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佛教造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佛教造像
  作者:夏名采 王华庆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博物馆南发现唐朝及唐以前龙兴寺遗址,并在遗址北部清理一大型窖藏佛教造像,从窖藏中出土造像200余件,其数量之大、造像种类之多、造型和雕刻之精、贴金彩绘保存程度之好、造像延续时间之长,在我国佛教考古中实属罕见。
  青州市博物馆南建筑工地施工中发现部分石造像残件。博物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清理。经钻探、清理证明,该处为一东西走向的大型窖藏,其长8.7米、宽6.8米,坑底距地表深3.45米,坑内有一南北走向的斜坡,斜坡长6?3米、宽0?9米。窖藏四壁垂直,拐角明显,底部整修平整,未经夯实。
  窖藏上部仅局部地层保存,共三层,最下的地层内含部分唐宋时期的遗物。其西半部偏南有一直径1米的盗洞,盗洞直达窖藏底部,洞内填土较乱,内有淤泥,未发现包含物。窖藏西南角有一直径2.5米的井,井底距窖藏底4米,井内填土松散,内含部分造像残件和明代砖瓦残件。
  窖藏内造像存放有一定规律,以上、中、下三排陈放为主,大部分为东西向排列,厚70——90厘米;较完整的身躯放置中间,完整的人头像沿坑壁边沿存放,最上层的造像上发现有席纹,表明埋藏之前应用苇席覆盖。
  此次清理出土的造像,有石灰石造像、汉白玉造像、花岗岩造像、铁造像、彩绘泥塑、木质造像等7种。其中以前3种像保存较好,绝大部分造像颜色保存完好,部分造像上还有佛教故事绘画;造像上的贴金亦大部保留,经初步统计,有佛像头144件,菩萨头46件、带头残身36件、其它头像10件、残造像头一批、造像残身200余件。其中既有高达3米的北魏晚期的大型带背光的造像,也有高仅20厘米的单体造像,且以单体造像为最多。
  这批造像中有部分带有纪年,这些纪年从北魏“永安二年”(529)到北宋“天圣四年”(1026),时间跨跃500年。另据出土的崇宁通宝等货币分析,该窖藏埋于北宋晚期。这批造像的出土,为山东地区北魏到北宋时期的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造像,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及雕刻、绘画艺术的发展、佛教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经普探证明,龙兴寺遗址就在此窖藏南。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遗址南部为一东西向的宽30米的砖铺地面,以北为三条轴线:中轴线由南北向的三座大殿组成,殿基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东轴线也由南北向三座大殿组成,中间大殿的基础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南北二殿的基础东西长30米、南北宽12.5米;西轴线为成片的僧舍组成。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的唐朝及唐以前的寺院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发掘和保护价值。
  据《益都县图志》记载:“龙兴寺,在(青州)府城西北隅,寺中旧有宋碑,金人刻其阴曰:宋元嘉二年(425)但呼佛堂;北齐武平四年(573)赐额南阳寺;隋开皇元年(581)改曰长乐,又曰道藏;则天授二年(690)改名大云;开元十八年(730)始号龙兴。宋元以来,代为名刹。明洪武初拓地建齐藩,而寺址遂湮。今惟李邕所书龙兴之寺额,金皇统中寺僧摹刻于武平碑(即保存于青州博物馆的《临淮王像碑》)阴尚存。”这一记录,与钻探中的龙兴寺遗址和窖藏佛教造像的地望相同,进一步证明了该遗址即为龙兴寺遗址。而此窖藏即位于该寺中心轴线最北部大殿后7米。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自西汉始设青州刺史部至明洪武九年(1376)的1400余年间,这里是山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佛教传入较早的地区。据记载,早在西晋太安二年(302),青州即建有宁福寺。东晋义熙八年(412),我国第一位到印度取经的高僧法显携大量梵文经卷,自海外归来,在青州广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在青州整理佛经,传播佛教,居停一年之久。隆安二年(398)慕容德占领青州的广固城,并在这里称帝建南燕国。慕容德特别推崇佛教,在他到广固城时,著名僧人朗公也跟随而至,慕容德给他巨款,让他大兴佛事。朗公在济南建灵岩寺,而在慕容德帝都的青州广固城周围他不可能无所作为。龙兴寺距广固城仅有南阳水之隔,而该寺最早称佛堂的时间为元嘉二年,距南燕国灭国仅25年,因此,此佛堂应是南燕国时由朗公首创,以后才逐渐得以发展,成为青州地区一个最大的寺院,唐朝时,该寺的规模相当恢宏。日本名僧圃仁入唐求法时,就曾在龙兴寺居住数日。而龙兴寺又与青州城南的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等形成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龙兴寺从初创到明初被毁,共存1000多年,而从初创到北宋晚期的造像,基本上都保存在此窖藏内。
  龙兴寺遗址和窖藏佛教造像的发现,引起了我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研究员指出:这是我国佛教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龙兴寺遗址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座唐及唐以前的寺院遗址,它们的发现,将会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造成巨大的反响;我国专门从事佛教研究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的马世长教授则称:龙兴寺遗址及窖藏佛教造像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它反映了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这里也将会成为我国东方的一座艺术殿堂;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组长王丹华研究员说:这些造像雕刻之精实为罕见,通过她们的神态,我们仿佛能看到她在想什么,她们想对你说什么,真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结晶。

 
 
 
前五篇文章

东青州佛教造像系统翔龙嘉莲图像探考(上)

谈明道寺佛教造像

谈中国佛教造像中的庄严美

唐卡的发展及流派

雪域藏珍展中的佛教造像

 

后五篇文章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简介

客家民系形成期赣南佛教造像艺术的特点

康巴画派:雪域艺坛的瑰丽奇葩

康·格桑益希教授和他的《藏族美术史》

金色谷地的艺术绝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