987年安康城内大北街工行基建施工时,发现地宫一座,出土重二禅师石棺银函一套,据此推之,寺约在今西大街一带。 双溪寺(宋) 原名东岳天齐仁圣帝庙,俗称“泰山庙”,也叫“东岳庙”。《兴安府志》云:“在城南二里。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人南逼,宣抚使张浚率兵赴援,行次安康,霖雨泞淖,弗得进。祷于庙,会不移刻,祥风披佛,晹谷炳焕,大军启行。浚曰:‘神之威灵,曷敢不报,乃发钱十五万,命郡守王彦增修,承议郎续觱为记。”据道光兴安府正堂鲍珊《增修双溪禅林古寺碑》载:明洪武十年(1377年)重修,因寺前有陈、施二沟交汇流过,更名为双溪寺,始为释教禅宗道场。 明末丛林毁于兵火,顺治年间重修正殿、拜殿。康熙《陕西通志》载:“双溪寺,在州新城北门”,可见其时已颇具规模。康熙七年(1688年),复修乐楼,始恢复明代旧制。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南来游僧二人栖此,以庙貌不振,神像歪斜,毅然输诚募化,寺宇焕然一新。嘉庆七年(1802年),寺僧觉性,因白莲教在兴安活动,官兵镇压,大批阵亡骨殖用布袋封存双溪寺,感慨院内萧条,奋志振兴,爰约该僧师叔慈云暨诸山尊长僧侣,及郡中缙绅乡耆,互发善心埋葬枯骨,并具启迎请西蜀高僧日杲住持寺院。所谓得人者兴。故《重续兴安府志·释教》说:“双溪寺,嘉庆时有日杲禅师,湛深佛理,深得郡人信仰,佛教赖以兴隆。迨后海参,海珠,元贞相继充方丈,仅传戒一次,即行示寂。然海内大德印光法师,持双溪寺度牒及日杲禅师所辟之宗派,布遍全国。”双溪寺之所以成为国内名寺,日杲禅师功不可没。其充任方丈期间,起颓修废,分职宏宗,绍佛法之薪传,立禅林之规矩,后主持空际,又随缘募化,于道光间建大雄宝殿三楹,方丈、静室及禅堂各一所,悉恢廓其制而壮丽其观,成为汉南梵宇之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澄修和尚自南京宝华山受戒归山,与古训、张紫樵、聂允文,诸居士倡议,募缘重修寺宇、焕然一新,安康鲁长卿居士撰文立石。又具启恭请北京慈云,武汉心道,太原力空,西安觉性等先后来双溪寺讲经传戒。 至1966年,双溪寺寺容仍相当可观。基址面积12亩,寺前古柏参天,山门石额曰:“双溪禅院”。入山门,钟鼓楼东西对峙,大雄宝殿、地藏殿、伽蓝殿、法堂、方丈等建筑金碧辉煌,内供释迦牟尼像,结迦跌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说法印”,又有唐代毗卢大铜佛像一尊,高36米,以及十八罗汉铜像,文殊、普贤铜像等等。大殿旁有清高僧日杲禅师舍利塔,塔高九级,塔壁环刻佛经。双溪寺自海珠方丈之后,至1970年,历任方丈先后有古宝、觉行、觉性、古原、郭才、赢章。 阳石殿(宋) 位于汉滨区五里镇月河南岸凤凰山北麓,一脉蜿然,奇石怪兀,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寺庙沿山傍石而建,据清光绪安康县举人罗云锦《月谷闻见记》载:“阳石殿,旧锡(读阳)氏殿也。汉盐水侯锡光裔之家庙,祀锡氏祖灵也。宋景定元年(1260年)改庙为寺,因寺旁有巨石,当朝曦初露,阳光披照,一抹金光,俗谓朝阳石,故有‘阳石殿’之称。”据此则庙当创于魏晋之际,历代皆有修葺,至宋末而为佛教寺院,明清发展成大庙。清初安康诗人刘应秋《月谷宿阳石殿》云:“沉气夜当静,激风响角铃。林留色拥翠,石奇摩云青。旧时锡氏殿,今翻贝叶经。深云入古刹,月川上悬星。”庙址自中轴线而上,分别建有乐楼、天王殿、佛殿(正殿)、观音殿,最后为祖师殿,祀真武大帝。庙后又有眼光殿及七级浮屠一座。庙宇毁于1958年和文革中,遗址上幸存乐楼,亦于2003年坍圯,另有大量残碑断碣,记述历代重修事,其中一通《大乘运载》碑,记述大乘佛教在安康流布情况,弃置于黄龙潭,2004年发现,现没于沼泽泥淖中。 金堂寺(宋) 位于安康城东五里。康熙《兴安州志》云:“在南山下,新建禅院”。《重续兴安府志》云:“金堂寺,宋嘉定六年(1213年)建”。道光廿九年(1849年)嵌于金堂寺大雄宝殿之《重修金堂寺庙宇碑》称:“兴安城外东南距城五里余,有古金堂寺一座,在山之巅。山虽不高,前有襟水,后有丛林,清晨则烟霞四起,至夕则百鸟噪歌,每逢炎天盛暑,文武名人,来此游赏,清出雅致,诚兴安之胜境也。” 清嘉庆期间,日杲禅师主持双溪寺,纳金堂寺为双溪下院,亦称别院。光绪九年双溪寺开戒期,四方僧众自远方而来者数千人,时海内大德印光法师,从双溪寺海定律师受具足戒,因印光善书,遂遣印光到金堂寺书写戒律,日夜不得停笔,两目尽赤,几乎失明。海定律师即让他读《龙舒净土文》一卷,印光读后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乃悟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夜众睡后,复坐起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故虽力疾书写,仍能勉强支持,即戒期中写事完毕,而目亦全愈。于是一心以净土为归,即是造端于金堂寺。为了纪念印光法师在金堂寺造端净土,遂将金堂禅院改为净土道场,专讲净土法门,弘扬一心念佛功德。 1981年冬月,落实宗教政策,古训和尚负责接收金堂寺。1982年10月,由古训主持,在金堂寺成立安康佛教管理委员会,成员有释古训,释观慧及居士郭有金、杨治民、李广福、王祖顺、陈道莲七人组成。从此,金堂寺成为汉滨区佛教活动中心。 天王寺(宋) 原位于汉滨区五里镇鲁家营,宋嘉定元年(1208年)建。元末毁于兵燹。明天顺二年(1458年)重修,嘉靖元年(1522年),金州知州张藻等铸洪钟一鼎。明末寺亡,钟移龙头庙内。清嘉庆后,乡民就天王寺旧庙址修殿房一间,供奉关帝,名曰“四树庙”,遗址上尚有《关圣帝君觉世篇》碑碣一通。《金石志》云:“天圣寺钟,存安康县西秦郊镇街首菩萨殿,俗名龙头庙内。上镌‘大明嘉靖元年,金州奉训大夫知州张藻;赐进士出身同知王一麟;武略将军千户刘瓒;金州人照磨陈杲;金州守御百户鲁颂同铸此钟。’旧在镇北天王寺,因该寺颓败,移置于此云。” 普光寺(宋) 位于汉滨区大同镇韩家楼月河北岸渡口。相传创于宋代,旧称“兴隆庵”。清乾隆十年(1745年)建灵阁奉祀观音,安康廪生赵承谦在《重修兴隆庵碑记》中云:“惟历年久远,首事人无从识得姓名,而神光永著犹千载一时”。咸丰间太平天国西路军火烧寺院,鸯瓦多摧,雕梁半折,乡人“睹庙貌而凄怆,慕神恩而踊跃,助资财而成功德”。是以兴安贡生罗代椿在所撰《兴隆庵易名普光寺碑》云:“革故取新,增高益厚,宏敞其规制,庄严其法像,神有庇覆,民德默佑,庶慰众心,因更名普光寺,亦时移势易也。”咸丰间又于庙内设渡船局。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庙内大殿存宣统元年(1909年)碑碣一通,记述主持温学成。精外科,常舍药救急,寺于是名声彰著。文革间寺毁,仅存大殿三间,现有主持观续翻修大殿,修葺僧房,装修佛像一新。 龙兴寺(明) 位于安康城汉江北岸龙王山上,据清咸丰八年六月所立《阅查龙兴寺地界碑》记载:“龙兴寺,创自明天顺元年(1457年),天圣寺僧人洪湛结茅庵募化所建”。故又有天圣寺下院之说。明成化间,毁于农民军刘千斤,石和尚之乱。嘉靖间,里人冠刚、鲍礼施山林重建。于是始成郡中名山。清康熙《兴安州志·山川志》云:“东北三十里曰龙王山”山上有寺名隆兴(龙兴),是为一郡名胜。嘉庆二年,白莲教农民军在汉南活动,当地居民将庙前后树木砍伐,以便滚木擂石,山前山后树木净尽,遂以荒芜,清末至民国为道徒所占。1988年,释观慧升座金堂,树大法幢,随机说法,四方云集,始中兴金堂,光复双溪,重建龙兴,后即住持龙王山,大兴土木,始具规模,而为汉滨大寺,与金堂寺、双溪寺、天圣寺成鼎足之势。 龙王山、龙兴寺、舍利塔简介 龙王山位于陕西安康汉滨区关庙镇境 内,距城区15公里,海拔876米,属秦岭南麓余脉。因山南有黄龙洞、白龙洞和黑龙洞而得名。 龙王山山顶突挺,如锥柱天,林木青翠,古树郁苍,奇花斗艳,蜂恋蝶舞,乃人间仙境。明代始建“龙兴寺”于山巅,四季香火旺盛,实为安康一大古刹。后历代虽多次修缮,但屡遭劫难,濒于荒芜。 主持观慧法师,历经千难万苦,在四众弟子和政府的努力下,建成合法的道场,占地3400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千手千眼观音殿、泰国玉石卧佛殿、藏书万卷的藏经阁、讲经堂、一吨重铜钟的钟楼、直径15米大鼓的鼓楼及龙王庙、祖师殿等。山门外有海会塔和156阶登云梯。院内有接待室、客房、僚房、观云亭等房舍百间,可接待500多位游客、僧侣 食宿。庙堂琉璃飞檐,风格典雅 ,气倏宜人,通讯顺畅。 师往生后,四众弟子于2004年仲秋,为其建舍利塔一座。整座塔是取苏州太湖花岗岩分件雕刻安装而成。占地200平方米。全塔十八层,49米高,分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六层,塔身、塔刹十二层。塔基内安放有法师的灵骨舍利,塔身内供奉有数部佛经。全塔十八层,十代表十善;八代表八正道,49米高,喻佛在世说法49年。塔基六层,喻六度。塔身、塔刹十二层喻十二因缘。塔基四面雕有四条龙,喻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栏杆上有八条龙,喻八方祥和,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塔内佛经,代表佛陀传世,供有缘者礼拜。(石全明) 丰阳寺(明) 据《陕西通志》云:“丰阳寺,在州北二十里傅家河”。《兴安州志》亦云在傅家河,今为汉滨区河西乡。据残存碑碣载:建于明弘治间(1488-1505年),奉祀西方佛祖,南海观音,眼光菩萨。现存庙址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有山门、两庑、正殿。佛像无存,庙已改作民用。 广济寺(明) 位于汉滨区建民镇南长枪岭下。今为小学校址。为旧时汉阴、石泉及西路人进城要衢,据清康熙《兴安州志》载:“寺在州西长枪铺,今建庵施茶,以饮行人。”是知清初该寺有布施茶水之举。安康文人刘应秋《大隐居草》有诗称颂道:“斗鍪挥汗洒途中,喘咄未歇先色喜。由来好德人易从,小惠及人尚如此。……而今世路多渴人,所望不出升斗水,安得此瓮作甘霖,一洒人间十万里。”2002年,在该寺外水井边,发现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重修广济寺》残碑,依稀记大明嘉靖年建字样。 罗汉殿(明) 位于汉滨区恒口镇杨家营。旧为杨氏家庙。据安康太学生杨廷珍,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所撰《重修罗汉殿碑》载:“其庙古刹也,创自有明,多历年所,相传颇竣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增修前殿三间,两厢各二间,上殿三间。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重修,历十余年,至二十二年告竣,厚其墙垣,高其闬闳,宽大爽垲,复黝垩丹漆,装换金身,俨然巨刹。现垣墉倾圯颓败,屋椽伤残,有碑碣一通,即《重修罗汉殿碑》。 龙头庙(明) 位于汉滨区五里镇神仙街东首,《重续兴安府志》云:“龙头庙,在治西三十里秦郊镇,内奉观音大士。每逢二月十九日会期,卖农器牛马者云集。而该镇社火,龙著盛名,士女杂沓,有不远千里而来之概。”据庙前残碑《翻修青崖天仙宫碑记》载:“康熙时,有土人掘地得一石,奇其状似龙头,用砌诸庙墙,白菩萨而曰龙头庙。”该庙地处月河川道,为旧时交通要衢,故声名显赫。从以上得知,龙头庙创于明代,称为天仙宫,内奉观音菩萨,清初乡民将状似龙头的奇石砌进墙中,才告诉菩萨,改名龙头庙。 太平寺(明) 位于汉滨区坝河乡五家湾,据清乾隆《重修太平寺碑》载: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寺院已毁,现遗址上存明代石造像22尊,造像头佚,仅4尊完整。现已运回安康历史博物馆收藏。 石佛寺(明) 位于汉滨区坝河乡郑家坪,寺院已毁,遗址上可见断垣残基,有造像24尊,大部分头佚,造像残高11~090米,部分造像座上镌刻有题记:如:“大明国成化九年施主韩明柴捨造”;“旬阳县旬河里信士邝志刚、马氏捨造”;“大明嘉靖二十三年信士马昌、王氏捨造”等等,据题记推之,石佛寺当建于明代。 佛音寺(现代) 在汉滨区五里镇刘家营挂榜山,寺于挂榜山疙瘩庙旧址重建。公元二○○二年初,释今道和一群居士云游月河南山著名景点“滴水崖”,途经挂榜山,被眼前奇异山势所吸引。惊叹这里山势是全国少见的双龙抢宝大龙脉,是一块做佛事、讲佛道最理想的道场。回到安康城区双溪禅寺,即向师兄弟们介绍所见宝地胜景。并给师父——全国著名的净天法师呈报此事,净天法师颇有兴趣,事后没几天,师徒几人又来到宝地,从不同角度观山势看走向,当闻知这里曾是战国时秦惠文王设汉中郡,置西城县之处。且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即决定由释今道负责联络地方,在旧址重建寺庙,并赐名“佛音寺”。 二○○二年夏,在烈日酷暑下,释今道和地方热心宗教的刘宝纯、余登发等,特请区人大刘宝浩副主任,邀请区政府主管宗教工作的马瑞俊副区长协调宗教局、土管局主要领导,在挂榜山召开区长办公会,依照法律法规,完善修复手续,得到上级批准后,又遍访安康各地寺庙,本着建设具有特色、工艺考究、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正规净土宗教道场的指导思想,从湖北请来了著名的古建筑设计师,制订了整体规划设计图和分阶段实施的方案,释今道提出了挂榜山佛音寺未来“三化”、“六和”的管寺思想。即“建筑仿古化、自养经济化、管理民主化”。“戒和同修、生活同居、口和无争、异和同悦、礼和同均、间和同界”。要用不长时间将挂榜山佛音寺管理和建设成陕南颇负盛名的净土宗教道场,成为弘扬佛学文化的圣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