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呼吁共建和谐世界 |
  ——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而作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激。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冲突,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快速发展引起“双重紧张”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呈现总体发展态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快速。发展是硬道理,但“硬道理”后面必然还隐藏着一个人们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察觉、逐渐认识的道理,这就是快速发展必然引起“双重紧张”,且在一定阶段表现为发展越快就越紧张。 快速发展首先会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这种紧张的加剧和缓解过程,有其一定的基本态势。如果我们以经济的增长程度为横坐标,以生态环境受到压力和破坏的程度为纵坐标,观察二者的关系,就会看到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的“环境倒U曲线理论”或“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现象,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高,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也由低增高,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随之增长(倒U曲线的左侧);只有人均GDP增长到一定程度,环境污染和压力才能到达临界点或转折点(倒U曲线的“拐点” ),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倒U曲线的转折点,开始向倒U曲线的右侧逆转)。达到这个拐点需要人均GDP达到的数量,美国是1.1万美元,日本是8000美元,德国是7500美元,中国人口多、基数大,也要到4000美元。我们现在正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到4000美元的快速增长阶段,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也正处于倒U曲线左侧的爬坡阶段。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6%的可更新水资源,3%至4%的森林资源,养活22%的世界人口,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达到14.5至14.9亿,经济总量将达到35至36万亿元人民币,压力比现在还要大。如果延续传统发展模式,环境负荷将是2000年的3.6倍,仅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1.6倍。 中国在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相对紧缺的资源环境下,只能选择一条发展道路:在保持经济增长势头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环境压力,尽量避免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两个基本指标:一是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二是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持GDP年均增长7.5%,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这就是要在倒U曲线左侧的阶段,缓解因发展提速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把倒U曲线左侧的“陡坡”趋势变成“缓坡”趋势。这就好比“又要马儿快些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的确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 对全世界的社会分配状况,难以用一个指标衡量,但明显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正进一步拉大。不平则鸣,穷则思变,太不平就造反,极贫困就拼命。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甚至发生危机动乱的直接原因,也是当代恐怖主义不断滋生、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根源。 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重紧张”,两者之间又相关联与互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加剧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反过来会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更大的张力与变数,由此造成双倍叠加效应。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高度紧张带来“双重焦虑” 社会失范的焦虑。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激。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失衡日重;贫富差距拉大,穷困饥饿增生;飓风海啸骤起,莫名疫病流行;暴力冲突不断,恐怖袭击频仍。而国内“社会失范的焦虑”,则主要表现为快速发展造成的一系列二难抉择:社会心理压力具有既要促进平等竞争,又要促进共同富裕的双向作用;社会心理预期具有既要参与竞争实现先富一步,又要节制竞争、避免两极分化的双重风险;社会心理互动具有既要靠竞争激发心理活力,又要以协调融洽心理氛围的双重功能;社会心理取向具有既要求得效率提高,又要求得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这许多“双重”,在制度规范相对不健全的社会现实中,往往使人无所适从。但人们的心理期望值很高。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着强烈的期待,同时也引起社会失范的焦虑。这种失范在个人层面,表现为强烈的不幸感,形成越轨的心理铺垫;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无拘束威胁社会基本秩序;在意识层面,表现为大众精神低落、漠视理想和未来的心理倾向。 文明冲突的焦虑。社会失范,要靠社会文明来支撑和重建。但社会失范的焦虑后面,往往弥漫着心理的焦虑、文明的焦虑。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冲突,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这种挑战,更多地来自“恐怖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突。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西方至上主义思潮招摇于世,“单边主义”便随之滋长,与之相抗衡的“恐怖主义”也就相伴而来。“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相与争锋,造成了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有人将之称为“文明的冲突”。于是地区冲突迭起,暴力恐怖活动猖獗,世界一次又一次被恐怖的声浪所震惊。由于文明冲突的焦虑,心理承受力越来越脆弱。几幅无聊、卑鄙的漫画,看似一场“口舌之争”或“茶杯里的风波”,却激起十几个国家的抗议浪潮乃至疯狂的打砸烧杀。世界在不断上演谁也难以预测的、冤冤相报的悲剧。最近亨廷顿的同事干脆称之为“文明的崩溃”。面对这种情况,无奈的人们只好祈祷上苍、呼喊宗教、祈盼和平,因为宗教总是主张和平的。但不幸的是,宗教也被一些人歪曲、利用,他们或是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或是打着宗教旗号制造暴力恐怖,进一步挑起隔阂、猜疑和仇视,引发紧张、冲突和对抗。2000年《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千年和平大会宣言》愤慨地说,“我们的世界被暴力、战争和各种毁灭行为所破坏,而这些行为常常被说成‘以宗教的名义’。”文明的破坏是“礼崩乐坏”的无奈,文明的焦虑是“高端焦虑”的悲哀,因为“哀莫大于心死”。 “双重紧张”、“双重焦虑”会互为因果并产生叠加效应,中东问题就是其突出表现。从埃及、希腊时代开始,这片土地便仿佛受到命运之神作弄,一直在各种问题间来回激荡。宗教复杂,三大宗教拉锯,内部教派争斗。民族众多,风俗、文化迥异,互不相让,角力争雄。民族、宗教两大问题交织形成难解之结。加上大国你来我往,剧烈争夺石油资源和战略要地,尔虞我诈,乱上添乱。上个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战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持续之久,破坏之重,影响之远,堪称世界之最。近年来中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多,大国干涉、卷入、插手多,形势变化中不确定因素多。伊拉克乱局愈演愈烈,哈马斯等激进势力登台执政,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动荡不宁的中东地区,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 积极回应提出“双和模式”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面对社会的失范和文明的冲突,我们不必悲观失望。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也必须有深刻的思考和前瞻的对策。中国对“双重紧张”的缓解之道,对“双重焦虑”的回应之策,是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向世界呼吁共建和谐世界,也即提出一个崭新的“双和模式”:对内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 对内致力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中国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和”的精神,对今天缓解“双重紧张”就很有用。例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人类感谢自然的恩赐、回馈自然,不也是一种“承认、尊重、感恩、圆融”吗?中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传统,必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创新。一团和气正在华夏上空升起,一股和风正在神州大地吹拂。 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和谐离不开世界的安宁。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建设。如果世界秩序一片混乱,只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恐怕也会“好景不长”。中国决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大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的冷静判断,否则就只能立足于“打了再建设”,继续“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同样,今天的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在一个“天下大乱”的世界中“你斗我和”、“你乱我安”。内和而必求外顺,内和而必致外和,“和为贵”就不仅是中国,也应成为世界的追求。我们对外就不能不尽力呼吁,希望与全世界人民一起营造一个基本和谐、和平、和睦的外部环境。而且,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到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以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和奴役他人来掠夺资源。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埋下了它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仇恨。中国显然不能重走西方这条“血与火”、“羊吃人”的发展老路,必须走出一条与邻为伴、以邻为善、双和共赢的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发展的中国,期盼着和谐共生的世界。合作、和谐的世界,才能欢迎和平崛起的中国。 因此,作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的理论延展和实践成功的外部条件,必然要对外呼吁建设和谐世界。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关于世界发展的正确主张,是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高度概括,也是中国在内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时,坚持和平发展,对外部和谐环境的基本诉求。由“构建和谐社会”而“建设和谐世界”,“双和模式”便应运而生。 这一“双和模式”由中国提出,乃是基于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正在萌动中的中国文化崛起的端倪初露;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在推进“双和模式”中充分发挥佛教的作用 对内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双向互动,内外兼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形象。实践和推进“双和模式”,是一项关乎人类社会未来的系统工程,各种文明都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添力量,做贡献;各种宗教要为建设和谐世界出主意,想办法。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旨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可以为推进“双和模式”作出独特的贡献。今年4月在浙江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确定“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就是具体体现。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作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一个凝聚着世界人民共同关切的题目,一个浸润着佛教深邃智慧和不懈追求的题目。这恰与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深相符契,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宽广视野、深度洞察、宏大誓愿和慈悲心行,体现了佛教勇于精进、敢于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佛教的“缘起”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与人类是相互依存,同体共生,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精神内核用一个字表达,就是“和”。顺应“缘起”法则,正确处理好人我关系、物我关系以及身心关系,实现各种关系的和谐、均衡与圆满,此乃人类所能达到之最高智慧和境界。基于现代人类的语境,我们称之为“和谐世界”。建设和谐世界是人类历久以来的梦想,更是当今世界的急切呼唤! “和谐世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佛教而言,“从心开始”则是途径、方法。实现“和谐世界”需要内外兼修,内有不和之因,外结不和之果。问题在于我们的心灵被无明所遮蔽,不能看清自我和世界的本质。而心灵是转换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枢纽。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从个体到众生再到世界,人们只有从心开始,心净、心安、心平,只有从平常心、欢喜心、无量心开始,用心去沉思,用心去祈盼,心无挂碍,才能无有恐怖,远离颠倒妄想,才能以内心的和平与安宁来带动外界的和谐与安定。 “和谐世界”要“从心开始”,但观照自心、修正自心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更要由“心动”而“行动”,在共同关切中制定目标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世界佛教论坛是为世界佛教搭建的一个对话交流、团结合作的高层平台,也是向所有热爱和平的世人敞开的开放的平台。我们希望,世界佛教论坛将“和谐”这个文明间交往互动的金规则,作为人类新的文明依托,努力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的“双和”模式,藉由“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进而实现“新六和”的愿景: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二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三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四愿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则社会和睦。五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六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这个“新六和”的愿景,继承和弘扬着佛教“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慈心悲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说中国提出和推进“双和模式”,是一种顺天应人、自强不息的追求,那么以和合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就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吞山河的“地势”,因而能够厚德载物的“坛场”。现在,世界佛教的高僧们把论坛放到这里来举办,佛教将因中国而大放异彩,中国也将因佛教而“拈花微笑”。正可谓一时千载,千载一时。一团和气正在华夏上空升起,一股和风正在神州大地吹拂,世界的目光正向着这里聚焦。人称“紫气东来”,今有“和气东来”。彼处“文明冲突”,此地“和风西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