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从《礼记》中看儒家思维方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礼记》是我国古代五经之一, 其从文体到内容颇具特色, 从中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确立其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思想体系中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探索, 解读中华民族两千年封闭落后的文化局面, 探索和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道路。

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的知识分子们创造的。在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丰碑上,凝聚了儒家文人们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的精神和品格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他们的思维和观念不仅影响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一直遗留至今。

儒家知识分子在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积极寻求治国之道,以孔子为代表,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以“礼”、“仁”、“中庸”三大观念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政治学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也体现出了儒家的思维方式。今天,且以《礼记》为范本,看看儒家的思维方式。

1主体意识泯灭。《礼记》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上至国君诸侯,下至庶民百姓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典章制度、仪式和各种繁文缛节。从那些严格规范、细致烦琐的礼节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儒家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行不是对自己负责,而是对他人或外在性的力量负责。个人不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而是必须由尊卑名分来规定和由等级制度来定义。而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循这种礼制秩序,都必须按照礼制规范去生活。为了让社会成员时刻知道自己的尊卑身份,对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从生到死,从衣食住行到穿鞋戴帽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定。儒家知识分子不仅将这种礼制作为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力量、约束力量,而且作为一种自律精神,自觉遵从礼仪纲常,还通过教化把这种品格灌输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让全国各阶层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即《礼记》中所说的“大顺”。

2重视人事而轻视自然虽然《礼记》中一系列的规范时刻把天地鬼神放在至尊至贵的地位,很多的礼节都要“敬天”、“尊祖”,《礼记·王制》中就有“山川神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但,这些“敬天”、“尊祖”是要常常纳入人伦之中的,“敬天”要保民,“尊祖”以佑社稷平安,正是“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敬天”“尊祖”更多的是从社稷、百姓、人伦关系出发,而不是同自然物理本身的规律联系在一起。在《礼记·礼运》《礼记·乐记》中,也曾多次提及“人情”,造就一个以“人情”之“仁爱”为核心的关系网, 大肆宣传,无孔不入的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和思维方式中。孔子用来为儒学奠基的是关于“修己”和“安人”的人道观,即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求仁之道,在《礼记·中庸》的成己和成物中就有最直接的体现。可见,儒家并不是单纯的敬仰天地鬼神,倾心于自然天道,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而是注重于天道与人伦的关系,把外界自然也罩在了人间伦理关系的等级网中。

3强调人在平治天下中的重要作用。《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见儒家十分重视以人为中心的政治决策。《论语·泰伯》中,孔子的弟子曾参也曾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见。儒家以人作为研究对象。重视人的主客观作用,以至把治人当做是治国的根本,都是源于他的人道观。而以仁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则是把求仁作为治人之本的直接原因和理论基石。一方面,儒家对个人的作用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也把治天下看作个人的责任。因而儒家知识分子必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干预社会生活,试图以自己的言论去实现他们心目中的政治理想国。虽然,这样的思想有一定的政治功利目的,但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取向,也是值得后人肯定的。

4注重修身养性、道德感化,以求成仁。中国文化是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性文化,许多哲学、政治、文艺的观念都是以伦理思想为起点和核心的。这种以伦理为中心的思维,使宗法社会的中国特别注重修身养性、道德感化对社会秩序的功能。《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仁”是孔子对各种善的品德的最高概括,是其全部学说的精髓和制高点,也是贯穿他一生的崇高理想和主要观点。由于儒家的思维方式始终是建立在孔子的人道观基础之上的,所以他们对修身养性以求仁的思想是情有独钟。

5.强调“礼”的规范作用《礼记·曲礼》中引孔子的话说:“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也。”在《礼记·礼运》中孔子也说:“夫礼, 先王以承天之道, 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 得之者生。”“是故礼者, 君之大柄也, 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所以治政君也。”因而在儒家知识分子看来, 礼具有约束和规范政治关系的作用, 是治人的必要手段, 是治本之策, 一切依“礼”而行, 必然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儒家思维模式所构建的政治伦理非常适应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需要, 因而成为了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形态, 并一直渗透和沉淀到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底蕴中。直至今日, 中国文化思想上、意识形态上、风俗习惯上, 儒家思想印痕随处可见。

6礼乐合一。在儒家看来,所谓的“乐”是和伦理相通的,因而“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他们认为,懂得了“乐”,也就接近于懂得了礼。礼乐两者都有所得,就叫做“有德”,即所谓的“得”。乐从内心发出, 可以调和同一,体现着天地的和谐,显示创造万物的天,这都是《礼记》中对“乐”的功能的描述。

7中庸之道的理想境界。儒家知识分子的内在精义是中庸之道。《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可见,中庸和谐是儒家的最高的理想境界,不仅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天人合一”,也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和为贵”,而且更重要的是保持个人内心的“矜而不争”,通过个体修养而达到主观精神境界的高扬。中庸的方法是儒家知识分子所奉行的人生哲学和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封建制度所规定的父子君臣的伦理关系和等级秩序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受“中庸之道”思维模式的熏陶,儒家知识分子往往企求在灵魂和肉体、正义和生存之间保持一定适度的张力,寻找某种微妙的平衡取向和处世态度。他们在自我容忍、自我开脱、自我谅解中求得与当下自然的和谐一致。

 
 
 
前五篇文章

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

分享脚底板

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

印度那烂陀寺怀古

季羡林:和谐不简单 孔子很伟大

 

后五篇文章

水泡花鬘

尊重的力量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新华网报道仁爱基金会爱在北川活动

南怀瑾:人的气度与本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