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背诵《老子》《论语》的人是命好的人 |
 
扬叔子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他还是著名教育家——当今大学校长很多,堪称教育家的不多。成为教育家有很多条件,起码的一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可以说会教学生读书,快乐地读书。
十多年前,扬叔子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就要求他的研究生在答辩前会背诵《老子》和半部《论语》,这是他的“私人规矩”。当时这条新闻没有被炒作,但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扬教授应该是最早提出“读经”的,他认为:别争论读经的好处与坏处,我们现代人还没有本钱去辨析经的好与坏,读经就是读书,多读书总是没错的,读得多了自然会辨析。先生还说过:假使中国从少年儿童开始,读经三十年,并有意养成,则三十年后人心自然较前淳朴敦厚(大意)。 让博士生答辩前背诵《老子》和半部《论语》,扬先生做到了。后者,只是他的一种畅想,只有实践的人才知道其效果。日前扬教授在江苏省科学院演讲,又提出人文与机械的糅合,重申自己的主张,这回老院士加码了——把背诵半部《论语》增加到了全部。十年过去,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思想的教育家和科学家,扬教授每年招收和毕业多少博士生?经过了十多年的实验,倘若没有明显的效果,扬教授是不会在人前乐道其背诵理念并加码的。现在网上争论此事,其实只要媒体采访一下从扬教授手里毕业的博士们,不就一切都知道了吗? 面对媒体,扬教授对自己所立的“私人规矩”,化繁为简通俗地解释道:“因为我是中国人!基督教的世界,所有人都读一本书《圣经》;伊斯兰世界的人都读一本书《古兰经》,中国人应该读什么书呢?我认为就是两本,《论语》和《老子》。作为高级人才的博士生,应该了解这两本书,了解以后,对你的人性、理想大有好处。” 扬院士说得很准确,他没有说让你背诵后死按照这两本书去与现实对接或改造现实。他说的是:了解,了解后有益人性和理想。的确,儒家、道家都不为现实提供政治思路和体制模式,它们针对的都是人,而被儒道思想浸润过的人,在任何体制下,都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我在这儿肤浅地将扬院士的思想兑换成功利理解。 扬教授认为博士生身上应该有“文人气”,文人气帮助人的思维散发;而文科学生应该了解一些理科知识,防止只有散发,散发得不着边际。科学家同时具有很深的人文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对于科学和科学家本身来说大有帮助,这可以举出类似爱因斯坦等很多例子来证实。扬院士是机械专家,很多人都知道扬先生也是古典文学专家,尤其在古典诗词上有深厚造诣,亦是一例。日前拜访书画家、作家杨福音先生,杨先生说:艺术就是让你有富贵气的,什么是富贵气?无求于人。艺术培养人对幸福的敏感,让人能时刻捕捉并欣赏生活的趣味,让快乐来的容易一些。 现在还争论要不要背诵一些古文,实在是落后而尴尬的思维。其实依我看,博士生答辩前仅仅背诵《老子》和《论语》是不够的,起码还要搭上任何其他综合类经典,比如《古文观止》,最好是《文心雕龙》。其实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开始大量背诵古文,可以预测:再过十几年,扬叔子教授的这个规矩就自动失效了。这个规矩现在还在用、还被人争论,就说明中国人读书还没读好。因此,现在没有来得及背诵的,要赶紧背,争论会耽误时间。 我曾经对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守常教授说:听您讲课,出口成章的功夫很让人羡慕啊!王守常先生说:我这不算什么。我先生张岱年,95岁了,讲课不拿任何东西,张口就是原文。先生一辈子不喝酒,他说小时候背书,背《尚书》,《尚书》多难背啊!而且还要从后往前背,就是倒背如流,像从前面背一样。背不出来就罚喝酒。我先生从来就没喝过酒。冯友兰先生更厉害,88岁的时候,眼睛看不见了,他要重写中国哲学史,我们就给他派了一个文笔好的助手,听他说,记录。冯先生就是坐在椅子上口述完成了整个中国哲学史。这功夫,现在谁能做到啊! 当今教育体制和读书习惯,培养不出张岱年和冯友兰。 梁思成在1948年就发现当时已经出现学校教育培养“半个人”的现象,即将文理分科并设壁垒阻碍学生全面学习。而扬叔子教授发现,当今这种情况更甚于前,已经是培养4分之1人和8分之1人了。 同样的问题在台湾也出现过,至今也没有解决。台湾已故文人张继高曾经写过:九种人不太读书。开篇就说一个留美的博士,语言乏味、粗鄙无文,知识的横向了无空间。他认为一个人的“才情”很重要,无论文理科,要提高“才情”,要提高,就要多读书。而不读人文类的书,充其量能“修业”,绝不能“进德”。张继高先生将这种高学历但无人文修养的人称为:“文化盲”。张继高的意思杨福音说的意思一沟通,就更容易理解了。 现在很多在本业上有成就,生活上却很失败,无趣味、无品味,家庭生活关系处理不好的,大有人在。大多原因就在张继高所说的“文化盲”身上。 扬叔子院士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以读书调理人心。按照张继高的说法:学校一般来说只是取得“知”和纪律习惯的地方。智慧、品操与德箴,要命好的学生碰上第一流的老师才能春风化雨一番,因为第一流的老师是教人的。 那些能给扬叔子教授当博士生的人,是命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