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有多少年轻善良与纯朴能守护到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个高中学生自杀前留下遗书,控诉学校的“不正之风”(《河南商报》11月11日);“血浆种花”的事件爆出来后,刚刚在2周前无偿献血的四川大学一位男生说:“我们去献血是为了帮助别人挽救生命,知道‘血浆浇花’事件后我感到非常难受”。(《东方早报》11月11日)这两件事其真实的背景还有待深度挖掘,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年轻人善良、淳朴的心受到了伤害,而在前一事件中直接导致一位男孩丧失活下去的信心。

  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荆州三名大学生长江中救人而牺牲的新闻,和江面上“挟尸要价”的职业打捞者的冷漠贪婪相比,这些未走上社会的年轻学子,其赤诚善良尤其凸显出悲剧意义。我甚至在想,那三位死去的大学生倘若活过来,涉世很深后,他们还有没有奋不顾身去救人的勇气和无私?这位高中生活到他父亲或者他老师那个年龄,目睹社会种种的不公正或者黑暗的东西,他还会失望到要自杀的地步么?

  中国自春秋时代起,就有人性“本善”与“本恶”的争论,但儒家一向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而把其经纶天下、维系道德的使命建立在承认人本初是纯洁善良的,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根本原因。但考诸历史,甚至只要看看我们的周边,某些人残暴、凶恶、贪婪远过于禽兽的例子比比皆是。原因何在?有人会主张是后天的经历让一颗心慢慢蒙尘,一个赤子慢慢变坏。这种说法当然有相当的道理,但并非完全准确。人生之初,固然有赤子的一面,但也有争夺食物的动物性一面。所以从中国古代的儒家,到现在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孩子总是向善、向上的基调。然而,如果是现实的残酷与不堪和一个人成长期所受主流教育的高尚、无私等理想主义的内容反差太大,那么多数孩子会在人生路上自动校正学习的内容,变得老于世故,《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说皇帝光屁股的孩子,迟早会和众人一起赞美皇帝身上的衣服真漂亮。这一过程中痛苦的只会是理想主义气质较浓的少数人,多数人会自然地舍弃那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崇高与亮色。

  作家慕容雪村的长篇小说《原谅我红尘颠倒》,原来起过一个名字《谁的心不曾柔软》。主人公魏达是一个知名律师,他出生在农家,怀着铁肩担道义的志向考上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处处碰壁后,终于活明白了,为了挣钱可以不择手段:贿赂法官,陷害同行,在个人生活上也放纵堕落。他在闲暇时回顾少年时代的理想,说过一段话:“我曾经血流满身,皮开肉绽,终于生出了一身鳞甲。这河中别无营养,我以淤泥为食,以漩涡为家,久而久之,每一个鳞片都变成了刀。”

  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细究起来很矛盾。学校教育的内容总是高尚的,让孩子们学习雷锋、张华这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英雄;而现实中许多人佩服魏达这类为利益可以不讲道德的成功者。一个走向社会多年的人,如果被周围的人评价为“孩子气”,多半是贬义,意即这人幼稚、不成熟。我们的许多家长教育孩子则是和课堂里反着来,教师教育孩子要诚实,父母则说,为人只说三分话,不能抛却一片心,说真话会吃亏的。而如果教师言行不一,教育孩子要诚实的同时又暗示家长给自己送礼,那么试想一下,哪种教育最终对孩子起作用呢?半年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全区公检法干警考试时,请来小学生监考。结果是不谙世事、尚有赤子之心的小学生真的揪出来25名舞弊者。担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任的公检法干警,其诚信水准尚不如小孩子,这难道不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巨大的反讽么?

  在漫长的人生中,要保持一颗柔软的、真诚的赤子之心,的确不容易。中外历史上,能做到这点的往往是一些从未赢得过权力和金钱,但影响人类精神世界的圣贤。如孔子、如佛陀、如耶稣、如马丁·路德·金,孔子这个一辈子不得意、自嘲为“丧家犬”的读书人,他学究天人,何尝看不明白求得世俗利益的种种门路?但临死前还要“梦周公”——守护心中的理想。

  想到世上总还是有一些不随波逐流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对这个世界失望。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尽管当下世风浇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相信中国社会有“孩子气”的成年人会越来越多。(作者系知名网评人)

 
 
 
前五篇文章

改变一生的一道面试题

小学生该怎样接近国学?

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 呼吁各国削减温室气体排

父亲去世后我们才读懂了他

每一天都是最后的一天

 

后五篇文章

幸福秘诀:闭上嘴巴,不要较真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

云南腾冲县荷花乡甘蔗寨佤族清戏

芒果换来的欣喜

养心的妙药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