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如果你有了古人留下来的一些“历史的经验”,你就会少撞南墙,少碰钉子。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懂得回头借鉴历史,所以能及时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求那遥远的过去老祖宗的经验教训,民众的发展变化规律就会向往、归附于淳厚、厚道。”

这个“慎终追远”来源于《易·既济》卦辞:“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最初是吉祥的然而结果是不好的,所以,慎重地对待结果,并追求过去老祖宗留下的经验教训,事情也就好办了。这就是“历史的经验”。如果预料到结果不好,最初就要慎重。那么,慎重地预料到结果,一开始这个事就不做了。比如打人,明知道打了人要赔医药费,要吃官司,但忍不住还要去打,这其中有些存有侥幸心理,结果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实际上就是违反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发展规律。所以,“慎终追远”也是君子应该具有的素质。因此,如果君子们都这样做了,那么民众们的人生规律也就会归附于淳厚、厚道了。这是曾子的意见。

当然,“慎终追远”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偏执地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过去的就是落后的,愚昧的,也就不可能“慎终追远”了。许多人总认为,凡是过去了的,都是落后的,没有必要去学它,凡事都要“向前看”。向前看确实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踏入社会,不过也才二十来年,充其量读他五千本书,能够学到多少东西呢?就凭着自己这一点学识,这一点经验,就想战胜社会,就想征服社会,就想改变他人?那真是“井底之蛙”了!

许多人自以为懂得很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三教九流,但若问他天高地厚,恐怕他也回答不出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若问他人生的道路和规律,他也回答不出来。这个社会大得很,大得不可想象,复杂得很,复杂得不可想象!但如果你有了古人留下来的一些“历史的经验”,你就会少撞南墙,少碰钉子。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经验的记录,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参考,可以藉以效法它、模仿它,才会使自己很快地进步。古人主张多读书,就是在于吸取历史上的许多经验。人类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的人生规律也是这样的。常识原理大师本杰明·弗兰克林在《可怜的理查德之年鉴》中写道:“经验是一所昂贵的学校,但笨蛋只能在这儿学。”将他的18世纪散文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只通过自己的经验学习是有风险和昂贵的。如果其他人已学到了原理并愿意公开,那么聪明人可从应用这些原理中获益匪浅。

唐太宗曾对臣下魏征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聪明的唐太宗,之所以对魏征的直言进谏却得以如此的肯定,正是他所说的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因他懂得回头借鉴历史,所以他能及时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从而最终成就大唐盛世!

同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也构成着自我的经验历史。小时候好奇去玩火烧着了手指,以后就知道火是危险的,不能碰,也就是经验,这就构成了个人的历史。只是,人只有一次生命,许多机会就只有一次,我们自然想无限度增长自己的经验,但没有这个条件。往往是这样,我们在经历了痛苦失败之后,终于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但生活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那么,阅读历史就有了这样一种功效,它超越个人经验的藩篱,几乎是无限地增长着经验的拥有量。西方文化基本是两千年的历史,中国则有五千年文明史,其中有无数人和事,虽然已经湮没,但其经验的含量并未减少。

人总要从历史经验中成长,不管是自己的经验还是别人的经验。

 
 
 
前五篇文章

垃圾问题爆发,国人面临严重的健康危机

左右为难

玉树藏獒的情义

大自然面前的谦卑

敬畏自然的理由

 

后五篇文章

能美容的蔬菜

绿豆汤不变红的奥秘

愿不愿意原谅他

专心致志的快乐

听智慧女人说,婆媳关系怎么处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