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之道,尽在人心——评陈兵先生的十年力作《佛教心理学》 世界和人的奥秘,已经被无数圣贤追寻了数千年,至今还没有答案。风靡当代世界的西方思潮以哲学和心理学两大阵营,借助逻辑思辩、自我反思、客观观察、仪器测试、生化分析等等不同的方法,全力探究这一谜题,点滴积累成的研究成果,仍然难以给出共识性的答案。那么古老的东方呢,她对这个关系到人类福祉的重大课题是否有独特的见解?读完陈兵先生的《佛教心理学》一书,我不仅感叹,佛教的博大智慧和胸怀,无不在这一心之中圆融,在这一书之内展现。 笔者曾经深入心理学研究,希望以此解开心灵与世界之谜,这大概是因为“心理学”的名称,暗示着它会讲述心灵世界的奥秘。深入之后却发现,主流心理学毋宁说是以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牢牢地被它的研究方法、仪器、资金等限制。而与哲学相关连的人文心理学则学派林立,争论之声不绝,其整合的脚步蹒跚不前。可以说,心灵世界的奥秘在西方仍然无解。与此相对,佛教智慧向来以“直指人心”著称,以宗教教育的形式讲述了心灵存在、成长和超越的全部过程、各种境界和具体操作方法,实在是无尽的宝库。 心理学家、科学家、佛学研究者和践行者早已认识到,现代人寻求心灵真相的路途,恐怕要通过将佛教和心理学的融合来实现。太虚大师认为,佛教心理学必能穷尽心智的奥秘,必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上世纪初,以荣格为首的分析心理家们把目光投向了藏传佛教和禅宗。今天,整合心理学之父威尔伯借助禅定和佛教解脱论理解人类意识发展的阶梯。2004年秋天,世界顶尖级思想家和学者云集麻省理工学院,讨论如何整合科学家和佛教践行者的智慧理解世界实相。遗传学家埃里克·兰德说:“科学仅仅是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佛教践行者带给科学一种精致的新技术,为心理训练提供了细致的底本。佛教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看待常和无常。佛教把情感看作一种可以训练的技巧,也许十年之内就会有外科医师建议人们每周进行五次精神锻炼。” 在这种世界性趋势之下,《佛教心理学》诞生了。它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开辟一个新学科、新领域的奠基之作。融通东西方文化精髓的梁启超先生在百年前就提出了佛教心理学这一名词,明确指出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佛教,必然会利己利世,为现代心理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将佛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但是,佛教心理学的建立绝非易事。佛教典籍浩如烟海,文词偏僻生晦,逻辑结构错综复杂,包含的义理深奥繁细,论著的逻辑和风格又不同于当今,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各宗义理的理解,必须以个人智慧和经验为基础;对各种方法的运用,必须靠亲身修证体验。佛教心理学建立的难点,一者在阅读精通大量深晦著作上,二者在亲自修证的研究方法上。近百年来佛教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理清佛教典籍,建立起佛教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以当代话语诠释古代经论,这些任务都在《佛教心理学》中完成了。可以说,此书是应时而生的一部巨著。 陈兵先生研习佛学已有三十二年之久,深谙佛学精意,有切实的自身修持和感悟,对佛教研究独具批判的眼光。他以十一年心血著述此书,融通原始佛教、小乘、大乘、密乘义理,以内省、冥想等方法观察体悟自我和他人的心灵世界。在此过程中,他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和书籍出版,已经受到了佛学研究者和修行者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他信解行合一的方法、勤奋不懈的努力、博大精深的智慧、宁静包容的心态,既是此书的基础,也为读者和研习者提供了可信的保证。 陈兵先生对佛教心理学的对象——心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他整合了佛教发展历史上对心的论述,形成佛教的心识结构说和心理功能说,称心灵为“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强调心识造作是一切因缘之首,心识与业力互相纠结作用,造就了凡夫的生存样态和烦恼体验。并且指出,真正的心灵并非如凡夫所体验到的那样散乱分裂、烦恼丛生,而“是具有众多奇妙功能的超巨系统,有能统一全体的功能”,这种能力的张显需要通过自净其心的过程,加强般若智慧,唤起自性清净心。 在此基础上,陈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佛教心理学独特的心性论。佛教对心性本净、心性本觉、心体光明的肯定,是自我修持的前提,也是凡夫心理世界形成的基础。西方心理学对普通人的心理进行研究,指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应对习惯、心理运作等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独立而持久的特点,这些特点以“自我”为核心组成人的人格。以心性本净为核心的佛教心理学认为,自我、人格、欲望、认知等心理内容与生老病死、苦乐情仇相关,虽然是常人心理的一大部分,却不是重要部分。常人的心理体验、心理结构和动力,都可以归到自性清净心上。心性广大空无、本然如此、不易不变,与烦恼不一不异,且灵明觉知,蕴含着超乎想象的智慧之力。相信本来清净的自心,发现并实现这一清净心,才是佛教心理学的任务。 心识结构说、心理功能说和心性论是佛教对心理现象的基本学说。在此基础上,陈先生将西方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研究范畴,即人格、自我、动力、认知、信仰等,在佛学领域内进行了考察、比较和批评,提出了佛教心理学的理想人格说、无我真我说、欲爱说、智慧认知说、正智信仰说等。 《佛教心理学》的主旨,绝不限于阐明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运作机理,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阐明人世烦恼的来源以及烦恼的解脱之道,并将这些智慧和技巧,灵活运用在心理治疗、企业和社会管理、教育、媒体传播、法律等各个方面。在理论上,《佛教心理学》全面整合了佛教义理,在事与理、相与性、知与行等方面,按照清晰的逻辑顺序,揭示出心灵的缘起、不二等深刻谛理。在实践操作上,《佛教心理学》修整了各宗各派戒、定、慧的修持方法,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以正见正志安心、以正戒约束心、以不放逸防护心、以方便对治调心、以喜乐滋养心、以舍放松心、以忏悔清洗心、以禅定炼心、以智慧清净心等十数条原则和方法,形成丰富完整的自我成长方法体系。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和需要,指出了小乘、大乘和密乘三种修持进程。并总结了修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提供了可能的修正方法。 除了完整地梳理佛教心理学的体系,陈兵先生还将其与西方心理学作了比较,主张二者各有所长,应当互相补充。佛教心理学主张以一元性的智慧关照心灵,借此达到实相与解脱,这与西方心理学主客二分的研究视角和我他分立的研究基调全然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出发点、方法论和研究目的上的差异。佛教心理学的智慧,可以帮助西方心理学打破支离破碎的局面,引导科学研究关注人的生死烦恼,发掘人心的无限潜能,完成“大心理学”的整合,实现人的大智慧。而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性,可以补充佛教在世俗层面上的不足,促进佛教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佛教客观考察了世间的现象,指出心为万法之首,如实知心便是解脱之道。可以说,整个佛教历史所演说的就是不同人在不同文化、不同机缘下对心灵的感知。陈兵先生提出的佛教心理学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具有朝气勃勃的生命力。佛教心理学的发展,同样如这门学科所展示的,要以一元的智慧为依托,以慈悲光明的心性为基础,实践一条通向完美人格的觉悟之路。 《佛教心理学》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和学术性。适合佛教修行者、心理学研究者和一般读者反复研读。切身修行的佛教弟子,可以从此书中开阔眼界,感悟到正见的智慧,得到具体的修行方法。心理学研究者阅读此书,可以体会佛教深邃独特的视角,从全新的角度考察心理学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新途。即使是没有佛教信仰,也没有心理学研究兴趣的人,同样可以从此书中获得大量的佛学和心理学知识,让生活增添智慧和快乐的光辉。 作者简介:高颖,心理学硕士,佛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后,研究兴趣集中在佛教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