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净界法师: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在何处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佛陀讲出一个方向,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土。那么这当中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个有字是第二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这两个有。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发挥得很多了,我简单讲一下。

  这个有,这当中的有是两个内涵,第一个、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依报的存在,有一个依报的国土叫极乐世界;其次呢,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有一尊佛陀,这个正报的身心,在那里说法。这个有,蕅益大师在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发挥得很多、很详细。

  基本上,在《阿弥陀经》当中有四段的结示:“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讲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以后有四段的结示。这个功德庄严,当然一切法的生起有它的因缘,蕅益大师就把它会归到——三种功德力所庄严:第一个是本愿功德力,第二个是名号功德力,第三个是自性功德力。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有,是存在,阿弥陀佛也是有,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是存在哪里呢?存在三个地方:第一个,存在弥陀的本愿功德当中,存在名号当中,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那么,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蕅益大师最后的关键,他以名号功德力来总持一切的功德,他说,所有的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庄严是存在这句佛号当中——名以召德——以一句名号总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所有功德。所以我们这一念心与名号一接触的时候呢,我们内心当中“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个时候我们心中就能够念念地存在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所以讲“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当然事相上说是“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当然是正确的,佛说的话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的功德是存在于这句佛号当中,当然也存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所以,在忆佛、念佛的时候念念不可思议,百千万亿声、念念当中都不可思议。所以在研究这段经文的时候,第二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有字。就是存在,极乐世界存在哪里?我们把这个问题找出来。存在哪里你都找不到,你怎么能够成就这个功德呢?这是第二个,有。

  第三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今现在说法这个今字。这个今字蕅祖也是发挥得很多,他最后的结论就是说,这个极乐世界的存在,是存在于过去、还是存在于现在、还是存在于未来?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有一个广大的佛土,但是消失了;有一个广大的佛土,对不起,还没有成就,还有一个菩萨,他才刚开始在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所以说呢,这个今现在说法,表示这个国土已经成就了,我们现在就马上成就、可以去受用的。这个今字,这个存在在时间上是属于现在式的一个存在。所以,蕅益大师他为了使令我们在生死流转的众生明白这一层道理,大悲心啊,安立别号为西有,意思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存在哪里呢?存在十万亿佛土外,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更重要是存在于这句佛号当中。蕅祖为了表达这样一个观念,所以他的悲心啊,就安立了西有道人这样一个名号,这是这一层意思。

  发愿,发愿他们能做比现在更有意义又如法之事,发愿自己累积福德的方式会越来越好.万法的本性虽是空性,但迷乱现相未消于法界之前,对于如幻如梦般的资粮亦应如幻如梦般地积累。我们对于五蕴身心,佛陀的意思是说,五蕴的身心它不是上帝创造的,它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它是有一定的因缘,一切法是有因缘生的。那么这个因缘有两个因缘,主要两个因缘:第一个是阿赖耶识的因缘。阿赖耶识我们称为藏识,就是藏,它能够摄藏我们无量无边的种子。我们无量劫来造了很多很多的业力,这个业力都被我们保存下来,等到里面的业力的种子成熟了以后,它就变现一期的果报,如果是一个善业的种子起现行就出现了庄严的、安乐的身心的果报,如果是罪业的种子起现行就出现卑贱的、痛苦的身心果报。阿赖耶识这个含藏种子的功能,它能够变现果报,这是一个亲因缘。

  其次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这是一个增上缘,就是种子要起现行还得要第六意识爱取的分别,你当时的心情是善性、恶性,对你这个种子也有增长或折损的功能。所以从一个大乘唯识的思想,身心世界的相貌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业力,过去的业力,第二个是你的分别,你当时一个善恶的分别心。这两个都有关系,一个是亲因缘,一个是增上缘。

  在《坐花志果》,古时候一本书,它讲一个小故事。清朝有一个秀才,这个秀才很穷,苦读了很多年的书,都没有金钱去考试。这一年考试的时间又到了,他也无可奈何,身体也不是很好,又缺乏金钱。这么一天,他的朋友一个姓王的先生来看他,就了解说我们今年一定要去考试,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该去考试、做官,齐家、治国、平天下。但秀才说我没钱,朋友说没关系我资助你,那么王先生就给他十两银子,当作他的安家费。他就很高兴了,就随着这个王居士、六七个同参道友就到南京去赶考。到了南京以后,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大家也就去外面随便逛一逛。这一天,这六七个人都到街头去逛,就逛到了承恩寺,一个寺庙前面。寺庙前面听说有一个看相的相士,那个相士看得很准,这个人吉凶祸福、考得上考不上,都讲得很准的。那么大家就给他看相了,看相的时候大家就次第地看,最后一个看到这个穷秀才。这个看相的看了这个穷秀才以后,很详细看了一会,又看了一会,最后下了结论说,他问秀才说你从你家里来到这个地方几天时间?他说我足足坐了五天的时间。他说你赶快回去,现在还来得及。他说你这个相貌,貌枯神浮,死相现前。你这个相貌像一棵树枯萎了,貌枯,神浮动,可能你一天到晚读书,也不会调身心。貌枯神浮,死相现前,你五天之内必死,你现在赶回去,好歹落叶归根。秀才说有没有补救的方法,他说没有办法,这个相貌已经很明显地现出来了,什么办法都没有了,秀才就很沮丧。临走的时候,他的朋友王先生很同情他,又给他十两银子,给他准备后事用,这个秀才就坐船回去了。当然来的时候心情很好,回去的时候心情很沮丧。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遇到了风浪,就在半路登岸了。登岸了黄昏的时候心情很不好,好歹去走一走,到岸上去走一走,散散步。走到了街头,看到了一个妇人,这个妇人手上抱了一个小孩,两边又跟了两个小孩,带了三个小孩,边哭边走,边哭边走,哭得很伤心,往海边走去。这秀才就说,某某人,你怎么这么伤心呢?她说我糟糕了,我先生的脾气非常不好,他平常发生小事情不是打就是骂,他今天临走的时候告诉我,说我们家两只小猪,一定要花十两银子才能卖出去。今天果然有一个人来买了,讨价还价,十两成交,但是走了以后,这个十两银子是假的银子,破铜烂铁做的,外面镀一层银,里面是一个铁的东西,这件事情我先生回来一定会把我打死的,与其这样子,倒不如我先死掉算了,我准备带着我的三个小孩去跳海了。这个秀才说,我们两个都很可怜,我明天要死,你今天要死。好吧,那么就起了悲悯心,说可不可以把你的钱给我看一看,这个假银子。她说可以啊,就拿来看,这个秀才一看果然是假的,他就把它掉包了,把自己真的十两银子就掉过来,他说谁说是假的,你看你咬咬看。诶这一咬,果然是真的,“唉呀,你真是我的恩人,你不讲清楚的话,我们还以为是假的。”那就不跳海了,就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呢,秀才因为做了善事,内心心情快乐,但是这么一折腾,时间就超过了,天黑了,又回不去了。就在路中的一个古庙他先睡一觉,就在一个古庙旁边一个围墙的地方躺着就睡觉了。睡到半夜的时候,就有一个神,关公现前,关公叫他起来,呵责他起来,叫他赶快出去。他睡到一半,迷迷糊糊,被关公一喊,就醒过来走出去,走出去,一下子突然间地震,这整个庙就垮下来,逃过一劫。但是逃过一劫以后,他突然间感到心情从前面的非常的郁闷突然开朗起来,开朗起来以后他也就慢慢走回船上去。船上去以后,他想,我这个障碍应该冲破了,他自己就有这种感觉。好,就跟船家说,我不回去了,再往南京去,再重新回到南京去赶考。去了以后呢,他又找那个相士。这个相士一看到他,说某某人,你前面那个貌枯神浮那个死相消失掉了,你这个眉间有一道光彩,你一定是积了很大的阴德,否则没有这道光彩。这个相士说你今年去考试一定会有功名的,而且你能够做到翰林,做到一品官。果然,去考就考上了。

  这个《坐花志果》的主人就说,他讲出一个总结说:命由己做,福自己求——说没有错,阿赖耶识摄持了我们过去无量无边的善恶业的种子,这是过去的宿业所感,我们今生身心世界的吉凶祸福跟过去的业力有关。但是,福自己求——我们今生善恶的心念对它也有一个增上的力量。佛法也有这种观念,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过去所依止这个烦恼的心在造罪业的时候,这个业力是一个种子在里面,但是这个业力,如果它要得果报也一定要有你那个等流的烦恼的心识的滋润,假设你这个心念突然改变了,经过你的修习止观,那么你的恶念的心识消失了,你过去在造作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有很大的欢喜心,很大的意乐,而那个对恶法的欢喜心的等流性被消灭了以后,你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再欢喜的,甚至于是厌恶的,这个时候你过去这一部分的业力的种子不能得果报了。因为当初是那个念头造业的,它也必须要靠那个念头来滋润它,那个等流性。现在你的心性改变以后,那个业力不能得果报了,“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说,我们今天在判定缘起,一切法因缘生,这当中的因就是业力,这当中的缘就是你当时的那一念分别心。就像这个秀才一样,他过去的业力应该五天要死亡,但是他一念的善心起,转祸为福,他使令这个罪业的力量先暂时地不起现行,先调动了其它的善业先得果报。所以我们在判定缘起应该是两个方向,一个是阿赖耶识的业力,一个是第六意识当时的分别心,这两个和合来同时判定。

 
 
 
前五篇文章

做一个素食推广者

大国国民焦虑:中国当代有没有文化大师?

孔子学琴于师襄

宗教不等于迷信 佛教主张超越自我

《素书》讲什么

 

后五篇文章

狗与主人

靠自己去成功

丑女改容的公案

两件值得深思的奇事

无量之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