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觉山寺史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山西灵丘县 里 表

博客空间http://hi.baidu.com/ruyi2053

觉山寺史话(之一)
  从寺名说起
  离大同市灵丘县城,沿唐河向东南行14公里,在叠嶂岚光中仰望,那座飘落于半山腰的千年古刹,便是闻名遐迩的觉山寺了。
  觉山寺群山环抱,四周层峰壁立,天然地构成了独特的小环境、小气候。虽说距灵丘县城仅十多公里,但无霜期却长出20多天。县城还是万物萧杀的时候,觉山寺却已生机勃勃,桃花争艳了。寺区周围诸峰险峻挺拔,壮丽秀美,东望“笔架山”,西连“老虎尖”,北靠“翅儿崖”,南伏“凤凰台”,若器,若禽,若兽,形象生动,仪态万千。寺下唐河潆洄,喷珠溅玉。在这交相辉映的山光水色间,又缀以巧夺天工的觉山寺人文景观,使整个环境如诗如画。无论谁置身其中,都会心旷神怡,恍若仙境。明代总督王象乾有诗云:
  盘旋鸟道步山隈, 芴立天门如划裁。
  涧水远从天际落, 僧房高自洞中开。
  千寻宝塔思皇胄, 百丈蛟龙起地雷。
  铁冠岩前携手处, 何年乘兴复重来。
  千百年来,觉山寺被人们称为“塔井山奇”,成为灵丘县的九景之一。谓密檐式砖塔、古井和笔架山,奇险峻挺,鬼斧神工。还有一种说法称之为“塔井三齐”,谓密檐式砖塔、凤凰台上之小塔和古井的高度、深度均为十三丈。经测量,果然等齐,饶有趣味。
  觉山寺始创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寺名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所敕。
  觉山寺建于山,称为山,因此千百年以来,绝大多数人包括文人墨客都望文生义,以为觉山寺是因山得名。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觉山寺周围并没有哪一山哪一峰是称作觉山的。把觉山理解为山名是一种误解。
  觉,是梵文Bodhi的意译。音译为菩提。觉,有觉察、觉悟两义,这里指的是幡然觉醒,开悟真理。觉,也按修行的程度存在差别:人天凡夫是不觉,轮回生死;小乘圣者为正觉,自度生死;菩萨圣者为正遍知觉,自度度他;佛陀达到无上正遍知觉,功德圆满。山,不是自然界、地理学上的山,而是形容词。形容影响之大,境界之高,程度之深。觉山,完全是佛学含义,是一个譬喻,譬佛之妙觉于山也。《性灵集·七》曰:“觉山妙果,不可不仰”。觉山寺,意为修真养性,开悟真理,成就果位的道场。历史上,北京也曾有过一座觉山寺,亦取此意。
  千百年来,“觉山寺”的称谓见诸史志,镌刻碣石,流传法界,百姓也是有口皆碑。至于现存寺门上的“普照寺”的称谓,虽有历史渊源,却并未推而广之,流传开来。其前因后果,容后再作交待。
  觉山寺史话(之二)
  北魏开凿灵丘道
  说觉山寺,就先得谈谈灵丘道。
  公元398年,鲜卑族拓跋部在部落和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节节胜利。六月,迁都平城(大同),十二月,拓跋珪称皇帝,改元天兴,是为北魏道武皇帝。
  建都平城以后,北魏一方面向北继续对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实行大规模的征伐,迫使那些部落依附;一方面向南对新占领的中原地区的反抗势力进行镇压或迁徙。同时还要仿效中原地区的典章制度,建立起封建的国家。这样,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扩疆拓土的军事需求,边塞地区与内地的互市贸易和鲜卑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都急须解决交通问题,迫切要求开通都城与中原的地域联系。灵丘道就是重要的通道之一。
  据《魏书》记载,道武帝奠都平城的当年,即天兴元年,便征发士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铁关凿恒山至代二百五十余里。孝文帝太和六年(482)“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直道也是灵丘道的范畴。就是说,从道武帝拓跋珪奠都平城始,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前夕,灵丘道的工程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与北魏朝平城时代相始终。
  灵丘道北起平城(大同),越桑干河,翻石铭陉(戗风岭),经温泉宫(浑源县汤头),过灵丘,抵恒山(河北省曲阳县),达信都(冀县)、及邺(临漳县),南至中山(河北省定县)。山山水水,千曲百徊,将塞北大漠与腹地中原紧密相连。
  灵丘道逶迤千里,翻山越水,工程浩大。尤以恒山(曲阳县)和隘门峪最为艰巨。觉山寺南约一公里,唐河东畔的绝壁上,灵丘道栈道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辨。整齐的方孔凿刻成上下两排,上望悬崖绝壁,下临滔滔唐河。身临其境,心感其势,令人不能仅仅喟叹蜀道之难了。
  灵丘道是北魏的国道,是一条举足轻重的命脉,丝毫不亚于现代的高速公路。它在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北魏的政权结构、田赋制度、社风民俗等方面的改革进步,提供了基本条件;对促进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演绎了一部部战争与和平的英雄史剧,它更以强劲的势头带来了大漠朔风,草原气息,在儒家文化浸润的土地上,带来了马背上的文明。
  灵丘受其辐射,于是乎,栈道、御射台、义仓、觉山寺等鲜卑文化的人文景观,一一镶嵌在水畔山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引颈观瞻。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灵丘道的功能相对减弱。但即使到了唐代,灵丘道改称为飞狐道,仍然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觉山寺史话(之三)
  笔架山 南巡碑
  笔架山·南巡碑
  有了灵丘道这样的国道,就有了国道上的国事活动。皇帝巡幸是国事活动的重要形式,《魏书》中记载:
  兴安二年(453)“冬十有一月,辛酉,行幸信都、中山,观察风俗”。
  兴光元年(454)“十有一月……戊戌,行幸中山,遂幸信都。十有二月,丙子,还奉灵丘至温泉宫。庚辰车驾还宫”。
  和平二年(461)“二月辛卯,行幸中山,丙午至于邺,遂幸信都。三月还幸灵丘”。
  太和五年(481)二月“丁酉,车驾幸信都,存问如中山。癸卯,还中山。已酉,讲武于唐水之阳。庚戌,车驾还都”。
  太和六年(482)“二月辛卯,诏曰:灵丘郡土既褊塉,又诸州路冲,官私所经供费不一,往年巡行,见其劳瘁,可复民租调”。
  仅摘几处,足见其皇帝巡幸之频繁。文成皇帝拓跋浚尤其钟情灵丘这个地方。和平二年三月,南巡还驾。途经隘门峪峡谷,隔河翘首:笔架山峭然耸立,秀插云霄,山光水色,钟灵毓秀。凝自然造化之神功,染人间胜境之精气。遂兴致勃发,与众臣举行了盛大的竞射活动。《魏书·高宗纪》有生动的记录:
  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丈,乃诏群官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弧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
  所刊之石,所勒之铭,即为煌煌碑林宝典——《皇帝南巡之颂》。此地亦由此称为“御射台”。碑为螭首龟趺,额身通体。碑首顶呈弧形,宽145厘米,高84厘米,厚30厘米。顶部雕刻四龙,左右对称,形神威慈,长须曲卷,呈仰翔之姿。碑额正面阳刻方格,格中阳刻篆体“皇帝南巡之颂”,典雅遒劲。碑身宽137厘米 ,厚29厘米 ,高度因残缺,难以测知,以1:3的比率估计,碑体原高在4米以上。碑阳文字为魏体,含有隶书韵味,隽秀洒脱。碑阴文字的魏体较碑阳拙朴,却更苍劲。龟座长205厘米,宽137厘米, 高53厘米。线条简练,形体饱满,极富力度。
  经拓印、辨识、整理,得碑阳167字,碑阴2412字,共计2579字。碑文记述了文成帝几次南巡的重大政治活动和与群臣竞射的盛况;歌颂了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怀集内外的大好景象。碑阴刻署了270余位从臣的官爵姓名,均为史书不记,弥足珍贵。实为研究北魏政治、职官、姓氏、鲜汉民族融合之第一手资料。此碑不仅能证史补缺,同时还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它是早期的魏体书法,堪称楷模。同时比“始平公”、“魏灵藏”、“杨大眼”等龙门二十品要早八十余年,对研究北魏书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御射台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时辉煌,不仅仅是文成皇帝拓跋浚的几次竞射场所。而且到了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之后,这里仍然不断举行重要活动。
  《魏书·列传·北海王》记载:
  北海王,详。字季豫。美姿容,善举止。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后拜光禄大夫。解侍中、将军,又兼侍中。从高祖南伐,为散骑常侍。高祖自洛北巡,详常与侍中彭城王勰,并在舆辇,陪侍左右。至高宗射铭之所,高祖停驾,诏诸弟及侍臣皆试射远近。唯详箭不及高宗箭所十余步。高祖嘉之,拊掌欣笑。遂诏勒铭。亲自为制,五等开建,食邑二千户。
  拓跋详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异母弟弟,在笔架山下御射台一显身手,功盖群臣。虽差他祖皇文成帝十余步,但毕竟是拓跋氏后继有人,无愧于一代鲜卑骄子,怎能不令孝文帝“拊掌欣笑”呢?
  这一次所勒之铭,在《水经注》中也见载。今天尽管在台左台右、河南河北均未找到,但当年旌旗飘飘,军威赫赫的氛围我们还是能够领略得到的。
  笔架山下御射台,成为北魏朝多次“竞射于此山”,起鲜卑之舞,“奏金石之乐”,人臣有“讴歌之声”,“野夫有击壤之欢”的祥瑞之地。
  为保护文物计,《皇帝南巡之颂》碑,1993年收藏于觉山寺碑亭。台地空空,岁月悠悠,恐后来者不知,2001年笔者提议并为之撰文,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拨资,镌书碣石,依旧址重立,略述梗概,以为传信耳。
  觉山寺史话(之四)
  孝文帝创寺颠末
  孝文帝创寺颠末
  觉山寺始创于北魏太和七年(483)。据碑记载,觉山寺是孝文帝为报母恩而颁帑敕建的。
  说到孝文帝为母报恩,还得从北魏皇室制度说起。
  北魏建国定都之后,道武帝为巩固拓跋氏政权,防止母后及外家为乱,遂立下了一条极其残酷的制度,“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生母赐死”。这一制度除北魏朝外,在中国历史上前有汉武,后无来者。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却未能被后世接受,而道武帝立下的这一制度,却代代相传。这一制度因其以杀明元帝母刘夫人为先例,而后形成后宫常制,故史书中称之为“故事”、“前事”或“旧制”。
  但是,历史却与道武帝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执行子贵母死的制度,本来是“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以维护皇权正统。但在正平事变之后,这一制度恰恰违背了道武帝的初衷,成了常太后、冯太后排除异己,巩固权位,“妇人后与国政”的工具。
  据《魏书·高祖纪》载: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467)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
  孝文帝于皇兴三年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其时不足两周岁。这位皇太子的母亲李夫人,在《魏书·皇后传》中有载:
  献文思皇后李氏,中山安喜人,南郡王惠之女也。姿德婉淑,年十八以选入东宫。显祖即位为夫人,生高祖。皇兴三年薨。上下莫不悼惜。承明元年(476)追崇号谥,配飨太庙。
  孝文帝两岁立为太子,他的母亲便殉命“故事”,谢世西归。并且他的外祖父及舅舅们,也成了文明太后排除异己的牺牲品。《魏书·列传外戚·李惠》载:
  惠素为文明太后所忌,诬惠将南叛,诛之。惠二弟,初、乐,与惠诸子同戮。后妻梁氏亦死青州。尽没其家财。惠本无衅,故天下冤惜焉。
  皇兴五年,在冯太后与献文帝的政权角逐中,献文帝禅位,孝文帝登皇帝位。
  太和七年(483),孝文帝十六岁,在冯氏文明太皇太后的辅佐下,开始听览政务。事实上,此时的孝文帝不过是政治傀儡。
  《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载:
  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无事可做的孝文帝怎么突然想起了毫无记忆的母亲,象碑记中说得,哭于山陵,大放悲声,甚至到了“绝膳三日不辍声”的程度了呢?仅仅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吗?不是,孝文帝另有隐情。
  这一年,孝文帝的儿子恂立为太子,又遇到了“故事”的麻烦。
  《魏书·孝文贞皇后林氏传》载:
  孝文贞皇后林氏,平原人也。……入掖庭。后容色美丽,得幸于高祖。生皇子恂,以恂将为储贰。太和七年,后以旧制薨。高祖仁恕,不欲袭前事,而禀文明太后意,故不果行。谥曰贞皇后,葬金陵。
  “容色美丽”的娇妻林氏,为儿子立为太子,又要沿袭“旧制”、“前事”而短命黄泉,向掌控朝政的太皇太后百般求情,却毫无结果,怎不令这位风流倜傥的孝文皇帝拓跋宏如丧考妣,大放悲声呢?!由娇妻追溯母亲,由亲情推及国事,孝文帝充满了踌躇与无奈。于是决定颁帑金、建梵宫。皇帝要治国平天下,仁孝须当先。念娇妻不便张扬,报母恩是最堂而皇之的了。
  梵宫建在哪里呢?都城在太皇太后的眼皮底下,必然会引起不快。在至关重要的国道边,在祖皇炫耀武功的纪念地,在这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于是,由残酷而引发的人类文明——觉山寺,便于此创建。
  栈道旁,一边是剽悍无敌的御射台,一边是坐禅求法的觉山寺。一武一文,一张一弛,安邦治国的理念集中体现。
  硕大的北魏文化群,经过一千五百年风风雨雨的磨剥冲涮,已经有些斑斑驳驳,但是它仍然以一段真实的历史,向人们昭示出北魏文化的恢弘。
  觉山寺史话(之五)
  辽道宗再造浮图
  辽道宗再造浮图
  觉山寺在初创时期,北魏政权早就经过了从灭法到尊法的转折。太和初年,佛教进入了极其昌盛的时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
  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二千余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
  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中,觉山寺由皇帝敕建,成为皇家寺院,其建筑规模和形制自然不同凡响。直到今天,北魏构建仍有遗存。
  古井一眼,从石山架上凿汲。尝之,盎然有翰墨香。
  觉山寺密檐式砖塔的基础,地下部分与塔体的砖构件形制有别,仍是北魏砖塔的基础。
  塔,梵文为Stupa,巴利语Thupa,音译作窣都婆、率都婆等;意译作功德聚、高显处、塔庙等。也称作佛图、浮图。据《杂心论》云: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可见塔的本义是埋藏佛陀舍利的纪念性建筑物。《魏书·释老志》云:古印度摩羯陀国国王阿育王乃神人,释迦牟尼灭度后百年,阿育王“以神力分佛舍利,役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到南北朝时,造塔之势风起云涌,神图妙塔,桀峙相望。觉山寺塔也应时而建。
  世代遥湮,兵火战乱。历史经隋唐五代到辽走过了六百年,觉山寺砖塔倾圮,寺庙摧毁,衰微破败。辽代大安五年(1089),镇国大王行猎经此,见寺宇摧毁,还朝日,奏请皇帝道宗,旨敕重修,革故鼎新。辽道宗耶律洪基动用了国家财政,使觉山寺出现了第二次复兴。辽代的这次修葺规模较大,迄今虽无庙堂遗存,却留下了一座巧夺天工的八角密檐式砖塔。据碑记、题记记载,此塔为辽大安五年动工,大安六年(1090)竣工。砖塔原处于寺院的中央,后寺院东移,现处于寺院西南方。
  八角密檐式砖塔,为实心,十三层。总高44.23米,塔基底边长6.2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下部由砖砌出地面。地上由须弥座、平座、仰莲三部分组成。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总高3.58米,分两层束腰。下束腰每面置壸门三间。门内园雕狻猊,门间浮雕兽面,门旁浮雕供养人,转角雕跪姿金刚。上束腰每面也置壸门三间。门内浮雕佛、菩萨、乐伎等,门与门间和转角雕力士,门旁雕侍女、官人或飞天,门额雕二龙戏珠,转角力士两旁施盘龙,上承斗拱。
  须弥座的砖雕,造型丰满,栩栩如生,刀法流畅、洗练。虽为辽制,尚袭唐风。是砖雕艺术及音乐文物中不可再得之精品。
  平座位于须弥座之上,高1.27米。蜀柱按斗拱位置每面分为三间。其华板上刻有十字纹、几何纹,但大部分为卍字图案。平座斗拱,补间铺作两层,为五铺作,出双抄;转角铺作一朵,用45°斜面拱。
  仰莲位于平座之上,平面亦为八角形,总高1.43米。仰莲分四层,一、三层为三瓣,二、四层为四瓣。 莲瓣逐层增大,上层瓣间露莲蕊。仰莲之上承托塔身,给人以幽雅圣洁的美感。
  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其上十二层均为实心。第一层由外壁、八角中柱构成环形塔室。塔室外置四窗四门,南北二门为券门,门券上雕二龙戏珠,东西二门及相间之四面为假雕门窗。角上设圆倚柱。
  塔室外八面墙壁有辽代壁画,约62平方米。内容为菩提、四大明王、飞天等。除拱门处经后人重绘外,绝大部分为辽代原作。其铅粉变色程度与敦煌壁画近似。辽代壁画多见于墓葬,寺观中保留极少,此壁画为研究辽代壁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十三层密檐,除第一层为木椽木飞外,以上十二层均为木椽砖飞。二层以上的塔身身高均为28厘米。每层塔身边长以7厘米为常数,逐层递减。十三层的椽出、飞出亦为常数,分别为79、22厘米。故塔体轮廓给人以刚健之感。每层每面的塔身正中悬挂直径25厘米的铜镜一枚。每层的每椽每梁均悬挂风铎。清风吹来,铃声悦耳。久而熟之,凭铃声竟能得知阴晴雨雪。
  塔顶为八角攒尖顶。上置塔刹。塔刹由天球、七层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组成。天球铸镂空图案,旋转自如,可反映风向风速,设计精巧。刹杆由八条铁链与塔脊固定。塔尖指向天际,直插九霄。塔体外饰白色,在朝霞夕晖的映照下,金碧辉煌。
  明代天启六年(1626)闰六月,灵丘发生七级地震,余震月余,连京师也遭受破坏。觉山寺、灵丘城离震中均不过20公里,县城城墙及官衙民舍尽数塌毁,人死无算;觉山寺殿堂楼阁全数倒塌,寺南凤凰台上之小塔也拦腰倾圮,惟密檐式砖塔却安然无恙,巍然独存。
  觉山寺砖塔九百余年未经任何修缮,除部分瓦件脱落外,基本完好。近年测量,砖塔向东偏南72°44′34″方向倾斜60厘米。这也极有可能与建筑误差和山势有关。
  觉山寺砖塔是辽代密檐塔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杰作,是古建筑宝库中的瑰宝。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山寺史话(之六)
  寺院经济的转型
  寺院经济的转型
  觉山寺从北魏创寺到解放前夕,在将近十五个世纪的历史上,其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官办到僧办的转变,其经济来源经历了供给制、农商经济和募化布施三个阶段。
  北魏朝,国家管理佛教的机构称“昭玄曹”,僧官称“沙门统”和“都维那”。州郡的佛教事务由昭玄曹委任的僧官“州沙门统”、“州维那”、“郡沙门统”、“郡维那”管理。当时灵丘置灵丘郡,辖灵丘、莎泉两县。管理灵丘郡佛教事务的僧官称“郡沙门统”。僧官由觉山寺的住持兼任。
  觉山寺是由孝文皇帝亲自敕建的,其经费当然由国家财政支持。不仅在建寺时,除了役使百姓劳力,调用豪强的物资外,国家付出了相当多的资财,就是日常开销,寺僧们享受的也是供给制。禅纳五百余众,栖息于内,衣糗毕具。孝文帝尊崇佛教,同时也为表达对母亲和皇后的怀念,甚至亲自为僧尼剃度。对于亲敕的觉山寺,他给予了特殊的恩惠。
  辽代大安五年,道宗皇帝像北魏孝文帝一样,又一次颁帑重修,官方输助,觉山寺仍然是官办性质。并且设立衙门提点,由寺僧兼任,不受地方官员的节制。但在经营方式上进行了改革,由国家大包大揽的供给制度,变成了输入资金赐予土地的办法。输入启动资金,于本邑开设贾肆,经营商业,形成了寺院的独立经济;赐予大量土地,作起了庄园地主。
  关于觉山寺的土地,辽代《重修觉山寺碑记》载:“更赐山田五处,计一百四十余顷,为岁时寺众赡养之资”。《四至山林各庄地土》碑记述则更详细。不妨稍费神力,慢慢读来:
  道宗特赐庄五处,花名开列□碑记:觉山寺四至,东至干河,南至白沙口,西至车河,北至雕窝。门头庄。建福寺□□周围计地□顷,草滩北洼陆地一段,南北町,计地四十顷有余;东至涧,南至官道,西至□□墓,□北至□□□□嘴地一段,两顷三十亩;聚羊坨地一段,东西町,计地八顷;大涧前陆地一段,南北町,计地□顷;□北□地一段,东西町,计地三顷;□故城□□一处地一段,计地三十□亩;古城东陆地一段,南北町,计地八十亩;白道子地一段,南北町,一顷八十亩;水碾东会麻陆地一段,计地二顷;唐河南陆地一段,计地一顷八十亩;□石河□□□嘴地一段,计地十顷。白岔庄。觉山台麻陆地八顷一十五亩,东至白岔口,南至两路岭,西至□□□,北至□古埚。漫散庄。宝峰寺麻陆地□顷;□□庄观音院麻陆地九顷。北泉庄。陆地九□□□□□□□城西大觉寺周围陆地五顷;东关大兴寺周围陆地二顷。灵圆庄。开福寺周围陆地十□顷十亩□。
  从碑文中可知,当时门头村的建福寺、漫散的宝峰寺、□□庄的观音院、城西之大觉寺、东关之大兴寺、灵圆之开福寺都是觉山寺的下属寺院,是这些土地的管理者。一百四十顷土地分布于灵丘县现在的红石塄乡、落水河乡、武灵镇、王城庄乡四个乡镇。其中门头四村及门头隘口至北泉的土地几乎被觉山寺全部垄断。
  这种由官方权力作支撑的农商寺院经济长期得以维持。到明代仍然兴盛不衰。
  康熙二十七年《重修觉山寺碑记》载:
  觉山寺“为诸山之首也”,“掌教僧官、印信与大衙堂役使俱设于此,而后世无毁也。一至嘉靖末年……觉山之规制始有变迁矣”。
  明代前期,国家对佛教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国家有“僧录司”,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组织严密。并对僧人有编制控制,要进行考核、精减、发证。《明史·职官志》记载:
  洪武“二十四年,清理释道二教,限僧三年一度给牒。凡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道,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
  在严格抑制僧道,减僧裁寺的社会大环境中,觉山寺不仅没有被裁汰,而且仍保持了众寺之首的领导地位。保持了发达的农商寺院经济。
  明代嘉靖末年,觉山寺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急转直下,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首先国家裁撤了觉山寺的僧官,使它失去了权力的支撑。接着灵丘地方治安出现了严重混乱。伴随着蒙古部族的几次掠边,周边的饥民趁势而起。一时间,响马横行,盗匪四窜。寺僧连正常的宗教生活都无法保障,那里还有能力经营贾肆和田产。从此,财产流失,寺院萧条。经济来源完全转入了接受施舍,募化布施的阶段。
  寺院经济本已处于拮据的尴尬境地,到天启六年更是雪上加霜。震中在灵丘的七级地震给了觉山寺毁灭性的打击。之后的几次维修,虽不乏慷慨解囊者,但都仅仅是衰败后的维系。
  直到清代光绪年间,龙诚和尚重建寺院,觉山寺逐步香火旺盛,布施增多,经济一度富裕。除了日用香火,又开始置田产,买牛羊。寺院僧团内部管理经济的“钱粮库”, 管理物件的“库头”,管理募化的“温布”,管收租的“都官”等执事僧人一应俱全,管理制度井井有条。但随着龙诚圆寂、弟子失和及日寇的侵略,寺院很快又陷入瘫痪。到解放前夕,僧人大都走散,寺院经济凋敝不堪。
  觉山寺史话(之七)
  元成宗息讼赐寺额
  元成宗息讼赐寺额
  —兼析觉山寺辽代碑记
  觉山寺大量占有土地,与当地农民必然发生争地的矛盾冲突。1995年发现了元代至治元年(1321)觉山寺住持演典为其师普济和尚刊立的塔铭,为我们传递了尘封七个世纪的觉山寺元代的信息。其中有相关地产的记载,曰觉山寺“恒产古记方至甚广,历时尤久”,但其时已“半隶编民”。普济和尚“极力申理”,与编民们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以此为话题,引出觉山寺辽代时的两个碑记。
  一通是现刊立于觉山寺碑亭的《四至山林各庄地土》碑。
  一份是载于清康熙年《灵丘县志·艺文志》的《重修觉山寺碑记》。
  这两个碑文的落款均为大辽重熙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是觉山寺现今掌握最早的碑记。因而对研究觉山寺具有权威性。此后所有碑记、资料的引述皆源于此。
  然而这个碑文有一处致命的硬伤,落款为重熙七年,即公元1038年,文中却记述了大安五年,即公元1089年的事,时序颠倒。记述了半个多世纪后的事,岂不是一通伪碑?!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为了诸君阅读或研究,不妨将两碑文赘录如下:
  四至山林各庄地土
  窃闻肇自摩腾入汉,大教东流。明帝创立于僧居,魏唐广修□塔寺,普渡僧尼□法无□□,事在因缘不□法苑之栋梁,安得人天成大利。于太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元魏高祖孝文皇帝,神光照室,和气充庭,仁孝卓然,歧□显著,听览政事,从善如流。□□□□□□□□。以太后忌日,哭于陵左,绝膳三日,哭不辍声。想报母恩,仍□蔚萝之西南□□□□□□□□□,溪行环曲二十里,有山,山曰觉山,希奇之境,□寺一所,特赐额曰“觉山寺”。硕德□□□□□□雅教高流五百余名,安止于寺,衣粮供给。□之不□,六宫侍女□持年长月一□□精进内典者,并度出家。事无大小,务于周给者矣。于大安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有大辽郑国大王因□到此山,见寺宝塔殿宇摧坏,还朝内奏讫,奉皇帝道宗圣旨,敕赐重修,革古鼎新。赐□十万缗,后本县开解库得利息,以充常□□□□□□□,以充僧□。又立衙门提点,赐朱印一颗,□府□碟,行移时□。庄产五处,四至山林开列。
  偈曰:明帝创立于僧居,文帝广修于此寺,道宗特赐庄五处,花名开列于碑记。
  ……(田产上节已录,此略。)
  维大辽重熙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本寺□□□省等立。
  县志所录碑记:
  重修觉山寺碑记 辽人逸姓氏
  窃闻金人入汉,西教代传。明帝创构梵宫,太宗广修佛塔,沿及后世,普渡僧尼,流风日盛。元魏太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孝文帝姿擅岐嶷,性笃仁孝,听览庶务,从善如流。而且哀矜百姓,犹若己溺。值太后升遐日,哭于山陵,绝膳三日不辍声。思答母恩,乃于灵丘邑之东南,溪行逶迤二十里,有山曰觉山,岩壑幽胜,辟寺一区,赐额曰觉山寺。召集方外禅纳五百余众,栖息于内,衣糗毕具。仍勒(敕)六宫侍女,常年持月六斋,其精进内典者并度为尼,亦一时盛举也。至辽大安五年八月二十八日,适镇国大王行猎经此,见寺宇摧毁,还朝日,奏请皇帝道宗,旨敕下重修,革故鼎新。仍赐钱十万缗,即于本邑开设贾肆,以所入子钱,日饭缁素。复设提点,所颁给印篆,不由府摄,益重其权也。更赐山田五处,计一百四十余顷,为岁时寺众香火赡养之资,地之兴复大倍于昔,因勒石纪焉。
  时大辽重熙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四至山林各庄地土》碑,镌刻仓促粗糙,碑体未磨平,甚至还明显显露錾刻的横纹。碑成后,人为破坏严重,斑斑驳驳。上引碑文是经墨拓长时间辨认的。直接看原碑,只能识十之三四。
  县志所载《重修觉山寺碑记》,落款时间相同,碑文内容相同,只是少了各庄地土。语言方式基本相同,些许地方有变化。这篇碑文应当是从《四至山林各庄地土》碑所录,由于辨识不清,加以推断整理而入选。
  《四至山林各庄地土》碑的产生,显然是针对性地为为土地争讼服务的,是作为占有土地的证据而出现的。因此,在时间上越早,越表示悠久,越显示其证据的分量。但在提前的量上却疏忽了时序,犯了一个大的错误。
  既然这通碑有作伪之嫌,那么它所记述的事实是否可信呢?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其一是碑记内容肯定是承袭前世碑记撰述,只是更早的碑记我们现在无法找到了。其二,记述之内容与史志、实物相印证,确实无误。因此说,此碑所记之觉山寺的历史沿革,依然可信,依然具有资料价值。
  此碑非重熙七年所勒,当为何时所勒呢?这需要从土地争讼的线索去寻找。土地纠纷在约五百年的时段里时有发生,但元代普济和尚住持觉山寺时发生的争讼最有名气。这场土地争讼的胜利,曾作为普济和尚的大功德被制于铭。可以推断,《四至山林各庄地土》碑,是在元代至元或元贞年间,由普济和尚所为。
  普济,原姓名无考。公元1245年生,3岁出家为僧。大德十一年(1307)三月十四日圆寂,俗寿62岁。 住持觉山寺时,修建庙堂,整顿经营,业绩卓著。曾被提升为上级僧官不就,在佛教界颇享美誉。
  至元二十二年(1285),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御史中丞崔嘉,奉皇帝世祖忽必烈之旨,赐其“扶宗弘教大师”,名声大振。
  元贞二年(1296),元成宗铁穆耳,旨赐觉山寺额名“大灵光普照”。并又加赐住持僧以“普济”法号。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对佛教非常尊崇。自忽必烈继位后,每个皇帝都要聘名僧为“帝师”。“帝师”除了进行宗教活动外,还为皇帝、皇亲授戒。每个皇帝登基前,都要先由“帝师”灌顶授戒,这种情况,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元代佛教特别兴盛。觉山寺受两位皇帝的赐额、赐号,此后,全称为“大灵光普照觉山寺”。沾皇帝之光,觉山寺出现了又一次的辉煌。
  觉山寺有如此之光环,又有如此之碑证,不愁争不回土地,“仍旧贯地兼复万余亩”。
  觉山寺史话(之八)
  月山舍利的遗憾
  月山舍利的遗憾
  舍利,是佛教的圣物。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云骨身,也叫“坚因子”。舍利究竟是什么物质呢?《魏书·释老志》曰:“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弟子收奉”。《金光明经·舍身品》曰,舍利是由“戒定慧师熏修”成的,是检验佛道真伪深浅之物。后来,佛教将修行成佛的高僧,圆寂后火化,取其舍利供奉。
  舍利是焚尸后的晶体。据说有珠、块、花等形状,有黑、白、红、蓝等颜色。还有一种说法,说白色的为骨舍利,黑色的为发舍利,红色的为肉舍利。普通人和修行不到位的僧人是绝对炼不出舍利的。著名的法门寺佛指舍利是众所周知的,前几年佛教界隆重迎送到台湾、香港供奉,引起海峡两岸的巨大反响。距离我们现实生活最近的舍利,是1993年5月7日,藏传佛教实胜寺,高僧召乌力吉无疾而终,火化后,炉中有流动的液体,遇风而凝,后被确认为是舍利和舍利花。
  觉山寺有无舍利呢?北魏所建的密檐式塔,应是藏舍利的所在了,但迄今未获得信息。有记载的是前述元代普济和尚圆寂后,得舍利奉于祖茔。而今塔铭与坟茔挪位,准确位置不可知。
  明代,觉山寺有位高僧月山禅师,原籍灵丘县人,俗姓田氏,生于元代元统三年(1335),少年出家,后来长期住持觉山寺。他禅业精进,弟子广大,在僧俗界深受崇敬。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大师圆寂,俗寿79岁。弟子们存其须发,将其身骨火化后得舍利。永乐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门徒慧晶、慧德、慧净等,法孙清源、清道、清兴等,善众普法、普通、普愿等举行盛大的佛教仪式,将月山禅师的舍利、须发珍藏于石函内,埋葬于密檐塔的南面。并建舍利发塔,供后世僧俗供奉。塔体为八角柱形,现存觉山寺内。
  1997年夏,县旅游公司接管了觉山寺。1998年维修围墙的包工队,在取土时将石函挖了出来。遗憾的是,月山禅师的舍利发,没有雷峰塔舍利髻发那样幸运地被科学发掘、精心收藏,而是被一哄而抢,连盛舍利的银碗也不觅踪影了。留下来的除了空空的石函,还有佛教界的悲哀、文物工作者的无奈和《文物保护法》的苍白。
  觉山寺史话(之九)
  明末清初的惨淡经营
  明末清初的惨淡经营
  历史有它的周期性。明代嘉靖末年始,觉山寺陷入了长达三个世纪的低潮。
  嘉靖末年,灵丘地面先遭蒙古铁骑掠边,后遭贼寇猖獗肆虐,觉山寺被反复掳掠。在这危急关头,觉山寺不仅没有得到政权的保护,相反却被撤消了僧官衙堂,失去了领导资格,其地位顿时一落千丈。
  紧接着,天启六年灵丘发生七级地震,庙堂建筑尽数塌毁,一片残象。接下来是饥馑频仍,护寺之地荒芜不耕,守寺之僧,“壮者散之于四方,老者乱丧于沟壑”。
  在这艰难的时候,觉山寺住持如禄和尚信仰坚定,独自支撑。幸遇灵丘知县黄榜魁、大同令王守戍及阳和大中丞王公游览、巡察,如禄和尚涕泪陈情,诸公恻然动念,捐金再修。开钱粮,动土木,垦荒田,布粮粟,给牛犋。崇祯三年(1630),佛舍僧居再兴,寺稍生色。
  惜好景不长。只十几年的工夫,明清改朝换代,如禄的惨谈经营遭遇重大挫折。
  清代顺治年间,灵丘知县宋起凤曾一游觉山寺,作《游觉山寺记》。觉山寺当时的萧条在文中有生动的反映:
  “寺居山腰之半,层坂数叠皆养僧山田。寺门右腋一白浮屠,高三十丈,峭插云表。其前百步许,古井一,邃不可测,封锢日久。”
  “是寺三层佛像古朴,栋宇半荒废不治。果树时花夹以茂草,与石幢寝钟,委杂墙荫下,不辨何代。独两仆碑卧丛棘间,汲泉洗读,乃知寺创自北魏……”。
  “僧椎鲁不事呗诵,斫苓采橡,间治宿食,以供朝夕而已。”
  宋起凤尚有《游觉山寺》诗一首:
  空山古刹是何年, 野老相传北魏前。
  世远已无栖佛阁, 鹤来犹有养僧田。
  千年塔韵虚铃铎, 万壑雷声怀瀑泉。
  坐久天风吹欲去, 漫将浊酒壮行鞭。
  从诗文中可以看出,觉山寺原本并不太多的一点生气,此时早已荡然无存了。
  康熙年间,觉山寺出现了一位住持和尚海印。他发誓全面复兴觉山寺,在全县极力募化,并得到了广泛支持。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塔后建佛殿一处,千佛殿一处,殿后建禅堂五间,东配厢四间,塔前建山门一座。观音洞建观音殿三处,上下相连,彩绘金妆,焕然一新。寺容较前有很大的改观。钟磬始鸣,香火复燃。法徒“寂”字辈,法孙“照”字辈,法重孙“普”字辈,几十人聚集,济济一堂。
  然而,海印和尚虽然在建佛堂、塑金身的硬件建设上,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在弘扬佛法,规教弟子的软件建设上却出了问题。在他身后,这些空门子弟不讲佛求法,不甘寂寞,弃清规戒律,沾染恶习。到后来竟然发展到拦路抢劫、霸占民女的恶劣程度。一时间,古灵丘道上布商、盐商为之却步,几近绝迹;姑娘不能逛集,媳妇不敢回娘家,路断人行。这些佛门败类,恶行累累,罄竹难书。周边百姓怨声载道,恨之入骨。终于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觉山寺庙宇在不明原因的熊熊烈焰中化为灰烬。
  觉山寺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
  此后的一个半世纪,觉山寺香火彻底断绝。
  清代中期,灵丘境内修庙建寺盛行。不仅古记遗迹兴隆,几乎大村大寨皆有寺庙,唯觉山寺不事砖瓦。
  光绪年龙诚兴寺,将寺僧的辈份排为:海、龙、翔、光、绪、昌,中间的寂、照、普辈,再也不愿提起。
  觉山寺重建山门,策划者们将门额从“大灵光普照觉山寺”的全称中,简化出“普照寺”赫然刻在门额上,保留至今。此举似乎对流传一千四百年的“觉山寺”要专事回避。
  清代灵丘县最后一任知县李炽,在撰写的碑文中,一面号召后世“皆师龙诚”,一面不忘前事,抨击“为僧人者,皆不恪守清规,苦心修养,终日YIN荡,不识佛教为何事。甚至沾染嗜好,无法无规,实为名教罪人,何得为佛门弟子?”
  海印和尚身后不知是入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进了东方琉璃世界,如果他有知的话,一定会进行认真的反思,检讨教化上的失误。
  觉山寺史话(之十)
  龙诚法师复兴重建
  龙诚法师复兴重建
  觉山寺第四次全面复兴,是龙诚法师于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发起的。
  龙诚,俗名王九龄,本县沙涧村人。生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七月二十六日,光绪十一年(1885)出家,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十七日圆寂。俗寿65岁,僧腊43年。
  九龄“幼贫苦,负炭为业。寡言语,性慈良,天真烂漫,与物无争。”22岁,他至北京广源寺剃度受戒,取法名龙诚,慨发宏愿,立志恢复断档一个多世纪的觉山寺。他借贵佛附体为名,频频作法,在周边地区广泛号召,引起极大反响。未几,被大同府以“蛊惑民众”罪逮捕入狱。建寺事宜暂由张宗、李攀桂两人支撑。龙诚获释后,在广灵、蔚县、宣化、繁峙、阜平、唐县等地形成更大的影响和更强的震撼,求法拜佛者络绎不绝,各界人士勇跃争输。三年多时间,工程竣半。光绪十五年,觉山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光典礼。
  之后,龙诚带领法徒翔明、翔敬,遍历蜀、楚、湘、苏、归绥、京师等地化缘,获得了一批后续资金,使工程继续进行。
  工程前期,邑人刘金、王峰、贾统等鼎力操办。后期,邑举人杜上化牵头,廪生岳东山、白生瑞、李国清及庠生杨兆荣,作为觉山寺复建的经领人。工匠选聘的是蔚州班。经十多年苦心经营,工程基本告竣。殿宇巍崇,房舍比鳞,接连五院落。凡客堂、斋房、寮舍、戒室、钟楼、门桥,莫不整齐完固,端庄宏敞。各宝殿神像金碧辉煌,森严肃静;鸟革翚飞,美奂美轮。并在寺东侧,建文昌宫上、下院,供僧人、信徒生活起居。
  与此同时,由白生瑞、祖证、李浚等公分头负责,于隘门峪口之西峰建关圣祠,东峰筑文昌阁。隔唐河对峙,遥引觉山寺佳胜,辉映灵丘县城。
  杜上化制铭赞美曰:
  灵邑东南郁佳气兮,中有觉山钟灵秀兮。累朝建置精神寄兮,胜景就湮寻将灭兮。金碧辉煌忽焕发兮,山水菁英乃凝结兮。神道设教乡甿肃兮,锺毓人文邦家笃兮。勒诸贞珉俾无忽兮,惆怅后贤厚望属兮。
  龙诚幼贫苦,目不识丁。入空门后,与杜上化成莫逆交,执业请益,文化、佛法迅速长进,不仅念习经典,讲求佛法,博大精深,而且鸾体书法也传遍附近州县及大同、保定二府,甚至北京荣宝斋也收有他的墨宝。
  杜上化先生,字子诚,本县上寨人。长龙诚十三岁。自幼天赋过人,才高八斗。十三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人,三十三岁赴北京会试未中,回乡授徒,桃李遍及燕云忻代,颇负盛名。龙诚创寺之时,杜上化利用自己的交际,积极为其疏通关节。寺半竣,杜上化干脆到觉山寺办起觉山书院,与龙诚朝夕相处,并直接操办建寺事宜。杜上化不仅是本县的一位大儒,而且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精通佛法。他亲自为龙诚讲授文化,参悟禅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杜上化还组织以觉山寺武僧为骨干的五十三村组成的民团,武装御敌。所以说,龙诚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就,无不倾注着杜上化的心血。他们这段因缘延续了二十多年,直到宣统元年,杜上化步入政界,出任山西省咨议局副议长。之后杜上化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山西军政府总参议兼国民议会议长。1917年,杜上化与阎锡山政见不合,辞职回乡,1922年病故。
  龙诚初建觉山寺时,寺院一片瓦砾,仅有观音洞一残旧观音殿,挡雨而不遮风。经济来源不仅没有官方支持,甚至还遭逮捕,他完全靠个人的影响力募化布施。他吃苦耐劳,在冰天雪地的归绥,赤脚摇铃感化施主。开光时,为争取更多的信众,甚至乐于接受明火点燃手指的痛苦,其苦心孤诣确实超凡脱俗。他精进努力,由目不识丁到讲经说法,使修行多年的僧众为之倾倒。虽然他是假以贵佛附体,虽然他背后有一位良师益友,但更重要的,他本身是一位成就大业之人杰。
  龙诚住持之觉山寺,信众云集,香火旺盛。至“七·七”事变前,僧人中龙字辈的有聚、最、修、启、明等,翔字辈的有敬、明、钰、艮、证、莲等,光字辈的有荣、函、献、相、福、大、济、怀、悦、超等,续字辈的有德、如、宗、有、招、常、觉等,法玄孙也有了昌兴、昌喜等。寺院中有建福、宝兴、双峰等寺也归附觉山寺,成为下院。可谓再度辉煌。
  觉山寺从北魏创建,迄今有十五个多世纪,大规模的全面建设共四次,曾受过四位皇帝的恩赐。四次兴起分别是北魏、辽、元、清代,四位皇帝分别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辽道宗耶律洪基、元世祖忽必烈和成宗铁穆耳,全部是少数民族政权与皇帝。相反,汉族政权的朝代,觉山寺仅是维持,而没有大的作为。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它就像历史的年轮一样,清晰地显现出灵丘地域文化的符号,同时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大中华文明的见证之一。
  觉山寺史话(之十一)
  寺庙建筑的艺术特色
  寺庙建筑的艺术特色
  觉山寺现存建筑中,有北魏古井,辽代密檐式塔。观音洞中之观音殿原为明代建筑,不幸“文革”中被拆毁,今天看到的殿堂是近年重建。
  寺西南小山,人称凤凰台。突兀而起,顶置一小塔,通高丈许。须弥座为辽代所建,明天启六年地震时,塔体倾倒,崇祯年间续建。塔体平面为正方形,面东砌佛龛。上部砖飞檐出,迭涩收顶。顶置覆钵宝瓶。小山小塔小巧玲珑,鸟瞰全寺,与密檐塔、观音洞、笔架山相呼应,为整体环境凝聚了几多灵秀之气。
  觉山寺院的庙堂建筑全部为清末遗构。寺院座北向南,依山就势,高低三梯次。左右分三条轴线,基本对称。七殿一堂一厅六楼二阁,辅以东西配厢,组成五个四合院。中轴依次为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东轴依次为魁星阁、碑厅、金刚殿、梆楼、点楼、弥勒殿;西轴依次为文昌阁、密檐塔、罗汉殿、左右藏经楼、贵真殿。中西轴间以戒堂相隔,中东轴间由甬道区分。每座殿堂连同附属建筑相对独立,自成四合院。各院间又上下相连,左右互通,浑然一体。
  山门建于正中,与左右文昌阁、魁星阁之券洞,按佛寺体例共组成三门。山门面阔、进深一间,式样风格受到欧洲教堂建筑的影响。两砖柱间砌券,柱首上下迭涩收顶,券额雕双凤朝阳,中间书“普照寺”,门额浮雕二龙戏珠,再上施砖雕大三角,三角内高浮雕盘龙,盘绕旋腾,十分逼真。门顶为一面坡,仍然垂脊置兽。
  钟鼓楼左右对称,式样相同。十字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一间,上下两层。上层击鼓鸣钟,施吊挂楣子和步步锦栏杆;下层为居室,置券门圆窗。
  天王殿,韦陀殿均阔五间,深二间。天王殿单檐歇山顶,后出抱厦,平面成凸字形,抱厦为卷棚歇山顶。韦陀殿为单檐硬山顶,前出廊,施雕花雀替。中间与上下院相通,次间、稍间装以隔扇。
  大雄宝殿在中轴最后,为全寺主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上,置垂带踏道。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顶结构别出心裁,前后单檐两面坡,两侧重檐歇山造。既有大庑顶般的古朴庄重,两翼又呈现跃跃欲飞式的精巧,在古建结构中是匠心独具的创造。它突破了传统的营造法式,为研究古代建筑史,尤其是晚期建筑结构的难得实例。前檐柱础雕须弥座,上雕铺首、花卉、鸟兽、雄狮,外施旋龙八柱。镂工精细,图案富丽,可谓清代石雕艺术之佳品。大殿明间次间均装以木雕二龙戏珠雀替,将大殿外观装饰得堂堂皇皇。
  文昌阁、魁星阁分列左右前角,结构相同。下层石砌高大台基,中间券门洞,门洞内设石阶踏道,供人登临敬香览胜。上层阁体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南北两面观,单檐歇山顶,下出围廊。建构简洁,造型轻盈,飞檐翘角,典雅秀美。
  碑厅、金刚殿、罗汉殿、戒堂及各配厢均为单檐硬山顶。简洁朴实,是清代小木作结构的较好实例。
  梆楼、点楼的设置较为少见,其实用功能是打更报点。两楼分置金刚殿两侧。平面为六角形,上下两层。通柱直顶平板坊。顶部为六角攒尖,以宝瓶收顶。造型别致,小巧轻盈。
  藏经楼左右分建在罗汉殿两侧,阔、深一间,上下两层,单檐歇山顶。藏经楼与梆点楼一共四楼,同在一条平行线上,遥相呼应。
  弥勒殿与贵真殿分列大雄宝殿左右,是东西轴的主要殿宇,建构相似。唯贵真殿为重檐歇山顶,弥勒殿为十字重檐歇山顶。殿内使用传统的“减柱造”,上檐施三踩单翘斗拱一周。整体建筑尺度协调,造型美丽。既有其观赏性,又使殿内空间增大,佛像伟岸,具有实用性。是清代大木结构建筑的优秀范例。
  总揽全寺,虽然是晚清建筑,但既有阁、楼、塔,又有殿、厅、堂;既有大木作,又有小式结构;平面布置既有长方、正方、凸字形,又有六角、八角形;屋顶式样既有卷棚、硬山、歇山、十字歇山式,又有六角、八角攒尖式;屋檐既有单檐、重檐,又有单重复合檐;屋顶瓦件既有龙、凤、鱼、鸱吻,又有佛、官人、金刚、力士及走兽;花脊既有龙、凤、马、牛、羊、豕等动物,又有菊、莲、葡萄、牡丹诸多花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丰富多彩。形神聚合,浑然天成。觉山寺不失为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宝库。
  觉山寺史话(之十二)
  佛教文化及贵佛
  佛教文化及贵佛
  佛教自创立到现在历经二千五百多年,在世界各地普遍传播。大致地说,向南传到斯里兰卡为中心,而至泰国、缅甸等国的佛教称为南传佛教、小乘佛教,或由于传播语系称为巴利文系佛教;向北传到以中国为中心,而至蒙古、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称为北传佛教、大乘佛教,或称梵文系佛教。
  耐人寻味的是,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却命运不佳,至公元十世纪末叶就基本消失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印度政府尽管对佛教给予礼遇、扶植和法律保障,但佛教已是无力回天。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东汉时代,相当于公元纪元的初期。经过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中国的佛教进入黄金时代。不仅佛寺普及,佛徒倍增,交流频繁,经典译著迭出,高僧名流如云,而且教理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辉煌的佛教文化影响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习俗乃至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毋庸讳言,在五代之后,特别是到了明清代,中国的佛教表面上经久不衰,实际已经步入了下坡路。由于政治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驱使,佛教时而与统治者的意志曲意奉迎,时而与民间的低级迷信随波逐流,清静的佛教变得杂芜不堪。佛道两教长期互相排斥,此时又变为相互包容、渗透。这样,佛教的义理研究逐渐淡漠,自身严重异化。寺院虽多,僧徒虽众,只是徒有其表。为数不少的僧尼、信徒上殿过堂、顶礼膜拜,是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实际上信佛信神且信鬼,懵懵懂懂地在混杂的观念中,过着不伦不类的信仰生活。
  觉山寺是佛教寺院,其宗教文化符合全国佛教的普遍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一是经律论讲习经久。据现有的碑记、塔铭提供的信息看,觉山寺从北魏创寺起,较长时间坚持的是华严宗,禅宗也曾有过传授。特别是金、元代,僧团内讲经习经的风气很浓。寺院常设读经、读律、读论沙门,讲经、讲律、讲论沙门,主讲经律论沙门,讲主、住持讲主等。学习研究活动持之以恒。同时,觉山寺与中都(北京)大圣安寺、香山大永安寺、西京(大同)华严寺、永宁阁、中都御山、五台山大万圣佑国寺及弘州(阳原)、朔郡等寺院,保持着长期的佛事交流,不断传经授业,请益相长。觉山寺曾涌现出象妙明大师、善贞大经法师、道宁禅师、普济法师、演惠法师等这样一批在北方佛教界闻名的高僧名流。
  金代大安三年(1211)刊立的《宁公禅师塔铭》载,道宁禅师十龄出家,拜觉山寺首座为师。后携牒直造弘州,师禀摩诃,探研妙义,扣击玄门。再挑囊云中,访道于西京永宁阁,晨昏请益。几年深造后,返归觉山寺住持。由于道宁禅师持论超群,玄业精博,使得觉山寺经坛宏深,声名远播,雄居寺首。道宁禅师俗寿八十二岁,僧腊七十二年。至泰和六年(1206)圆寂时,法徒竟广至六千五百人。
  二是与政权保持一致。觉山寺创寺时是皇家寺院,其后的一千多年又是僧官、衙门所在,历朝历代均与政权保持一致,从未相左过。观音洞的观音大士旁,塑一冕王者,尊崇北魏孝文帝。既表达对首倡觉山寺皇帝的纪念,也反映了依附政权的理念。其它如砖铭、钟铭、经卷上“法轮常转,皇帝万岁”等内容比比皆是。
  三是释、儒、道相容。特别是到了清代,觉山寺击磬诵经全部是佛教经典,而彩绘中“知足常乐”、“天地君亲师”等却屡见不鲜。壁画中更充满了道教的内容。
  大雄宝殿塑的是横三世佛。释迦牟尼居中,胁侍迦叶、阿难;左侧为药师佛,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右侧为阿弥陀佛,胁侍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殿内壁画却是道教的内容和民间俗神。分别为十殿阎罗、三皇、天王、五道土地、关圣帝君、东斗星君、三官大帝、二十四主天、福禄寿三星、天仙圣母、五龙圣母、雷公雷母、十二院教、五瘟神、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等等。
  大雄宝殿下的配殿,称迦蓝殿或祖师殿,彩绘得才是“佛本身故事”。内容为初启出家、太子演武、夜半逾城、耶输应梦、路睹死尸、东门见生、调伏醉象、调伏二仙、车匿辞还、六年苦行、天人献草、金刀落发、佛祖降生及急流分段、竹园精舍等等。
  弥勒殿塑的是中国式的布袋和尚。按佛经的说法,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就要从兜率天下到人间,广传佛法,充任教主,是未来佛。可弥勒殿的壁画中,内容却是元始赐食、老君赐食、阳照降生、五龙吸水、协母避虎、母进归西、雷雨守墓、哀文行灵等。
  弥勒殿下的东配厢绘得才是华严大法。有佛救婴儿、长者求度、遇佛遂行、月光谏父、梵天劝请、玉耶受训、禅河澡浴、坐菩提座、成等正觉等。西配厢绘得是燃灯不灭、天龙云集、祀天遇佛、魔子忏悔等。
  天王殿、金刚殿、罗汉殿分别塑四天王、八金刚和十八罗汉。韦陀殿之韦陀,手执兵器,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
  文昌阁、魁星阁是两面观。面南分别是文昌帝君和翘脚、捧斗、执笔立于鳌头上的蓝面赤发之鬼,附会文运之神。面北却又是月光菩萨和送子观音。真可谓消灾延寿,求子及第,各取所需,一举数得。
  四是独尊贵佛。觉山寺的三大殿之一贵真殿,在国内外的佛寺中是独一无二的。很多人对此表示茫然。说白一点,贵佛是觉山寺的地方佛。
  贵真殿是觉山寺的基本殿堂,是僧人们日常做功课的所在。供奉的贵佛形象为一老翁,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白眉白须,银丝飘然。面目清瘦,精神矍铄。额有一朱印,安宁慈祥。手印交叉,食指对顶回曲。据说贵佛是北魏人,祖籍浙江,孝文帝创寺时即住持此寺。修真养性,精灵不灭,现身救世。就是说,是觉山寺第一代开山大和尚。贵佛要获得佛国世界的承认和相应地位,造佛者们说,贵佛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也有观音化身的说法)。于是贵佛的生日,即文殊的圣诞——农历四月初四,就成了觉山寺最大的庙会节日。
  据说当初塑像贵佛时,可难为了工匠们,因为他们胸中无谱,无从下手。龙诚法师反复向他们描述贵佛的音容像貌,工匠们依然不得要领。距离预定的工期一天天迫近了,工匠们急得直是抓耳挠腮,日不能饭,夜不成寐。龙诚法师却坦然地说,不要急,到时贵佛会给你们指点迷津的。果然,就在离工期仅有几天的关键时候,匠师在庙堂入梦,贵佛圣洁、安详地出现在他面前。一觉醒来,匠师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立即搓揉拨捺,刀游龙蛇,一尊贵佛神像即刻完成。经龙诚法师阅视,形神毕具,惟妙惟肖。
  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只有大乘修菩萨道才能成佛。人从发愿心到成佛,需要三大无数劫,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响这四十个阶位还是凡夫菩萨,十地、等觉、妙觉这十二个阶位才是圣位菩萨。妙觉就是佛,等觉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如我们熟悉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不过按《华严经》的说法,时间和空间又都是相对的。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大千世界入一微尘,一微尘如大千世界。欲修圣果,只要精进努力。贵佛既然是文殊的化身,那应当是等觉位。不过贵佛又让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文殊、普贤,作了自己的胁侍,连未来佛也没有享受过这种规格待遇。文殊呢,为自己的化身作了胁侍,微笑着不知作何感想。
  《马克思致阿尔诺德·卢格》中说,“要知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觉山寺的复兴,需要一面旗帜,一种凝聚力。龙诚和尚假贵佛附体,广泛号召,才形成极大的轰动效应,才成就了一座崭新的觉山寺。从这个意义说,贵佛成为觉山寺的主佛之一,当之无愧。
  觉山寺史话(之十三)
  盛世现辉煌
  盛世现辉煌
  1927年,龙诚法师圆寂。由于弟子失和,过了八年,才举办了葬礼。但众僧人心浮动,离散过半。寺院还未重新整合,却又逢国土沦丧,灵丘陷于日本之手。到日寇投降,抗战结束,觉山寺仅剩三名僧人支撑。
  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觉山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文革中,觉山寺仍然难逃厄运。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将古建筑的吻兽、砖雕、木雕尽数砸毁;修路民工进驻寺院,将所有塑像砸了个精光;接着公社、大队两级,组织人员将观音洞之明代建筑拆毁;然后村民陆续占据寺院。殿堂楼阁变成牛圈、羊圈,猪窝、鸡舍,仓库、磨房。由于排水不畅,大雄宝殿墙体倾倒,梁架倾斜;天王殿梁柱塌陷足有四十厘米。由于年久失修,瓦件大量脱落,椽飞腐朽。由于无人看管,各殿各楼的门窗不翼而飞;更有甚者,贵真殿的檩柱被锯走少半。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觉山寺出现了转机。
  1985年,灵丘县成立文物管理所,动员清退出寺内的居民。1990年,县文物管理所又专门组建了觉山寺文物保管所。同年,觉山寺古建筑维修工程,列入了山西省文物局古建维修的“八五”计划,并立即维修大雄宝殿、天王殿。至1996年,按照先难后易,抢救第一的原则,除弥勒殿、碑厅、井亭外,其余建筑全部得到大修。同时赎买回土改时分给个人的藏经楼等房产,征购了寺前广场土地。并请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完成了密檐塔的技术测量,作好了维修的技术准备。同时,寺僧集资为各殿堂全部塑像和彩绘。使寺院极大改观,并开始接待游客。1997年,县旅游公司接管觉山寺,以企业集资为主,维修了弥勒殿、碑厅、井亭,补修了围墙,硬化了寺前广场和上下山便道。
  经过十年努力,觉山寺维修工程基本告竣。觉山寺,这一古老的人文景观,重现辉煌,正以青春的活力,迎接八方游客,拥抱美好的明天。

 
前五篇文章

读游彪博士著《宋代寺院经济史稿》

关于我国砖塔建筑的发展和特色

乾明寺志

我国佛教与茶文化

南郭寺佛教历史溯源考略

 

后五篇文章

试论宋代佛教史学对后世文献撰述的影响

朱熹哲学的研究进路

中日茶文化的相异

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

介绍杭州天竺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