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年轻人购房观渐改变 从租到买从小到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房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不顾经济负担能力超前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浮华的,量力而行、梯度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却是长久的、实实在在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住房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从租到买由小及大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低龄购房:住房消费不堪承受之重

  北京通州,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80万元,银行贷款60万元,对于工龄3年的严欢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然而今年下半年他还是出手购房了。“没房子很难找女朋友,没房子谁嫁你啊?”28岁的严欢一脸无奈,因为没有房子,他多次被女方列入“黑名单”。

  如今,6000多元的月收入,扣除3000多元的月供,剩下的钱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生活,这让严欢倍感压力。特别是为了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多年的积蓄。

  严欢的父母在湖北农村,他说:“我这房子把父母的养老钱都预支了,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真的怕难以应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购房大军。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购房低龄化趋势明显。2010年30岁以下人群购房占比约为38%。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首次购房人平均年龄为42岁,我国台湾地区首次购房人平均年龄36岁,法国获得房产的平均年龄为37岁,美国首次购房年龄也在30岁以上。

  年轻人加入购房行列,一方面担心房价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也看好房屋升值潜力,认为买房子是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伍德罗罗伯茨的遭遇却告诉人们,住房消费过度也会带来麻烦的。

  46岁的伍德罗罗伯茨,2006年贷款买来约250平方米的联排别墅。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失业,后来他重新找到工作,收入却明显下降。每月2500美元的月供成为负担,今年10月,银行发来最后通牒,他已经拖欠银行8800多美元,如果不及时还钱,住房将在两星期内被没收并拍卖。

  现在,买房通常需要依靠银行贷款,那么必须要连续性投资(还款),否则前期投资就会受到损失,所以对购房者的收入积累和工作的稳定要求较高。

年轻人买房应当理性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积累少、工作不稳定、收入变动大的群体,一旦失业,还款压力陡增,失房风险极大。”

  专家表示,当前由“低龄购房”带来的“无房不婚”、“一步到位”、“啃老购房”等一些不理性的购房观念需要转变。

量力而行:让幸福来得更踏实

  在央企工作的常亮,与许多同龄人相比,月收入属于中等靠上。然而,他选择了租房。

  常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北京三环附近的一套价值200万的一室一厅,月租金还不到3000块钱,按照目前的房租价格,租上60年才200万元,何必非得要买呢?”

  如今,常亮手里有近20万元存款,工作之余跟几个朋友合伙做小生意,每年都能和女友出去旅游,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他说:“如果买房,生活质量肯定会急剧下降,何必为了房子跟自己过不去呢?”

  在一些发达国家,年轻人租房是一种常态。据日本里库路特公司的调查数据,日本租房结婚者比例高达67.1%,买房结婚夫妇比例仅为14.3%。根据英国社区和地方政府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至2009年,英国近32%的家庭靠租房解决居住问题。特别是首都伦敦由于流动人口多,房价较贵和按揭贷款门槛较高导致许多首次购房者加入租房者的队伍,家庭住房拥有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将近40%的家庭租房。

  在德国一家医院做护士的斯特凡尼,月收入税前为2000欧元,目前与丈夫共同租住柏林东部一处56平方米的公寓,房子月租是460欧元,再加上电费、暖气费、电话费等,每月实际开支在520欧元左右。

  她说:“很少有年轻人买得起房子,年轻人由于读书、工作等原因可能经常搬家,买房很不实际。现在我们两人住这个面积的房子是足够的。将来如果生儿育女的话才会考虑换大房子。不过,租一辈子房子在德国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我爸爸今年45岁,他住的房子就是一直租的,以前爷爷也曾经在那个房子里住了几十年。”

  如今,随着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拉开大幕,商品房租赁市场逐步规范,先租后买已经成为不少中国年轻人的选择。

  今年7月才参加工作的岳莹对未来如此计划:“我现在先租房子住,等过几年攒够了首付就买一套小房子,等到结婚有小孩了再换一套大一点的。买房子还是要量力而行,这样心里踏实。”

  

 
 
 
前五篇文章

一些心得挺深刻的书(1)

京剧应重新“占领”城市

藏宝钵

凶人变牛

误 会

 

后五篇文章

如何与人相处

做神容易做人难

用最便捷的修行法体会“生”是苦

儿行千里心相随

让家成为温馨的港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