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寒冬,吃野味进补之风再度升温。这两天,有关报道此起彼伏,令人担忧:京石高速路窦店举着山鸡、野兔招揽生意者屡禁难止。在黑龙江“得莫利”长途停靠站,野鸡野鸭野兔当街叫卖,还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飞龙。让广东人停止吃野味已经被民间传为“世界上最难做的事之一”。要想彻底刹住吃野味之风,真是不容易。
吃野味之风的源头也许是错误的传统观念作祟,而想改变这种观念却不是朝夕之事。需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吃野味到底能不能进补?二是吃野味会不会吃出毛病?三是即便是对人体有点儿好处是不是非要吃那野味?
相信不少人会有同感,野味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但之所以热衷买野味、送野味,或许是 因“物以稀为贵”。但仅仅为了新鲜,就去冒吃出毛病的危险,就殃及原本就已经稀少的野生动物,既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也是不善待自然的行为。
媒体报道称,专家认为食用野味没有多大的进补作用。如果真是如此,就需社会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最好拿出数据,让那些嗜好野味者心服口服。其实即便吃野味会有好处也是微乎其微,因为有条件天天吃、月月吃的人毕竟是极个别的,偶尔吃一次、吃几口,也很难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倒不如放野生动物一马。
买的野味究竟是不是野的,也值得怀疑。业内人士提醒说,目前,可供食用的野生资源并不多,很多商贩出售的“野味”其实都是人工养殖的,“野味”只是他们招揽顾客的幌子。花了天价买来的根本就不是野味,那不是也挺亏的吗?
吃野味存在潜在的危害,这可是专家们再三警示的。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没有经过检疫,很多自然界的动物都带有病毒病菌。一些野生动物被毒致死,虽然食后暂时没什么反应,但一些农药对人体会有一定潜在的影响,严重地还会致癌。有的野味儿还带有寄生虫,人类食用后很容易传染疾病。盲目食用后可能招惹一些人畜共患疾病。野生动物作为异种蛋白被人体吸收后,也很容易引起食物过敏、中毒等反应。人们进食之后,非但没补上,反而惹上病,那就得不偿失了。在把生命和健康看得越来越重的今天,面对野味的诱惑还是管住自己的嘴为好。
人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动物。过去什么都敢吃,什么也都吃过。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出发拒吃野味,是生态文明最高境界的体现。希望我们不要到已经没有野生动物可供保护的时候才想起保护,那真的是为时已晚。
刹住嗜好野味之风,需要综合治理。既要号召公民自觉远离“野味”,也要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涉猎野生动物者。对贩卖、运输、烹饪、食用野生动物者均应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同时,要在全社会尽快形成一个“保护野生动物文明、嗜好野味愚昧”的舆论氛围,从而使那些嗜好野味者在道德层面上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