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
 
篆刻的由来 印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存实物证明,早于殷商时期,作为权力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信,已经使用了印章。此外,在制陶工艺中,劳动者使用的陶拍与戳子,在使用上与印章的手段相合, 所以它也应是产生印章的重要源头。具有凭信与戳子两种不同作用,而制作与使用较为相近的两种事物,在长期发展中合流成为中国印章之基础,绵延数千年。 印章在几千年的使用、发展中,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契机。秦汉时期是实用印章的鼎盛时期,主要功能是作为符节、凭证,以及在竹、木书简的封固胶泥上作为防伪保密的包装印记使用;汉魏六朝以来印章 逐渐被文人关注,开始与艺术结缘,唐宋的书画鉴藏印使得印章向篆刻过渡;至元朝,印章被引入了更多的艺术因素,完成了从“印章”、“玺印”到“篆刻”,从工匠制作的实用工具到一门自觉的文人艺术的转变过程。 明清则成为了中华篆刻史上最灿烂的时期。战国古玺、秦汉玺印、明清篆刻被誉为篆刻史上的三大高峰期。 历代印章的特点 先秦。 商周时期无论官印、私印,俱不称“印”,而称为“鉩”,也就是后来的“玺”字。大的几寸见方(可能与在牛马等牲畜身上烙印有关),小的仅有几分。材质基本为铜和玉,有印纽。文字为古文。大小、形制随心所欲,并无定制。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完全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或田字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形较大,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司工、司成、司禄等名称,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私印甚小,多为3、5分许,朱文多宽边,书体恣肆奇放,古秀苍逸,内容 或刻有吉语和生动的动物图案。先秦小玺随着近年出土文物及考古学的发展,为人们更多认识,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喜爱。 秦代。 秦统一后,天子独称“玺”,其余称“印”,“印章”的称呼由此而来。秦制官印较大,多为四字,用白文,有田字格或边栏;私印风格接近先秦小玺,文字娇媚可爱,古劲苍秀, 大多为小篆字体。这时期已出现了以吉语、训诫语为内容的印章。 汉魏六朝时期。 汉代改变篆法,将秦时小篆字体的圆转流畅改变为平整庄严的摹印篆(缪篆),与隶书相近,呈平方正直的形态。汉印无论官印、私印,均以白文为主,材质为金、银、象牙、玉石之类,金属印多为铸造,少为凿刻(军中官印)。官印多为四字方印,诸侯王称“玺”,其余称“印”、“章”或“印章”,形制无尊卑之分。私印流传最广,除了字体与官印近似以外,体制各异,百花齐放。这时已出现众多的一面印、两面印、子母印、带勾印、五面六面印、巨印;就文字内容言,可分为姓名印、表字印、臣妾印、书简印、总印等;构图处理上则有回文印、朱白相间印、图案姓名印等。 魏晋、南北朝基本继承汉制,字体沿用缪篆,除了印稍大些,还出现一些朱文官印。 汉代印章极其繁盛,流传至今的印章实物众多,由于字体的变革使其风格显得庄严、质朴、浑厚,无怪僻之形,为历代爱印之士推崇。所以汉印成为学习篆刻最“正宗”的基础。 秦汉时期是印章史上实用印章的最高峰。 唐宋元时期。 隋唐以后,纸张使用成为主流,封泥已无所觅,官印不受限制,尺寸越来越大,经金元,至明清,居然有达到三四寸以上,以至于无法佩戴,只得将印纽改为直柄,而且越来越长。而入印文字则改汉印雄浑平整的白文为盘旋折叠、粗细相等的朱文。唐以后的天子玺改称为“宝”。官印大小厚薄与官位尊卑、品级高下相关,文字曲里拐弯,号称“九叠”,虽然是在缪篆基础上变化,却极尽奢华繁复,且有许多不合“六书”的谬误。宋代官印边框越发宽,字体越发蟠曲工整,至明清则全是宽边九叠了。 另一方面,印章由工匠制作的实用工具,开始为文人关注。唐时官员、文人以拥有斎馆印为风雅,随之别号印、收藏印开始盛行,继后的词语印、花押印等等,均昭示着印章自此由实用工具向艺术品转化。 宋元时期,民间手工业中的印章随着个人花押印日盛也体现了更多的艺术因素。 印章的艺术化有几个标志性的转折:唐代出现了记录印章的印谱;唐代出现了鉴赏、收藏、斎馆等内容的印章;元代出现了关于印章的专门著述以及善于治印的文人墨客;元末王冕率先使用“花乳石”刻印。可以说,印章在发展到由文人墨客用石材制做,才真正进入了“篆刻艺术”的阶段。 明清时期。 明正德、嘉靖年间,文征明之子文彭继承家学,能书善画,自他开始放弃用金铜牙角之类材料,而大量改用易于奏刀的优质石材如“灯光冻石”为印材,与何震等朋友切磋治印技艺。此后,大批有艺术修养的文人骚客纷纷自己动手治印,篆刻之风日盛,成为独立于书画的艺术门类。 明清两代发达的陶瓷业受到这种影响,也大量在陶瓷制品上使用花押印,在制印领域中占了一席之地。 自文、何之后至清末整整四个世纪,篆刻艺术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流派、风格,包括:前期以何震为创始人的皖派;清初以程邃为首创的徽派;同时汪关、汪泓父子的“娄东派”;乾隆后期崛起的以丁敬为首,合称“西泠八家”的浙派;随后邓石如的“邓派”、赵之谦的“赵派”、黄 牧甫 的“黟山派”、吴昌硕的“吴派”与浙派相辉映。一些较小的流派如闽派(莆田派)、林派、如皋派、云间派也有相应的影响。 明代中叶以来,篆刻家们制印所用文字有两大系统,即商周文字系统,包括甲骨文、金文、古玺文、古币文、古陶文、简帛文等,以及秦汉文字系统,包括秦篆(即小篆又称斯篆)、权量诏版文、汉篆、缪篆、汉金文、鸟虫篆等。总的来说,使用商周系统古文字的篆刻家与作品数量甚微,古文字在印坛没有太大的影响。 明清两代篆刻界流派繁多,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百花呈艳 。通过明清篆刻家们的不断努力,在印材、技法、创作思想、艺术理论诸多方面,篆刻艺术得以愈加丰富、完善。明清两代成为了文人篆刻艺术的最高峰。 近代。 晚清至民国时期,大批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考古学家加入了篆刻创作队伍,使得篆刻界猛增活力。商周古文字的大量使用将篆刻艺术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依然钟情于秦汉印章文字的大家们责无旁贷,坚守正宗;勇于创新的后来者则以独特眼光对早已为人遗忘的古文字重新审视,深入研究。而同时,无论以何种文字入印,他们在篆刻艺术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技法上都有着比之前辈更多的创新与完善。 尽管近代很少以某大家之名分门别派,篆刻风格却的的确确达到了中华篆刻文化的极致,名家名作也大量涌现。 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革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大灾难,篆刻艺术也险遭灭门。 中华民族欲重新崛起,除努力发展经济,实现人权、民主、宪政之伟大目标外,复兴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亦是必由之路。任重道远,吾辈尚须奋发努力!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