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在生活中学会放下 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快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生的诸多烦恼追根溯源就是没有在生活中学会放下,有时即便明白了烦恼的根源所在却不能或不肯放下,如此身心必定背负沉重的包袱,而为了这些包袱,就必须付出异常的心血和精力,于是原本可以轻松前行的脚步开始变得蹒跚,生活也在重压之下变得越来越辛苦,越来越累。


有个故事说有一个富翁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可是他既怕人来偷,又怕人家来借,成天为了这些钱财而忧心忡忡,所以很不快乐,于是他便背着这许多钱财,到处寻找快乐。然而,他翻越万水千山后,依然没有找到快乐,不免感到非常沮丧,便坐在路边唉声叹气。这时,一位樵夫担着柴从山上走下来,正好在富兹面前停下休息。樵夫放下了担子,一边檫汗—边愉快地向富翁打招呼。富翁就问樵夫:“你知道快乐在哪里吗?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樵夫指着自己的担子说道: “知道啊,放下了就很快乐。”富翁听到这话顿时茅塞顿开:“原来自己不快乐是因为背负的太多,为了那些钱物,整天担惊受怕,患得患失,怎么可能会有快乐可言呢?”于是,他不再做个守财奴,钱物也不再紧抓着不放,而是开始用自己的钱财帮贫济田,做了许多善事,而他的生意由于他的良好声誉更加红火起来,富翁终于找到了快乐之道。

故事里樵夫与富翁的快乐都源于“放下”,樵夫因放下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而高兴,而富翁则是因放下了心头的负担而快乐,原来生活多一份用心,便会有所不同,片刻的领悟,有时足抵一生的经验,放下的智慧就发自内心、无可取代的力量。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与轻松。

有一位外道拿着两个花瓶献给世尊。 世尊说:“放下!”外道放下了一只手中的花瓶。世尊又遭;“放下!”外道又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花瓶.世尊还是对他说:“放下!”外道说:“我已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世尊说:“不是让你放下花瓶,而是要你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才能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在佛教看来,外六根,内六尘,中六识是令人们产生欢喜、贪爱、怨恨、染著等妄念的根漏所在,能衍生出种种烦恼,因此唯有放下这十八界,才能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种种阻碍,用澄静清明的心智,看淡是非得失,脱离烦恼的羁绊,从而拥有一个不染尘境的心灵。

一位参禅者见赵州时,因为自己没有带礼物而非常的惭愧,于是向赵州禅师道; “很抱歉,我并没带什么东西来。”赵州回答:“放下来吧。”禅者道:“可是我什么也没有带,能放下什么呢?”赵州答:“放不下来,就挑着吧。”

这里,赵州让参禅者放下的是“一物不带”的那种惭愧意识。禅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必拘泥于礼,无物呈上,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要有太多的妄念痴心,凡事随缘任性,但尽凡心即达“平常心是道”之境也。

所谓“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通常喜欢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心头的压力,岂止拜见禅师时的那份礼物的有无?功名、金钱、爱情、事业,皆是心中求之欲得的,而正是这一味的追求,无节制的欲望,使人紧张忙碌,疲于奔命,这就是放不下。因为放不下既得的舒适环境,有人习惯于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荒废了人生;因为放不下看重的“声誉”和“荣誉”,一些人害怕别人的批评和打击,墨守成规,小心翼翼,贻误了事业;因为放不下诱人的灯红酒绿,有人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越走越远.越陷越深,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因为放不下期盼的职务和待遇,有人忙于东奔西跑、请客送礼,甚至违法乱纪。而现实中我们都没有通天的本领,这就注定许多事情难以尽如人意,致使我们常会陷于“求不得苦”中,难以解脱。面对这些情况,想要身心得到自由,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放下,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多余的累赘。心灵不为外境所转。相对于人生而言,只有放下对名利物欲等“饥渴”心理,才能在当下的工作、生活中去体昧人生,才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快乐自适才是生命的本质。

 
 
 
前五篇文章

安全感是一种错觉

全然接受(二)心灵修持也难避免

和谐身心乃极致

全然接受(一)彻底接纳

豁达人生

 

后五篇文章

全然接受(三)助长疏离感与羞愧感的文化

在生活中禅修:请勿活在概念中﹙一﹚

孩子救了孩子

改变命运的无上法门(三)

专家探讨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