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陕西安康旬阳县古刹简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陕西安康旬阳县古刹简介
  [ 作者:李厚之 张会鉴

  旬阳县古刹简介
  清凉禅寺(南朝梁)位于旬阳县何家乡王家庄小蜀河东岸。据寺前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重修古迹清凉禅寺碑》云:建于(南朝)梁武帝时(约在公元503~548年之间)。明成化元年(1465年),有僧道宽者重修:“启盖佛殿造石佛三尊、菩萨俱全。内画诸天二十四位,又造罗汉十八尊、山门、禅堂”。弘治乙丑年(弘治十八年)补修,规模完备,诚汉南大刹也。现存石窟一孔,前有砖砌门楼一座,额题“罗汉古洞”四字。洞内尚存石佛、菩萨、弟子、罗汉等四十八尊,皆为坐像,高135米-075米不等。洞内壁上有明成化九年(1473年)摩崖一方,文曰:“大明国陕西汉中府金州旬阳县旬河里小蜀河水东岸,青凉庵住持僧道宽、徒明灯,发心功德施主男善人田普海,同室人陈氏;大长男田福宽,室人吴氏;次男田福整,室人彭氏;孙男田文通、田文达、田文举、田文才、田满良。成化九年正月二十五吉旦同造主佛一尊。张能、妻共氏、孟氏。”石窟前70余米处,有赑屃驮负高213米、宽094米巨型石碑一通。螭首内额题:“临济正宗二十三代西晋无为祖师”,碑文题《重修古迹清凉禅寺记》。立碑之处当为古清凉禅寺山门,从山门到石窟,殿庑僧舍俱无存。废墟中有大量砖石构件,其中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所造石醮盆一件,保存尚完整。
  青铜寺(唐)
  位于旬阳县圣驾乡殿沟西北,据碑文记载,唐贞观间沙门明惠创修,历代皆有维修,现庙宇颓废,大部分坍圯,惟有石塔一座,保存尚完整。始建年代不详,为密檐式六棱石塔,平面六角形。现存14层,高20余米,方形座。塔身由下至上逐渐收分。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寺(唐)
  位于旬阳县桐木乡青山村,据明弘治二年(1489年)所立《重修青山寺记录碑》云:“寺因青山得名,在县之洵河里沙沟河桐木沟。肇启唐,历宋元,至我皇明。”可知青山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二年僧明顺,募化十方,建造石室佛殿一座:内造像三尊;正德间(1506~1520年),沙门悟性募工修葺,并创修外殿、廊庑、山门。迨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有南来僧人启泰,重修殿庑,清嘉庆二年(1797年)殿庑毁于兵燹,同治、光绪年间重修。
  青山寺历经沧桑,殿宇大部分毁弃,现存正殿一楹,前殿及两庑亦椽桷倾折,鸯瓦多摧。寺后舍利塔一座,系凿石迭砌而成,通高67米。正殿为青山寺主体建筑,座西面东,通体石筑。无斗拱,无梁柱,系四角各竖一大条石,交错成“井”字形,上砌至檐部后,逐渐收顶,内视为覆斗形。面阔及进深均为53米,高约66米。四壁上端朝外分别伸出五个石桩,石桩上棚条石,条石上座泥,泥上施瓦以成屋檐。屋顶为四角攒尖,攒尖上饰椭圆形“宝珠”。四垂脊有汉文装饰。门为四块条石凿合而成,门坊上有石匾额,镌“青山古刹”四字。殿内正面旧铸铁佛三尊,为一佛二菩萨,中间系阿弥陀佛,两边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像高均在227米。惜“文革”中被毁,现存菩萨头像一尊,被旬阳县博物馆收藏。头像上戴宝冠,冠前饰祥云,正中有化佛,化佛后有背光。冠下沿饰宝珠,额前垂鬟髻,长眉弯目,两耳垂肩,面容端庄秀丽,是观音菩萨造像。造像头重325公斤,高38厘米,据碑文载,应是明弘治二年之物。
  青山寺虽然大部毁弃,但现存正殿、前殿及两庑、舍利塔等,依然为一处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特别是正殿,通体石筑,是安康珍贵的古建艺术遗产之一。
  支提式造像(唐)
  位于旬阳县闾河镇汉江与吕河汇流处的洞儿砭下。造像为一摩崖浮雕无影塔。塔系楼阁式,通高215米,分作三级,各级高度与面阔自下而上逐渐缩小,其第一级高90厘米,中阔60厘米;第二级高80厘米,中阔45厘米;第三级高45厘米,中阔30厘米。各级檐部挑出,其第一级向外挑出二层,作四重檐;第二级向外挑出三层,作三重檐;第三级向外挑出四层,作二重檐。造型与洛阳龙门石窟同类造像相似,故推定为唐代佛教遗迹。
  从有关文献得知,佛祖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徒因无法再向佛祖真身顶礼膜拜,葬有释迦牟尼遗骨的佛塔(即:“窣堵波”)便成了僧徒藉以表示自己虔诚和信仰的圣物了。据说,古代印度僧人为了能在苦修中随时拜佛,往往在修行时住的石窟中堂后壁上刻出小型佛塔。这种刻有佛塔和其它雕刻的石窟当时称为“支提”。旬阳闾河口摩崖佛塔虽不在石窟内,但其上不远处有石窟二处,可知其与古代印度石窟中所刻的佛塔具有同样的性质,属于佛教“支提”式塔。
  古吉祥寺(唐)
  在县南七十里小神河,据传唐武则天神功年(697年)建,历经续修,为小神河名刹。宋元间废弃,明天顺至成化二年(1457-1466年)间,僧神俊募资重修,庙宇宏敞,佛像庄严,四方皈依者众。嘉靖七年(1528年)僧人清莲增建僧僚、禅堂,扩大山门,邑进士御史许中为撰碑文,略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龙狮法象,如斯其庄严也。
  普庵道场(唐)
  位于旬阳南百五十里连尖山,与平利、湖北竹溪接壤,平利称为西岱顶。传唐普庵禅师结庵坐禅处,后其徒与善信为建普陀宫。明代永乐间,道教倡盛,有道徒据山修炼,遂成佛道一山并存现象,现山上存普陀殿三间,石雕像数尊,碑碣十余通。
  千佛洞石窟(宋)
  位于旬阳县七里乡中沟山梁上,始建年月不详。座东北,面西南,为一直进平顶的页岩洞穴。石窟平面呈长方形,深138米,高375米,宽57米。窟正壁及两侧现存大小造像800余尊。其中正壁上下二层;两侧布局对称,各分七层,除底层造像与正壁大略相等外,其余六层,满布小佛像。
  石窟正壁上层有佛像七尊,弟子二尊。中国佛教寺院殿堂的配置中,供七佛的甚少。据《长阿含经》卷一载:释迦牟尼前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加上释迦牟尼佛,通称“过去七佛”。此处所供,疑即“过去七佛”。七佛中,正中三佛较大,高可1米,两侧四佛略小,高约80厘米。七佛均施彩绘,身下为仰覆莲座。二弟子相向侍立于七佛两侧,高约1米,其左边年龄较大者为迦叶尊者;右边年龄较小者为阿难尊者。石窟正壁下层有菩萨造像五尊,侍者两尊,均施彩绘。正中菩萨较大,高110米,半跏趺,高发髻,饰缨珞,着披巾,臂钏,赤足,大耳,着穿衣裙,头戴宝冠,冠前有化佛,左臂下垂,右手抚膝,神态安祥;其左右四菩萨,均高1米,结跏趺坐。二侍者,右为善财童子,上身半裸,身后有飘带,左手作合十状,俗谓“金童”;左为龙女,身穿彩衣,恭敬侍立,双手捧一器皿,俗谓“玉女”。
  石窟两侧的底层,各有对称的造像十六尊。其中紧靠正壁的六尊为十二缘觉,接着是十六罗汉,靠窟口为一对道教造像和一对天神像。缘觉又称“独觉”,梵语是“辟支佛”,是生在无佛之世,自悟十二因缘的道理而得解脱生死轮回,证入涅槃果位者。石窟中缘觉造像约高85厘米,结跏趺坐,双手置膝间,身下为仰覆莲座。其中前五尊头戴风帽,胸饰缨珞,第六尊戴莲瓣法冠,冠上有化佛。缘觉之下,第七尊至第十四尊为十六罗汉,形体较缘觉略小。诸罗汉或衣或裸,或静或动,或徒手或持物,各具情态,活泼生动。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简称,原来指原始的小乘佛教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据唐代玄奘大师所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这十六罗汉分别为:宾度罗跋啰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
  石窟两侧二层至第七层均为小像,每层高20-25厘米,各有小佛像85-95尊,小佛像高可18-20厘米,衣着各异,面目不同。因系页岩雕凿,风化比较严重。
  千佛洞石窟地方志乘无载,从石窟造像来看,大约开凿于宋元时期,据窟内所遗明弘治三年(1490年)刻石的《终南道阚行缘记叙碑》云:明弘治三年,有铁关通异,号彻空禅师卓锡于此,精修梵行。石窟当修凿于宋元时期,至晚也应在明代初期。此石窟是陕南汉水流域首次发现的佛教石窟寺,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从石窟中遗留碑碣看,该石窟寺与禅宗的临济宗有密切关系,对研究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和安康佛教宗派盛衰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崖寺(宋)
  位于旬阳县城东一里旬水东岸,宋绍兴六年(1136年)僧明显创建,元末战乱,寺遂荒寂,明洪武六年(1373年)僧人海保,募缘更修,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即建文帝元年,僧人仪永重修。天顺二年(1458年),僧广顺续修。明弘治四年(1491年),县令蒋昺修“灵芝亭”于其上。相传吉水罗洪先读书于此,状元及第,为理学名臣。灵芝亭及寺院建筑毁于清末,现存寺院为民国间恢复,规模狭隘,明《灵芝亭记碑》湮没于荒草乱石中。寺前有三国孟达冢。
  弥陀寺(宋)
  位于旬阳县段家乡陈家坪村,据《重修弥陀古寺碑》载:宋宣和二年(1120年)僧普海创建,历代皆有维修,明末毁于战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僧人玄通募化十方,里人踊跃从工重修。现存山门和正殿,砖木结构,一楹三间,三步抬梁,硬山顶,花脊。附属文物有佛释石像一尊,双迦趺,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左手横放左脚,是为“说法印”。据此则知弥陀寺当是净土寺院。另有石兽两尊、仰莲石香炉一座。
  石佛寺(宋)
  位于旬阳县桐木乡三岔沟口。据碑文载:宋绍熙二年(1191年)僧昙云创建庵堂,明正统间僧道得募化十方,建大殿三楹,后里人邢树等又施舍家财,陆续建修山门,天王、祖师诸殿和两厢僧房。并石佛三尊及菩萨、弟子等,更名“石佛寺”。明正德元年(1506年)宝峰禅师自湖广上津县弥陀寺来旬阳石佛寺住持,又粉饰寺院,庄严佛像,皈依者渐众。清道光间重修。现存大殿一楹,砖木结构,硬山式,两侧有风火墙,砖砌清水脊,石板盖顶。前檐及山墙有人物、花卉彩绘。石佛及菩萨、弟子塑像无存。
  万佛寺(宋、明)
  位于旬阳县七里乡香炉沟垴。据传创于宋代。现寺庙毁弃,遗址中存各种石造像二十二尊,其中佛像三尊,菩萨像二尊,罗汉像十六尊,天神像一尊。
  三尊佛像原置于万佛寺大殿佛坛中央,佛像下各有一石雕仰覆莲须弥座。三佛均为结跏趺坐。较大的佛像高120米,下宽80厘米,螺髻,饰宝冠,有白毫相,弯眉大耳,袒胸赤足,披镶花边袒右肩僧衣,双手合掌,置于胸前。其余二佛高117米,螺髻,服饰大体与主尊相似,其一双手置于胸前,另一双臂垂于膝间。这三尊佛像属于佛教中的“三身佛”,中名“毗卢遮那佛”,即“法身佛”;左名“卢舍那佛”,即“报身佛”;右名“释迦牟尼佛”,即“应身佛”。二尊菩萨原置于万佛寺大殿佛像两侧,大小与佛像相等。其右侧菩萨像下为仰覆莲座,菩萨左臂后垂,左腿盘屈,右手抚膝,右腿上屈,似游戏坐。其左侧菩萨像下为须弥座,菩萨双手置于膝上,为结跏趺坐。二菩萨均头戴宝冠,冠上有化佛,垂鬟髻,饰缨珞,戴项饰,斜披天衣,臂钏,裸胸,赤足,腰束贴体罗裙。其右侧作游戏坐者,当为观世音菩萨;左侧则为大势至菩萨。
  十六尊罗汉像,原置于万佛寺大殿两侧,其像比佛、菩萨像略小。有的为善跏趺坐;有的为半跏趺坐;有的为结跏趺坐。有的袖手;有的徒手;有的持法器;有的持它物。多数为光头,少数着风帽。不仅姿式不一,服饰各别,而且各具情态:有手抚胸前,安然自得的;有身体微倾,若有所思的;有手持经卷,神情专注的;有盘膝打坐,内心喜悦的。其中有一罗汉,身披僧衣,腰束丝带,袒胸露腹,左手举于胸前,右臂垂于身后,顶光大耳,长眉垂肩,额上皱纹清晰,肋骨历历可数,再以形容消瘦,双目微闭,神态虔诚,一看就知其是一个历尽艰辛的苦行僧。还有一罗汉,右腿盘坐,左腿下垂,左手抚一雏猊(幼狮),雏猊左前足抓其衣领,右后足蹬其肋间,作上爬状,吻部已触及罗汉耳梢。罗汉头微左偏,以右手置雏猊腚下,防其下跌。似既对雏猊的顽皮无可奈何,又欲极力作庄重之态,看着真有点使人忍俊不禁。此罗汉方面大耳,鼻高口阔,额前有戒痕,眉上有肉突,极象一位慈祥而又虔诚的西域僧人。
  一尊天神像,原置于万佛寺大殿内侧,高95厘米,身披袍服,内着铠甲,神情严峻。双目微睁,俨然一威武将军。
  万佛寺佛释造像除个别遭受破坏外,大部分保存完好。这批造像比例适当,形体逼真,神态各异,既有西域胡人特征,又有中土华人之相,无论佛、菩萨、罗汉、天神都精雕细琢,惟妙惟肖,是安康古代佛教造形艺术的精品。因而专家们称,万佛寺石造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现已运回旬阳县博物馆收藏保护。
  中观寺(俗称罗汉庙)
  位于旬阳县桂花乡郭家拐东北200米。据县志载;建于明洪武中,嘉靖、隆庆间先后续修,有佛殿四座,山门、厢房俱全。明末毁于战火,建筑不存。清乾隆间,里人捐资复修山门,两庑厢房各三间,大殿一楹。现复修殿堂亦毁,遗址上存石质造像27尊,高075~180米。造像为释迦佛一尊,燃灯佛一尊,大势至菩萨一尊,观音大士坐像,站像各一,余为韦驮、天王、罗汉、弟子等,其中罗汉雕刻精细,神态各异。
  圆通寺(有二)
  1、位于旬阳县赵湾乡高坡村,传元时建。庙宇已无,现存石质雕凿之舍利塔一座,平面呈八角形,塔基须弥座。塔身由八棱石柱组成,高4米。中嵌塔铭两方:
  一曰:太明景秦丙子“住持禅师经山之塔”;一曰大明丙申“明玉禅师之塔。”
  塔刹为人工雕凿之八角攒尖顶。
  2、位于旬阳县平定乡东庵庙,元时为东庵寺。明洪武年间僧人元素改建,更名“元通寺”或“圆通寺”。清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严如煜捐资重修,翻修正殿,补修佛像及乐楼,庙貌一新。解放后瀛光和尚曾住持其间,现存佛殿三座,僧寮30多间。文革以后,仅剩大殿和两庑。
  崖屋沟罗汉洞(明)
  位于旬阳县桂花乡赵家垭东北约2公里处,窟为自然山洞稍加打凿,宽8米,深15米,高6米。窟内存石造像15尊,皆呈坐姿,为佛、观音、弟子、罗汉等。洞壁嵌有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碑碣一通,记述建修罗汉洞经过。窟前有建筑遗迹。
  香炉沟佛爷洞(明)
  位于旬阳县七里乡三岔村。系于自然岩面打凿而成之石窟,宽16米,深17米,高16米。据窟前残碑题款为明嘉靖二年(1523年)所建,现存石造像9尊,高080~011米不等。有佛、菩萨、天王、弟子、罗汉等。
  周家垭石窟(明)
  位于旬阳县康坪乡阳坡河西北。系用自然岩隙打凿而成。宽2米,深3米,高250米。据残碑记载:里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捐金修造,“现存石造像7尊,其中邑孝廉彭浩及妻汪氏,子龙儿敬造无量光佛一尊,坐姿,高138米。无量光佛又称“接引佛”,头结螺髻,面部丰满慈祥,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其余6尊,分别为菩萨、弟子、财神、药王、龙神和送子娘娘。
  佛洞河石窟(明)
  位于旬阳县张坪乡佛洞河小学南20米。据散置于小学院内石碑载: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洞口呈三角形,宽8米,深20米,高4米,洞内打凿平整,两侧凿有神龛,大部分石像散失,现存造像四尊,其中三尊为“三身佛”,即“法身佛”毗卢遮那,“报身佛”卢舍那,“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谓“三身佛”,实指佛祖为度脱世间众身需要而现之身,总指释迦牟尼之生身。另一尊造像为观音大士。洞口有石香炉一座,上镌年款为“大明隆庆四年庚午(1570年)信士白敬珠敬造。”
  红土寺(明)
  红土寺名载于旬阳县志,而无始建月日。据《旬阳县志·仙释》云:明正德初(1506~1510年),有僧人名指南,“不知何许人,一瓢一笠,云游至邑南之红土寺(距城一百一十里),住持其中,募造浮屠六级,高三丈余。一日登塔留偈云:‘浮屠本无极,恒河讵有沙;眼前灵光现,不待千年花’。奄然而化。”据此推之,寺建于明代当无疑问。
  三圣庙(明)
  位于旬阳县水磨乡梁山村南15公里,庙宇坍圯,遗址上存庙碑三通。1、乾隆元年(1736年)所立《重建三圣庙碑》,记载三圣庙自明天顺戊寅(1458)创建迄乾隆元年二百多年间,庙宇倾败及重建经过;2、《三圣庙装塑神像碣》,清道光十年(1830年)立;陈永惠撰文,记载众姓捐资装塑圣像功德;3、道光十年《建修三圣庙碑》,陈承惠撰文,记载三圣(孔子、释迦、老子)由来。

 
 
 
前五篇文章

陕西安康紫阳县古刹简介

上海静安寺史话

韶州灵树古刹遗址考

当前寺庙园林及其规划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敦煌石窟的图文解读

 

后五篇文章

陕西安康石泉县古刹简介

陕西安康平利县古刹简介

陕西安康宁陕县古刹简介

陕西安康镇坪县古刹简介

陕西安康岚皋县古刹简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