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成长的天空洒满爱 |
 
1989年11月20日,《儿童权利公约》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20年后的今天,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究竟可以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 2009年11月20日,凌晨四点半,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5名志愿者像往常一样,在位于清华科技园的一家素食餐厅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并不是在准备餐厅的早餐营业,而是为了清晨的免费奉粥。今天一早赶过来熬粥的陈先生在附近工作,每周五都会来熬粥,熬完粥还要去上班。他说,有些同事听说这里每天奉粥,也抽出时间和他一起来做志愿者。仁爱心栈的两个奉粥点每天清晨奉送出去的近千杯粥,是仁爱基金会一项坚持了近两年的工作,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每年有36万人次受益于这杯小小的爱心粥。奉粥的善行吸引了一千多人成为仁爱的志愿者。 幼儿舞蹈教师桃子,今天也带着她的学生们赶来参加奉粥活动,桃子老师说:“我是教舞蹈的,舞蹈是培养孩子们外在的美,我希望孩子们不只是外在,而是从内到外都美。这种内在的美会让他们超凡脱俗。” 五岁的心童是第二次跟随老师来奉粥,看着孩子站在北京冬日清晨的瑟瑟寒风中,被冻得通红的小耳朵,让人难免心疼,她的妈妈说,心童第一次奉粥之后,胆子明显比从前大了,也敢和别人说话了,不过,支持孩子来奉粥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希望可以培养孩子真正的爱心,让孩子真正懂得对别人的关爱,从小营造环境培养孩子的品德。 家住仁爱红莲心栈楼上的张秀联大爷清楚地记得,2008年初这粥刚推出来那会儿,老街坊们都不理解,也不相信。有的说,城里人,不缺这碗粥!有的说,免费,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有的暗自寻思,这背后该不会有什么企图吧?也有的路人干脆拦住志愿者,一脸认真地说:“你们该把粥送给医院的病人和最穷的人,拿着工资、退休金的,不该给他们喝!” 这粥,到底该不该免费奉送?又该给谁喝呢?这成了爱心粥项目刚刚启动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仁爱志愿者们的想法很简单,大家的初衷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志愿者们发现很多上班族来不及做早饭,经常空腹上班,而这一庞大的群体既是家庭的顶梁,又是国家的栋梁。同时,在北京的社区里还有很多的孤寡老人需要关爱,于是便想到了免费奉粥。人们对爱心粥的误解,恰恰坚定了志愿者们奉粥的决心,在人与人之间戒备心多于信任感的年代,人们把自己的心裹得太紧了,人心都硬化、钙化了。只有用爱,慢慢冲刷人性的污垢。志愿者们希望通过点点滴滴的善举去启发更多人内心的善良。大家相信,奉粥善行在便民的同时,可以慢慢融化人们内心的坚冰,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与冷漠,既暖胃,更暖心。 的确,在每天近千位喝粥市民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缺这一杯粥,他们也并非都是贪图小便宜,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对爱心粥“情有独钟”呢?精神矍铄的李大伯是一位部队离休干部,每天早上来喝爱心粥是老人铁打不变的内容。他说:“在这儿感到特别温暖,喝了粥,这心里一天都舒畅!”还有一位老人,最初来的时候志愿者们很少见他笑过,内心仿佛压抑着很多东西。后来老人的笑容慢慢多了,主动对义工说:“我天天都来喝粥,其实就是为了每天见到你们这么好的一群人。这儿就像一个充电的地方,充快乐电的地方。你们的快乐感染了我,我也要好好地过,也要去为别人做点什么!”几位结伴而来的年轻人更是快言快语:“我们不缺这杯粥,我们是来感受爱!” 大学生是奉粥志愿者队伍中的生力军,北大耕读社的柳智宇惊叹:“自己的心好像被洗涤了一样得到净化,心情变得轻松、快乐。真心为别人做点事情感觉真好,收获最大的原来是我们自己!”他身边的同学也很开心:“我很内向,为陌生人奉粥,对他们说一句真诚的祝福,就是一个打开内心、敞开心胸的过程。”北京化工大学的罗维奉粥时遇到别人不理睬,很冷漠,心里一下子有种失落感。他反省到自己内心中的冷漠:“平时对别人的好心好意自己常常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随意地拒绝他人。现在懂得了要用心体会他人的心,待人着想。以后再遇到冷面孔,我一定会微笑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