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孝德(二)——安徽太湖行2009联谊活动前线图文报道 |
 
在这个镇中心只有两条主要街道的小镇上,弥陀高中的教学楼可谓是全镇最好的建筑了。弥陀高中有学生1200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共六栋。一进校门,沿着宽阔整洁的广场抬眼望去,崭新的教学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然伫立。太湖县对教育的重视,仅在这个镇上就可见一斑。 “我觉得好幸运啊!你们从北京那么远来看我们,真的好高兴啊!大家对我们太好了!”一位获得“孝德之星”的高二女生手牵着我的手,满脸灿烂地说。此刻,秋风暖暖地拂面,《橘子花开》的歌声回荡在校园里,似乎这风儿和歌儿中也夹带她的幸福,在校园里飘散。 我知道她的故事,她从小父母在外打工,稚嫩的肩膀早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她要了邻居家的旧黑凳子当桌,捡垃圾桶里剩余的笔头作笔,由于没有板凳儿,跪在教室最后一排开始了她的一年级学业。她经历过一个人独守空房的辛酸,也尝过一次次在路边找不到弟弟的无助;她默默忍受着父亲由于生病而发作的怪脾气,也一遍遍地打电话关怀着远在四川打工的母亲。 但眼前的她,却从心里洋溢出阳光和快乐,没有丝毫的阴霾与埋怨。与她聊起来才发觉,原来她是那样的容易满足,一点点快乐就可以开心一天;原来她心底里留下的全是美好,总想着如何去报答别人;原来她是家里的小太阳,父母只要听见她的声音就会开心地笑;原来她是班里的“心理热线”,好多朋友总是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她……她的希望很简单:希望爸爸好起来,希望妈妈好起来,希望弟弟好起来,希望家里人都好起来。 弥高的校园,林木苍翠,桂花飘香。和这些优秀的孩子们一起漫步在校园里,那种爱的力量仿佛在彼此的心中连结,荡漾开来,随着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四方。
下午见到弥陀一中获得孝德奖的孩子们时,又是另外一种感受。孩子们少了些成熟,却多了些天真和顽皮。当二十六位孩子走进会议室时,那份纯然的质朴就迎面扑来。他们的身上似乎还带着泥土的气息,红扑扑的脸蛋上留着太阳灼热的痕迹。正如弥陀一中的校长讲的:“镇里的孩子淳朴、能吃苦,懂得艰辛。”
因为参与的孩子比较多,一共有二十六个,所以就采取了分组互动的形式,每个志愿者带领一个组,在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做游戏。有些初中的女孩子一直低着头,她们总是那么懂事,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千万不能让父母操心。 一个小女孩蔡琳说:“妈妈后来生了弟弟,别人都说爸爸妈妈喜欢弟弟。我就努力做好,回家以后,看见妈妈还在地里忙,就赶紧帮妈妈做好饭菜。可是妈妈还听信别人说我讲弟弟的坏话,我特别委屈……”说着说着,她就哭了起来。 志愿者大声对蔡琳说:“对自己要有自信哦!不要以为自己是女孩子就比别人差!爸爸妈妈疼爱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好,而是因为我们就是我们。我们体贴父母,是多么值得赞扬啊!咱们女孩子要更加独立、勇敢、洒脱、阳光!孝顺父母是我们自己愿意做的,不是为了讨好任何人,对吗?!” 接着,长海老师开始教这些女孩子们仁爱手语——《你真的很不错》,并叮嘱说:“要常常对着镜子自己做,我真的很不错!我们是从千里之外来欣赏、赞叹大家的!孩子,你们做得很好!通过你们的精彩事迹,还能够启发很多人去孝顺父母,你们多么有价值啊!”女孩子们抬起头,阳光透过荔子树深绿的树叶洒在她们柔弱的眼神和晶莹的泪珠上。
中学大树下合影
心田·播种 今年教师节温总理视察北京三十五中时,提出教育要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温总理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之路是一条重视心灵教育,完善人格的生命实践之路;从爱家人、爱社会到爱国家、爱天下,这也是符合人性发展的必然过程。要实现爱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基本的教育理念,汲取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新时代培养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后代。 西方“爱”的教育之所以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督教文化的深入人心。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佛教文化同样也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爱。尤其是汉传佛教中 “菩提心”的内涵,完全能够为大爱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指导。透过佛教文化,能够让爱的教育更加纯洁、更加深广、更加持久、更加贴近人心。 “夫孝,德之本也”。“孝”也是佛教修学的基础,在成为佛弟子后最重要的弟子相也是孝的内涵,佛法要想深进,最基础的修为就是孝。 因此,弘扬孝德文化,培养孝德人才,是中华文化共同的历史使命,也是文化发展的共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